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1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情境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估測意識。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練習。

教學重點:

通過測量活動,體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

教學難點: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體的長度,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複習舊知。

1、猜測老師的身高。

師:經過一個學期的共同學習,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現在,誰知道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大膽地猜一猜吧!

學生猜測。

師:我來告訴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釐米。

(猜測教師的身高是我精心設計的與學生的課前交流,不僅能創設輕鬆融洽的課堂氛圍,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學生在表述時會自然而然的用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的知識,為下面的學習與探究進行鋪墊。)

2、回憶米和釐米

師:老師的身高,用到了兩個長度單位,是哪兩個?(米和釐米)誰還記得米用哪個字母來表示?釐米呢?你們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長嗎?那一釐米有多長呢?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生説説,用手比一比。

(由於本課必須在具有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紹過自己的身高後,及時複習兩個長度單位,開展“説”字母的表現形式,比長度大約有多長,想兩者之間的關係,三個連貫的小活動,既避免學生在下一環節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測量吸管的長度。

師:(出示吸管)小朋友們都有一根吸管,拿起來看一看,想一想,估計一下。吸管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説説,並説明理由。

師:我們估計的準確嗎?用尺子認真的量一量。

學生量一量,説説結果。

(吸管是教師自制的學具,它們是統一長度單位10釐米。這是因為在備課時。我認為教材設計的第一次“讓學生估測10釐米長的鉛筆”不夠現實,於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這樣便於課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有效的節約了課堂學習時間。課程改革實驗提倡的一個觀點就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師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創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進學生髮展的一個工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完全可以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2、認識“分米”

師:老師告訴你們:吸管的長度是10釐米,也可以説是1分米。10釐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寫成1dm。在你們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長的一段,用手比一比。學生用手比一比。

師:請你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你比得準確嗎?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細看看並記住1分米有多長。閉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嗎?想出來了再睜開眼睛用手勢比給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誰比得更準確。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請小朋友用眼睛仔細地找一找吧!看看自己的身體上、學習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裏的物品和家裏的物品。

(由於長度單位的認識、長度空間觀念的建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在認識“1分米大約有多長”的活動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長度的空間觀念。第一步,我先讓學生估測吸管大約有多長,再用工具準確測量,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初步感知1分米。第二步藉助尺子、吸管用手勢反覆比出1分米的長短,建立1分米長度的觀念。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對1分米長度的認識。)

3、探究米、分米、釐米之間的關係。

師:剛才,大家找到了那麼多生活中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那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嗎?找一找,米尺上從哪兒到哪兒是1分米?2分米從哪兒到哪兒?5分米呢?

指名指一指。

師: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請你們四人小組在一起討論討論。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通過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從哪兒到哪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長度單位分米。

在找的活動中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從0—10是1分米,從30—40釐米是1分米,從15到25

釐米也是1分米,不僅是數感的培養,更為學生創造了開放式探究學習的方式)

4、認識毫米

師:剛才,大家吸管測量得非常認真,現在請你們拿出一根較短的鉛筆,用尺子量量鉛筆有多長?

學生量一量,彙報。

師:剛才大家量的鉛筆的長度有的是整釐米數,有的是幾釐米多幾小格,有的是幾釐米少幾小格,請你們看一看尺子,仔細數一數1釐米中間有幾個小格?

學生數數,説説。

師:大家的意見不一樣!老師把一釐米放大了,我們一塊兒數一數,1釐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畫,共同數出1釐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師:1釐米中有10小格,誰知道每小格的長是多少?對每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可以寫成1mm,誰能説説1釐米等於多少毫米?現在,誰能再準確的説出你剛才測量的鉛筆有多長?

學生説説。

師:1毫米大約有多長呢?拿出1分硬幣,先看一看硬幣的哪一部分長度大約是1毫米?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對嗎?對,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你能用手勢比一比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一分硬幣,(平放)把硬幣小心地取出來,看一看,1毫米大約有多長!

(學生鉛筆的長度是不同的,在學生動手測量發現不一定是整一數時,在內心能產生一種思索,需要用一個比釐米更小的單位來表示,於是就自然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另外,學生有了“1分米”的知識作為基礎,在認識毫米時,可以適當的縮短時間,使課堂節奏有鬆有馳。課改後,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的設計要有彈性,根據課堂進程,及時變化。由於可能有部分學生課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識,在介紹毫米時,要根據當時孩子們的狀況及時調整,學生可以自己認識的事物教師不要越俎代雹。)

5、小遊戲:“神奇的手指”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做個小遊戲,好嗎?(好)請把學具輕輕向前推!遊戲的名字是:神奇的手指。注意聽清要求:仔細看老師的手指,先閉合,然後慢慢張開。如果你認為手指之間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1釐米、1分米,就及時喊停,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估計得最準確。

教師手指閉合,學生估測,教師注意用工具檢測學生估計得是否準確。

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玩遊戲,注意用工具及時檢驗你估計的長度是否準確。

(當學生情緒漸落到低潮時,教師要注意設置一個或多個情景活動,進一步調動學生,來形成一個新的學-。在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後,由於學具較多,學生又有愛動愛摸的天性,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一些浮躁的情緒。讓學生收拾好學具,用動感的小遊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能巧妙地調控課堂,更是對所學的長度單位的系統整理。)

三、回顧整理,交流收穫。

師:大家遊戲玩得真開心,下課以後,大家還可以繼續玩!現在,注意看黑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彙報

四、實踐應用,鞏固反饋

1、判斷。

師: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下面,讓我們判斷,這些話説得對嗎?

數學書厚約5毫米。一拃長約10分米。

小紅身高138釐米。課桌高約7釐米。

1棵大樹高5分米。跳繩長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斷別人的話是否正確,我們還可以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

多媒體課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學生動手量,全班交流。

(數學來自生活,自然最終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們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之後,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進行估計和測量,將數學知識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樣有利於孩子們進一步培養長度觀念,而且也讓孩子們對數學更加有興趣。)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認計數器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並瞭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3、通過“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並瞭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並熟記千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千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正方體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課件)

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比10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的大數(板書課題)請把你找到的大數和你的同桌説一説。誰願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數。生自由發言。

二、認一認

1、師撥數,學生認。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撥,下面學生認。

3、同桌之間一人撥數,一人認讀。

4、請幾組同學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計數器9)師: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數怎麼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師:也就是我們學過的10個一是10,或1個十是10(板書)。

師撥99,這個數是多少?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100。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説出100怎麼表示嗎。

生:100個一是100,也可以是10個十是100(板書)

師指名展示。(學生邊講解邊展示)再添一個珠子個位就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十位上的9加進位的一又滿十了,再向百位進一。所以是100。

師:999這個數怎麼讀,再添一個數是多少?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撥一撥,説一説。

2、全班交流。(你是怎麼想的又是撥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今天我們認識了“千”請同學們看一下計數器,千位數是一個四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書)相鄰數位之間的關係是十進制。

(二)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

1、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討論數的方法。(如果學具不夠,可以藉助附頁二中的圖片擺一擺)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總結方法:一個一個地數,數10個是1條。一條一條地數,數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一片一片地數,數10片有10個100,10個100加起來是1000。也就是説10個百是一千。(板書)

四、數一數

(一)同桌互相數一數,從887數到1000。方法不限。

師:如果一百一百地數,下一數是什麼?生:987。(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藉助計數器)

(二)遊戲開火車數數

1、師説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數每個同學數一個。一直數到一千。

2、從750開始,5個5個地數,數到一千。

3、從500開始,10個10個地數,數到一千。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千,並且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去以後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體?多大是一千?我們下節課將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3

教學目標:

1、聯繫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教學的興趣。

2、通過“數一數”“説一説”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數感。

3、通過活動,對計數單位“千”有進一步的瞭解,並知道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感受大數,發展數感,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100粒黃豆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10個一是( )

2、10個十是( )

3、一個三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數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一小桶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發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師:有沒有的方法?(先數出十粒,再分出十個這麼多放在一個杯裏,大約就是一百,然後再盛十個這麼多就是一千了。)

學生用總結的方法再試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動(我們來交換)

仿照21頁第7題小組遊戲

3、師:在我們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請同學們把數學書合上,這本書大約有50張紙,幾本摞起來會是一千呢?(學生獨立思考)

4、出示10個這樣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正方體(課件顯示)。

5、出示一張有100個笑臉的貼紙,幾張笑臉可以呈現一千個笑臉。板書(10個一百是1000)

四、鞏固練習

1、我們數數到900時,10個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帶來的問題——一本書有100頁,10本書有多少頁?(師示範:又疊上10本書

3、淘氣帶來的問題——我校大約有一千名學生,像這樣的10所學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出示課件:-廣場週年慶典情境)

4.完成21頁第5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大數,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二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範文4

教學目標: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係。

2、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數萬以內的數。

3、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瞭解大數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

計數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大的數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大數——萬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藉助舊知識引入新課,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讀數和寫數的規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計數器

這個數表示的是多少?説一説你的想法。(出示計數器:撥數9999)。

讓學生説一説如果再添上1個珠子是多少?

教師總結: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個珠子就是一萬。

2、數一數

(1)出示問題: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學生討論並彙報。

3、認識“一萬”

課件出示:出示正方體圖。出示10個正方體,指名回答,一個正方體是多少?(一千)。十個呢?

小組數一數,並彙報: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萬。

總結:10個一千是一萬。(師板書)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既引導了學生採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

4、課件出示問題:你能從九千八百八十七數到一萬嗎?大家一起數一數。

還可以怎麼數?學生討論並彙報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小組裏數一數,看誰數的又對又快。學生小組內數數,師巡視瞭解情況。

5、課件出示問題: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數?

學生討論並彙報。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從計數器上撥數,從“八千九百”到“一萬”

2、第23頁練一練第二、三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學生談收穫。

(設計意圖:最後的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方法。)

五、課後作業

練一練第四題

板書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v2w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