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與朱元思書》教學案例(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與朱元思書》教學案例(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與朱元思書》教學案

                       葉子

一、説明

本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古詩文)第一課,全文分為二課時,本節是第一課時。由題目看是作者吳均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但與一般書信不同,沒有問候的客套語和日常事務的敍述,而是一篇由清辭麗句構成的寫景小品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本文的基本內容並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彙。

(2)、體會本文描繪景物、駢散結合等特點。

(3)、通過誦讀加強對文言文的語感。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閲讀註釋和查閲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2)、通過多種閲讀方式,讀準字音,理解本文的基本內容並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彙。

(3)、通過啟發、點撥和討論等方式,體會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的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欣賞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緻,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對課文內容的準確疏通與理解。

2、體會本文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的特點。

3、體會作者寓情於景,繪景言情的寫法。

教學難點:對“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兩句的真確理解。

四、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運用多媒體播放《大自然的樂章》,並配放三幅山水圖片,青山綠水,花香鳥語,不由得讓人陶醉,藉機引出所學內容--一篇摹山繪水生動形象的寫景小品文。

2、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3、學生齊讀,老師對學生朗讀做出評價並在發音、停頓、重音、語調和情感等方面進行指導。如:每朗讀一小層可做稍長停頓,使其有鮮明的層次感。還要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應落在“箭”、“奔”上。

(二)、合作交流,整體感知

1、自瀆感知

師:自己看課文,談談初步感受,你已獲得了哪些知識信息?還有哪些疑問?

生1:我已瞭解了作者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駢文成就很高,其詩與詞一樣,多寫山水景物,風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藝術成就。但我不知道什麼叫“駢文”?

生2:“駢”是並列的意思,“駢文”不就是語句都是並列的嗎?

生3:我覺得他説的不對,但我覺得他很勇敢。

生4:那你説是什麼?

生3:我也説不清楚。

師:你們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值得表揚。駢文,又叫駢體文,是古代的一種字句整齊、音韻鏗鏘、對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體。由散文的辭賦化發展而成。

生5:我覺得這篇課文的題目與內容好像不相稱,題目是書信,內容怎麼是寫景?

師:這篇文章是作者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但六朝文人好在書信中用景語做點綴,我們所學的是寫景的部分。

生6 :我還知道這篇文章是總分式結構,先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再分寫異水之“異”和奇山之“奇”。

師:這個同學歸納得很好。那麼誰又能給我説説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

師歸納總結:本文是吳均寫給朱元思述説行旅所見的信,描寫了富春江富陽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表達了作者自然風光的喜愛,對追逐名利者的藐視,也流露出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老師點撥,共同探討。)

2、合作探究

(1)、學生自讀,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對於不理解的與同學合作解決。

(2)、教師重點強調關鍵字詞與特殊用法,如:“任意東西”中的“東西”名詞活用為動詞,可譯為向東向西;“互相軒邈”中的“軒邈”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猛浪若奔”中的“奔”指“飛奔的馬”等。另外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並理解它們的意思。如:“窺谷忘反中”的“反”通“返”。

(3)、對“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兩句的理解。

小組討論,教師點撥:這是作者賞景是的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峯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三)、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本文是吳均寫給朱元思述説行旅所見的信,選自歐陽詢等編的《藝文類聚》卷七。寥寥一百來字,把富春江富陽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彷彿也親自領略了其間的山水之美。同時,帶給人們深深的思考。

【延伸閲讀】

答謝中書書

                 陶宏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陽欲頹,沉鱗競曜。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閲讀建議)這是作者寫給樑中書鴻臚謝徵的一封信。信中以清麗的文辭,極力稱道江南山水之美,並抒發了對這些秀麗景色的酷愛之情,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篇。請與課文作比較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kv9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