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一》教案設計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一》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一》教案設計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P91-92認識整時

二、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每人一個學具鐘面。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關於“時、分、秒”這一內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冊才出現,在新教材中分三個階段來編排,第一階段在一年級上冊。為什麼提前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在生活中對鐘錶的知識接觸早了。

從學生的學習起點來看,在農村學校裏,並沒有像有的雜誌上寫的那麼高。在一個50多位的班級裏,有少部分學生認識整時,認識的也相當模糊,比如撥得時候把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5認為是5時。這樣就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聽了一些《鐘錶的認識》,總體的感覺是,照顧學生個性多了,但學習效果卻差了。囫圇吞棗式的只怕學生掌握的不夠多,只怕聽課老師説學生的起點不夠高,就讓幾個好生撐撐枱面。基於以上幾點,把教學內容定位在認識整時上,半時的認識作機動處理。為此,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會讀、寫時間(整時),認識鐘面結構(12個數字、時針、分針等);

2、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珍惜時間,學會交流,學會分類。

3、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識、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鑑於以上的目標定位,本節課教學設計基於“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為此,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教學過程活動化。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

2、教學素材生活化。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1、創設情境,讀寫電子錶:

(1)在班級學生中找一個電子錶,問:這是什麼?在生活中有什麼用?......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出示電子錶上的時間是9:00)在這裏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除了剛才從電子錶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麼地方知道時間?

生:鬧鐘、電視、手錶、手機、太陽等。

3、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研究像鬧鐘、手錶這樣的鐘表。(板書:認識鐘錶)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課前在教室周圍粘貼4--6個不同的鐘面)學生離開座位進

行鐘錶文化欣賞活動。(配以音樂)

2、學生彙報。你們剛才發現了鐘面上的哪些知識?

3、鐘錶認讀活動。在這麼多漂亮的鐘面(剛才粘貼在周圍的)中

哪個你會讀?(學生有選擇地讀)

4、再次觀察鐘面--閉眼想--回憶(出示,你能在上面添

上什麼,就是一個鐘面了)--劃一劃(你知道時、分針是往哪

個方向走的嗎?)

5、學生製作鐘面。(活動要求:①同桌同學先商量好撥什麼時間;②誰裝分針,誰裝時針,分工好;③同桌同學再互相説説你撥的時間,最後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來。)

6、展示交流、評價。在這些鐘面中,哪些鐘面認識起來最方便?並説説是幾時,你是怎麼看的?(如果出現整時以外的時間,待結課時或當場解決,視學生情況而定)

7、找規律。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三、應用發展:(設了四關)

第一關:火眼金睛

第二關:我是小判官(對嗎?還缺什麼)

4時11時2時

第三關: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動作,如刷牙等,其餘學生猜是做什麼事情,是什麼時間)

第四關:認識“大千世界”

1、你平時做哪件事情用的時間長?

與與

2、出示:(這是為什麼?)

3、想想畫畫:

你能按規律畫出第4只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指向嗎?

通過學生身邊的.電子錶引入,能拉近學生的心理距離,從簡單表示時間引入,也能體現從易到難的原則。

為學生設計鐘錶欣賞環節,有助於塑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鐘錶奧祕的心理意向。

通過看--想--憶--劃等活動,有助於學生對鐘錶的認識。

這道題的設計在於學生能對鐘面結構有深入的認識,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

這兩組題中可以讓學生初步感悟時間的長短。

本題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運用,能根據鐘面間的聯繫,合理解決問題。

五、教學片斷實錄:

片斷一:

師:除了剛才從電子錶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麼地方知道時間?

生:......

另一生理直氣壯地説:太陽。

師為之一怔:你來説一説怎麼一回事?

生: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在爸爸買給我的書上看到的。

師:真了不起,能從課外學到這麼多的知識。不過,你能根據太陽知道準確的時間嗎?

......

片斷二:

師:你覺得這些鐘面(整時)有什麼規律?

生:都有時針。

生:都有分針。

生:還有12個數字。

師: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針指的是一樣的,都指12。

(在一個試教的班級中,學生更是瞪大眼睛觀察,無言以“對”。此時,師:分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終於學生髮現了......)

六、教學反思

1、體現傳授與啟發的統一

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生活中見到最多的是電子錶的形式表現時間的,如電視、手機、電子錶等,就選擇直接從電子錶上的時間引入,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讓學生認識了這種簡便的表示時間的方法;當問到還可以從什麼地方知道時間時,學生説太陽,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這樣知道時間的嗎,多有創意的想法。那麼做為現代的人,怎樣知道準確的時間呢?因此認識鐘面顯得尤有必要,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2、體現教學的開放度與數學學習有效性的統一

從學生的特點去研究,我們也不難發現,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畢竟是一個不成熟的學習主體。如果我們不加指導地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學生也可能無所體驗,無所收穫;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的指導,也很難將學生的思維更上一個台階。當學生觀察了鐘面後,通過看--想--憶--劃等活動不斷的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接着學生自己製作自己喜歡的鐘面,如何讓入學不久的學生學會合作,成為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做法是讓學生分三步走:①同桌同學先商量好撥什麼時間;②誰裝分針,誰裝時針,分工好;③同桌同學再互相説説你撥的時間,最後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來。接着在學生展示作品的過程中,讓學生髮現整時的規律的教學中,設計了三個問題:一是每個鐘面上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二是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三是分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結果發現一年級的學生對第一層次的問題無從下手,第二層次剛好夠得着,第三層次的問題(片斷二中的試教情況)對一些班級的學生有明顯的效果。

3、體現知識技能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的統一

現在的學生會説的多了,會做的少了。説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卻不近人意。如何在練習中體現雙基,又能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在這一課中,設了四關。主要讓學生學會認讀整點時刻,再通過判斷,運用鐘面上的知識;在“大千世界”中,通過生活情境的比較,體驗到時間的長短;通過早、晚9時的比較,滲透符號化的思想。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學習得主動,思維始終得到了發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體驗。

執教:樑孝科(温州市蒼南縣龍港五小)

設計:樑孝科(温州市蒼南縣龍港五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3rol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