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之養生觀

內經之養生觀

導語:千百年來,許多仁人志士對長壽養生進行過詳盡的探討和論述。然而,真正從醫學角度對養生之道和長壽之法進行系統論述的,《內經》則為首創。因此,弄清《內經》養生觀對於實現長壽之善願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內經之養生觀

隨從四時變化規律

《四氣調神大論》曰:“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與之相適應,結合四時變化進行了形象地論述:春三月(立春至立夏),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們應夜卧早起,在庭院裏多散步,暢生機,抒情志。做到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應賞心悦目,恬愉和平,不扼殺勃勃生機,要適應春陽上升,氣潛發散的特點,逆之則傷肝氣;夏三月(立夏至立秋),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天地氣交,物生以長,至夏茂盛,應夜卧早起,不以氣候炎熱而怨天,勿因生活矛盾而煩悶,心情愉悦,不隨意發怒,逆之則傷心;秋三月,是萬物成熟的季節,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應早睡早起神氣收斂,不與肅殺秋氣相違逆,反之亦傷肺氣;冬三月,(立冬至立春),天寒地凍,陰氣盛於外,陽氣伏於內,應早卧晚起,避寒保暖,作息隨陽光起落,以免陽氣外泄,適應調養藏氣之理,逆之傷腎氣。

《黃帝內經》針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特點,提出的以上養生法適應了四時變化規律,易於使人和自然產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恬愉為務 和於術數

恬淡虛無,是《內經》以靜養生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要求人們光明磊落,心無邪念,摒棄私慾,對人友愛等。其養生觀非消極厭世,而是要“內無思想之患”,去私心,重道德,保持樂觀,精神內守,“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主張情志安寧,思想純潔穩定,精神振奮飽滿,使真氣和順內收,從而才能築起穩固的思想防線,增強機體抵抗能力,防治疾病發生。

《內經》的和於術數,就是要人們適當掌握一些養生之術,如“八段錦”、“太極拳”、“廣步於庭”等,通過柔和的呼吸,適中的活動,來調氣血,和陰陽,去病健身,以達靜養愉快之目的。

飲食有節 不宜偏食

《素問·上古天真論》認為,飲食有節是享盡天年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長期過量,必導致消化不良,使筋脈瘀滯,氣血流化失常。“節”,還包括飲酒必須適當,少則益身,多則敗德損命。《內經》對此有非常精闢的論述:“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可見飲酒過量對身體的傷害是何等的嚴重。

飲食有規律,不暴食偏食亦十分重要,它能促進臟腑機制的良好運轉,反之危害亦大。《靈樞》五味篇説食物的酸味先入肝,苦味先走心,甘味先走脾,辛味先走肺,鹹味先走腎。可見,酸苦甘辛鹹五味對五臟正常的運轉有着直接的'關係,任何偏食行為都將會增加某一臟腑的負擔。如不偏食,調和適度,則五臟各得其所,將會為長壽打下良好基礎。

精神內守 心胸開闊

臨牀實踐表明,人的情志與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內經》對於情志的分析更為精到,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情緒的變化之所以能傷及內臟,《素問·舉痛論》有明確的論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思則氣結。”可見不良情緒能使臟腑氣血出現異常,使五臟運行失去平衡,導致疾病發生。因此,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就需要恬愉知足,精神內守。理解別人,善待自己。

總之,《內經》的養生之道內容之翔實,經驗之豐富,論述之具體,是一篇文章難以概括的,然而,它的順四時規律,以恬愉為務,飲食合理,守精神,闊心胸的精闢論述,已為我們提供了良好養生觀,勤學多練必會獲益。

拓展閲讀:《內經》教你從出生年月斷先天體質

首先,這樣的斷法,好像是算命法,其實不是!而是來自中醫學的五運六氣。大自然的一切動植物都有它的生、老、病、死的過程。人也在大自然當中,所以也不例外。

以下我簡單説説五運六氣的重要理論。根據《黃帝內經 素問 五運行大論》有以下理論:

逢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火會克金。司天代表上半年,所以在子(鼠)、午(馬)年,春、夏季出生的朋友,肺和大腸在先天上就比較差些。

逢醜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土會克水。所以在醜(牛年)、未(羊年),出生在農曆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朋友,腎和膀胱在先天上相對差些。

逢寅申年,少陽相火司天,火會克金。所以出生在寅(虎年)、申(猴年)春、夏季的朋友,肺和大腸在先天上也相對差些。

逢卯酉年,陽明燥金司天,金會克木。所以出生在卯(兔年)、(雞年)春季、秋季的朋友,肝和膽在先天上相對差些。

逢辰戌年,太陽寒水司天,水會克火。所以出生在辰(龍年)、戌(狗年)夏季、冬季的朋友,心與小腸在先天上相對差些。

逢巳亥年,厥陰陰木司天,木會克土。所以出生在巳(蛇年)、亥(豬年)春季的朋友,脾胃在先天上相對差些。

以2015乙未年來説,為未土羊年,太陰濕土司天,土會克水,如果是出生在農曆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小孩,在先天上,腎和膀胱相對差些,因為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都是屬土的月份,加強了土克水的現象。當中以出生在上半年的辰土月和未土月最為明顯。

大自然之中,五行的氣隨着六十甲子而轉動,有時強,有時弱,有時過,有時不及,一年一年地接下去。而今年的氣,很大可能受到上一年的餘氣所影響,所以不能斷開把每一年單獨來論。要把上一年的氣和今年的氣互相分析,才能得知我們八字命格的五行之氣受到什麼影響,健康上應該注意什麼。

當我們知道自己先天體質的特徵,我們就從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方面來做配合,達至'不治有病,治未病’的目的。

標籤: 養生 內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o0yyy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