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黃帝內經》脾胃理論

《黃帝內經》脾胃理論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説”、“脈象學説”、“藏象學説”、“經絡學説”、“病因學説”、“病機學説”、“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説,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帝內經》脾胃理論,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解剖、生理、脈法、發病方面,研究《內經》對脾胃的認識,從而為現代臨牀找到理論依據。

脾胃學説是藏象學説的重要組成部分,脾與胃共居中焦,脾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問五臟別論》,“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所以脾胃為“後天之本”。在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時代,古代先賢就對脾胃的正常功能及異常變化有系統而深刻的認識,這些認識對現代臨牀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1、對胃的解剖結構的認識

《靈樞腸胃》中指出“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靈樞平人絕谷》又進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滿”;“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可見,儘管當時的條件極為有限,古人對脾胃的基本認知仍起始於解剖實證,而並非一味地以象測藏。這對當時逐步認清脾胃的諸多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2、對脾胃生理功能的認識

《經脈別論》中説:“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是對脾胃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功能的較為全面的認識。在陰陽五行學説中,脾胃屬土,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納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通過受納、運化、升降,以化生氣血津液而奉養周身,故稱為“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如《素問靈蘭祕典論》説:“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素問痿論》説:“脾為胃行其津液”;《素問玉機真藏論》説:“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可見,《內經》對脾胃相互關係的重要性已有較深認識。在此基礎上,後世李東垣進一步認識到“若胃氣一虛,脾無所稟受,則四髒及經絡皆病。況脾全借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髒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身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3、《內經》脈法極重“胃氣”

“胃氣”指脾胃的功能在脈象上的反映,即從容和緩的脈象,“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素問五機真髒論》,與後世脈法相比,此時的脈學還沒有總結出規律性的二十八部脈,但獨得胃氣,常以胃氣的盛衰存亡作為判斷善逆的標準。如《素問半人氣象論》説:“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夏胃微鈎曰平,鈎多胃少曰心痛,但鈎無胃曰死……長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可見四時五臟平脈為名時之脈中必見胃氣充足,四時五臟病脈為應時之脈多而胃氣少,死脈為只有應時之脈而毫無胃氣。無論脈象如何複雜難辨,只要脈中兼徐和之象,便是脈有胃氣,雖病無害。這種獨重胃氣的'診法對後世診斷學發展很有指導意義,且有利於醫者執簡馭繁,有效地判斷疾病的轉歸預後。

4、脾胃發病機制

《靈樞小針解》指出“寒温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説:“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這是對脾胃發病原因的認識,較為集中的論述見諸《素問太陰陽明論》:“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裏,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卧,上為喘呼;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其中“陽”指陽明胃腑,“陰”指太陰脾臟,胃主降濁,推陳致新,病則腑氣不通,濁氣不降,糟粕不行,且陽明之病,易於化熱燥結,故病則多從燥化、熱化,易為實熱之證。脾主運化、升清,病則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清陽不升,脾氣易虛,且濕易傷脾,故脾病多虛證、寒證。“陽道實,陰道虛”對胃病多實、脾病多虛的病機趨向作了高度概括,後世對脾胃病證總結為“實則陽明,虛則太陰”。在治療上胃病側重瀉實,脾病側重補虛。

5、《內經》脾胃學説的應用

5.1飲食與養生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飲食合理與否直接影響人體臟腑生理功能。鑑於脾胃為倉廩之官,直接與飲食接觸,飲食稍不合理,則易損傷脾胃,因此《內經》在飲食方面很注重脾胃,強調食飲有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痺論》。“食無灼灼,寒無滄滄”

《靈樞師傳》。“谷肉果菜,食盡養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素問五常政大論》。“脾病者,宜食粳米飯、牛肉、棘葵……脾病禁酸”《靈樞五味》。大量的臨牀觀察和實踐證明,寒温不調,飲食不節,是脾胃致病的重要原因。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糾正病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往往可以加快其康復的進程。

5.2脾胃病的治療依據脾胃的生理關係以及“陽道實,陰道虛”的發病特點,在治療上首重健脾化濕,藥用半夏、厚朴、茯苓、藿香、佩蘭等,並以此作為治療脾胃病的基礎方。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其氣以降為順,故症見脹滿噯氣嚴重者,重用代赭石,並同時使用懷山藥顧護胃氣,凡需清胃熱者,亦選用既能清熱而又不傷胃氣的藥,如蒲公英、敗醬草等。在現代臨牀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病及泌尿系疾病,從脾胃立論進行治療,亦取得較好療效。

總之,《黃帝內經》對脾胃的認識雖散在於各篇,但綜而觀之,其認識是較為全面而系統的。其中的許多重要認識,很好地指導着臨牀實踐,對其深入研究,可望進一步提高臨牀水平,併為攻克疑難病證提供參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evz4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