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關於司馬懿的哲理故事

關於司馬懿的哲理故事

司馬懿,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温縣孝敬裏(今河南省焦作市温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小編收集了關於司馬懿的哲理故事,歡迎閲讀

關於司馬懿的哲理故事


 

  司馬懿的壞主意

那年,劉備白帝城剛死,曹丕就想趁機滅了西蜀。

領導曹丕説出自己的想法,策謀深遠的賈詡諫曰:“劉備雖亡,必託孤於諸葛亮,陛下不可倉卒伐之。”正言間,司馬懿憤然而出曰:“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

曹丕大喜,遂問計於司馬懿。司馬懿侃侃而談:“若只起中原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後可圖。”

司馬懿一一道出五路軍馬由來:一是修書羌王,重金賄賂,令其起兵十萬;二是高官厚賞,令孟獲起兵十萬;三是遣使孫吳,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四是差使叛將孟達起兵十萬西攻漢中;五是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出陽平關取西川。五十萬大軍,五路並進,諸葛亮便有姜子牙的才幹,也無法抵擋。

曹丕大喜,這樣周全的計劃,真是隻有司馬懿才想得出來呵!

五十萬大軍還真的兵分五路來犯西蜀。諸葛亮在家閉門數日,一一化解。

羌王之兵用馬超抵擋,羌人以馬超為神威天將軍,不敢冒進;南路孟獲以魏延用疑兵之計退去;孟達叛將只需偽作一封其老友李嚴的.親筆信,便可讓他稱病不出;孫吳之兵派鄧芝遊説便去;曹真之兵只要趙雲引一軍把守關隘,並不出戰,此地險峻,可以保守,曹真見我兵不出,不久自退矣。

你看這五十萬大軍,從東南西北四面夾攻,看似兇猛,但這是用錢買來的、用官賞來的、用許以割地換來的各自利益不同的羣體。五路大軍各十萬,貌似齊整。可正是過於齊整,齊整得不符合各自的實力,貌似合理其實又不合理,各路大軍必會心有怨言,相互猜忌,互相觀望,不盡全力,如此臨時拼湊的軍團,怎能擊破敵方一國之軍?

現在的問題是:精明的司馬懿為何要出此下策?

原來,這個方案雖不管用,卻有許多好處:一是急領導之急,給了領導面子,又顯示自己的忠心;二是這招雖臭,但看起來很周全,有聲勢,場面大,可以揚國威、振士氣;三是兵多是借的,只是花錢,不用太出力,同僚不會太辛苦。曹真去攻最險的陽平關,雖然肯定攻不下來,但人家趙雲不出來應戰,咱也沒辦法,只當這十萬大軍公費旅遊一番,曹真這十萬人也落得歡喜。

只是曹丕領導又花錢又使面子,勞而無功,事後還不得不給各路人馬獎賞激勵,成本不低。

司馬懿還有一個最大收益:世人可以由此感到曹魏家族看似強大,其實是羣沒腦子、沒本事、好糊弄的團隊,今後咱司馬家拿下他們就容易許多。不過這是後話了。

你看,給領導獻萬全之策的人有多壞。

標籤: 司馬懿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jyyw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