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長度單位釐米》教學設計

《長度單位釐米》教學設計

《長度單位釐米》教學設計

《長度單位釐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一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概念,會用釐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感知量物體可以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就放在盒子裏面,想知道是什麼嗎?請把盒子打開,拿出來相互看一看,並説説你們看到了什麼。

(學生打開盒子觀察並進行交流)

1.用學具量同樣長的邊。

教師請學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體,擺一擺數學書的短邊是幾個物體的長。

(學生動手操作,並彙報測量結果,同時用多媒體顯示測量結果)

師:難道你們數學書的短邊不一樣長嗎?請動手比一比。

(學生相互動手比數學課本並回答一樣長)

師:一樣長的邊為什麼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量書時用的東西有的長,有的短。

師:如果都用同樣長的工具來測量,結果會怎樣呢?請小組再用正方體擺一擺,數學書的短邊是幾個小正方體的長呢?

(學生動手操作並分小組彙報,使學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樣的物體量書的短邊,得到的結果相同。)

2.用學具量長度不同的邊。

(電腦出示數學課本和文具盒這兩幅圖,並演示用曲別針測量書的短邊,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邊。)

測量後教師問發現了什麼(小刀比曲別針長,文具盒的邊比書的邊也長)。

師:如果把小刀換成曲別針,讓我們來看一看會出現什麼情況。

(多媒體演示用曲別針量文具盒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文具盒的長度比書的短邊多用了6個曲別針。)

小結:我們通過動手實踐和觀察,知道了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

3.實踐活動

(1)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2)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2題。

(學生都用新鉛筆量所想量的物體的長,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幾人合作,最後相互交流並彙報測量結果。)

(3)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3題。

(多媒體顯示題目內容,説明題意,讓學生估算,電腦驗證。)

二、知道量物體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來量

1.認識尺子。

師:剛才我們用鉛筆來測量物體時,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煩呀。用什麼去量比較方便呢?(尺子)

教師請學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發現什麼(數字、刻度線、cm),教師介紹刻度線和cm;並向學生説明釐米是一種長度單位。

2.認識長度單位釐米。

(1)認識1釐米有多長。

(電腦演示從0到1中間的長是1釐米)

師: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中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釐米給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組活動)

(2)感知釐米有多長。

①測量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的長。

②感知1釐米有多長(教師帶領學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夾住小正方體,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訴學生拇指與食指中間的空隙大約是1釐米,並讓學生把它記在腦子裏)。

③閉上眼睛想想1釐米有多長。

④睜開眼睛比畫一下1釐米大約有多長。

(3)尋找生活中的1釐米。

①舉例(電腦出示圖釘,請學生仔細觀察,並演示它的長度是1釐米)。

②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1釐米。

(自由活動,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測)

③彙報交流。

3.用釐米測量物體的長。

師:請同學們拿出黃色紙條,試着量一量它的長是幾釐米。

(動手測量之後,讓學生在展台上演示,並説出測量的方法。同時教師提醒學生,在測量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師: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再量一遍黃色紙條的長。

三、課堂總結

1.指導學生看書。

2.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先讓學生總結,教師最後進行歸納)

(1)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相同的物體量。

(2)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四、鞏固練習

1.進一步掌握用尺子測量物體的方法。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1題。

2.通過學生用長度單位(釐米)量物體的實踐活動,來體驗用釐米量物體的過程。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2~3題。

(學生自己量,之後同桌互查,小組交流)

五、結束語

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學書的短邊有多長。

(學生測量後彙報)

師:數學的短邊長是14釐米多一點,到底多多少呢?這要用到另外一個長度單位,咱們以後再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l7r0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