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筏子》導學教案

《筏子》導學教案

《筏子》導學教案

《筏子》導學教案

學法指導:

1、依據預習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知識梳理;圈點勾畫你喜歡的詞句,寫上批註。

2、標註每一段的序號;熟記基礎知識。

3、閲讀資料助讀部分,篩選勾畫出你認為重要的信息。

4、將預習案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識出來,並填寫到後面“我的疑問”處。

5、限時15分鐘,獨立完成。

一、基礎知識

1、我會拼讀我會寫

規模( ) 濁浪( ) 相稱 ( ) 似的( ) 篙子( ) 吞噬( )湍急( ) 艄公( ) 瀏覽( ) 安xiáng( ) 一xiè( )千里

膽驚心悸( ) 化險為夷( ) 如履平地( )

2、選詞填空:

(1)黃河滾滾。即使這兒只是上游,還沒有具有 的規模,但它那 、濁浪排空的氣概,完全足以使人膽驚心悸。 A萬馬奔騰 B一瀉千里

(2)從岸上遠遠望去,那麼小,那麼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 了。 A吞噬 B吞沒 C打翻

3、解釋詞語我在行

化險為夷:

如履平地:

膽驚心悸:

一瀉千里:

二、資料助讀

1、走近作者

袁鷹,原名田復春,又名田鍾洛,1924年生,江蘇淮安人。著有散文集《第一個火花》《風帆》《留春集》《京華小品》《袁鷹散文選》《秋水》等。袁鷹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議論的手法和排句、疊句的形式,渲染氣氛,點化主題,詩意濃郁。

2、背景介紹。

本文寫於1961年,正是我們的國家的“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造成“困難時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也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1958年,“大躍進”的狂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狂熱,使我們的生產不講科學,光靠幹勁,造成了浮誇風,造成了對國家經濟的嚴重打擊。在本文中作者強調“勇敢和智慧,鎮定和機智”,是有針對性的。

補充介紹:羊皮筏子是一種特殊的擺渡工具。皮筏子古稱“革船”,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運載貨物這種交通方式,流行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的黃河沿岸,以蘭州一帶為最多。

1、 相關閲讀資料

我們的母親從哪裏來?(二)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它發源於青海省中部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9省、區,注入渤海,總長為5464公里。自古以來,它象是一條自天而降、桀驁不馴的金色長龍,噴雲吐霧,奔騰咆哮,飛舞在我國北方蒼茫起伏的大地上。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兩地海拔約在4600米至4800多米之間。

三、課文閲讀指導

1、以小隊為單位感情朗讀課文

2、請寫出你的初讀感悟。

四、我的疑問

請將你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和有疑惑的問題寫下來,待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探究解決。

學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對“黃河的主人”們的讚美之情。

2、品味、學習反襯、對比的構思方式和表達,品味表達效果。

3、體會作者在黃河艄公形象中所寄託的主題思想。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感知文本。

1、 大聲朗讀課文

2、 感知文本內容。

(1)文章寫了什麼?找出文中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本文讚美了什麼?

二、合作學習,深入文本。

(一) 探討艄公形象意義,把握作者的寫作主旨,理解作者闡明的道理。

1、艄公這一形象給你怎樣的印象?試分析其形象。

2、作者説艄公是值得敬仰和讚頌的,你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什麼?

補充資料:本文寫於1961年,正是我們的國家的“困難時期”。造成“困難時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也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1958年,“大躍進”的狂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狂熱,使我們的生產不講科學,光靠幹勁,造成了浮誇風,造成了對國家經濟的嚴重打擊。在本文中作者強調“勇敢和智慧,鎮定和機智”,是有針對性的。

(二) 討論本文的寫作特色,重點是理解襯托手法在本文的使用及其效果。

1、本文對黃河的描寫十分生動形象,讓人感受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對黃河的描寫,有什麼深意嗎?

2、本文作者極力描寫黃河艄公的`形象,同時也寫到了乘客的大膽鎮靜。可以把寫乘客的部分刪掉嗎?

3、在本文的描寫中,還有一處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文字,就是第3段。這一段表現了羊皮筏子的什麼特點?它與黃河的驚濤駭浪放在一起,是不是顯得很不相稱?

4、通觀全文,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只憑天不怕地不怕的衝勁是不行的,要戰勝艱難險阻、征服自然還得靠沉着、細心、機智和毅力。只有大膽鎮靜與小心智慧相結合,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那麼,作者是通過什麼樣的手法來闡明這一道理?

5、長江、黃河都象徵了中華民族,學過的這兩篇文章在選材、表達方式、寓意、主題思想方面有何不同?

三、拓展延伸,體驗探究

(一)關於黃河的名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4、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7、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二)關於黃河的諺語

1、不到黃河心不甘。 2、説 盡 黃 河 只 為 水(諺語) 意 思:比 喻 説 了 多 少 話 , 只 有 一 個 目 的。 3、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句子的本意是説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淨,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4、看來他是不 到黃河心不死。

練習案

要求:限時8分鐘,獨立完成。

一、請根據拼音填寫漢字。

膽驚心jì 吞shì tuān 急 驚濤hài 浪

如lǚ 平地 馬不停tí 一xiè 千里 安xiáng

二、閲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過去是聽説過的。但是在親眼看它之前,想象裏的形象,總好像是風平浪靜時的小艇,決沒有想到是乘風破浪的輕騎。

十隻到十二隻羊的體積吧,總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邊,還堆着兩隻裝得滿滿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膽,皮筏上的乘客卻從容地在談笑,向岸上指點什麼,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車裏瀏覽窗外的新建築,又像在公園人工湖的遊艇上戲弄着微波。而那位艄公,就比較沉着,他目不轉睛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

1.文段中有兩組對比,請你説説哪兩處運用了對比。

2.這兩組對比為了突出什麼?對艄公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標籤: 筏子 教案 導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9g9j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