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關於説課稿彙編五篇

關於説課稿彙編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説課稿彙編五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人口的遷移》是人口機械增長的表現,是引起人口增長的另一種原因。本節內容的教學從知識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學生了解人口遷移的地理現象、地理規律,掌握閲讀人口遷移路線圖的能力和結合實例分析總結人口遷移的原因的能力,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的角度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具體人口遷移的知識,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培養憎惡殖民統治和種族、民族歧視,同情尊重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感情。為了更好地實現知識培養和情感培養目標,教學中通過國際、國內人口遷移不同時期的四個人口遷移案例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閲讀人口遷移路線圖,並通過討論分析得出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故教學重點在案例分析,難點在於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二、課標分析

課標:舉例説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活動建議:

1.運用比較法,對比二戰前後人口遷移方向、遷移路線、遷移原因等方面的差異。

2.運用本地人口資料,探究本地人口遷移的特點和原因。

3.結合其他案例對人口遷移的原因進行探究。

4.舉行小型辯論會,加深人口遷移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理解。

三、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分類。

2.理解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能利用資料或圖表,掌握分析人口遷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3.培養學生對地理現象的特徵及原理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地圖,運用比較法分析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不同特點。

2.運用比較法分析我國不同時期國內人口遷移具有的不同特點。

3.聯繫當地及古今中外人口遷移的案例,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人口遷移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經濟發展。

2.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發展觀。

3. 培養憎惡殖民統治和種族、民族歧視,同情尊重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感情。

四、説學情

在講國際、國內人口遷移時會涉及歷史知識,這部分知識學生已經學過,可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掌握。

本課的學習要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較法。學習時我會將相關資料準備好,讓學生分析。另外對於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比較,要引導學生看圖,對重點的遷移流向及遷移原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五、説教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較法

六、説教學程序

1.教學用具:

多媒體展示;人口遷移的視頻。

2.設計思路:

本課沒有完全按照教材順序走,而是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在講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知識時,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基本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直接用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導入時,用一組對比鮮明的圖片,引發學生的情感。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然後換位思考,可能會引起人口遷移。結束時,再讓學生觀看這些圖片,並進行情感的昇華。

3.教學流程

(一)新課引入

放映兩組圖片,一組是天津的美好生活圖片,另一組是西部貧困生活的圖片,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感觸。

提問:假如現在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住所,你會選擇什麼地方?

學生回答。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站在西部這些貧困孩子的角度,你們會選擇什麼地方呢?

我們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就可能發生人口遷移。

多媒體展示:

對更好生活的嚮往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首要驅動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講授新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提問:什麼是人口遷移?

“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為。”

[板書]一、人口遷移的空間形式

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為。

提問:旅遊、購物、出差等屬於人口遷移嗎?為什麼,請簡單説説理由。”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出符合“人口遷移”的3個要素:(1)空間移位(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區界限);(2)居住地變更(遷移目的是改變“定居地”);(3)時間限度(一般在一年以上)。

多媒體展示:超越行政區域界限的判斷。

學生活動:

判斷下列人口的移動現象是否屬於人口遷移,並説出判斷理由。

1.外出旅遊、度假、療養、探親;

2.我國大學生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3.外出讀書,寒暑假回到家鄉的大學生;

4.讀書或分配工作離開家鄉的大學生;

5.居住在敍利亞難民營中的伊拉克難民;

6.到中國來工作的外國人;

7.農閒季節到城市或外地打工,農忙季節回本鄉務工的農工。

8.國家有計劃的抽調人員支援西部建設。

由於不同的緣故、特點,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人口遷移”,請大家看書本,找一下 “人口遷移”有哪些類型?(永久遷移、季節遷移——這是按時間劃分;自發遷移、有組織遷移;個人遷移、集體遷移;自願遷移、被迫遷移——這是按遷移方式劃分;國際遷移、國內遷移——這是按地理範圍劃分。“人口遷移”類型的劃分方法有多種多樣,其中“按地理範圍(也就是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劃分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是主要的分類方法。

多媒體展示:為什麼要遷移呢?

引發學生的思考進入下面的學習。

問卷調查:家族人口遷移的過程及原因,分析圖表,結合現實舉例、分析回答問題。

問卷結果可能有兩種時期的人口遷移,一個是改革開放前的,一個是改革開放後的,讓同學們總結人口遷移的的方向和原因。

(投影顯示: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路線圖)

引導學生讀圖找出“20世紀50年代支援邊疆建設有組織的人口遷移”、“20世紀80年代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的遷移路線,得出結論: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1.改革開放前

讓改革開放前人口遷移的同學結合調查結果,回答問題。

提問 1:當時人口遷移的路線是什麼? 遷出地在哪?遷入地在哪?

提問 2:哪類地區的經濟水平較高?哪類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好?

提問 3:當時人口這樣遷移的原因何在?

結合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圖把遷入區和遷出區總結一下。

[板書] 遷移特點:人口自由遷移較少,國家大規模有組織的遷移

遷移方向:從經濟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遷移,由沿海向內地遷移

淨遷出區:上海、四川、浙江、江蘇等地

淨遷入區:東北、內蒙古、青海、西*等地

遷移原因:響應國家號召,開發內地和邊疆(國家政策)。

老師簡介當時人口自由遷移較少的原因。

2.改革開放後

探究活動:

材料1:截至20xx年年底,本市常住人口為1075萬 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

計算人口增長率:

材料2:本市20xx年人口出生率為7.67 ‰ ,死亡率為6.07 ‰

計算自然增長率:

以上兩個數據反映了什麼問題?

材料3:天津市流動人口快速增加,從1987年的3.03萬人,迅速增加到20xx年的89.14萬人。流動人口年均增加速度達到25.19%。

説明我國地區間的人口流動有什麼新的特點?

觀看民工潮的圖片,讓學生感知流動人口確實在增加。

課外調查:

選擇一個建築工地走訪和調查:

1. 建築工地人員數量、年齡和性別比例

2. 建築工地人員收入和居住情況調查

3. 建築工地人員子女生活狀況調查

4. 建築工地人員外出打工的原因

5. 建築工地人員家鄉所在省或地區

讓學生彙報調查的結果,並進行整理,總結人口流動的特點。得出結論:

從性別構成看:流動人口以____性為主

從年齡構成看:流動人口以____為主

從遷移方向看: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遷移原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前兩個特點,幾個工地可能不能完全概括出這個特點,這樣,就選擇另一個途徑,就是通過春運時民工返鄉的圖片來反映。

觀看春運圖片,讓學生體會圖片中反應的男女性別比例,年齡特徵等。

針對人口流動的方向,讓學生觀看改革開放後流動人口流向圖,概括總結。

強調:城鄉間的人口遷移是國內人口遷移的一種重要形式。

課堂活動:

組織一個小型辯論會,讓學生體會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這部分知識算是對課標的延伸,讓學生正確認識民工潮,產生尊重民工的感情。

由於課時有限,所以辯論會要限時3分鐘,並讓學生在課下充分查找資料,從民工潮對遷入地和遷出地有利和不利兩方面進行辯論。共計6人,3人作為正方,辯題是: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利大於弊。另外3個人是反方,辯題是: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弊大於利。

同學們辯論的真是很激烈,説明課下真的下了不少功夫,查找了大量資料,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感謝。

目前,我國正進行西部大開發,人口流動出現了新變化,談談西部大開發對我國人口遷移的影響,並説出西部大開發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

多媒體展示:政策移民(政治因素)

結合以下案例説明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

案例一:三峽移民的圖片和資料

三峽移民的原因:生態環境因素

案例二:巴勒斯坦難民圖和資料

分析遷移原因:戰爭(政治因素)

案例三:印巴分治的圖片和資料

遷移原因:(民族歧視)社會文化因素

最後,讓學生再舉出一些人口遷移的例子,並分析原因。

總結:經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生態環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其中,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因素。

[板書]二、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結束語:再觀看圖片引出結束語:再次看圖片大家又有什麼感觸呢?我們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如果大家都進行遷移,誰來開發自己的家鄉。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並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是對正比例函數圖象與性質的複習和對比,也是以後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本課時的學習是學生對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一個再知的過程,由於初三學生是首次接觸雙曲線這種函數圖象,所以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反比例函數圖象的特徵,讓學生對反比例函數有一個形象和直觀的認識。

二、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激活課堂氣氛,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精神。在教學設計上,我設想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數相關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因此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進一步熟悉作函數圖象的主要步驟,會作反比例函數的圖象.

2.體會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的互相轉換.對函數進行認識上的整合.

3.逐步提高從函數圖象獲取信息的能力,探索並掌握反比例函數的主要性質.

(二)能力訓練要求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列表、描點、連線,提高學生的作圖能力;通過觀察圖象,概括反比例函數的有關性質,訓練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增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本堂課的重點是:

1、畫反比例函數的圖象;並從函數圖象中獲取信息。

2、探索並研究反比例函數的主要性質.

本堂課的難點是: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特點及性質的探究.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並製作了能動態演示函數圖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親手操作,積極參與並主動探索函數性質,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性質。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級中學課本思想政治高一下冊第六課第一節第一框題銀行的產生,學生對銀行的知識瞭解較少,經過第一框題的學習對銀行的產生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本框題知識的學習將對學習銀行的業務作用,存款儲蓄及債券與商業保險做好了鋪墊,是關鍵環節。在充分考慮了學情和本課內容在學習備考中的地位,考慮到政治課自身的學科特色,結合課題研究方向確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總體設計意圖:

整體的思路:知識點:點點到位,詳略突出;

重難點:邏輯分析,落實教材;

以考綱和教材為依據,結合現實進行擴展,體現新課程理念,鍛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四種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識記:金融、金融機構的含義、銀行的基本含義

理解:銀行的產生過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框題的教學,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國家觀念,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 銀行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銀行的產生

二、説教法

講授法與學生自讀相結合。要求學生認真預習課文,針對重點問題——銀行的含義,採用歸納法由具體到抽象,分析銀行產生過程的三個階段,引出銀行的主要標誌和特性,從而自然地概括出銀行的含義。對於“銀行的產生過程”詳細講解,使學生便於理解。

依據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理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來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説過程

導入:展示各銀行的標誌,讓學生識別,激發學生興趣。

一、銀行的產生(板書)

由於銀行是一種金融機構,這裏有必要先了解金融和金融業。

1、金融和金融機構

金融和金融機構的含義不是本課的重點,弄清其含義是為了更好理解銀行的含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總會有一部分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出售產品和提供勞務時,積累了大量的貨幣資金;而另一部分生產者和經營者由於經營不善,或急於更新設備,或是白手起家而急需大量資金,造成資金短缺。這裏面就形成了兩類特殊的羣體,一類是有錢者,一類是缺錢者。這樣缺錢者需要向有錢者借款,有錢者又願意向缺錢者貸款。這就需要資金的融通。貨幣資金的融通簡稱金融。充當資金融通的.中介機構就是金融機構。資金融通的中介機構就出現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諸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構成了我國的金融體系。

(這部分用圖片導入比較形象生動,用多媒體形式表現缺錢者和有錢者的關係,從而看出這個中介的作用,要讓學生搞清楚金融機構和銀行的聯繫和區別,不要混淆)

2、銀行是主要的金融機構(多媒體顯示)

銀行一詞,源於意大利語Banca,原意為商業交易所用的桌子和椅子。它是最早的市場上貨幣兑換商的營業用具。英語轉化為Bank,原意為存錢的櫃子。在我國,之所以有“銀行”之稱,則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有關。在我國曆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材料之一。“銀”往往代表的就是貨幣。“而”行“則是對大商業機構的稱謂。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最早見於太平天國洪仁玕所著的《資政新篇》。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有個大概瞭解。

3、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一階段:出現了貨幣兑換業和兑換商;第二階段:增加了貨幣保管和收付業務即由貨幣兑換業演變成貨幣經營業;第三階段:兼營貨幣保管、收付、結算、放款等業務,這裏貨幣兑換業便發展為銀行業。通過這部分學習,使學生了解銀行的產生有個過程,是隨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步步形成的。可見,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部分專業用語較多,由教師講解,但不要過細,只要求學生理解銀行不是從來就有的,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4、銀行的含義

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可由教師講解,最後由學生概括。

從銀行的產生過程來看,銀行的主要業務是經營存款、放款、匯兑業務。進一步讓學生分析出銀行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會上閒置的貨幣資金和小額節餘集中起來,然後以貸的方式借給需要補充貨幣的人去使用。在這裏,銀行充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銀行為商品生產者和商人辦理貨幣的收付、結算等業務,它又充當支付中介。總之,銀行是信用中介作用。其次要進一步分析什麼是信用,什麼是信貸,在教師講解之後,引導學生分析銀行的含義,首先銀行是金融機構, 第二銀行是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第三銀行是依照法律規定建立的金融機構。最後把這三點合在一起,形成銀行的含義。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課後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基本觀點: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兩個基本概念;金融機構、銀行。重點是銀行的含義。

課堂練習與思考

課後作業 :

1、銀行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生產,也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這種説法對嗎?為什麼?

2、辨析:專門從事資金融通業務的機構就是銀行。

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爺爺的貓》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飽含情感的敍事文。課文講述了我一年級時,爺爺和大黃貓形影不離,大黃貓死後,我和爸爸為安慰爺爺,消除爺爺心中失去大黃貓的悲傷和孤寂,餵養了大白貓陪伴爺爺,而這隻大白貓也撫慰了爺爺的心靈,使爺爺重新獲得了快樂。文章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情節敍述了爺爺與貓之間的深厚情誼,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和父親關心爺爺,關愛老人的深刻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爺爺和貓的表情、語言、動作,體會爺爺對貓的喜愛以及爺爺和貓之間深厚的情誼。

3.感受我和父親對爺爺的關心,學會關愛老人。

教學重點:

能抓住爺爺和貓的表情、語言、動作,體會爺爺對貓的喜愛以及爺爺和貓之間深厚的情誼。

教學難點:

感受我和父親對爺爺的關心,學會關愛老人。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字詞,根據相關字詞複述課文內容

出示本課相關詞語 : 大黃貓、 咪咪、 柔順、撫摸、笑容

生病、 冷冷清清、寂寞、安慰 、同伴

大白貓、 喵喵、 乖巧、 醒悟、 開朗、快樂 ,將這些詞語按照故事發展順序以及詞語的詞性排列,指名學生朗讀。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第一課時中學過的字詞,也能通過老師適當的引導理解詞語的詞性,感受詞語的用法,並且能夠使學生根據事情發展的順序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在熟練掌握詞語的基礎上,老師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爺爺和貓之間有什麼故事?誰能選擇你剛才讀的詞語把課文中的故事連起來説一説?”這樣,學生就能很有條理地複述文章的內容:我一年級時,大黃貓是爺爺的同伴,給爺爺帶來了笑容,大黃貓生病死去,爺爺很寂寞,我和爸爸養了大白貓安慰爺爺,大白貓讓爺爺又快樂起來,我也很快樂。 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把所有詞語都用上,複述過長,老師可以做適時點撥和引導,讓學生明白複述的含義。

二、 細讀課文,體會爺爺對貓的喜愛及爺爺與貓的深厚情誼

提問:讀了文章,我們都知道爺爺很喜歡貓,那麼爺爺共有幾隻貓呢?分別是什麼貓?學生自然回答爺爺有兩隻貓,一隻大黃貓,一隻大白貓。再提問:爺爺喜愛貓,老師不禁好奇,這兩隻貓是怎樣的貓呢?請你用文中第1和第3小節的詞語分別來概括。相信學生通過第一塊的複習詞語,再聯繫課文,很快能找出兩隻貓的特點:大黃貓柔順,大白貓乖巧。此時,讓學生在進入文本第1,第3小節,找出描寫大黃貓柔順,大白貓乖巧的相關詞句劃一劃,並交流為什麼。讓學生動腦,動手,讀中感悟和思考,給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再請他們交流互動,從文中找到相關詞句:在後面跟着、跳到沙發上、卧在爺爺身邊、安安靜靜地陪體現大黃貓的柔順,靜靜地卧、抬頭看、“喵喵”地叫體現大白貓的乖巧,與學生一起總結出其中關鍵的動詞:跟、跳、卧、陪、抬、叫等,並讓學生加上神態做做這些動作,感受動作描寫中動詞使用的精妙,感悟兩隻貓的柔順乖巧。

接着,老師拋下問題:這麼可愛的兩隻貓,難怪爺爺喜愛他們,請你們再次開動腦筋,拿起筆,一、三小節找一找表現爺爺喜愛大黃貓和大白貓的詞句。學生交流,語言:“咪咪”“好好好,我知道了”感受爺爺對貓的寵愛,動作上:一邊看書一邊撫摸,體現爺爺對大黃貓的愛,神情上,露出笑容體現有了同伴的幸福等。讓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感受爺爺對貓的喜愛。

然後提問:除了這兩小節,你還能從哪裏感受出爺爺對大黃貓的喜愛?讓學生帶着問題從第二小節中找出答案,失去大黃貓的家裏“冷冷清清”,爺爺“很寂寞”,説明了爺爺失去同伴的悲痛和孤單,側面反映出爺爺對大黃貓的喜愛。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大黃貓死去後,爺爺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會説些什麼,想些什麼,同時交流“寂寞”的含義,理解“寂寞”,爺爺為什麼寂寞,那是因為沒有別人的陪伴,他十分孤單,大黃貓的陪伴讓爺爺不再寂寞,大黃貓已經是爺爺的好夥伴,爺爺和大黃貓之間有着深厚的情誼。

此時,相信學生能夠感受到爺爺與貓之間難以分割的深厚情感,也能明白老人的孤獨與有人陪伴、關愛的需要。

三、 深入挖掘,感受我和父親對爺爺的關心,學會關愛老人

大黃貓的離去,使爺爺陷入了寂寞和冷清之中,可是幸好,一隻乖巧的大白貓來到了爺爺的生活中,它的出現讓爺爺臉上又有了開朗的笑容。那這隻大白貓是哪來的?讓學生找出第二小節相關語句,明白我和爸爸為了安慰爺爺,餵養了這隻大白貓,提問,我和爸爸為什麼用這種方式安慰爺爺?總結出,我和爸爸理解了爺爺的寂寞孤單,知道大黃貓對於爺爺的意義,希望爺爺能夠掃去心中失去同伴的傷痛,而這隻大白貓正代表着我和爸爸對爺爺的關愛,所以我和爸爸耐心地餵養白貓,讓白貓與爺爺作伴。有了白貓的陪伴,爺爺又獲得了快樂,而我也跟着一起快樂,體現了孫子對爺爺的愛。

此處,我們可以做一個思維拓展,讓學生想象,我和爸爸除了耐心餵養白貓,為了讓爺爺一直保持開朗的笑容,我們還會怎樣做。相信通過前面的體悟,學生能夠理解關愛老人,陪伴老人的重要性,讓學生暢所欲言,一定能夠從學生的想法中感受到他們關愛老人的美好心靈。

四、 總結提升,聯繫生活,播灑關愛

隨着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有着許許多多的爺爺奶奶,他們有的像文中的爺爺那樣幸運,有貓兒做同伴,有子孫的關愛,也有一些老人,他們的朋友叫“寂寞”,學習了這一課,希望大家都能把關愛播撒出去,讓身邊的老人都能遠離寂寞,得到陪伴和關愛!

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給傅聰的一封信》,下面我將從四大部分展開説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簡介 《給傅聰的一封信》選自《傅雷家書》,通過書信交流的方式,展開兩代人之間的心靈對話。傅聰遠赴歐洲學習音樂,家書成為他們一家溝通的重要紐帶,親情溢於字裏行間。本文是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也是一篇意味深長的散文。語言樸實無華、真摯感人。特別是父子關係變為朋友關係,值得大家深思與學習。文中大量的詞、句融入濃濃的父愛與母愛,應該反覆研讀。

2.教學目標 ⑴ 準確掌握書信格式。 ⑵ 品味賞析文中樸實無華、真摯感人的語言。 ⑶ 理解父子關係與朋友關係的交融。學會與父母相處,理解父母。

3.教學重難點 深入課文,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圈劃,反覆朗讀與品味,領悟字裏行間藴含的感情。能夠準確把握“兒子變了朋友”的內涵,懂得如何與父母建立和諧的關係。

二、説教法 本文安排一課時組織課堂教學。

1.本節課主要採用“聽——讀——賞——悟——寫”的教學組織方式。通過聽《一封家書》的歌曲,讓學生感受孩子對父母的深切的愛,為下面學習課文中父母對孩子的感情做鋪墊,並進行對比。通過對文章的閲讀,賞析令你感動的地方。反覆閲讀藴含感情的語句,領悟出建立和諧父子關係的最高境界。最後讓學生寫寫自己對父母的心裏話,增進與父母間的交流,學會理解父母。

2.多媒體的運用 本堂課主要是運用多媒體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把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多媒體 展示出來,便於學生理解,教學思路清晰,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説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讀寫結合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己閲讀,體會文中的感情。找出令你感動的地方,小組交流,加以賞析,説出賞析的理由。學生動手寫自己對父母的心裏話,昇華感情。

四、説教學程序

1. 歌曲導入,設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⑴ 從家書入手,介紹各類家書。 a 杜甫在《春望》一詩中提到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b《背影》中,父親的家書'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朱自清讀後淚如泉湧,他被深深地觸動了,就創作了《背影》。 ⑵ 聽歌曲《一封家書》,設置情境,體會兒子對父母的感情。導入《傅雷家書》,交代背景。 ⑶ 介紹傅雷及《傅雷家書》 ⑷ 交代背景

2.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概括這封信主要説的是什麼。整體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3. 潛心會文,品讀圈劃 ⑴請學生品讀全文,劃出令你感動的詞、句,並説出理由。 ⑵反覆閲讀,推敲重點語句,體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⑶作者眼中理想的父子關係是父子變成了朋友,文中的哪些地方體現出這樣的觀點?

4. 聯繫實際,加深感悟 ⑴在實際生活中,同學們和父母的關係如何?舉例説明。 ⑵你們希望與父母建立怎樣的關係?小組討論後發信。

5. 技能培訓 介紹書信格式 6. 佈置作業 ⑴説説心裏話 請同學們寫一封信給父母,説出你們的心裏話,注重信件的格式,字數不限。 ⑵閲讀《傅雷家書》其他篇目。

以上就是我今天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標籤: 説課稿 五篇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rypd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