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語文説課稿4篇

有關語文説課稿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語文説課稿4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領悟"美"的內涵,體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2。學習散文寓情於景和運用對比增強表達效果的寫法。

3。初步掌握鑑賞散文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寓情於景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2。難點:領悟文中藴藏的深刻哲理。

[教學設想]

1。教學程序:導入—誦讀—賞析—質疑—討論—拓展。

2。教學方法:引導,點撥,質疑,討論和比較鑑賞法。

3。輔助手段:多媒體計算機,大屏幕投影儀。

4,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討論什麼是"美"

三。賞析《世間最美的墳墓》

1。作者簡介

2。教師範讀課文,並請學生動筆勾畫出托爾斯泰墓的環境和形狀的語句。

3。討論托爾斯泰墓的特點:

問題一:文中幾處寫到托爾斯墓的環境和形狀 (三處)

問題二:托爾斯泰墓有何特點 (逼人的樸素)

問題三:這樣的墳墓為什麼是世間最美的 (裏面埋葬着偉大的人物托爾斯泰)

4。介紹托爾斯泰

5。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第一段中托爾斯泰的遺願。

6。引導學生找出描寫人們瞻仰托爾斯泰墓的語句,想象當時的情景。

7。鑑賞景物描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①課文第二段中有一個句子對墓地景物進行了動態描寫,請找出來。這個景物描寫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課文最後,作者將托爾斯泰墓與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進行對比,這樣寫有何作用

8。文中作者為什麼説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是托爾斯泰誕辰100週年的日子)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賞析《冬天之美》

1。作者簡介

2。學生齊讀全文。

3。賞析,討論下列問題:

①"我從來熱愛鄉村的冬天"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統攝全文,是文眼)

②第1段的內容從什麼角度説明"我從來熱愛鄉村的冬天" (對比的角度。"我"與富翁們對比,城市與鄉村對比)

③讓學生把第2段中描寫景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鄉村冬天之美。問:鄉村冬天的景物有何特點 (靜謐,温馨,豔麗,充滿生機和活力)

④課文結尾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反問。表達了作者厭惡污濁的城市生活,嚮往農村田園風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與開頭相呼應,使全文結構緊湊)

二。兩篇散文比較鑑賞

相同點:

1。兩文都寫到了"美",都表達了深厚的思想感情,都藴藏了深刻的哲理。

2。兩文都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

3。兩文都短小精悍,開篇點題,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不同點:

1。表現美的角度不同:《世間最美的墳墓》寫的是人文景觀,《冬天之美》寫的是田園風光。

2。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世間最美的墳墓》表達的是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無限崇敬,基調是深沉,醇厚的;《冬天之美》抒發的是作者厭惡城市生活,嚮往田園風光的思想感情,基調是亮麗,温馨的。

3。藴含的哲理不同:《世間最美的墳墓》——最平凡的也是最偉大的,最樸素的也是最華麗的。《冬天之美》——最美的景色不在城市而在鄉村。

三。拓展閲讀

1。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村》。

2。法國作家雨果的《悼念喬治桑》。

語文説課稿 篇2

我執教的《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一冊語文第12課,這是一篇説明文。課文着重介紹了埃及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構造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辦法,讚美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

本課教學,我採用了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學習與傳統語文課堂的講讀法相結合的方法,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設計思路。

在課堂導入後,依據新課程理念倡導下的自主學習要求,我就讓學生通過點擊“背景資料”,瞭解埃及的有關情況及金字塔的作用,名字的由來等。在講解完胡夫金字塔後,我讓學生自主學習金字塔建造方法及建造過程,並用交流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在課文教學中,這兩部分的內容相對簡單,文字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協作學習,完全可以解決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語文課堂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建構知識面,實現課程結構的開放性和多元性。課後,我又設計了“圍繞各自的不解之謎”查找電子教材及專題站,“辦手抄小報”的作業,把學生的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實現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的前拓後展。

在課堂教學中,我也並沒有放棄語文課應有的任務,體現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因此,我在教學胡夫金字塔這一段時,沒有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而是藉助傳統語文課的講讀方法,通過讀讀、講講、議議,讓學生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真正落實語文的工具性。

在整個教學中,現代與傳統的有機結合,電子教材是一個堅實的平台,設計教學時,我只是充分利用了電子教材現有的資源,資源豐富的,語言文字淺顯易懂的,我就採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文章的難點部分,利用傳統講讀法突破。以上是我設計《埃及金字塔》時的一些思路,目標在於探索電子教材平台下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讀的有機整合,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專家、領導見諒,多提寶貴意見。

語文説課稿 篇3

我今天要説的是《中國石拱橋》這課。我的説課分為六個部分:説教材分析、説學生、説教學目標、説教學方法、説教學步驟、説板書設計。

一、説教材:《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事物説明文,文章主要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光輝成就。作者選取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我國石拱橋的傑出代表,着重説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偉大創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從而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從全文的結構來看,這篇文章採用了有總述有分説的方法:先概括説明石拱橋的外形、結構和功用;接着,用例證説明和特徵説明的方法,以趙州橋和盧溝 橋為例,分別説明它們的獨特構造和高度藝術水平;最後又綜述解放後我國橋樑事業,尤其是石拱橋的新發展。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這篇説明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説明方法,但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是舉例子和列數字。

二、説學生: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在經歷了小學六年和中學一年的莽撞之後,思想開始發展成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長。有些事情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成功的滿足,追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就造成他們在性格上既有活躍的一面,也有內斂的一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嘗試着用一套較寬鬆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以飽滿的熱情全面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去。

三、説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掌握課本中出現的生字詞及本課基本的文學常識。②重點: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徵,品味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周密性。③難點:分析作者在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説明中國石拱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並體會其好處。

2、德育目標:瞭解我國橋樑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辛勤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四、説教學方法:1、授之以“漁”,排除學習障礙。本篇文章作為初二學生接觸説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説明文入門的指導工作。因此在正式學習之前,應帶領學生再熟悉有關説明文的一些知識。包括:①説明文的三要素(説明對象、説明方法、説明順序)、②説明文的分類、(事理説明文、事物説明文、科學小品文)③説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周密)。④説明的方法(舉例子 列數據 打比方 下定義 作詮釋 分類別 作比較 摹狀貌 畫圖表 引資料)等。重點強調了閲讀和寫作説明文要抓住被説明事物的特徵即這一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標誌。我認為這些知識對於學生來説就好像公式和定理一樣,有了它們學生在預習課文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就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了。在分析課文時重點以趙州橋為例,從説明方法、説明語言入手為學生做出範例;有關盧溝橋的部分讓學生推選代表上台講解。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公式”去分析問題。2、針對難點,分組競賽,激發學習熱情。將全班同學分成2組,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説明趙州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另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説明盧溝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並體會其運用的妙處,看哪組同學能夠找得全,説的好。這樣做可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以教師的點撥引導,能夠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説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培養自學能力。

3、歸類分析,誤讀比較,啟發思考,突破重點。針對本科的教學重點(説明文語言的特點),設計採用歸類分析法和誤讀比較法進行分析:歸類分析法就是將本課出現的一些帶有表示估計、限制、程度詞語的句子歸納起來,讓學生通過歸類分析明確只有用最準確的語言對説明對象作精確的説明,才能使讀者對事物有明晰準確的印象(此環節的訓練題可以用多媒體投影展示,以增強直觀性)。誤讀比較法就是教師將選擇的一段課文原文進行改編,讓學生與原文進行比較閲讀,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五、説教學步驟,

1、導入。同學們,生活中你見過橋嗎?他們是什麼樣子的?那位同學能到黑板上給我畫下來你印象當中的橋?(生到黑板畫橋,用多媒體圖片演示趙州橋由此引入本課)。

2、預習檢查:根據教學目標檢測學生對課文生字詞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作家作品的認識。這一環節以學生自己講授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適時點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一環節可用多媒體檢測)

3、課文導讀:(多媒體投影導讀目標,學生依照目標朗讀課文,討論作答)(1、瞭解對象:説明了什麼事物?

(2、抓住特徵:説明的對象具有哪些特點?(3、品味語言:語言有什麼特點?(通過朗讀訓練,結合導讀目標,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初步領會説明文文體的特點。)

4、合作探究:(1、中國石拱橋的總的特點是什麼?(2、中國石拱橋有很多,文章為什麼只選取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重點説明的例子?作者分別從那些方面為我們這兩座橋?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有哪些?(舉例子、列數字)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常用的説明方法學生都能找的差不多,但是“摹狀貌”的説明方法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找不到,在這裏需要教師強調。本課設定強化訓練的主要説明方法是舉例子和列數字,針對這個重點設計了以下練習題進行鞏固(投影展示)找出本文中用舉例子和列數字説明方法的句子都有哪些?(這裏設計的題目比較簡單,目的是讓全體同學都掌握這兩種説明方法)

(3、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趙州橋的?(4、根據課文,概括趙州橋的四個特點。

(5、畫出趙州橋德平面示意圖,並標註各部分數據。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完成以上問題。討論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師多媒體投影明確板書:

石拱橋 {形式優美}——中國石拱橋{趙州橋}(單拱)

{結構堅固} {盧溝橋}(聯拱)

{歷史悠久}

5、自由探討 :

(1、根據分析趙州橋的方法小組互助分析作者是怎樣介紹盧溝橋的?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説明盧溝橋的特點?作者還寫到了解放後的橋,這樣寫的目的何在?(2、在介紹盧溝橋的時候能不能把這部分去掉換成課文後面陳壽儒寫的《夜宿盧溝》為什麼?(通過自由探討環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 識説明對象,掌握説明方法,理解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性。區別説明文和描寫性記敍文。)

6、《中國石拱橋》的語言特點還在於使用了一些語意模糊、不確定的詞語進行説明,以使説明更切合實際。請從下面的練習中感悟這種模糊説明的藝術。投影展示練習題: 體會下邊幾句話中加點詞語的作用,把它們分別歸類到後面的`表格裏。學生完成表格,並小組討論,分析體會

(上述語言分析的歸類訓練,可採用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同時這項訓練也是對學生學過的詞類知識的複習鞏固。)

7、《中國石拱橋》語言的準確性,不僅體現在使用了一些恰當的模糊語,而且體現在準確地運用一些動詞、形容詞等作簡潔確切地説明。這些詞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難詞,你是否發現了這一點呢?通過下面的練習,你能體會到什麼呢?下文節選的是課文的第3節,教師朗讀時,要求學生認真聽,並記下老師讀錯的地方(文中黑體的詞有意不讀;需要故意讀錯的詞,在該詞後的括號內表明)學生聽完以後,對照課文再自讀,小組分析討論,派代表發言,(這些詞的含義和區別均可讓學生討論發言,以領會課文用詞的準確和簡明。對於省略不讀的詞,也可放手讓學生辨析,講用與不用的差別及不用可能會引起的歧義。有意誤讀,會成功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熱烈的討論,這既是一種語言聽説活動,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語言思維訓練,較形象深刻地體會説明語言的準確性。)

8、拓展延伸:(綜合學習實踐活動)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製作一座橋樑,畫出示意圖,並寫出簡要的介紹。

這一環節的安排不僅起到複習所學內容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訓練了學生説明文的寫作。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篇寓言通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是本組五篇課文中的第一篇,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學習本組課文的先導,學習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本組課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複習生字詞語,積累語言。

2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標:結合實際,體會青蛙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錯誤。培育學生看問題、認識事物時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點和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主次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的重點是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難點是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二、説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重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朗讀體會、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同時,採用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並採用課件等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説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尊重學生閲讀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我指導學生選用“讀、説、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動手實踐等方法,來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從讀中感悟道理,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複習鞏固、情境導入——初讀感知——細讀感悟——演讀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幾個環節。

(一)複習鞏固,情境導入

複習鞏固分為讀詞和聽寫:運用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自讀、抽生讀,學生範讀,然後聽寫。

情境導入時,(出示課件)“一望無際,蔚藍的天空”的圖片,然後引入問題:小朋友們,你們認為天大嗎?説説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看看課文中青蛙認為天有多大?順勢進入第二個環節:初讀感知。

(二)初讀感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採用默讀的方式效果較好,教師要提出默讀要求,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並且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指名説説,教師隨機點評。

(三)細讀感悟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着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⑴ 圖文結合,細讀全文,

a 以讀帶講,瞭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小鳥落在( )。

b 自讀課文,找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c 看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⑵ 品讀重點段落:

① 感悟第二次對話

a 學生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説:“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説:“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並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歎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c 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d 分角色朗讀。

e 學生説説讀懂了什麼。

f 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

g 圍繞上面的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為了使學生能夠很明晰的理解課文的寓意,以及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學生用“因為l所以l”談談自己的理解。

H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捲成筒看天,再説説看到的天有多大?

I 分小組朗讀(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② 感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説:“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説:“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 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麼?有什麼不同嗎?

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b 學生朗讀對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 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分組討論、交流、彙報。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後指兩名學生到講台上朗讀表演。

(五)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用4 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麼事爭論起來?2、它倆誰説得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3、青蛙為什麼會錯?4、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麼教育?

(六)拓展延伸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設計如下練習:

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編寫第四次對話,並上台讀一讀。

(這個設計來源於課文,又跳出課文,既鞏固深化課文,又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標籤: 説課稿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oqn8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