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武術課步型拳教學説課稿

武術課步型拳教學説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武術課步型拳教學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武術課步型拳教學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為自編武術套路步型拳,我的説課包括:説教材、説目標、説學情、説教法、説教學程序。

一、説教材

(1)新頒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規定了體育學習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但未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做明確規定,這給我們教師留出了自由選擇教材的廣闊空間,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的基礎上,以滿足學生運動需要為原則,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為前提,以培養學生自主鍛鍊意識為出發點,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結合教育價值觀我選擇了本節課的教材。

(2)剖析教材:這套步型拳是比較基本的武術套路、是學好武術其他拳種套路的重要基礎,其動作由弓步、馬步、歇步、僕步、幾個基本步法組成,通過本次課學習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促進人體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參與者身心直接受益,有利於學習效率提高。作為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其動作要領掌握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以後對武術的興趣,因此,教材在本節課中是非常重要的。

(3)課時安排:本教材安排2課時,第1課時學生初步掌握1——7節動作要領和做法。第2課時掌握全套動作並提高動作技術的協調連貫程度及質量。

二、説目標

(1)新頒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規定了體育教學領域目標。這一目標的主要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因此,在教學當中深入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促進學生智育、德育、美育協調發展。深入貫徹“興趣先導”的原則,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養成堅持鍛鍊的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美好的明天儲備能量。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當中師生預期達到的結果和標準。這一結果和標準是教師和學生都應共同遵循的。對教師來説是教授的目標,對學生來説是學習的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和要求,我為本節課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步型拳整套動作名稱及練習方法,能連貫地做出整套武術操動作。

2技能目標:通過武術學練,發展靈敏、力量、柔韌等體能。

3情感目標:發展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培養合作、競爭、創新意識。

(2)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教師通過採用體驗教學、個別化教學、非指導性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民主、平等、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其擁有一個廣闊的練習舞台,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一步步達成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3)設計目的:本節課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有的教學內容均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三、説學情

作為初學武術的學生,他們的武術基本功還不紮實,通過前面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武術有關的知識、技術,要從開始就給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技術。通過以前教師的講解,學生已經理解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知道其作用和意圖。學生個性存在差異,身體素質也有差別,學生好動,情緒不穩定的現象還存在,教師要因材施教,滿足學生運動需要,學生虛榮心比較強,爭強好勝,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藝術,提高學生成就感,尤其是體育差生,要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

本次課學生主要運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法:因材施教是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把身體素質水平相當的學生分到一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其情緒飽滿的參與練習,不會因同伴素質好,技術好傷害其自尊心。

(2)探究學習法: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和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此方法的運用能夠實現其目標。

(3)自主學習法: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對學生自制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能夠加強記憶,但需要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

四、説教法

(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1)講解要有明確的目的:通過對技術要領的講解,目的讓學生理解正確的概念,更好的掌握動作。(2)講解時語言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要緊緊地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做到精講多練。(3)講解要注意時機和效果:在開始教學時,先簡單介紹要領和基本動作,帶到學生熟悉時在具體深入指導。

2.示範法:注要採用鏡面示範、正面示範,利用青少年學生模仿能力強,好動及愛表現自己,但體質較弱的心理、身理特徵,應用規範優美的完整動作示範,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優美的示範激發學生‘我很愛學’的情感。

3.指導糾錯法:在教學當中及時給與學生正確的反饋信息,更有利於提高其學習質量,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

4.分解教學法:貫徹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教學原則,運用教學分解法,學生容易學會動作。每當學會一個動作時,就相應產生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內心得到一種滿足,同時也增強了一步步完成整個動作的信心。

5.完整教學法:分解之後進行完整教學,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動作和理解掌握動作。

6.提問教學法:通過提問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給學生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7.鼓勵表揚教學法:鼓勵表揚是最廉價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常常被老師忽略。在學生完成任務,積極練習時,教師給予學生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讚賞的動作,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何等的高興啊!

8.體驗教學法:要把教學看做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生命有意義的構成部。學生體驗學習經驗滿足生命成長需要。

(二)理論依據: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要與教學目標相對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實現要達到的目標。

五、説教學程序

(一)教具學具準備:一塊場地,口哨一個,一台擴音機,體操墊12塊,標誌桶8個

(二)設計思路:本次課共分3部分:準備、基本、結束。層層推進,最後達成課的目標。

(三)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開始部分(12分)

1、課堂常規:(集合,整隊,清點人數,師生問好,宣佈上課內容,安排見習生)(2分)

第二部分:準備部分

2、隊形隊列練習(2分)

左右轉法和齊步走練習。

目的:提高學生心理、生理喚醒水平,激發高尚情感,學生以飽滿的情緒參與運動,培養高尚情操。

3、武術操:目的:學生活動開各個關節,為運動做好準備,避免損傷。(3分)

第三部分:主體部分(28分)

1、教師口令,學生複習1—7節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所學1-7節動作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武術動作。

2、教師示範講解8—10節的動作

(1)教師做示範,同時講解動作名稱和要領。

組織形式:學生邊觀看邊聽講解邊模仿老師的動作。

設計意圖:武術屬於肢體語言,每一招一勢代表着學生的內心世界。模仿教師的動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後整體模仿。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隨時用語言提示,以強化學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2)學生自由組合練習,體驗動作。

組織形式:讓學生結合組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在練習中發現自身動作的問題所在。

設計意圖:在學生慢速體會時,學生之間可用口令控制練習,用自己的標準糾正動作。此時應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彙報表演

組織形式:(1)找學生示範,教師提出優缺點,學生相互觀察、交流、評價。

(2)教師演示。

(3)教師喊口令練習1-10節完整動作

設計意圖:

(1)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重點輔導一般學生。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學生均衡發展。從練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謙虛好學的學習習慣。

(2)充分發掘學生運動潛能,通過教師評價,學生間互評,促進學生改進動作。以完美的動作表演體現“我能行”。使學生能在表演過程中體驗成功。

4、遊戲活動:少林小子

設計意圖:調節學生身心,培養機智,發展腿部力量。

遊戲方法:(1)把遊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組。

(2)教師發出“預備”的口令後,排頭學生雙臂持平雙手提墊子

(3)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排頭學生開始向前跑的同時還要跨過墊子做往返跑接力。

規則:(1)雙臂持平

(2)要在墊子上跨過

(3)不串道不搶跑,速度快的小組為勝。

(四)放鬆,師生道別(3′)

1、放鬆運動

組織形式:學生微閉雙眼,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緩慢地反覆舒展剛剛掌握的武術動作。

設計意圖:既可以達到複習鞏固的目的,又可以放鬆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2、師生“抱拳禮”道別

設計意圖:上下課要有禮;表演前後要有禮;互相學習要有禮;師生之間要有禮。使學生真正做到“以禮始,以禮終”。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衷心的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elk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