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小學説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有關小學説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學説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小學説課稿 篇1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強調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節課正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師結合本課要求,設計了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結合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相關,遷移新知識點的聯繫任務,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現知識遷移,活學活用。在活動中,教師能組織好學生並做好點拔,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獲得一種展示自我的成功體驗。

本課要求學生掌握數字單詞twentu~~fifty,而one~~twenty是以前學過的,所以採用熱身來激活記憶,複習原有的知識,讓新課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對教學非常有利。在新課呈現部分,以實物進行數數,把教學內容直接形象地傳授給學生;根據單詞發音的比較,幫助學生找到共同點及區別,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操練過程中,利用"誰翻得快"的競賽遊戲,使學生進入緊張,興奮的狀態,集中注意力,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數字的表達法,也訓練了學生的聽力。

在句型的教學中,教師以衣服和多媒體為工具,訓練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為部分程度較好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在鞏固過程中,安排了説唱歌謠的環節,讓學生強化記憶,還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歌謠進行改編,讓他們在自編過程中,不知不覺鞏固了所學知識。

在有了足夠的語言積累後,教師又安排了一個拓展性練習,要求學生分組算一算。這個活動體現了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既讓學生複習和強化了所學知識,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説課稿 篇2

教學設計思路: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敍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於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通過情境導讀,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閲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教師抓朗讀訓練時,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自己的主導作用不但發揮在知識的傳授中,而且發揮在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上,並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閲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裏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説話。

3.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説話、朗讀、想象、質疑、爭辯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1.通過朗讀張揚個性。課標對閲讀的要求是這樣描述的:“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在學習1-2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插圖,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麼想呢?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這時候,老鷹是怎麼説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通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台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中的讀、説、演正滲透着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2.通過提問演繹精彩。課標指出: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着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併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豐富性、多變性和複雜性。在教學中,要及時適當地創造條件,營造空間,設計一些問題或讓學生提出問題,在提問中不斷增強創新情感,提高創新能力。閲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具有多種功能。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根據條件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思維流向及心理變化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使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問題的關鍵是這種提問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啟發性.必須服從教學的需要,必須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必須着眼於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高和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在講到老鷹第二次的“還不算會飛”時,提出一系列問題:老鷹為什麼説它“還不算會飛”?“還”在這裏是什麼意思?與前一個“還”有細微差別嗎?老鷹心裏會怎麼想?再通過朗讀、小組討論回答,通過此環節,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設下線頭,為突破難點打下基礎。又如在講第六自然時提出:望着上空盤旋的鷹,小鷹會想什麼?它會怎麼去做?這個問題的空間較大,學生完全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但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大都一致,也許是我無意中已經把答案灌輸給了學生。

3.通過活動感悟寓意。如何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內心深處體驗“小鷹學飛真刻苦”以及更進一步體會“學無止境”的寓意。設計幾種學習方法

(1)小組學習。它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作的機會。在學習第一、二自然段對課文進行初步理解和貫穿整篇課文的分角色朗讀時應用。

(2)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自己的個性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在導讀三、四自然段時,因與前兩段結構大致相同,因此這時可半扶半放伴隨着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態。這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別人的長處還會潛默移化地影響一些學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把書讀“活”的好處,使其個性不斷完善。在學習五、六自然段時,教師適度放手,讓學生自己多讀一讀,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疑問是智者的明燈。此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既是的核心和關鍵,也是學生心中的疑竇。學生讀中生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抓住時機,巧設情境,讓學生動起來。“小鷹第一次學飛,好不容易飛到了大樹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媽媽不滿意,它只好再花點力氣。”學生加大了動作的力度,終於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飛得更高,你會怎麼做?學生通過表演,悟出“鼓起勁”與“拼命飛”的含義,這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爬上山頂”,“游到對岸”,“跑了好幾圈”都會急促地喘氣。學生的話語閃爍着個性與創新的光彩,而且還情不自禁地喘起氣來。這時,老師巧妙地過渡,指導學生朗讀“急促地喘着氣”這句話,使感情朗讀有了紮實的基礎,這裏用調動生活經驗的手段,使整個課堂沉浸在美育氣氛中,讀文、體情統一於一體。接着引讀第六自然段,最後,為了發散學生思維,設計“孩子,你往上看!老鷹是想告訴小鷹什麼?”“小鷹看到比它飛得還要高的鷹會怎麼想,怎麼做呢?”驅逐學生的想象,達到悟理的目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小學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果實的形成》這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自然》第十冊的第十三課。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書的重點之一。它以中、低年級學過的有關植物學的知識為基礎,通過以桃花為例,使學生全面認識花的內部構造以及果實形成的過程,為後面學習植物繁殖的知識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的及重、難點分析

根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花的內部構造。

2、認識果實是怎樣形成的。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根據已有的材料和信息進行自學、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2、使學生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這幾個教育教學目標,即體現了老大綱對知識的要求,又能體現新的課程標準對情感、態度、價值觀、方法、能力等要求。

其中,“認識花的內部構造、認識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培養學生自學、探究的能力”是教學重點,因為新的`課程標準淡化了對知識目標的過分要求,提倡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學會探究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認識果實是怎樣形成的?”是難點,這是由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徵、認識水平決定的。

三、課前準備

1、Authorware5製作的課件《果實的形成》

2、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

四、課時安排

根據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信息量大的特點,本課我安排一課時完成。

五、教法學法

教法:現代教學手段中的電腦多媒體為自然課的觀察、實驗、演示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本課教學中,作為一所城市學校讓學生人手一朵桃花進行解剖,觀察很不現實。因此,本課主要採用CAI教學,充分利用我校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先進設備和自制多媒體課件的交互功能,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結合談話法、觀察法激發他們主動求知的慾望,努力培養他們的自學探究能力。

學法:在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中,讓每個學生通過運行電腦CAI程序親自參與到學習當中,結合討論法、人機對話等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與教師、同學、電腦之間的信息交流,真正實現在快快樂樂中學習和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濃烈的色彩可以極大地刺激人的神經,引起人的注意。所以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課件切入課題:用課件展示出一幅色彩濃烈各種果實的圖片,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問題:圖上都有些什麼果實呢?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我緊接着問:“你能説一説想了解有關果實的哪些知識嗎?”讓學生提出想探究的問題,使學習的氣氛頓時濃厚起來。

最後,用一句:“今天,我們就以桃為例來研究一下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好不好?”指出本節課的探究主題。(教師把課題寫在黑板上)

(二)學習、探究

1、大膽猜想,提出假設。探究的第一步驟是提出假設,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我用提問:“你覺得,果實的形成與植物身體上的哪個部分有關?為什麼?”學生討論後,教師並不立即進行對錯的評價,而是提出:“哪一個同學的説法更準確一些呢?請大家運行電腦程序尋找答案。”從而引導學生進入CAI課件中,開始自學探究。

2、自主探究,交互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運行程序自行探究,教師則巡視指導。學生利用課件的交互功能,先作出自己的判斷,通過人機對話斷修正自己的觀點,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果實的形成與花有密切的聯繫。”

接下來探究花的構造,這是本課的重點,是認識果實形成的基礎。在這個主要的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利用課件的交互功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而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作出相應的解答和幫助,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練習是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的手段,也是學生了解自己學習效果,教師瞭解學生情況,及時調控教學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初步探究完成後,我提出“花的構造,你們記住了嗎?”引導學生進入“計算機測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利用課件中的“交互功能”主動控制是否進入本階段的測查:若準備好了,就選擇進入測查;若還需複習,就選擇回到“認識識花的構造”,使課堂呈現出一種良好的自主環境,

測查完成後,計算機給出正確的答案,進行訂正和評價。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表揚學習效果好的學生,鼓勵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探究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受,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3、仿真模擬,突破難點。多媒體電腦具有仿真模擬功能,利用編程特性,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規律,通過動畫或VCD影片,顯示在屏幕上,展示物體內部結構、事物演變過程等,變不可見為可見,為學生探索知識、解決問題創設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在本課中,果實形成是一個長達幾個月的時間過程,在果實內部發生着平時我們無法看見的變化學習。“認識果實的形成過程”就可以充分發揮CAI的以上優勢,在課堂上能用有限的時間展示自然界中的這一複雜的變化過程,從而有效突破了難點,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經過電腦的仿真模擬,學生果實的形成過程就會有形象的感知,在教師的引導和同學的討論中,大家形成最終的結論:果實的形成過程是由“傳粉 → 受精 → 結果”三大步驟組成。(同時形成板書)

(三)瀏覽資源庫,拓展視野

最後,將與本課有關的資源庫名稱或地址出示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深入瞭解的內容。從而昇華和拓展了本課的內容,讓學生在意猶未盡中結束學習活動,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

小結:縱觀本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將人性化的課件與多媒體網絡的豐富資料充分融合,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體現了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理念,在創造性地教方面作了些探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認識整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84—87的內容。這是學生在認識20以內數,並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後“時、分”及24時計時法的教學奠定基礎。

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於時間的知識,而且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掛鐘或手錶,鐘面、表面對於學生來説並不陌生。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初步認識鐘面,正確區分時針、分針。學會認讀整時,並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通過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我在研究課標和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正確區分時針、分針;會認讀整時。

教學難點:會認讀整時,會撥整時。

二、教法和學法設計: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好動、好奇心強,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讓學生在情境中快樂學習。同時我還採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知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觀察發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説一説、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教學過程的活動與安排

本課我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三)律動放鬆,課間小憩 (四)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五)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讓同學們猜謎,然後欣賞米老鼠的鐘錶店,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親切感。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我分了兩大板塊來教學:

1、認識鐘面

對於鐘面學生已有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這一內容我設計了三個步驟的學習活動:

第一步驟是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鐘面

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小鬧鐘並與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鐘面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鐘面。充分的讓學生説一説,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進一步認識鐘面

創設“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鐘面上的指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動的?”三個問題情境,在問題引導下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借鑑、相互補充,進一步認識鐘面。

第三步驟是梳理總結,深化認識

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鐘面的認識。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認識鐘面,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認識整時

認讀整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會認、會撥整時又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四個步驟的學習活動:

(1)初步感知整時

創設“樂樂起牀”的生活情景,在“樂樂是什麼時間起牀的”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觀察思考,試認整時。

(2)交流認讀整時的方法,並學習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從“樂樂起牀”的生活情境中抽取掛鐘交流認讀7時的方法,並介紹漢字“幾時”的表示方法;抽取牀頭櫃上的電子鐘並創設“你還在哪兒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這一問題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電子鐘的表示方法。

(3)比較發現,總結提升

創設樂樂7時起牀後,8時去學英語,3時學二胡,6時才回到家的故事情境,練習認讀整時及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並引導學生比較3個鐘面,在比較中發現共同點,總結出認讀整時的方法。

(4)撥時練習,鞏固提高

設計“老師撥學生認—老師説學生撥—同桌你來説我來撥”的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設計意圖: 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喚起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慾望,並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主動獲取認讀整時、撥整時的方法,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律動欣賞,課間小憩

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讓學生在《時間像小馬車》的旋律中感受時間的飛快。這一環節是根據低年級兒童的身心需要設置的,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起到調節作用。

(四)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教材第86頁第1題:連一連。進一步鞏固鐘面與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繫。

2、小明的一天。創設 “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通過小組學習,説説“小明什麼時間在幹什麼”,評一評“小明的時間安排的合理嗎?”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適時滲透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教育。並根據“9時小明在學習”“9時小明睡覺了”同樣是9時,為什麼做的事情卻不同?提出質疑、誘發思考,在討論交流中滲透時針每天轉兩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些時間概念。

3、教材第86頁第3題:過1小時是幾時?先讓學生説説現在是幾時,再用彩筆畫出1小時後時針的位置。

4、根據時刻畫時針、分針。(1)12時。(2)自己喜歡的一個整時,並説説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

(設計意圖: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由易到難的練習,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五)暢談收穫,拓展延伸

1、讓學生説説“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並試着做出自我評價。

2、佈置作業

(1)為自己設計一款漂亮的手錶;(2)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合理的週末時間安排表。

(設計意圖:富有挑戰性的作業設計目的在於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説板書設計 : 認識整時

整時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8時 3時 6時

8:00 3:00 6:00

小學説課稿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教學中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們為主體,在學練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設疑等,讓學生們來討論、嘗試、體驗、探究,激發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們在認識上、感情上、態度上積極發展,構成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愉悦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們主動參與獲取技能和知識。

二、教學目標:

⒈認知目標:瞭解魚躍前滾翻的技巧動作,培養學生們的時空感知能力。

⒉技能目標:學習魚躍前滾翻的技巧動作,使大多數的學生們能夠完成動作。

⒊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們的注意力、自尊、自信心和勇敢、頑強的精神以及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品質,提高安全意識。

三、教材分析:

魚躍前滾翻是水平五的經典教材,掌握各種滾翻技術對適應生活和預防運動傷害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因而它是每位學生們必須掌握的技術動作,魚躍前滾翻在滾翻系列動作中最具觀賞性,深受學生們喜愛,這對教學時十分有利的。在教學上,除幫學生們掌握動作技能外,還要注意發展學生們身體的柔韌、靈敏、協調素質,並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本課為新授課,第一課次。所採用教材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南方版《體育與健康》。

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職專一年級學生們,該年級學生們在心理上已經成熟,對動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有較強理解自學能力,身體素質也比初中生更全面,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滾翻動作技能,具備了學習魚躍前滾翻的能力。

五、重點難點及關鍵點

重點:蹬地魚躍騰空

難點:撐地緩衝的及時性。

關鍵點:魚躍和撐地的結合

六、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⒈直觀教學法 ⒉情景誘導法 ⒊講解示範法 ⒋循序漸進法

學習方法:⒈自主練習法 ⒉合作學習法 ⒊評價法

七、教學特色

以多維的教與學的評價創設出"激發興趣點",充分利用啟發誘導的方式引導學生們思維練習,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課件、DV攝像、音樂)增強直觀效果和感染力,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

八、教學流程

⒈激發興趣 (12分鐘)

⑴課堂常規;⑵導課; ⑶隊列練習(十字形,圓形,小圓圈),集中學生們注意力;⑷雙人操,發揮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主體作用;

⑸遊戲:護旗,使課堂氣氛活躍,達到熱身的目的,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準備。

⒉學習技能 (28分鐘)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師是學生們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教師在教學中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有意識去創設情境、設疑,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練習、觀察、思考、探究,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望。

⑴主教材——魚躍前滾翻,緊貼學生們生活,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們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們終身受益。

教師: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已學過哪些滾翻動作?

學生們:前滾翻,後滾翻,側滾翻,遠撐前滾翻。

教師:同學們講的很好,下來就將你們説的前滾翻、遠撐前滾翻的動作再體驗一下好嗎? 學生們:好

教師:同學們,你們回校上課都用什麼交通工具?

學生們:走路、騎自行車??

教師:那你們有從車上摔下或絆倒過嗎?

學生們:有,沒有

教師:若有,那你們有沒有采取什麼保護措施那?

學生們:沒有;不知道怎麼做;摔就摔了,怎麼保護??教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呢?

學生們:想

教師:那好,請同學們先看幾張圖片

絆倒時 摔下時

跳下時

學生們:議論,這是前滾翻?是跳起前滾翻?是魚躍前滾翻???

教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魚躍前滾翻

通過問答,教師有目的的將學生們逐漸引向本課的主教材魚躍前滾翻。它貼近學生們生活,激起了學生們求知、探索的慾望,提高了學生們主動參與的興趣。

教師:同學們,你們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先體驗一下魚躍前滾翻的動作。

然後思考:魚躍前滾翻是單腳起跳還是雙腳同時起跳?

學生們實踐:兩腳同時起跳

教師:魚躍騰空時,身體哪個部位先觸墊?

學生們實踐:兩臂前伸,含胸,兩手撐墊

教師:兩手撐墊後,身體應怎樣?

學生們實踐:屈臂、低頭、團身,向前滾翻

教師:想象魚在躍出水面後又回到水中這段跡是怎樣的?

此時,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們掌握情況,自己或有目的找學生們做完整動作,加深學生們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設疑,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練習、觀察、思考,從中找出動作要點,激發

學生們去探究,提高學生們的鍛鍊興趣。

同時,在小組練習中,對於不能完成動作的學生們,加強保護與幫助,或降低動作標準的難度,消除心理障礙,稍有進步,就給予掌聲鼓勵,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和決心,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也體現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同時又提高學生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⑵輔助教材——螃蟹賽跑,鍛鍊學生們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腿部力量,同時培養學生們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

⒊恢復身心 (5分鐘)

⑴讓學生們隨着動感的音樂,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放鬆身心,從而使學生們帶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人到新的課堂中去。

⑵學生們認真觀看錄像,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技術動作,教師總評。

⑶下課,師生再見,收還器材,讓學生們養成懂禮貌,愛護公物的習慣

九、場地器材與運動負荷預計

⒈室內球場、電視機、錄音機、體操墊若干塊等。

⒉練習密度 37%左右 .

⒊平均心率:120-125次/分

十、教學反思

通過該課的學習,學生們的自律性有明顯的提高,在協調方面也有長進,同學之間漸成互幫互助之風。絕大多數同學能夠完成魚躍前滾翻的完整動作,課中提供了各種練習手段符合學生們的心理特徵,有效激發了學生們練習積極性。但少數學生們由於膽子較小,缺乏自信心,不敢躍起做練習,影響到動作質量。

小學説課稿 篇6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4、知道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因為喜歡聽奉承話。

二、教材説明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裏叼着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狸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前三段講狐狸和烏鴉是鄰居,烏鴉為孩子們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見了想吃烏鴉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講狐狸是怎樣用花言巧語騙到那片肉的經過,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明白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能表示狐狸用好聽的話騙取肉這個過程的課件或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2、烏鴉、狐狸的頭飾。

3、讓學生課前瞭解狐狸、烏鴉的特點,收集有關資料。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流、肉”的字音容易讀錯,要注意正音。在字形識記上要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叼:左右結構,右邊不要寫成“刀”。

雀:上下結構,上邊是“少”字少一撇,下邊的筆順是:雀。

流:右上是“”不是“亡”。

“洞、漂、極、張”都是左右結構,可以引導學生用偏旁加熟字(或熟部件)的方法識記。

2、寫字教學。

肉:同字框要寫方正,裏邊是“撇、點”,不是“撇、捺”。

流:右下的三個筆畫間隔要勻稱。

漂:右下的第二橫要寫長一點,托住上面的部件。

差:羊字旁裏面是“工”,不是“土”。

(三)詞句教學

本課沒有難理解的詞。應重點抓住狐狸對烏鴉説的三次話反覆朗讀,從而體會狐狸是怎樣騙到肉的,烏鴉是怎樣上當的。第一次,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對烏鴉説:“您好,親愛的烏鴉!”這是狐狸對烏鴉假惺惺的問候和親近。“想了想”是指狐狸在打那片肉的主意。可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想象;狐狸想了些什麼?朗讀第二次狐狸的話時,可引導學生聯繫第二段體會為什麼狐狸要問候烏鴉的孩子。讀狐狸第三次説的話,可用比較的方法理解。比較麻雀和烏鴉的羽毛,比較烏鴉難聽的叫聲和狐狸誇獎的話。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狐狸説這些不符合事實的話是別有用心,故意奉承,使烏鴉放鬆警惕,達到讓烏鴉開口的目的。分頁標題#e#

(四)朗讀指導

這是一篇學生喜愛朗讀的課文,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並悟出其中的道理。朗讀重點是四至八段。狐狸第一次説的話要用尊敬、問候的語氣讀。第二次説的話要讀出親切、關愛的語氣,讀音應略高於第一次。第三次誇烏鴉的話要讀出讚美的語氣。讀烏鴉的聲音“哇……”時,聲音適當放低、拉長,把省略號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後一句“鑽進洞裏去了”應有些耐人尋味的感覺。朗讀時,應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對確有困難的地方,教師可以範讀。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表演時對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應給以肯定。

(五)練習提示

課後練習第三題是看拼音填空後再讀句子,所填的都是含有生字的詞語,注意寫正確所填的詞語。在朗讀這兩個句子時要注意運用不同的語氣。第一句應讀出狐狸奉承、恭維的語氣。第二句應讀出烏鴉得意忘形的語氣。

(六)擴展活動

1、以“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去了”為開頭續編故事。

提示:

(1)烏鴉的肉被騙走了,她會怎麼想,怎麼做?

(2)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以後會怎麼説,怎麼做?以後烏鴉還會上當嗎?

2、利用活動課搞“狐狸和烏鴉”的故事會或關於“狐狸和烏鴉”故事的專場表演。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找出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再讀課文,找出狐狸對烏鴉説了幾次話,每次都是怎麼説的。檢查時,以“每次都是怎麼説的”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讀狐狸説話的有關句子。可以出示烏鴉和麻雀的投影片,比較誰的羽毛漂亮;播放烏鴉的叫聲,聽聽它的叫聲是否好聽。讓學生通過實例感悟狐狸的狡猾。

(三)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複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讀詞語卡片,用生字口頭擴詞。

2、啟發學生識記分析字形。

(五)用田字格指導學生寫字。

(六)完成課堂練習。

(七)戴頭飾表演課文內容。在表演過程中,要允許學生創造發揮。

(八)引導總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平時,你聽到、看到過像狐狸和烏鴉這樣的事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elx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