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蘇教版認識分數説課稿

蘇教版認識分數説課稿

説課是一種在教學活動常見的比賽形式,通過説課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課堂效果,説課就需要寫説課稿,説課稿不同於寫教案或寫教學設計,説課稿重在説教學理論,説教學設計意圖,如何突出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那麼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小編為大家帶來蘇教版認識分數説課稿,希望對同學們學習上有所幫助!

蘇教版認識分數説課稿

説教材:

《認識分數》這一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擴展,對於學生的數學知識是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還是在計數單位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本單元只是對分數進行“初步認識”,對分數概念的教學僅定位於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本課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分數的第一階段,要使學生明白平均分的意義,對繼續學習分數和小數打好基礎。

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結合直觀圖示初步認識分數;

2、知道把 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

3、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

1、能讀、寫分數;能用摺紙、塗色等實際 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情感目標

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 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説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的意義,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認識幾分之一和感知分數的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説教學難點:

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説教學關鍵:

通過學生折、塗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重視學生的思維力。

説教學方法:

1、説教法。

根據皮亞傑的建構理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該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實踐能力。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採用 “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先學後教”等教學方法。

2、説學法。

一位優秀的教師應重視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學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使學生在思索中學會。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觀察思考――操作實踐”。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着興趣和疑問通過獨立思考、課堂討論、動手操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第一個環節先用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孫悟空和豬八戒野餐時分食品的情境,把4個蘋果和2瓶礦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平均分”的含義,即每份分得同樣多。接下來分1個蛋糕,學生立刻會產生困惑,1個蛋糕怎麼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生了認知衝突,產生了求知的慾望,這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自己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後讓學生交流討論。

(二)認識分數,操作探究

教師在肯定學生創造的基礎上,轉入第二個環節:揭示“半個”在數學上可以用1/2表示。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結合多媒體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第二個環節我設計了“折一折、畫一畫”環節,我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大小、形狀相同的圖形,讓他們通過折一折和塗色畫一畫來表示出每個圖形的1/2,既讓學生進

一步體會1/2的意思,又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樣性。在“讀一讀,寫一寫”的操作活動,用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二分之一。先讓學生認識分數的書寫順序和注意事項,教師介紹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後,再讓學生結合分蛋糕的過程,説一説分數各部分的意思,教師適時做小結,並強調分數的讀法要用中文表示。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接下來我設計了“判斷圖形的`塗色部分”的操作活動,先讓學生進一步體會1/2的本質特徵平均分。接着,出示想想做做圖,請學生小組討論“每個圖形塗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學生通過直觀圖形認識幾分之一相對來説比較容易。通過這一環節,既能考察學生對分數寫法的掌握情況,又能引出下一環節:認識幾分之一。

(三)類比遷移,總結提升

這個環節分兩個層次。讓學生用長方形紙嘗試着折一折,用塗色的方式表示出幾分之一。再集體交流比較1/2和1/4的大小,接下去猜想,如果折出這個圖形的1/8,和上面的分數比較,大小怎樣?最後驗證猜想結果,得出結論。這個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讓學生在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分析、等思維後自主探索結論,同時滲透了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學法指導。

(四)面向全體,層層突破

在課堂中,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在數學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有所發展,也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這個環節我設計了這3個練習。

①想想做做第3題先填一填,再讀一讀。

②想想做做第6題,《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

説板書設計:

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 突出重點與課堂小結。

2、 條理清晰、內容簡練。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操作是有效的,因為每一活動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來進行,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説課內容,請各位評委和老師給予批評與指正,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dq0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