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人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

人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人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流程等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作一簡單的闡述。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數學領域中第一次接觸“分數”這個概念,本單元只是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節課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繼續學習分數等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我參照新課標,以“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為緯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方面: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簡單分數的寫法和讀法,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針對教學重點與難點,本課遵循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及練習,例如,讓學生用多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紙片,通過折和畫表示出幾分之一。整個教學過程着重突出探、疑、動、悟。

三、教學策略及課堂組織策略:

教學策略::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設計中我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性教學、注重動手實踐、充當學生的合作伙伴,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創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並注重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概念的教學策略。

課堂組織策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思維能力,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組織學生積極鍛鍊參與學習活動,在動手、動腦探究中認識分數。

四、預設教學流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認識分數

1、認識二分之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第一個環節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郊遊時分食品的情境圖,讓學生親自分一分礦泉水、香蕉、蘋果,並知道我們把每人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只有這樣才能使兩個滿意。當分到一個月餅時,學生髮現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整數來表示,這時,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生了認知衝突,使學生產生了求知的慾望。【通過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實際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着眼一個“探”字。】

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尋找活動,“尋找數字王國裏的新朋友”,這樣就轉入第二個環節:揭示“半個”在數學上可以用1/2表示。接着讓學生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折一折,進行判斷、選擇。教師問怎樣才能一樣多?讓學生想到平均分,也就是對摺。再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直觀演示的時候故意將一個月餅分成一大一小引起學生的質疑,(讓學生明白,要想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平均分”)之後再一次正確直觀的演示,為後面學習分數的意義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強調: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通過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能體會到分數的產生是來源於生活中的,並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的分數,着重突出“平均分”,使學生“於無疑處生疑”,而後通過解疑感悟分數的實際意義。】

2、如果學生在建立概念的過程是很慢的,那麼為了讓學生能較好地理解簡單的分數的意義。我設計先讓學生認識分數1/2,再讓學生通過在“折一折”“塗一塗”的實踐操作和練習中體會1/2所表示的具體意義。【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用多種手段儘可能加強鞏固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1/2,豐富1/2的表象,初步體驗分數的意義,也為後面學習其他分數提供思路和方法。着眼一個“動”字。】

3、認識四分之一

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通過一組練習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1/2的意義,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又出現4個圖形,通過學生合作交流,相信他們都很容易理解1/4的含義。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體驗再一次的分一個月餅,要分成4份,問學生“應該怎樣分?”,學生從實踐操作,得知結論,利用圓形紙折一折、畫一畫,表示出1/4的含義。這裏還是要強調“平均分”,並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認識: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活動是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嘗試建構1/4的意義,整個環節從操作實踐開始,以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完成,既重視操作,又重視知識點的學習,着眼於設疑和解惑,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為了鞏固學生知識性,在練習中我設計出示有5個圖形全部分成4份,但是隻有2個是平均分的,可以用1/4來表示,通過練習進一步強調分數必須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下面練習我設計通過“我能行”實踐操作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1/4的含義,相信學生一定能用多種方法折出1/4。為了讓學生認識更多新的分數在練習中我設計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折出其它的幾分之一,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拓寬知識。

4、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在上面知識點緊接着出示一組分數直接把學生引入到學寫分數中,並讓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數的含義,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5、提高認識幾分之一: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除了平面圖形可以平均分,還有其它物體也可以,從而得出了分數意義。我便設計一個線段圖和其它圖形的練習,通過教學活動儘可能的讓學生思考討論發現:平均分的圖形不同,它們的幾分之一形狀也不一樣,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個圖形(或物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教師重點指出“要講清是誰的幾分之一”。這裏為今後分數應用題中分率與對應單位1打下基礎。

(二)、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的遊戲。(出示課件)三隻小動物分西瓜的故事,課件出示三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用塗色部分表示三隻小動物分得的份數,分別佔圓形的1/2、1/3、1/4,探究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這個遊戲活動練習應該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數的感覺,同時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2、1/3、1/4的大小。讓學生從圖中得知: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一份越少。接着我又設計一組比較分數的大小練習,通過“小試身手、大顯身手”多種練習方式加深學生對分數比較大小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總結評價。

讓學生先討論再彙報,圖中每個小圖形表示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通過一個綜合性拓展練習設計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估計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輕鬆地完成練習,並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最後我把分數置於生活當中,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分數,認識分數並對分數產生興趣,從而真正讓數學走進生活。

在課的結束部分我讓學生來一個總結性的歸納,談談你對這節課的收穫。通過小結,有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並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也揭示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心世界。

綜上所述,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教師遵循學生獲得和應用概念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自己的具體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經歷一個“體驗——感知——理解——概括——運用——提高”的認知過程。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節,“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材例1——例5藉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學好這部分的內容,既為學習分數初步認識作鋪墊,更為小學生以後學習分數和小數等知識打下初步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二、説學情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

三、説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思維規律,具體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態度”三個方面制定的:

初步認識分數:認識幾分之一、感悟幾分之一;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理解分數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動手、分析等學習數學的能力。

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主動探索的慾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説教學重難點

因為認識幾分之一是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開始,也是今後進一步學分數的基礎。所以使學生認識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

又因為從整數擴展到分數,學生接受起來比較抽象、困難,所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分數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現,但學生對它的認識卻各不相同。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經驗並得以發展,就必須引導他們參與實踐活動。新課標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凸顯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因此,本課力求在教法上體現“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合作交流中學”的思想;在學法上則突出“自主學習,實踐感知”的特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從分數的產生背景出發,通過“看”中學、“動”中思、“比”中悟,體驗分數的產生、發展過程,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本節課以引導發現法為主,綜合運用教法,以班級教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探索活動的學習環境,使教法和學法和諧地統一在“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這個教育目標上。

六、説教學過程

(一)創造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平均分:通過小精靈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個蘋果;2個橘子,怎樣分給她的好朋友莉莉和聰聰呢?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讓學生自己來分,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會説出這樣的分法:“4個蘋果,每人分兩個;2個橘子,每人分1個。”這時提出問題:“這樣分同學們滿意嗎?”“滿意”“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分得的都同樣多。”“分得的都同樣多可以説是怎樣分呢?”“平均分”。這是要突出平均分的概念,因為平均分是教學分數的基礎。

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每人分2個蘋果可以用2表示,每人分1個桔子用1表示,但是小精靈還有一個桃子想分給他們,該怎麼分呢?“每人分半個桃子,還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教師提出問題,回答“不能”“那誰知道用什麼數來表示?”讓學生自己説出——“分數”,在這讓學生深刻體驗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説半個桃子沒法用以前學過的數來表示了,怎麼辦呢?只有引出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既引出了本節課的課題,又讓學生體會出分數產生的重要意義。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那麼這半個桃子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呢?分數怎樣寫呢?分數是什麼樣子的?這時學生會產生很多疑問。學生能直觀的看到“半個”,但怎麼表示呢?學生的內心產生矛盾。

1、認識1/2

多媒體播放分桃子的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平均分的情境,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寫1/2。

緊接着組織學生用圖形表示出它的1/2,展示學生的作品,討論:為什麼不同的圖形都可以用1/2表示?

2、認識1/幾的分數

看着這個圖你還能聯想到哪些分數?學生例舉聯想到的分數。教師板書在黑板上。接着組織學生讀一讀。再請學生按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折一折、塗一塗,創造自己喜歡的分數。這樣做有助於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

學生獨立操作後小組交流:你認識了哪些分數,是怎麼認識的?

小組合作完成後,再請小組代表彙報,這裏要注意學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讓學生明確“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練習設計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題、發展題、開放題。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練習設計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基礎題:課本91頁主題圖讓學生找找都有哪些分數。

課本93頁第1題。

發展題:課本96頁第1、2題。

(四)引導學生全課小結

今天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掌握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並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可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發展到認識分數,是一次飛躍,學生在生活中聽説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們並不理解其意義。分數的產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裏已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以分數來表述。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地獲取知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與態度: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頭腦中建構起幾分之一的表象。

五、教法與學法

本課教學從教師的教來看,要做到設情引趣,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要創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從學生的學來看,要注重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整個教學過程着眼於一個“探”字,貫穿一個“疑”字,突出一個“動”字。

六、教學過程

《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點,我從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㈠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思維始於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因此我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一上課我激趣問道:“有4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幾個呢?你能用掌聲表示嗎?”學生興趣盎然的拍手兩次。我繼續問道:“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2小朋友,每人又得到幾個呢?”學生均能用響亮的掌聲回答。接着,我故作為難狀地説:“有1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幾個呢?”這時學生不能用完整的掌聲回答,孩子們面面相覷。有的不由自主地説“半個”,我不失時機的説“對,是半個“,半個該怎樣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分數。從而巧妙地引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這一環節為學生創設了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㈡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1、認識1/2。

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學生初步理解了把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得到一半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生活中的物體都能找到它的一半嗎?”然後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各種紙片,折出它們的一半,並説説是怎麼折的。教室裏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認真地折着、説着,個個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接着,請學生上台演示彙報。有的學生説:“我將圓形對摺,一份就是這個圓的一半。”有的説:“我將長方形對摺,一份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一半。”還有的説:“我把長方形這樣對摺,一份也是它的一半。”對於同學們的種種折法和語言表述,我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時我揭示課前的疑問: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接下來指導分數的寫法、讀法,並讓同桌相互交流,寫一寫,讀一讀,引導學生對二分之一的概念進行完整的表述。

這一環節是本着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大膽放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落實了新理念。

2、認識1/4。

在學生初步理解1/2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除了能折出一張紙的1/2,還能折出它的幾分之一呢?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的會説:我能折出這張紙的1/3;還有的説我能折出它的1/4,我相機總結:像1/3、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接下來,分小組合作學習,拿出準備的正方形紙,折出它的1/4,並塗上顏色,看哪組折法多?我也參與到學生中與他們共同探討、共同交流。然後小組展示成果。

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人人蔘與到數學活動中,一起分享學習成果。又通過展示作品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良好時機,使學生的觀察、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得以發展。

3、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分數知識的基礎上,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已不再是難事。我出示情境圖:快看,小猴子和小豬在一次分吃西瓜的時候,它們都想吃得最多,小猴子想:“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2,小豬心想:“我肚皮大,吃得多,要吃這個西瓜的1/4才行。”它們倆誰吃得多?為什麼?有的學生會毫不猶豫地説:“小猴吃得多,因為小猴平均切2份的那1份要比小豬平均切4份的那一份大。”我滿腔熱情地鼓勵這個孩子:“你真了不起!”接着,我又把問題推向更深層:“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祕呢?看誰能從這些圓中發現規律?”這一挑戰性的問題即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再彙報交流,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出:把同樣大小的物體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分的份數越多,那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數越少,那一份就越大。

這一環節通過圖文並茂的生動故事,使學生在直觀圖形的引導下,感到分數也有大小,點燃了學生的探索火花,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的獲取知識。

㈢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我設計了五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練習

1、看圖寫分數

2、判斷圖形中的陰影部分是不是1/2。

3、看圖比較每組數的大小。

我設計這三個練習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會讀、會寫、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分數,鞏固本課所學基本知識點。

4、結合生活實際用分數説一句話。

設計此練習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5、折一折:用一根繩子,反覆對摺,得出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這是一道趣味性、開放性的練習。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設計此練習避免了少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現象,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㈣質疑反饋,總結評價。

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的自己學的怎麼樣?有什麼地方值得表揚或需要改進呢?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會説,我知道了分數也是一個數;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分數;還有的會説我這節課學的很開心等等。

這樣做,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利於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節課我的板書設計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簡潔明瞭,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

本節課我最大的體驗是:學習內容貼近了學生生活,學習材料便於學生操作,學習活動過程始終關注着學生的情感和態度,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n2p4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