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認識分數説課稿

認識分數説課稿

"説課"是在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認識分數説課稿,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認識分數説課稿

認識分數説課稿一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認識分數》,它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的內容,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和教學流程等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的小學生是第一次在數學課本上接觸到分數的認識,對於他們從認識整數發展到認識分數是一次質的飛躍。本節課是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的編寫適合於三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認知規律。力圖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學習分數的必要性。所以,學好本節課知識對後續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會用摺紙、塗色等方法表示簡單的分數。

3、感受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繫現實生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應用意識。”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採用“直觀演示法”“啟發誘導法”“操作發現法”等教學方法。通過課件演示和實踐操作,創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愛學。

2、學法:

本節課主要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動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自學研討法”等。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着興趣和疑問,通過獨立思考,課堂討論,動手操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設計如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分數起源於分,為此我創設了分蘋果的情境。

1、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在這裏關鍵強調平均分的概念。

2、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人,每人分得多少?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數來表示“一半”?讓學生跟同桌或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揭示課題:認識分數。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二)觀察操作,探究新知

1、體會1/2的含義

結合分蘋果的例子説一説1/2表示什麼意思?讓同桌互相説一説,而後全班交流,同時用課件演示,使學生體會二分之一的含義。

2、通過“塗一塗”,瞭解1/2可以表示許多物體的一半。

在已經認識1/2之後,引導學生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教材P53頁“塗一塗”中各圖的1/2。師有選擇性的投影出學生的作品。接着由學生來説一説:發現了什麼?從而達到引出許多物體的一半都可以用1/2來表示,進一步加深對1/2意義的理解。

3、認識1/4

每個人先用自己喜歡的折法折出正方形紙的1/4,再與小組各成員交流不同的折法,並討論為什麼折法不同卻都表示這張紙的1/4。從而達到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4、認識其他的四分之幾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已經摺出1/4的基礎上,引導每個小組在已經摺出1/4的幾張紙上分別表示出2/4、3/4、4/4。然後把學生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同時板書1/4、2/4、3/4、4/4。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思考、概括的能力,突破教學的難點。

5。自學課本,獲得知識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總結出:像1/4、2/4、3/4、4/4這樣的數我們就叫做分數。接着讓學生閲讀課本,自學分數的讀寫和各部分的名稱,以3/4為例進一步鞏固分數的讀寫方法,並滲透分數各部分名稱所表示的意義。在此過程中,適時點撥,及時評價,由傳授者變為合作者、引導者。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基礎練習:

第一關:説一説他們是如何表示幾分之幾的?

第二關: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綜合練習:

第三關:判斷下面的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

3、拓展練習:

第四關:用一根繩子,反覆對摺,得出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設計多層次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把剛剛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談談學習本課後的收穫。接着,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數表示的事物。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的精神。

認識分數説課稿二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有關分數的的教學,教材分成兩個學段進行,本冊學習的內容是初步認識分數;而在五年級教材學習中將系統地認識分數,根據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思維接受能力的階段性,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為以後繼續學習分數和學習小數的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分數的是一個原發性概念,因此要通過大量的操作實踐,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表象。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擴展,是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還是在計數單位以及計算法則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別。

對於平均分,學生在學習整數除法時已有過接觸;對於分數,大多數學生有所瞭解,但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很清楚,對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認識不清。

三、教學目標:

參照新課標,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方面: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摺紙、塗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和體驗分子、分母的含義;能正確讀、寫簡單的分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觀察探究、動手實踐、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情感與態度:瞭解分數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價值,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悦,樹立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

2、 會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六、預設教學流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認識分數。 在本步驟教學中,我設想由特殊到一般,從認識1/2遷移至認識幾分之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第一環節:玩中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郊遊時分食品的情境,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讓學生用鼓掌的次數來表示分的結果,學生在拍完2下、1下後,立刻會產生困惑,半個蛋糕該怎麼表示呢?這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自己思考“怎麼表示心中的半個”,然後讓學生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釋,教師在肯定學生創造的基礎上,揭示“半個”在數學上可以用1/2表示,結合多媒體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強調每份都是它的.1/2。

接着教師指導學生試試:把一個長方形紙平均分成兩份,塗出長方形紙的1/2。教師在示範兩次分數的書寫後,讓學生説一説分數的書寫方法,並試着寫一寫,教師在明確分數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時向學生滲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這樣教學不僅在發展學生符號感上有意義,而且容易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對1/2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智慧和創造力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本節課設計的第二個教學環節就是做中得。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創造,拓展知識。以遊戲和討論的方式完成。

(二)、探究交流、發展思維。

1、認識1/4

在學生認識了1/2後,我會讓學生進行折一折,畫一畫的遊戲: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紙,自己折出1/4,並塗上顏色,然後展示在黑板上進行對比。提問學生:大家看他們的折法不同,塗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可以用1/4來表示,那是為什麼呢?讓學生觀察發現:平均分的圖形大小相同,他們的1/4也相同;平均分的圖形大小不同,他們的1/4也不同。

2、認識其他分數

學生了解了1/4後,我接着提問:同學們認識了分數,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誰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手中的材料把它表示出來呢?學生可以表示出來幾分之一,也可能表示出幾分之幾。

這部分內容我將採用自主創造的方式學習。學生利用學具摺疊、塗色等方式,表示自己想認識的分數。然後師生互動,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深化分數的含義。接着讓學生把表示分數的圖形貼在黑板上並寫出相對應的分數。

3、練一練:這裏設計了兩個練習,主要考察學會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課件出示練習內容)

(三)實踐理解、深化提高

接着我設計了一個猜數遊戲。國王給他的三個兒子分田地,塗色部分表示三個兒子分得的田地,先不畫出等分線,讓學生猜是幾分之一,猜對後再畫出等分線,並比較三塊田地的大小。這個遊戲練習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對數的感覺,同時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3、1/6、1/8和1的關係,為後面學段繼續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打下伏筆。

(四)、總結延伸

本節課的最後一個教學環節是總結延伸,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

1、我學會了什麼?

2、我體會到了什麼?

3、我還有哪些問題想與老師或同學交流?

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並讓學生説説身邊哪些地方還存在分數,讓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又迴歸於生活。既做到了梳理新知、反饋評價,有能提高教學效益,培養學生歸納小結的良好習慣。

七、教學特色: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教學能做到設情引趣,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能創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能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整個教學過程着眼於:

(1)自主學習,着眼一個“探”字。

數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中能讓他們擁有強烈的學習慾望,親身感受探尋數學的樂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學習。例如:表示半個蛋糕時,讓學生嘗試着想辦法表示它。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

(2)巧妙引導,貫穿一個“疑”字。

能在教學中使學生“於無疑處生疑”把學生思維引到焦點上,使他們動腦筋,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當認識了二分之一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除了能折出這張紙的1/2,你還能折出它的幾分之一呢?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3)實踐操作,突出一個“動”字。

在課堂上,能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實踐活動,在思維活躍和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活動中,學生不單單是在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動的過程”瞭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外在“動”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感悟更為深刻和完善。

標籤: 説課稿 分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8oxl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