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柳永《雨霖鈴》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1

上午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來解説這堂課。

首先,説教材

這篇文章被編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筆落驚風雨”專題“詞別是一家”板塊。專題所選皆為千古名篇,所寫盡是詩人獨特的生命體驗。這一板塊萃集了婉約派四大代表人物的作品,所寫盡是離愁別恨。《雨霖鈴》“寒蟬悽切”通過描寫清冷的秋景,表達了戀人們難以割捨的離情,感人肺腑,最能引起學生的惻隱之心,柳詞細膩的情態刻畫也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影響。

本文的授課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對古典詩詞並不陌生,也掌握了閲讀這類文體的基本方法,但還沒有養成運用想象,調動情感來填充意象,品悟意境的習慣;另外,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人生閲歷,但是對這種純粹的、本真的情感體驗得較為膚淺,所以在理解作者情感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鑑於以上分析,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要求,我將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寫作背景。

2、學習本文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寫作技巧,發揮想象,把握詞中意境。

3、感悟詞中離情,獲得精神成長。

那麼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感悟詞中的離情;教學難點則是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把握詞中意境。

接下來,我們説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2、談話法和情境教學法相補充

在學法上,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具體包括:朗讀法、勾畫批註、運用想象、調動情感,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下面,我們就説下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將設定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1、導入

為學生播放歌曲《長亭送別》,營造一種離別的氛圍。趁機請學生調動情感,説説和朋友分別時的場景和心情。歌詞説得真好“今宵別夢寒。”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帶着這種淒涼傷感的情緒讓我共同走進這首離別的絕唱《雨霖鈴》。

2、介紹作者、背景

請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瞭解作者,我將為利用幻燈片為學生補充柳永的創作風格及本文的寫作背景:柳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長於抒發羈旅之情,鋪敍刻畫情景交融。這首詞是作者仕途失意,決定離開京城與戀人分別時所作。

3、講授新課

為了有序的組織課堂講學,我將這一環節分解成兩個教學步驟:

第一步,整體感知,研讀文本

首先,請學生初讀課文,朗讀吟誦,感受柳詞的音樂美。要求結合註釋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體會節奏。

其次,請學生誦讀課文,結合意象,感受詞的意境美。意象是古典詩詞的靈魂。引導學生調動積累,品悟上片典型的意象。寒蟬,鳴聲悽切,充滿了生命短促的哀怨,用在這裏既點名了時令,又渲染了悲涼的氣氛;長亭點名送別地點,也是一個傷心的意象;我們都知道一層秋雨一層涼,所以借驟雨這個意象是為了烘托淒涼的心境。

最後,請學生品讀課文,動之以情,感受柳詞的情感美。引導學生縱觀全文思考作者傳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不錯,傳達的是一種離情。那作者又是怎麼寫離情的呢?允許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老師點撥明確:這首詞可以分為三個片段:

1、離別之前——勾勒環境。

2、雨霖鈴離別之時——描寫情態。

3、離別之後——刻畫心理。

在對文本有了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我們進入第二步,逐句分析,品味意境,具體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在這一環節,我將圍繞文本設置問題,鼓勵學生調動情感,運用想象,踴躍發言: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交代了離別的時間、地點,所見所聞無不淒涼。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州催發——從寫景轉向寫人的活動。離別時,借酒消愁,你儂我儂,怎奈蘭州催發。正因如此,詞人才迸出千古名句。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時,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一一傾吐,情到深處氣咽喉堵,只好無言以對,淚眼相看,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至此,情已高漲,詞人筆鋒一轉,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壯闊的圖景。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想表達的是同樣壯闊無邊的是離愁。從結構上説,承上啟下,為寫別後的心情張本。

下片,主要是寫離別的痛苦。開頭就宕開一筆,點名了這首詞的主題,也將一己的情感普遍化。但接着説“更那堪”意為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醒呼應上文的帳飲,酒醒之後,戀人已無蹤影,所見不過曉風殘月,將離人內心的悽楚惆悵,孤獨憂傷,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就好比一幅絕美的畫面,卻佈滿了清冷的色調。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未來歲月縱有良辰美景於我將形同虛設,因為陪我欣賞的人已遠去。思念之情,傷感之意,躍然紙上。

到此為止,新課講授完畢,師生進入下一環節,總結。鼓勵學生總結本課所學,既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檢驗了老師的教學效果。

最後,根據新課標尊重學生差異性的要求,我將設置兩個不同層次的作業:

1、默寫雨霖鈴。

2、學有餘力的同學試着鑑賞柳永的《八聲甘州》鼓勵學生立足文本,走出文本,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

四、在板書設計方面

我認為要簡潔明瞭、重點突出,就本文而言,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段:離別之前——勾勒環境

雨霖鈴離別之時——描寫情態

離別之後——刻畫心理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在我從以下八個環節來説説這首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後,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歎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鑑賞價值。有助於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鑑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鑑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感知作品內容,體會詞中悽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學生健康、敏鋭的審美情趣。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説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①誦讀討論法

②提問點撥法

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課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讀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覆誦讀課文,然後聽配樂示範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置如下問題: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帶着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三)具體賞析,揣摩名句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1)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這些景物(意象)所抒發的.感情,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這一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詞中所瀰漫的濃濃的離愁,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它來代表柳詞。這兩句詞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義?詞人藉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設計意圖:情景交融這一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法。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引導學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徵和所包含的情感、賞析名句,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體會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體悟到宋詞婉約之美,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並教給學生以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並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使自己的賞析活動更活躍更豐富,更能體現出學生作為鑑賞主體的獨特個性。

(四)背誦(在完成課文分析的基礎上,我將組織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節的設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五)課堂練習,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授之以漁”,並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為強化學生對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設置一道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讀李華的《春行即興》賞析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七、説板書

上闕:冷清秋之景離情別緒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前途黯淡命運難測

八、課後作業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課,我佈置課外作業: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柳永《雨霖鈴》説課稿3

一、説教材

《雨霖鈴》是安排在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四第二單元詩歌單元。是柳永的代表作,更是宋詞婉約派的名篇。本詞無論在文學史中還是在教材中都佔有重要地位。這首詞以"離情"為線索,描寫了情人話別時留戀難捨的情景,通過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詞人複雜的內心情感。學習本詞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掌握品賞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通過把握詩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來品味詩詞的語言,賞析詩詞的表現手法。

二、説學情

詩詞鑑賞歷來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在之前的詩歌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詩詞鑑賞的基本方法,並且對詩詞有了一定的領悟能力。情景交融的題是經常見到的,但是這一課又涉及到了虛實結合,學生對這個概念比較陌生,所以教師應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詩詞鑑賞能力。

三、説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⑴藉助對意象的分析,感受《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悽清意境。

⑵賞析詞中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提高詩詞鑑賞的能力。

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已有的詩詞鑑賞知識水平及心理特點,我將教學重點確立為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鈴》中的意境和感情。教學難點確立為掌握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寫作特點。

四、説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法: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討論—鑑賞—背誦為主線,培養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對此,我主要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誦讀法、啟發式教學法、拓展法等。

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和討論和做法。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離別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吟詠,江淹《別賦》中‘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唐代鄭古有‘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抒寫離別之情的詩詞嗎?"學生列舉幾句離別主題的詩句後,我將以"別離是一種常事,文人筆下的離情或深沉、或豁達、或豪放、或婉約,而將離情寫得最纏綿的當推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的《雨霖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雨霖鈴》,走進詞人"黯然銷魂"離情(這一下就進入我們下面的環節"美讀全詞,整體感知")。

(二)背景介紹:

教師介紹本文寫作的背景:仕途失意後的柳永,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情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交織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難以忍受。

(三)讀

1、學生試讀

根據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試讀本詞,考慮語調、語速及感情基調。將疑難之處標出。

我認為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明確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聽朗讀時更具有針對性。

2、指生朗讀

3、看動畫,聽朗誦

多媒體播放此詞的朗讀,讓學生與自己剛才的試讀對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4、再次朗讀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指生配樂朗讀,教師糾錯。

學生自由讀,一邊朗讀,一邊想象,一邊理解詞意。

此環節在於使學生在誦讀中體味詞的意境,獲得感性認識。

(四)通過學生朗讀加上自己對詩文提前的預習,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老師不引導而是分組討論。

1、給本詞合理劃分層次。(學生應該可以從分別前,分別是,分別後來寫,老師可以再引導説具體通過什麼來把這前中後描寫出來的,很快就能找到分別前的環境,分別時的情態和分別後的推想)

2、詞人圍繞"傷離別"主要描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分別有什麼內涵,營造出了什麼樣的氛圍或意境?

這兩個問題相對簡單,只要仔細閲讀便可回答。針對這一問題我將大量舉例古代詩句來講解意象的內涵,分析意境。如:在講"寒蟬"這一意象時,我將舉例駱賓王《在獄詠蟬》中的"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侵"和曹植《贈白馬王彪》中的"寒蟬鳴我側"來分析"寒蟬"所代表的"淒涼"這一內涵。

這個環節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讓學生自由鑑賞句子,並歸納出先找意象,再分析意象的組合所營造的氛圍或意境,最後分析所表達的情感;即:"意象+意境+情感"的句子鑑賞模式,以利於學生在高考詩歌鑑賞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鑑賞技巧。

4、課件展示明代的《雨霖鈴》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插圖,説説描繪了哪些景物?詞人設想的虛景有那些?這個問題從詞的上片推及詞的下片,讓學生在虛景中進一步感受詞人離愁別苦的極致。然後總結虛實結合手法的答題方法。因為學生對虛實結合的手法比較陌生,所以與此同時拓展一道高考題是很有必要的。

琅琊溪①

歐陽修

空山雪消溪水漲,遊客渡溪橫古槎②。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①此詩寫於作者被貶滁州(今安徽省境內)期間。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這裏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

青葱虛實結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行解析。(4分)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理解鑑賞評價),難度不大。

【試題答案】實寫山花隨流水流出的景象;虛寫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遠,溪流的曲折,虛實結合,激發了讀者的想象,豐富了畫面的內涵。

虛實結合的做題方法:先找出來詩文中實寫的內容再找出虛寫的內容,然後回答虛實結合的作用及效果就行了。

這三個問題一脈相承,勾連上下片,讓學生在對詞作整體的把握的基礎上,在這三個問題的統率下,又對詞進行了具體而精微鑑賞。

小結:柳詞的魅力除其溢滿真情之外,還在於它的語言魅力,作為北宋第一個專業填詞的詞人,後人對柳詞的用語有很高的評價,請同學們下去以後,細細品味《雨霖鈴》詞文,嘗試着自己分析。從而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五)作業:試着將《雨霖鈴》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出來。

標籤: 説課稿 雨霖 柳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lxj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