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爬天都峯課文主要內容

爬天都峯課文主要內容

這是一篇小學三年級上冊的精讀課文 ,作者是黃奕波 。課文描寫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爬天都峯課文主要內容,歡迎閲讀!

爬天都峯課文主要內容

爬天都峯課文內容

假日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山都峯。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不再猶豫,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着説:“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課文題目在“天都峯”前冠於一個“爬”的動詞,就有了兩個表達內容,一是“天都峯”形態內容,二是誰,怎樣“爬”內容。教學時要根據這個明顯特點,抓住兩大板塊,因勢利導,分層推進。豐富對天都峯“險”的感性認識;角色體驗,來自對方的鼓勵;設身感受,攀爬的艱難和奮力。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和內化語言,同時放飛想象,發散思維,陶冶情操。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顫、攀、鯽”等6個生字;會寫“辮、似”等11個生字。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對整體感知有所體會。

3、背誦第二自然段,積累語言,遷移內化。

4、學習從人物對話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天都峯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交流熱身

(一)課件出示:天都峯文字圖片資料,遊人爬天都峯片斷

(二)學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峯。

(三)教師相機小結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觀看和交流,對天都峯有了大概的瞭解,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爬天都峯》(相機板書課題)

二、讀題質疑

(一)學生讀課題。

(二)抓住動詞“爬”,名詞“天都峯”,展開探究。

1、誰?怎樣爬天都峯?

2、天都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三)梳理疑問。

誰爬天都峯?怎樣爬天都峯?(板書:誰爬天都峯?怎樣爬天都峯?)

三、循疑讀書。

(一)示範朗讀課文。

(二)師生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整體印象。要點:爬天都峯人物,課文裏的天都峯是怎樣的。(要點:我和爸爸,老爺爺;高、險)

(四)再讀課文。

1、學生畫出生字詞,對照工具書,拼一拼,讀一讀。

(1)指導讀準“顫、攀、鯽”三個生字。(多媒體)

(2)考察學生對生字的熟悉程度(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導觀察“辮、似”兩個生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把字寫正確,寫美觀。(多媒體)

2、整體感知。

(1)用“誰”“做什麼”的句式説一説課文內容。

提示:假日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峯。

(2)怎樣爬天都峯?

提示:一會兒攀[pān]着鐵鏈[liàn]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

(3)以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課文敍述順序。 提示:爬天都峯之前——爬上了天都峯——爬上天都峯之後

四、小結啟思。

這節課我們通過“誰”“做什麼”的句式整體瞭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如何爬天都峯,用先寫,接着寫,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了課文敍述順序,收穫不小。

五、練習

1、給“爬、峯、辮、頂、仰、似”找一個以上的形近字,然後組一個以上的詞,抄寫1到3遍。

六、作業

每個生字寫5變,組兩個詞。

第二課時

一、温故引新。

(一)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讀句子想畫面,修改完善“天都峯”畫作。

2、背誦展示。

[設計意圖]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第二課時的導入採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當。在鞏固了上節課重要內容的同時,為進入新的學習內容做好心理準備。

(二)品句子,豐富語感。

1、抓住“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高,和“我”懷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

(1)思維導航:這個自然段,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天都峯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2)引導概括:天都峯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積累內化。

(1)思維導航:先寫看到的實在景物,然後寫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象,把實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結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峯的險。

(2)用“似乎”説説你看到天都峯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

從感悟的層面上説,抓住重點句,透過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的意思,嘗試着把簿書讀厚,滲透從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認知方法,從訓練的層面上説,一是在思維引導下,讓學生對文本把實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聯想的表達方法有所體會,在這個基礎上用“似乎”進行想象和語言訓練,使想象和語言訓練相得益彰。二是紮實進行段的訓練。

二、由新深入

(一)小結過渡

通過研讀第二自然段,我們從字裏行間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峯又高又徒,似乎走進了作者由於畏難而信心不足的內心世界。接下來的故事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3至7自然段。

(二)深入研讀

1、學生自由朗讀3至7自然段。

2、彙報感受

3、根據彙報,相機指導分角色朗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在此基礎上扮演人物展開對話,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內心世界。

4、思維導航

(1)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尚且敢爬天都峯,“我”怎麼不敢?

(2)“對,咱們一起爬吧!”老爺爺的話深深地鼓勵了“我”。

5、品讀想象

(1)在老爺爺的鼓勵下,“我”是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我奮力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抓住“一會兒??一會兒”揣摩“我”攀爬的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句式説説“我”或老爺爺攀爬的樣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樣??”展開想象,“我”還可能像什麼?

(2)課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抓住“終於”一詞,再現攀爬情境,體會攀爬時的艱辛和奮力。

(三)小結過渡

“我”在老爺爺的鼓勵下,經過奮力攀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按説課文到此就該結束了。可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呢?

[設計意圖]

閲讀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本環節着重引導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動作行為中,體會攀爬的艱難和奮力。同時放飛想象,再現“我”和老爺爺攀爬時的各種動作形態,並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加於表述,在發散思維的同時,內化語言,豐滿人物形象。

(四)探究昇華

1、學生帶着上述問題自由讀8至10自然段。

2、學生彙報。

(這個問題,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確實有些難,用兩個預設分散難點)

3、預設1:課件出示下列對話:老爺爺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我”回答説:“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4、讓學生扮演角色多次對話。一邊對話,一邊體會。

5、彙報讀對話體會。

6、預設2:思維導航

(1)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要點:

a、自身的努力。

b、都從對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們都説要謝謝對方,那到底該誰謝誰?

要點:要感謝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謝來自對方的鼓勵。

[設計意圖]

繼續在角色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情感,繼續學習從語言表面意思中體會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對“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之問題,若遇到解讀困難,可用兩個預設加於引導,化解難題。

(五)昇華拓展

1、帶着感情齊讀課文第10自然段。

2、思維導航

(1)“我”老爺爺真有意思,體現在那些地方?

(2)回顧第二自然段有關“我”缺少信心的句子。

(3)回顧“我”在老爺爺鼓勵下奮力攀爬的句子。

(4)想象老爺爺奮力攀爬的樣子。

要點:努力奮鬥,向他人學習,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例説從別人身上受到鼓勵的故事。

拓展

爬天都峯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奮力、終於、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於”寫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3.情感與價值

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就能戰勝困難;知道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説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天都峯的資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欣賞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假日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峯。)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0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如: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子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業佈置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學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字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峯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海中的“畫”。

學生熟練閲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議讀,領悟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説説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麼。(爬天都峯的時間、地點、人物。)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畫出有關語句,輕聲讀一讀。

2.説説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峯?(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級邊上的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4.學生練讀,評讀。

5.小結。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字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的什麼精神?

3.學生分組討論。

4.全班交流、小結。(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我( )向峯頂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説明什麼?

(2)“我”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勇氣。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三、拓展學習

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峯,請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四、總結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五、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話部分可分角色朗讀。

2.跟自己的家人説一説,從這篇文章中,你學到了什麼。

爬天都峯教案2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互相鼓勵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2、會背第二自然段。

3、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天都峯的險,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互相鼓勵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教學難點:

理解爸爸的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爬天都峯》,上課前我先檢測一下同學們對上節課所學詞語的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詞語】筆陡鐵鏈發顫鯽魚背白髮蒼蒼手腳並用汲取勇氣居然決心終於(齊讀)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現在誰告訴大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抽生)

(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互相鼓勵爬上峯頂的。

2、理解爸爸對我和老爺爺説的話。

三、感受天都峯之險。

【課件出示:自學指導(一)】

朗讀第二自然段,説説天都峯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看出?畫出相應的詞句。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生朗讀第二自然段,並圈畫相關詞句,體會峯之險。

2、抽生反饋。(抓重點詞句分層次指導朗讀)

(1)指名讀。

(2)強調加紅線詞語讀。

(3)強調加點詞語。

【課件出示險要的天都峯圖片】

過度:看着就叫人發顫的天都峯,對一個小女孩來説,這真是一件難事啊!

四、體會一老一小的對話,互相鼓勵做決定。

師:就在小女孩將要失掉爬山自信的時候,身後上來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頭髮花白,從外貌來看,年齡比小女孩的爺爺年齡還要大哩。

【課件出示:自學指導(二)】

朗讀一老一小的對話,從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對,咱們一起爬吧!”

1、小組自由朗讀對話。

師:從兩個“也”字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第一個“也”字強調了老爺爺對我這個小女孩爬這麼險要的天都峯有點懷疑,同時也有幾分敬佩;

(抽生讀出老爺爺對小女孩的敬佩之情。)第二個“也”字強調了小女孩對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爬這麼險要的天都峯有點懷疑,説懷疑還不如説是小女孩對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老爺爺表示羨慕和敬佩。(抽生讀出小女孩對老爺爺的羨慕與敬佩之情。)(最後一句話是老爺爺説的,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2、抽生帶着理解分角色朗讀對話。

過度:老爺爺看到這麼小的女孩都敢挑戰天都峯,他從心底裏下定了爬山的決心,小女孩看到年齡這麼大的老人都敢挑戰天都峯,她也從心底裏下定了爬山的決心。有了信心,還怕達不到目的嗎?

五、經歷爬山經過,感受“我”登山的艱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課件出示自學指導三】

齊讀第六、七自然段,説説從紅色的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終於”等詞體現出“我”爬山之艱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齊讀、談體會、帶着體會讀。

六、理解爸爸的話。

師:終於爬上了峯頂,老爺爺和小女孩互相道謝,他們並沒有為對方做什麼貢獻,為什麼要互相道謝呢?請大家默讀下面對話,説説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課件出示一老一小的對話】

“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感謝您!”看到這一老一小互相道謝,爸爸不由得讚歎到:

【課件出示爸爸的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師:這句話是爸爸對“我”和老爺爺的讚歎,他讚歎我和老爺爺都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這句話也是對全文的總結,點明瞭文章的中心。這篇課文通過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互相鼓勵、戰勝困難。(順勢板書:互相鼓勵、戰勝困難)

七、學習表達方法,為日後寫作打基礎。

師:課文題目是《爬天都峯》,作者為什麼在寫爬山的經過之前重點寫天都峯的高和陡呢?(寫天都峯的高和陡是為下文描寫爬山的艱難和體現人物的品質做好了鋪墊,在寫法上這叫襯托。)

八、作業

背誦第二自然段。

【板書設計】

高老爺爺

爬天都峯汲取力量

陡我(小姑娘)

爬天都峯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並正確讀寫本課生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2、難點: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讀課文,抓關鍵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三、教具準備

蒐集黃山圖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講授新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課文範讀,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①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②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③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2、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台階。

仰望:抬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説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3、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這麼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嗎?”

(1)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引導學生説)

(2)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導朗讀)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指導朗讀)

3、喲,這麼高的山,要擺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引導生的換位思考)

4、這麼高的山,看得“我”直髮抖,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2)“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①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②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③“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三)學生讀書圈劃

①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②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③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④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四)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①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②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③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①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②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交流課餘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峯教案4

課前解析

關注內容:《爬天都峯》一文寫了假日裏“我”和爸爸爬天都峯的事。課文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峯頂後的順序來寫的。作者先用一句話交代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接着寫了“我”在山腳下仰望天都峯心裏發顫,遇到老爺爺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然後寫“我”手腳並用奮力攀登,終於爬上峯頂,最後寫在峯頂上與老爺爺相互致謝。課文2—7自然段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我”從不敢爬到最後爬上去了的過程清楚的寫了出來。

關注對話:本文與一般記事類文章在結構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沒有把重點放在寫爬天都峯的過程上,而是側重敍述了爬山前後的人物對話,這樣安排有助於表達面對困難,要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這一主題。

關注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本文的課後題重點引導學生思考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第一題要求學生概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並梳理課文的敍述順序,讓學生明白要把一件事寫清楚,必須注意敍述順序。第二題通過精讀課文2—7自然段,讓學生了解作者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爬山過程寫清楚。

關注插圖:課文的插圖背景是陡峭的天都峯,“我”和老爺爺在天都峯腳下相遇,一老一少正互相鼓勵。插圖有助於學生體會天都峯的高與險,懂得爬天都峯對着一老一少來説是巨大的挑戰理解,兩人都需要從對方身上汲取勇氣和力量。

關注字詞:

假日雲彩石級發顫

年紀奮力猴子紀念

辮子笑呵呵鼓舞居然

教學目標

1、認識“級、鏈”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相”,會寫“級、鏈”等8個字,會寫“假日、雲彩”等12個詞語。

2、知道可以按一定順序寫事,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

教學重點

知道可以按一定順序寫事,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級、鏈”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相”,會寫“級、鏈”等8個字,會寫“假日、雲彩”等12個詞語。

2、知道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介紹背景,揭題導入

1、導入新課:

2、教師引導: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邊讀邊正音。

3、教師提問:請你藉助關鍵詞句,説説課文的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課後一題)

4、教師引導:在作者和爸爸爬天都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5、課件出示: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

三、認讀、書寫字詞。

1、詞語闖關

2、認讀多音字“相”

3、學寫生字。

四、課後作業

1、在練習本上抄寫本課生字詞,注意書寫正確,行款整齊。

2、邊讀課文邊想:課文是怎樣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道可以按一定順序寫事,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課文回顧

1、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爬天都峯》,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提問: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呢?

二、走進重點段落,學習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的`方法。

1、學習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至七自然段。

3、學習第八至十自然段。

4、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回顧作者爬山的過程,説一説作者是怎樣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

三、課後作業

1、書寫課後詞語各兩遍

2、閲讀習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想想課文是怎麼把奶奶“分杏”這件事寫清楚的。

課後反思

1、開課前先簡介黃山天都峯,再配以圖片,使學生對天都峯有初步的瞭解,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印象:天都峯險峻筆陡,爬上去非常艱難。

2、課文中有些生字筆畫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對於字詞還應該比較注重,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其中。如“顫”字要強化記憶,“攀”字可根據字形來理解等。

3、通過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逐步弄懂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瞭解作者抓住怎麼想、怎麼説、怎麼做,把爬山過程寫清楚。如果課上有時間,可以利用習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繼續讓學生感受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留成課後作業。

爬天都峯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詞語以及文中的長句,理解課文的內容。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

3、德育目標:

⑴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⑵培養學生從小就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圖片欣賞,介紹天都峯。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

⑴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

⑵你爬過山嗎?請你説説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理解句子

“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

⑴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的句子來讀一讀。

⑵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

⑴爬山前我是怎樣的?

⑵“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

⑶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

⑴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⑵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1、把老爺爺和小妹妹見面時的情景,編成對話演一演。

2、拓展: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舉辦“黃山風采”圖片展。

爬天都峯教案6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峯嗎?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峯的資料?(去過天都峯的同學可説説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資料。)

如:天都峯:是黃“七十二峯”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後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峯?

2.怎樣爬天都峯?

3.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三、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1.瞭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主要寫誰爬天都峯?帶着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峯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後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峯險勢,通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頂峯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峯頂很高,是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峯高聳入雲”“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峯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峯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峯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後爬上了天都峯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説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説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峯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峯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於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峯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説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麼意思?(吸取)

(2)爸爸説的話“真有意思”你怎麼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麼説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爬天都峯教案7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練習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詞語,讀懂每句話,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峯前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課型:精講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通課文,對詞、句進行理解。

2.讀懂人物的對話在課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今天,同學們與老師一起學習一篇課文《爬天都峯》,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我們從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一)老師向同學們簡單介紹天都峯。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

(二)看插圖讓學生了解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兩脊旁是萬丈深淵。

二、學習新課

(一)藉助漢語拼音讀書,特別是要讀準本課生字的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

(二)指名讀書,訂正讀音。

(三)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出示字詞卡片認讀:

暑假 鐵鏈 似乎 猶豫 奮力 攀着 手腳並用

終於 辮子 鼓舞 決心 居然

(四)再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讀書,讀後知道全文共有幾自然段,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

3.預習生字的字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峯前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爬天都峯》,通過學習字、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還要知道記敍的順序。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書。

2.説説讀後你知道了什麼?(知道了爬天都峯的時間:是暑假;知道了誰爬天都峯:“我”和爸爸;還知道了幹什麼去:爬天都峯。)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訓練學生把話説完整。)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第2自然段。

2.説説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3句)

3.再指名分句讀,讀後説説每句話的意思。

4.提問:“我”來到天都峯下,看到天都峯,心情如何?學生找出重點句,讀出來。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出重詞“發顫”。依據這個詞再追問為什麼發顫?(學生找到描寫天都峯高與陡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體會。)

5.體會兩個語氣詞的作用。(“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6.回答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天都峯的高和陡?(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峯要有勇氣與力量。

7.指導朗讀,讀出天都峯的高和陡。

8.讓學生説説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峯又高又陡。)

(三)學習第3~9自然段。

1.帶着問題默讀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峯時,“我”與誰相遇?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爬上天都峯後“我”説了些什麼,老爺爺説了些什麼?

2.解決“在爬天都峯時‘我’與誰相遇”的問題。(在爬天都峯時,“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這位老爺爺的年紀怎麼樣?從哪兒知道的?(老爺爺的年紀是大的,頭髮“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

學法指導:

重點指導學生解決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①指名讀6、7自然段。

②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③處理課後思考練習2,讀一讀,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1)我(奮力)向峯頂爬去。(括號裏“奮力”一詞更能表現出小作者鼓起勁,不怕困難,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具體,鮮明。)

(2)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表示“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4.看黑板的板書説説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5.解決爬上天都峯後“我”説了些什麼?老爺爺説了些什麼的問題。

①指名讀8、9自然段。

②畫“我”和老爺爺説的話。

③讀“我”和老爺爺説的話。

④體會對話的內容。(對話的內容是相互道謝。)

⑤他們為什麼要相互道謝。

6.處理“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

①找,

②讀,

③體會“也”的作用。

(表面似乎雙方都有點懷疑,其實是對對方表示羨慕、敬佩,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7.小結,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説的話是第二次對話,這兩人的對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這個“勇氣”已經包含在第一次對話中。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峯呢?

8.處理課後思考練習2的第三句話,“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居然”一詞,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説是在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敢於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四)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找出爸爸説的話。

2.理解詞語:汲取、吸取。

3.爸爸説這句話再告訴我們什麼: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進步。

三、總結

(一)指名讀課題回答通過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不知道什麼?補充完整後回答: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我倆相互鼓勵終於爬上了天都峯。

(二)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看板書總結課文記敍的順序。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奮力

爬天都峯 一會兒......一會兒 勇氣

手腳並用 從別身上汲取力量

爬呀爬 終於爬上了頂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ym3j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