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黃河象課文主要內容

黃河象課文主要內容

黃河象屬長鼻目真象科劍齒象屬,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一種大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河象課文主要內容,歡迎查看。

黃河象課文主要內容

黃河象課文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裏,陳列着一具大象的古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長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着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釐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很少見的。人們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頭大象正在昂首闊步向前跑。那麼,這頭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約二百萬年前的一天,碧空萬里無雲,太陽炙烤着大地,蒿草叢似乎要燃燒起來了。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羣一羣的羚羊和鴕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着一簇簇美麗的鮮花。

一羣大象,在一頭老年公象的帶領下,撲踏撲踏地從遠處走來了。疲勞和乾渴,把它們折磨得有氣無力。一望見前面有一條小河,它們就高興地跑起來。

老象跑在前頭,最先來到了河邊,它伸長了鼻子去吸水。可是河水很低,它夠不着。它想,要是跨進水裏,美美得飽喝一頓,再洗個澡,那有多好哇!於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沒想到它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的石頭上,石頭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腳來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進河底的淤泥裏,深深地陷了進去。又爛又軟的淤泥怎麼承受得住這樣重的老象呢?老象側起身子使勁掙扎,但是越掙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頭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裏猛灌進去。

緊跟在後邊的象都停住了腳步,驚恐地望着在淤泥裏掙扎的老象。它們嚇得顧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邊,又毫無辦法……

陷在淤泥裏的老象終於不能再動彈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象被河水沖積的泥沙掩蓋起來。它的屍體腐爛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變成了石頭一樣的東西。

二百萬年間,大地起了巨大的變化,往日的草原上升了高原,一座座山嶺聳出了地面,在老象安息的地方出現了一條新的大河——黃河。又不知過了多少萬年。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幾個農民在這裏挖掘沙土,忽然發現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他們立即向上級報告。後來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揮下進行發掘。化石全部露出來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頭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裏,腳踩着礫石。從它站立的姿勢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間的情景。從它各部分骨頭互相關聯的情況可以推想出它死後就在原地沒有被移動過,所以能保存得這樣完整。

因為在黃河邊出土,這頭大象被命名為“黃河象”。

黃河象課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給課文分段,寫出第二段各層的提綱

2、朗讀課文,並能按提綱簡要複述課文

3、瞭解科學家們假象的黃河象骨頜化石的來歷及假想,依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抓住主要內容,簡要複述課文。

第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通過昨天的.預習,你們知道這“黃河象”名字的來歷嗎?課文介紹的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肅省合水縣馬蓮河畔發掘出來的。在自然博物館參觀時,看到一具高大的黃河象化石了嗎?你想知道它是怎樣挖掘出土的嗎?你想了解科學家對它進行的考古分析及山此假想出來的一段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

1、課文講了黃河象什麼事?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裏陳列着一具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科學家相依據化石形成的科學知識假想了它的來歷。

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給課文分段

1、默讀

2、給課文分段

(l)樣子

(2一9)假想辦法

(10)發現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

為什麼説這具黃河象骨架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很少見的。

2、討論

因為它高大

高四米.長八米

除了………外,全部由

它完整

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也………完整地保存

所以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很少見

五、學習第三段

小聲讀,畫山描寫骨架的詞語

斜插泥土,腳踩礫石,原地未動

根據什麼,推想出這隻黃河象死後未被移動?

骨架完整

填空:

從它站立的姿勢可以()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間的情景。從它各部分骨頭相互關聯的情況可以()出它死後就在原地沒有被移動過,所以能保存得這樣完整。

2。讀這一段

這頭大象當時幹什麼去了呢?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局?科學家的假想,回答了我們的問題。

六、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思考,科學家假想了幾方面的情況呢?

三個方面:

l)時間,氣候

2)來到河邊陷進去

3)變化石

2、這一段可分哪幾層(三層)

3、默讀第一層,畫出假想的時間,地理環境,氣候,説説為什麼這樣假想

炙熱—一喝水

彎彎小河—一有水喝

這一層寫了什麼?

4、指名讀第二層,這一層寫了什麼情景

疲勞和乾渴——喝水——掉河裏的原因

用鼻吸水水淺夠不着腳踩在石頭上有淤泥左腳踩淤泥身重全身栽進河裏科學家為什麼這樣假想。

從發現的化石來看

斜斜地插——身子一側

腳踩礫石——河邊踩礫石上

原地未動——陷進淤泥

這一層寫了什麼,假想黃河象來到河邊喝水,陷進淤泥裏的景象

5、指名讀第9小節,這層寫了什麼?

假想陷進淤泥裏的黃河象變成化石的過程

七、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假想了什麼?

2000萬年地球發生了什麼變化?黃河象呢?

八、小結

黃河象變化石的條件是什麼?

酷熱,河流,淤泥

二百萬年,地殼變動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科學家假想的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及假想的依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2、朗讀課文,練習複述假想部分。

3、訓練學生思維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段,積累語言,體會語言,複述課文。

三、教學用具

一張展示大象骨骼斜插在河土中腳踏踩石的投影片,一張呈現大象骨架高大完整的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21課黃河象。初讀課文時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誰來説説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部分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三部分內容。首先講了什麼?

課文講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陳設着一具黃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這具骨骼有什麼特徵?)-高大完整

打出投影:誰能看着投影再結合書上內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黃河象怎樣高大完整?

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發現史上是很少見的,你知道為什麼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嗎?

從它各部分骨頭相關聯的情況可以推想出它死後沒有被移動過。另外當地農民保護文物的意識很強,發現後馬上報告,在上級的指揮下進行挖掘。

課文還講了些什麼?還講了科學家假想了黃河象成為化石的情景。

那麼科學家的假想是以什麼為依據的?發掘時我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看看投影片聽老師把這段話讀一遍,體會老師重讀的詞語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斜斜踩着想象推想)使句子的意思更準確,更符合實際。

科學家根據發現發掘的樣子,假想它成為化石的情景,這個故事發生在二百多萬年前的一天,讀讀這個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動的一幕是什麼?你認為描寫生動的是哪一節,讀給大家聽。

注:以上是熟讀,第五節描寫具體,寫出了大象失足落水的一舉一動,抓住這些詞語再讀讀。

我們剛才通過有語氣的讀,體會了科學家的假想是多麼生動,那你認為這種想象合理嗎?哪些地方合情合理?為什麼合理?舉例説説。分小組交流,選擇彙報形式。以上是體會語氣、思維和語言訓練。

師:科學家的假想是合理、嚴謹、完整,同時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能象講故事一樣把它講出來嗎?還可以加上體態語言,自己試着説説,自己練習。

師:我給你開個頭,請幾位同學講:(1)天氣環境;(2)老象失足;(3)成為化石。以上是指導複述。

師:除以上外課文還寫了什麼?大地變化-黃河-黃河象。學習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不懂?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有關黃河象的文章。科學家們即生動又合理的想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説每一個古生物化石中,都藴含着深奧的科學道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來這方面的資料讀讀,也可以推薦給老師和同學。在課下王俊就極力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我覺得的確是一本好書,現在請他把書推薦給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e2e8l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