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平分生命的課文

平分生命的課文

《平分生命》入選語文S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精讀課文,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平分生命的課文,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平分生命

  歐陽宗

一個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惟一的親人。

然而,災難再次降臨到他們身上。妹妹不幸染上重病,需要輸血,儘管醫院免去了手術的費用,但血庫中缺少能輸給妹妹的血液。

醫生知道男孩的血型與妹妹相符,就徵詢他的意見,有沒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願不願給妹妹輸血。男孩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點了點頭。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牀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後,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牀上一動不動,聲音顫抖地問:“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這個男孩只有十歲呀!他以為輸血就會失去生命,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啊!

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緊握住男孩的手,説:“放心吧!輸血不會丟掉生命!”“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醫生充滿愛心地説:“你能活到100歲。”

男孩從牀上跳到地上,高興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轉了幾圈,確認真的沒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説:“請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倆各活50年!”

一個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

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儘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血庫中缺少能輸給妹妹的血液。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臨牀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後,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牀上一動不動,聲音顫抖地問:“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這個男孩只有十歲呀!他以為輸血就會失去生命,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呀!

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了男孩的手説:“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醫生充滿愛心地説:“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轉了幾圈,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説:“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拓展:《平分生命》解讀

《平分生命》全文5個自然段,主要敍述一個年僅10歲的男孩貝貝為相依為命的妹妹輸血的故事,表達了貝貝對妹妹的血緣親情。教師要基於語文課程內容和教材內容,重構教材本體性教學內容。在本體性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的交集處,以“語言文字運用”為核心,確定“學會積累、學會閲讀、學會表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言、意、法”兼得,這是教學內容重構的理性路徑。

(一)學會積累:以生字、詞串學用為核心

1、多種方法識記積累

生字、詞串積累是閲讀與寫作的基礎。本課有12個會寫生字和7個會認生字,其中,“付、否、仍、鄭”4個生字認寫重合。教師若採用逐個生字識記“音、形、義”的辦法,識字會成為一種負擔。筆者認為,可採用字族識記法,利用“基本字組合”的造字規律化難為易。如“圈”字,用拆分法,拆成基本字“卷”和“口”,“圈”字的結構就變得簡單易記,運用此法還可識記“困、園、圍、圖”等字。或採用字形小魔術方法識記,“石+角=確”,用石頭砸牛角確實不好。教師從本課中選取其他像“確、抽、否”這樣具有組合功能的字,集中教,將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用結合,可提高學生識字效率。漢字教學“先識後寫”,寫字教學可按結構歸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的有“依、錢、付、抽”等7個字,左右相等的“鄭”。應預設哪個生字學生比較難寫,如全包圍“圈”字,指導學生一看二寫三對照,觀察筆順及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佔位,教師做好範寫指導。

2、詞串誦讀與積累

課文中有很多優美詞語,教師可將文中相關詞語依據事情發展順序或是某種線索組成詞串,賦予它們新的意藴,便於學生誦讀識記和理解運用。如本課可出示3列詞語,每列4個詞。第一列:相依為命、降臨、唯一、勇氣;第二列:靜靜地、微笑、勇敢、決定;第三列:又蹦又跳、確認、昂頭、鄭重其事。教學時引導學生可橫着讀,也可豎着讀。豎着讀你會發現什麼?第一列詞串是寫抽血前的,是事情起因;第二列詞串是寫抽血時的,是事情經過;第三列詞串是寫抽血後的,是事情結局。

讓學生歸類誦讀,由詞串帶出主要內容的概括。學生能運用詞串上的相關詞語嘗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一種學習、內化與運用上的積累。

(二)學會閲讀:以關鍵詞句品讀為核心

1、感知“預測”的閲讀方法

語文課上要教的,不是深入解讀文本的感悟體會,而是怎樣閲讀、怎樣寫作的方法。“閲讀方法”的點撥與引領,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閲讀質量。可引導學生藉助教材課後練習3來助學,學會做閲讀批註。讓學生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邊讀邊想“貝貝的哪些言行(動作、神態、語言)令你感動”,用橫線畫出來,與同桌交流。抽血時,貝貝靜靜地在想什麼?抽血後,他躺在牀上一動不動,心裏在想什麼?由人物神態推測人物的內心情感,這是很好的閲讀方法。貝貝既然這麼擔心,為什麼還向妹妹微笑呢?如果把微笑換成一句話,他這時可能想對妹妹説什麼呢?這是文本的空白,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靈動補白,既實現文本理解和口語表達的有機融合,又滲透閲讀方法的指導,這是通過人物神態、動作猜想(預測)人物的語言、內心情感的閲讀方法策略。

2、感受人物對話提示語的妙用

“語用點”教學是當下語文教學的新常態。“語用點”是指課文中最能體現本課語用教學價值目標的用詞特徵,或句段表達,或佈局謀篇。《平分生命》文本中隱含的.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表達特徵是人物對話提示語,如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文本表示“説”的提示語除了“説、問”外,還有用説話人的神態動作和表情作提示語,如“貝貝停止了微笑,聲音顫抖地問”“握緊貝貝的手説”“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説”等。也有不用提示語的,如抽血後,貝貝與醫生的對話:“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此處就沒有用提示語。教材為學生提示語的語言學習提供了範例。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進行有提示語和沒有提示語兩個句羣的比照。體會“握緊”是醫生説話時的動作,“微笑”是醫生説話時的神態。像這樣表示人物説話時的神態動作表情的文字就叫作提示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書思考中品味提示語,從而體驗解讀提示語這一語言表達的奧祕,為學生遷移運用提示語積累動態的語用知識。

3、感悟《平分生命》內涵

貝貝鄭重其事的話:“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讓我們每人都再活五十年!”我有兩個蘋果,你一個,我一個,這叫平分;我有一塊餅乾,你一半,我一半,這叫平分。生命能平分嗎?既然生命不能平分,貝貝為什麼要這樣説?你感受到了什麼?讓學生品讀出哥哥對妹妹濃濃的血緣之情。

(三)學會表達:以提示語語用為核心

由關注“寫什麼”到關注“怎麼寫”,是閲讀教學視角從兩級走向融合的轉換。吳忠豪教授認為,無論是教學語文知識還是語文方法,都應該遵循從“認識”到“實踐”這一學生認識規律設計教學過程。據此,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中隨機學習文本“提示語”的表達方法,設計學寫人物對話提示語的練習,遷移語言範式。讓學生由讀悟寫,讀以致寫,以寫促讀,改變語文教學讀寫割裂的現狀,使語文教學從知識本位走向能力本位,有效落實“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核心理念。

標籤: 平分 生命 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7q8l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