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雜文 >

同題優秀作文四篇(網友來稿)

同題優秀作文四篇(網友來稿)

王同亮   

同題優秀作文四篇(網友來稿)

作文題:

閲讀下面一段話,根據要求作文。

你出門遠行過嗎?即使你沒有出過遠門,但你心靈上也許遠行過,你也可能憑藉其它方式遠行過。請以“遠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定;4、不少於800字。

遠  行  在  天  涯

           墾利一中 高二、一  張琳

灼熱的細沙刺穿我手指的傷痛,這或許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題記

                  一

上天註定我將是個漂泊不定的人,總希望遠行在天涯海角。一味地遠行,不再停止。這樣,生命才不會真正的空虛。

“淡淡天涯是我家”,遠行至沙漠的邊陲,心中的興奮難以壓抑。幼時總幻想可以生活在大漠,穿着一身白袍,面對夕陽黃昏,任狂沙一般的衣服在風中飛舞,浪漫瀟灑。

海一般的大漠起伏,我飛奔,去投入那壯闊、豪邁的懷抱,不用恐懼跌倒,即使倒了,也不會痛,柔軟的細沙總會給你最温柔的撫慰,我喜歡這個感覺。

夕陽欲墜,天與沙一片嫣紅,無遮無掩,一望無際。獨對夕陽,總覺着遠離了凡塵、世俗和喧囂。身處一片寧靜,心中沒有一絲雜念,這一刻,血液似乎凝固。

獨處大漠,孤獨總是相伴而生。獨對寂寞之海,笑看天鬥繁星,這需要極大的對抗寂寞的能力,我或許能做到,因為我喜歡寂寞。

這寂寞倥傯的廣大啊!

 

                 二

烈日當頭,嘴脣乾裂,好想喝水,捧起一把細沙,灼熱的感覺刺痛了我手指的傷痛。你的温柔哪兒去了?

遠行中不能停止,一停止就會感到悲哀。或許現在我才處於一個真實的人間。這沙漠吞噬着一切,或許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我會融入這我曾深愛着的沙海。

            三

看到了山,高大巍峨挺拔秀美端莊的山。那點點黃花在山頭開得次第爛漫。我的背後是那一片沙漠,經歷了無數磨難,我走出了海。過去,我沒有看過彩虹,所以我不相信風雨後的九天會有一條七彩的帶子懸掛;不過現在我信了,因為彩虹正在當頭。

遠行告一段落,這次的遠行,我至少明白了兩點:一,不要被眼前的美景而迷惑,或許美景逝去後的真實會有一種難奈的淒涼。二,風雨之後會彩虹出現。

有句話説得很好:“直破凡塵空外空”,遠行中的我,或許會體會到空外空的境界。

遠行,一場倥傯渺茫的人生

          (指導老師王同亮)

 蟬  之  南  遷

             墾利一中  高二、二 宋慶萌

志,可以行千里路,涉萬條河。

      --寫在前面

生命本身就是遠行,而我是苦行僧。

從第一眼看到光明的那一刻,我便被一片晨光所動,我將身子從土中拔出,然後蜕皮、伸展,就這樣,我成了一隻美麗的蟬。

我的生命中充滿歌聲――世界上最偉大的聲樂。直到有一天,一隻黑色的燕子從我的頭頂飛過,看到我,輕蔑地説:“知了?!淺薄的東西。

我忽然產生一種怒火: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誹謗我。但卻又產生一種悲哀:難道真的如此?我的父母是誰?我自己又是誰?

我把它告訴了博識的喜鵲大叔,他説:“秋天將盡,候鳥便飛向南方,那兒有一個寶島,在那兒,生命就延長了。

也許晨光並不是我的一切,我要遠行,在生命之行中得到我自己的東西。第二天,我離開了我那綠色的家……

尋找生命的路途竟如此的艱辛,白天我要頂着酷熱趕路,而晚上要躲避夜蛾的騷擾,整天下來,背上的肌肉彷彿被烈火舔舐。但是,我知道遠行是生命的屬性,或許這次遠行可以開創蟬長生的先河,而我會成為永垂青史的英雄,供萬世敬仰。

我一天天的飛,不去顧念許多美麗的蟬小姐的挽留,也不去顧念許多蟬大哥的嘲笑與諷刺,但我的精力似乎一點點的榨乾,飛行令我疲憊不堪,飛了一天又一天,太陽升了又落,落了又開,時光在我尋找生命的途中飛逝。

我舔舔乾裂的嘴脣,無力的拍打翅膀,忽然我猛覺得自己變得那麼有力,摶扶搖而上,直掛羊角,我覺得自己已在白雲之上,鋭利的眼睛傲視天下的萬物。曾經的巍峨高山,如今宛如一沙;曾經仰視的日月星辰,如今伸手可及,似乎遠處就是南方,似乎……

我眼前一黑,乾枯的身體宛如風中飄蕩的樹葉,緩緩地落到地上。我不知道,這就是秦嶺,過了這座山,前面就是南方了。

有人將遠行看成生命,有人將生命看成遠行,前者得到的只能是輝煌或是死亡,而後者得到的卻是永恆。

也許不久的不久,你會發現你回家的路上會有一具永恆的蟬的屍體。對此你只能保持敬意!

       (指導老師王同亮)

心 靈 需 要 遠 航

             墾利一中 高二、一 張媛

生活在別人的城市。在城市鋼筋水泥的森林中低首疾行,伴隨我的只有軀體中孤獨寂寞的靈魂。於是,去西藏,去撒哈拉成為我今生惟一的夢。

於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在白晝即將被黑暗吞噬的時候,我輕輕地告訴自己:心靈需要遠航。

似乎一切都在變,而惟一不曾改變的卻是骨子裏的那份桀驁不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感覺快要窒息了。“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知為什麼,我會想起這句話,使心中乾涸的湖又泛起了波瀾。

又是櫻花爛漫的時節,又是紙鳶紛飛的季節,我卻感覺不到一絲快意。原來,心靈也需要遠航。

又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我不能安然入眠。蹲在牆角,為靈魂找一個可以喘息的地方。雷電撕裂着天空,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不知怎的,眼淚從臉頰上流了下來,用手擦拭,沒有了痕跡。在雷鳴與閃電,孤獨與寂寞之中的我睡了過去。我夢到自己去了西藏,我夢見了撒哈拉,在夢中我笑了,如朝陽撕裂般的笑容。

沒有了往日的歡笑,多了幾分憂鬱;沒有了朋友的身影,身邊多了幾分孤獨相伴。其實,我一點都不孤獨,因為我和心已經經歷了一次遠航,我的靈魂還在漂泊。

或許,你一個人就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無法形容,回過頭來想一想,原來一個人那麼容易滿足。

當你在沒有陪伴的時候,在這個流浪的季節晨,為什麼不背上行囊去開始一個人的流浪呢?有一句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把不幸看作不幸,不要為了一些事而感到纏綿悱惻,無法釋懷,讓自己的心靈去遠航吧!

或許,心靈的遠航會讓你失去好多東西,但那又怎樣呢?有些時候,失去未必不是一種美。

即使孤獨,我依然快樂;即使失去很多,我也會收穫很多。心中又有一片樹葉凋落了,不再會為這些而感傷,何必呢?

或許,你渴望遠行,但你更應該明白,心靈比軀體更需要遠行。洗去一身的浮華,剩下的只有灑脱。

不再為城市的高架橋而感到厭惡,不再為孤獨而感到寂寞,不再為感傷的事情而落淚,只因心靈曾經遠航。

          (指導老師王同亮)

 蒲  公  英  的  遠  行

           墾利一中  高二、一 張雯

四月的微風輕拂着安謐的綠色盎然的大地,那生機勃勃的田野無不湧動着一種生命的活力。年幼的我赤着腳丫兒,挽着小花籃,跟在母親背後踉踉蹌蹌地走着……

終於走累了,我便撒嬌着叫母親抱,母親回過頭來,卻沒有彎下身,她鼓勵我説:“自己的路要用自己的腳走出來,媽媽只能領你辨辨方向,兒啊!”説着,媽媽那深邃的目光眺望遠方。天空中蒲公英兒撐起一朵朵的小傘,別了春意盎然的綠地,它孤伶伶地向着天地相接的地方飄遠……

一股油然而生的悽切感充斥了我幼稚的心田,我眼盈淚水地問媽媽:“蒲公英的媽媽拋棄她的孩子嗎?媽媽,你也會不要我嗎?”母親卻笑了,親呢地吻一下我髒兮兮的臉蛋,她只説我是一個傻丫頭。

而傻丫頭終有一天還是長大了,在冥冥之中,我卻總也記着找尋四月的風,那搖曳的蒲公英和母親那溢滿愛意的叮嚀,在母親那真摯的目光中,我發現自己真的長大,真的應遠行了。

滿野的蒲公英兒忽的飛起來,她們一同熱情地歌唱。我想,我與她們有着一樣的赤誠之心,一樣的年輕魄力,一樣的義不容辭的神聖使命。我悄悄向媽媽耳語一陣,裝着媽媽思念的“針”,滿含熱淚地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

晴空萬里的日子,“蒲公英兒”自由自在地馳騁在遼闊無邊的蒼穹,與雲朵一比清白,與鵲鳥一比歌喉,但她們在不經意中瞻望,大地媽媽總在鼓勵地朝她微笑着,微笑着……

天有不不測風雲,當陰霾突然隱蔽了太陽的笑臉,“蒲公英兒”也會在風雨中暗自落淚,大地媽媽依舊笑吟吟地在她頭上擎起一片蓮葉,柔聲説:“孩子,別怕!”於是,憶起冰心的那首小詩:母親啊!除了您,誰是我遮天的陰蔽……

我就是那蒲公英,在我成功的時刻,是母親的鮮花與掌聲鼓勵我,在我失敗的時刻,又是母親為我遮風避雨……

我終於明白,蒲公英的種子從未被母親拋棄過,她們是蒲公英的一根針,那思念的線將她們牢牢牽繫……

我的魂不也正是那朵在遠行的蒲公英嗎?

   (指導老師王同亮)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zawen/38qv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