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春曉譯文及賞析

春曉譯文及賞析

春曉譯文及賞析1

《橫溪堂春曉》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 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 白鷺飛來無處停。

註釋:

橫溪堂春曉:橫溪堂春天的早晨。橫溪堂,作者居住之處,舊址在今浙江省天台山附近。春曉,春天的早晨。

青秧:綠色的秧苗。

趁手:順手、就手。趁,隨即。

輕煙:淡淡的煙霧。

漠漠:煙霧迷漫的廣大無邊的樣子。

雨冥冥:天氣陰沉沉的,將要下雨。冥冥:形容天氣昏暗。

東風:春風。整首詩沒有一個字用到“綠”,可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綠,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畫卷

染盡:這裏形容春風把田裏的稻苗全部吹綠,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染:這裏指東風把秧苗吹成青色。

三千頃:形容稻田面積廣闊。頃,地積單位,一頃等於一百畝。

白鷺:水鳥名,羽毛潔白,腿長,能入水捕食魚蝦。

譯文:

將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間變得青葱。就好似農夫的手,將它染綠。天空中,飄灑着朦朧如煙的細雨。和煦的春風,吹綠了無邊無際的稻田。白鷺飛來,望着那無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腳的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即景詩,描寫江南水鄉春天插秧後的優美的田野景色,透露出清新迷人的田園氣息。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寫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説明春天孕育着強大的生命力。前一個“青”做形容詞,後一個“青”做動詞。第二句“輕煙漠漠雨冥冥”,寫春天的季節特點:薄霧瀰漫,細雨朦朦,這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機。這樣的天氣特點,是江南水鄉春天常見的景象,有鮮明的地區色彩。第三句“東風染盡三千頃”寫春風吹綠了廣闊的田野。這裏用“東風”代替春風,並用“染盡”強調春風的力量。到底染盡了什麼?詩人不説,也不需説,讀者自然會想到和煦的春風把一望無際的稻田都吹綠了,大地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到處都充滿了無限的生機。第四句“白鷺飛來無處停”以白鷺飛來沒有落腳的地方作結,反襯禾苗長得密密麻麻,熱情歌頌農民的辛勤勞動改變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細雨霏霏,地上綠茵一片,農民們正在彎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鷺飛翔,這就是詩人描繪的一幅江南田園風光圖,而這幅圖畫中突出一個“青”字,展示了春風春雨的力量。詩歌畫面鮮明,語言優美,情趣盎然。

春曉譯文及賞析2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

春曉原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註釋

①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②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③啼鳥:鳥的啼叫聲。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曉賞析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裏,藴涵着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説盡,不説透,“迎風户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這片段,正是詩人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象他感情發展的最富於生髮性的頃刻。詩人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並不鋪展開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着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角度着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悦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悽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户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跳躍的,生機勃勃的。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古今傳誦的名句。其實,在寫法上是與《春曉》有共同之處的。葉詩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象牆內;孟詩則是通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幾筆,就寫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兩詩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擋不住的',你看,它不是衝破了圍牆屋壁,展現在你的眼前、縈迴在你的耳際了嗎?

施補華曰:“詩猶文也,忌直貴曲。”(《峴傭説詩》)這首小詩僅僅四行二十個字,寫來卻曲屈通幽,迴環波折。首句破題,“春”字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温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指四面八方。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三句轉為寫回憶,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聯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為惜春,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託在對落花的歎息上。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時間的跳躍、陰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變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給人帶來無窮興味。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着詩人的生命,跳動着詩人的脈搏。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詩人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標籤: 春曉 賞析 譯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klmd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