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馮家粉坊散文

馮家粉坊散文

早年灤河街,有三十多家粉坊。粉坊生產“三大產品”:粉條、粉皮和粉團(澱粉)。粉坊還有一樣副產品,就是灤河老被人全愛喝的豆汁。為買豆汁,我去過西南營的馬家粉坊、南旱河沿的衡家粉坊、西大街的孟家粉坊、財神廟的陳家粉坊和孟家粉坊=北街的馮家粉坊,還有紅旗營子兩家姓劉的粉坊(兩位掌櫃的,一位叫俊起爺,一位叫劉三兒)。早年粉坊賣豆汁,可是一椿“搶手貨”,有時得“轉悠”兩、三家粉坊才能買到。當年,“豆汁粥”可是灤河人上好的吃喝。

馮家粉坊散文

我見過馮家粉坊加工粉條和粉皮,老輩灤河人叫做“漏粉,片粉皮”。那種加工工藝,當年看着覺得“挺好玩兒”。

馮家粉坊座落在北街中斷,靠近小十字街,和我姥姥家住對門。馮家粉坊是個“住户連作坊”,家居和生產設施混合在一起。馮家粉坊有三間大瓦房,坐西朝東。其中一間是門房(賬房兼宿舍)。兩間是作坊。作坊裏擺放着一盤石磨,一排大缸(有六、七口),還有兩口大鐵鍋。後院有三間草房是孩子們的住房,南面有個小倉庫,有個驢棚。粉坊養着一頭毛驢,用來拉磨。當院挺寬敞,能夠晾曬幾十掛濕粉,晾曬上百簾子粉皮。

“漏粉”,就是製做粉條。要先把製做粉條的原料合好(用濕澱粉攪拌成麪糊狀,名為粉坯子),盛在一個大瓷盆裏。然後燒上一大鍋開水,就可“漏粉了”。

“漏粉”是用“漏瓢”(乾燥後的水葫蘆,葫蘆底上鑽有十來個窟窿眼),裝滿“粉坯子”,由兩個人操作。一個人端着“漏瓢”,站在開水鍋的旁邊,一隻手託着瓢,一隻手不停地敲打瓢根,於是就有幾根粉條從瓢底下源源不斷地掉進沸騰的開水鍋裏。另外一個人“掌鍋”,負責擺弄掉進鍋裏的“生粉條”,等到“生粉條”熟透成型了,就用打笊籬把“濕粉條”撈到當院的“漂水池”裏(漂水池是用木板釘成的槽子,有三尺多寬、五尺多長、兩尺來高)。槽子裏的濕粉條,經過漂洗冷卻後,再着人上架子晾曬。上架子,是先把三尺來長的“濕粉條”平排搭在一根小木杆上(兩尺多長),然後搭在院子裏的木架上。木架由兩根立木連根橫杆組成,橫杆上栓有細麻繩套,晾曬“濕粉條”時,把“橫棍”往繩套裏一掛就行了。這種晾曬方法是“最原始”的,也是十分經濟適用的,至今還在應用。

“片粉皮”,就是製作粉皮。粉皮是由澱粉做成的圓形食品,是夏天人們常吃的一種涼拌菜原料,講究的.事“炒肉拉皮”。

“片粉皮”,是由製作方法而得名。“片粉皮”,也是要用一口大鐵鍋燒開水。與“漏粉”不同的地方是:製作工具不用“漏瓢”,用“漏鏇子”;原料不用“濕澱粉”,用“濕澱粉水”。“銅鏇子”,是用紅銅片打製而成的,形狀像箇中號搪瓷盆似的。操作時,盛一勺“濕澱粉水”倒進“銅鏇子”裏,操作的人雙手提着“銅鏇子”兩邊,一晃悠,讓“濕澱粉水”在“鏇子”底上分佈均勻,立刻把鏇子插進沸騰的開水鍋裏,再一轉悠,鏇子裏的濕澱粉水就被燙熟了,然後再立刻把鏇子插進裝滿涼水的槽子裏面,慢慢的用手把已經熟了的“粉皮”起出來,就成了一張透亮的濕粉皮,經過漂洗,再把濕粉皮一張一張的平鋪在長長的“拍子”(也叫簾子)上。“拍子”是用長秫秸串成的,長六尺、寬二尺,一張拍子能平擺十來張“濕粉皮”。馮家粉坊每次“片粉皮”,都要晾曬幾十張拍子。等到晾乾之後,把粉皮一張張的摞起來,包成大包小包的批發出售。

馮家粉坊的掌櫃的,叫馮老四,是從鄉下搬來的。他從小扛過活、種過地。老伴也是個實在人。老兩口僱一個夥計,忙乎一個粉坊,確實夠辛苦的。加上家裏人口多嗎,日子過的也挺緊吧,整天吃“黑粉乾糧”(用紅高粱面摻澱粉缸底層的雜質澱粉蒸成的小勃勃)。這老兩口有一樣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就是在苦難也要供孩子唸書。他們説要“想方設法”改變門風,不能讓孩子們在向他們那樣“土裏刨食”、“受苦大累”。

他們家有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後來都給“供出來”了,實現了他們多年的願望。他大兒子上縣苗圃當了技術員,大女兒隨丈夫在東北煤礦當工人,二兒子和小女兒當了中學教師和小學教師,三兒子還當上市圖書館的館長。

標籤: 散文 馮家 粉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zor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