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難忘家鄉的自榨米粉散文

難忘家鄉的自榨米粉散文

農曆七月十四是田林壯族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另兩大傳統節日是春節和三月初三),漢族叫中元節,由於原始宗教色彩濃厚,又叫鬼節。傳説,七月十四這天,那些亡故的親人靈魂都要回來探親,天上的神仙也要在那天晚上掀開天幕觀看人間景色。於是壯族羣眾在這個節日裏,做餌饃粑,自榨米粉,殺雞宰鴨,點香燒紙錢祭祀祖宗。

難忘家鄉的自榨米粉散文

在田林縣,雖然同是壯族村屯,但各個鄉鎮過節的習慣又不盡相同,有的鄉鎮,如樂裏、利周,從農曆七月十二就開始,到農曆七月十六才結束。我的家鄉者苗鄉一般從七月十三才開始,到七月十五就結束了。對這個節日,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歡吃的,便是自榨米粉了。

家鄉的自榨米粉,做起來非常考究,在選料上必須選陳年穀子打出的大米,這樣做出來的米粉高產、耐煮、柔韌、爽滑。當然,要達到這個標準,光選好料還不行,還得把大米用清水提前浸泡一個星期左右,而且最好用農曆七月初七這天的河溪水或井水。這是有來歷的,傳説天上一天就是地上一年,天宮裏的仙女每天都要洗澡,王母娘娘就規定時間讓仙女們下凡洗澡,那個時間就是地上(凡間)的`農曆七月初七零時至雞叫頭遍這段時間。仙女們洗完澡就回天宮去了。這樣,那天所有江湖海河,井水泉水,都充滿仙氣。那天取回來的水永久不腐不臭,不變色不變味,不管放多久,水質不變,的確非常神奇,誰也説不清道不明。

到農曆七月十二這天,婦女們便把浸泡幾天的大米用清水沖洗,然後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米漿,裝入自織的白色土布袋裏瀝水。到農曆七月十三一早,就把在袋裏半乾的米漿倒到簸箕裏,和成一個扁圓的大米團,再放到燒開了水的大鍋裏煮。煮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是米粉能否柔韌的關鍵,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和火候,待米團外層熟有一手指厚,就把它撈出來,等到它温熱後,再拿到石臼裏舂,將其舂成麪糊狀待榨。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榨了,榨具一般提前自制,先買來狀如小盤子,中間開挖很多小孔的圓鐵盤,然後用針線把自織的白色土布和圓鐵盤縫製在一起,就成了榨具。榨粉時,將麪糊裝入榨具,把布口合起來,然後用力旋轉擠壓,這樣成條的米粉就落入燒開水的大鍋裏,待米粉熟透漂浮上來就打撈備食。榨米粉時要一氣呵成,不要斷斷續續,否則米粉就會又細又短了。這個環節,也有由男子來完成的,因為他們力氣大,榨出的米粉長而均勻,非常美觀。

當然,自榨米粉之所以好吃,湯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在,一般羣眾都是用鴨湯來煮米粉的,但我總感覺不比用柴火慢慢燉的牛骨頭湯煮的米粉好吃。

自榨米粉這一民族傳統工藝,大多在實行生產責任制前。那個時候,每個屯都養着一大羣水牛,由於青壯年都從事粗重的農活,牛羣一般安排老人放牧,一個星期由三四户輪流放養。由於養的牛很多,且農活也不需要那麼多的耕牛,於是水牛便成了當時羣眾改善生活的重要肉類。

我的家鄉,習慣於農曆七月十三殺牛。雖然當時我們屯只有十多户人家,但有時一個節日就殺了兩三頭牛。殺牛後,從精肉、到下水、到骨頭,都是以户為單位平均分配的,這個約定俗成,歷經了不知多少代,也沒有人想過要改變的,熱鬧而有趣

分到牛肉後,回到家,家家户户便架起大鐵鍋,放入清水和生薑、柑果皮、野生桂葉等佐料,用柴火將大塊的骨頭慢慢熬煮。待到骨頭裏的肉煮爛時,再把骨頭撈出來,賜除牛肉,回鍋,放入薄荷葉,便是一個菜,老年人尤其喜歡。然後把自榨米粉放入熱湯鍋裏,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用牛骨頭慢慢熬煮出來的湯水煮的自榨米粉,柔韌、爽滑,油而不膩,別有一番風味。

幾天前,我和弟弟趁着公休,攜家人回老家與妹妹一家一起過七月十四,雖然也有米粉,但不是自榨的,是買來的機制米粉,米粉是用鴨湯煮的,吃了,總感覺缺了一種難忘的、揮之不去的味道。

據妹妹説,由於實行生產責任制後,水牛都是各家各户自行放養,即使是一頭牛,每户每天也需要一個人放養,非常浪費勞力,而且隨着機械化的發展,羣眾都購買“小鐵牛”犁耙田了,牛便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屯裏的羣眾不再養牛了。至於自榨米粉,由於其製作工藝繁雜,加之有了機制米粉出售,羣眾為了方便,也不再自榨米粉了。

想起一些曾經紅紅火火的東西,逐步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心裏,還是產生一種莫名的失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ddq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