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遠去的鄉愁散文

遠去的鄉愁散文

今年初四回孃家,剛坐下沒説三句話,娘就把話題拐到了拜年上:“小梅,今年咱村不讓人們起五更拜年啦,都讓去廣場團拜”。説這話的時候,娘一臉的凝重。

遠去的鄉愁散文

父母年紀大了,在村裏的輩分相對也就高了。多年來,大年初一父母都凌晨四點多鐘起牀就開始燒水煮餃子,等吃完飯,收拾不完碗筷,就會有早起的年輕人過來拜年。一撥接一撥,經常是這夥人還沒走,那幫子人就到了。爹孃則在一片“大娘”“大爺”“叔”“嬸兒”或者“爺爺”“奶奶”的呼聲裏不停地讓着瓜子和糖塊,這個説一句“過年好”,那個問一句“您吃了多少五更餃子”,爹孃愜意的笑着、幸福的迴應着,在一片問候的間隙裏,爹孃會問一下年輕人們過去一年的收成還有未來一年的打算,真是説不完的親情、嘮不完的家常。來得早的還沒走,晚的就到了。屋裏實在擠不開了,於是大家便在外間堂屋或者院子裏按着年齡或者輩分站好了,對應着自己的輩分大聲喊着“爺爺,給您拜年了!”“奶奶,給您拜年了!”……爹孃則趕緊攔着拜年的後生,嘴裏説着“來了就行,來了就行,別磕頭了。”爹孃攔住了前面的磕頭拜年的,後面的已經跪下去了。

一片祥和的氛圍裏,鄉親、鄰里、或者骨肉親情被渲染到了極致,年味悠悠,詮釋着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

迎來送往中,看到齊聚一堂、意氣風發的晚輩們,爹孃快樂着、興奮着,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好多。

村裏的領導班子換成了青一色的年輕人,不讓人們起五更拜年,就是這任新任領導班子的'新決策之一。這件事對年輕人來説不算什麼,去廣場敲鑼打鼓扭秧歌,會更有吸引力。可是像爹孃這樣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一方面怕冷,再者腿腳已經不靈便,出去團拜根本不現實。於是,只能聽着外面鑼鼓聲聲,傷感着歲月不饒人。

娘有些失落的聲音把我飄遠的思緒拽了回來:“要説死了人不讓大操大辦,這事還行。可是起五更拜年這事有時候不只是拜年這麼簡單,鄰里鄉親平時有個小摩擦什麼的,趁着過年,有着大夥的善意調和,彼此見個面,相互問聲過年好,所有的恩恩怨怨便都會煙消雲散。常年在外的人們回家過年了,趁着拜年的機會,到鄉鄰家裏走走,炕頭上坐坐,抽支煙、吃塊糖,話話家常,增進一下感情。還有就是我們這些上了年紀腿腳不好的老人們,只能聽着外面喧天的鑼鼓在回憶裏過年了。濃濃的年味沒了,也少了暖暖的關愛。”

娘幽幽的説着,我不知道該拿什麼話來勸説她。就像我,也已知天命的年齡,對於傳統年俗心裏也未嘗沒有一份堅守。想象着在天還未全亮的清晨,大街上一羣羣早起拜年的人們相遇了,一句句的“過年好”“新年好”縈繞耳際;想象着走進長輩的家門,孩子們兜裏裝滿糖塊的喜悦,感歎着,拜年真的成了一去不回的鄉愁,只能深深的留在久遠的記憶裏。

標籤: 遠去 散文 鄉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7kvw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