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怎樣指導孩子學習古詩

怎樣指導孩子學習古詩

一、指導孩子改古詩

怎樣指導孩子學習古詩

隨着社會的發展,作為社會特徵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要讓孩子對詩意有一個更直觀、更深刻的瞭解,可在學習完一首古詩後,對詩句進行改寫。

1、將古詩改為白話文,培養孩子習作能力

教學完《遊子吟》,很多孩子對詩中所寫的博大的母愛還缺乏足夠的認識,為此,我設計了一習作活動:改寫《遊子吟》,最好能聯繫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作業交上來後,我發現很多孩子一改過去“一對一”的“翻譯”代“改寫”,寫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其中有位孩子寫了一段:母親理理兒子的衣衫,關切地説:“兒啊,你出門在外,要知道照顧自己,天冷了要知道給自己加衣服,當心身體啊!……”這分明是孩子的媽媽平時的千叮嚀,萬囑咐。

而且通過這次練筆後,我再去檢查他們對這首詩的掌握情況,不管是對字詞的理解,還是背誦,都有一個明顯的進步。

2、將古詩改編成課本劇,培養孩子口語交際能力

學習古詩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古詩中主人公就是自己,那麼孩子們的興趣就提高了,都想參與到角色中去,為此,我曾讓孩子將《贈汪倫》改成課本劇。那幾天,教室裏都是“汪兄”、“李兄”的聲音。表演那天,汪倫、李白穿着長衫(風衣)上場,拱手道別,精彩的台詞,博得台下同學的陣陣叫好聲。

通過這次扮演角色,進行配音,孩子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設身處地地體會到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而且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指導孩子畫古詩

詩,是語言的藝術;畫,是線條色彩的藝術,詩畫歷來不分家,一首好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因此,在古詩學習活動中,藉助畫的形式,能夠培養孩子賞畫、繪畫的能力。在高年級時,亦可讓孩子給畫配詩。

杜甫的《絕句》不僅是一首描寫春色的好詩,更是一幅生機勃勃、情味雋永的春色圖。在明確了景物的特點和圖畫的色彩美之後,讓孩子動筆畫一畫詩中所表達的內容,作者坐陣草堂,平視黃鸝綠柳,仰望鷺上青天,遠眺西嶺的千山積雪,近寫家門外的千帆待發的船。並且,選畫得較好的作品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大家共賞。這樣,將語文教學與美術教學有機融合,不僅使孩子明白詩意,而且通過繪畫賞畫訓練了他們獨特的審美視角,使詩意、畫意相得益彰。

三、指導孩子品古詩

古詩節奏鮮明、情感豐富、語句簡煉、完全可以在活動課中開展詩歌賞析活動,體味詩歌之美。

1、指導找關鍵字,欣賞視覺美。如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抓住“紅”“綠”兩字,生動地勾畫了一幅色彩鮮明的江南春水圖。旭日、紅花、綠水,讀完此詩,江南如畫的美景一下子凸現在了我們眼前。

2、引導想象,欣賞聽覺美。

如杜甫詩《絕句》吟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句,彷彿鳥兒就在耳際歡唱,白鷺成行,直衝雲霄,歡叫之聲隱隱傳來,讓人在聽覺上增加了美的享受。

當然,還可以引導孩子欣賞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等。

四、指導孩子誦古詩

所謂“誦”,即朗誦、背誦。我們的古詩教學活動不應該僅僅在課堂上指導孩子朗誦,這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應延伸至課外,而活動課亦可借鑑。

1、配樂吟頌,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古詩文,高度精煉、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生活,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美。因此,我們在活動課中開展了一系列詩歌朗誦比賽,把音樂也引入其中,讓孩子在歡快優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覆吟頌,把孩子帶到意境中去體會,體味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藝術美,在優美的詩歌作品的感染薰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指導一生朗誦《望廬山瀑布》,配以雄渾的音樂,帶給孩子一種氣勢磅礴的美;而一生朗誦的《江畔獨步尋花》,配上民族樂曲中輕快的小調,讓聽者感受到春光在視覺和聽覺上的無限美感。

2、背誦詩歌,增強沉澱

語文課標要求1—6年級孩子背誦優秀古詩文160篇,為此,我們開展了一月一次賽詩會,把自己積累的某方面題材,某個人物的詩歌有感情地背誦出來。一篇篇優秀的詩文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不斷地反芻、發酵,使之成為他們一生高遠見識,完美人格的源頭活水,從而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儘管孩子們背誦的詩文不一定理解,但為孩子今後的“反芻”領悟提供了語言材料。

時至今日,國人學習古詩的熱情日益高漲,都在為古詩這一文學瑰寶的博大精深而歎為觀止。魏書生有句話説:從思想到行為,從行為到習慣,從習慣到命運。我們深信,隨着孩子思想認識的逐步加深,他們自覺靈活運用古詩的能力也會增強,我們提出的目標將更上一層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z9zw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