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古詩詞鑑賞應試技巧

古詩詞鑑賞應試技巧

一、強化書面表達

古詩詞鑑賞應試技巧

我們千萬不要忽視書面表達在詩歌鑑賞中的重要作用。

經過一定的鑑賞訓練之後,學生對於一首詩歌,往往會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諸語言,學生的思維卻往往大打折扣,寫出的鑑賞文字就可能缺乏邏輯性、條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當語言表達成為思想的瓶頸時,哪怕你有再高明的見解,也只能用“茶壺裏煮餃子”來掩飾自己的窘迫而已。因此,在進行詩歌鑑賞訓練時,應注意加強學生詩歌鑑賞的書面表達訓練。雖然這種訓練可能會招來“程式化”、“套路化”的譏諷,但是,從閲卷效果來看,閲卷教師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既然如此,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説。雖然鑑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後再落筆,避免塗塗抹抹。卷面清爽,閲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後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牴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説,採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誌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説。

二、正確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藉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説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緻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閒適、熱愛、讚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在備考中應注意選用從不同角度表達不同思想感情的詩詞材料,對學生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

三、重點概念闡釋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着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淒涼、孤獨、悲傷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鮮明地烘托了汪倫對詩人的濃厚感情。

2、虛實

這是古人論述文章時常用的概念,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眼前為實,想象為虛……詩歌常用這一手法,拓展詩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鈴》,眼前作別為實,別後想象為虛,虛實相生,產生無窮的餘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實一虛,即“春花秋月何時了(實),往事知多少(虛)。小樓昨夜又東風(實),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虛)。雕欄玉砌應猶在(實),只是朱顏改(虛)”,虛實相濟,寄託了自己故國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揚州慢》,眼前衰敗不堪的景為實,假設的想象為虛。採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使作品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3、用典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狸、廉頗。這些典故都是京口這個地方的歷史掌故,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詩文歌賦,也是用典的一種。如王勃在《藤王閣序》中幾乎句句用典,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藴;姜夔在《揚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詩,形成了虛實對比,表達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淒涼。

4、語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貧樂·村居》,使用的語言就屬於清新明麗。

②平淡。或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敍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樸歸真,體現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組詩《歸園田居》,用平淡的語言,如話家常,寫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後期的詞《虞美人》,用語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音樂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詞《點降脣·蹴罷鞦韆》,白居易的詩《草》等。

⑤含蓄。有時也稱藴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敍述,而是曲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説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詠史詩,李清照後期的詞等。

⑥簡潔。其特點是乾淨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詩,蘇軾的詞等。

四、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2、表達方式:記敍、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託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q77vj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