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獲麟解原文翻譯

獲麟解原文翻譯

《獲麟解》中作者以麟設喻,説明了自己的為人及出仕的時機和意圖,感慨卓有才識之士不為封建統治者所用,寄託了懷才不遇的'一腔怨憤。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獲麟解原文翻譯,歡迎閲讀

原文

麟之為靈,昭昭也。詠於《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譯文

麟是象徵靈異、祥瑞的動物,是顯而易見的。在《詩經》中被歌頌過,在《春秋》中也有記載,傳記百家之書也夾雜着記述。即使婦女兒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

但是麟是野生動物,不被家庭所豢養,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麼也不像,不像馬、牛、犬、豬、豺狼、麋鹿那樣。既然這樣,即使有麟,人們也不認識它是麟啊。

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馬,犬豬豺狼麋鹿,我知道它們是犬豬豺狼麋鹿,只有麟沒法認得。不認得,那麼人們説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雖然這樣,有麟出現,就必然有聖人在世謀政,麟是因為聖人才現形於世。聖人一定能認識麟。麟終究並非不祥之物啊。

又聽説:麟之所以被稱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現,而沒有聖人在世能夠認得,那麼説它不吉祥也是合適的。

註釋

①麟:麒麟(qí lín),古代傳説中的一種動物,狀如鹿,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其性柔和,古人把它當作仁獸,作為吉祥的象徵。

②靈:靈異,神奇之物。《禮記》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③昭昭:明白。

④《詩》:即《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周南·麟之趾》篇。

⑤《春秋》:本為周代史書的通稱,到孔子根據魯史材料修成一部《春秋》時,這才變為專名,就是六經之一的《春秋經》,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斷代史。《史記》所謂《春秋》,實指《左傳》。《春秋》上有關於獲麟的記載。其實在《荀子》、《大戴禮記》、《史記》、《漢書》等古籍中,都提及麟。

⑥祥:祥瑞。

⑦畜(xù):飼養。

⑧恆有:常出現。

⑨類:相似。

⑩麋(mí):也叫“駝鹿”或“犴(hān)”。

然則:既然如此。

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

果:確實,果然。

標籤: 原文 獲麟解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9ld0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