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大唐新語原文翻譯

大唐新語原文翻譯

古籍,是指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唐新語原文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貞觀中,太宗謂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注》,記何事大抵人君得觀之否?”遂良對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書人君言事,且記善惡,以為檢戒,庶乎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記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肇,君舉必記。”劉洎進曰:“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

譯文:

貞觀年間,太宗對褚遂良説:“你記錄我的起居事務,記錄什麼事情?到底是我可以看麼?”褚遂回答説:“現在的'起居注,和古時候左右史一樣,只寫君王的言行,並記錄他的善行惡行,留給後人借鑑,所以君王不會胡妄非為,未曾聽説有帝王會親自看這些記錄的。”太宗問:“我有不良好的作為,你也一定會記錄嗎?”遂良答:“遵守道義不如遵守官規,我的職責理當用筆記錄,所以皇上你的行為我一定記錄的。”劉進説:“即便使遂良不記錄,天下百姓也都會記得的呀。”

簡介:

《大唐新語》,筆記體雜史,亦稱《唐新語》、《大唐世説新語》或《唐世説新語》。唐·劉肅撰。《新唐書·藝文志》稱劉肅為“元和中江都主簿”。

本書今本有元和丁亥(公元807年)作者自序,結銜題“登仕郎前守江州潯陽縣主簿”。全唐文卷六九五一雲“肅元和中歷江都縣、潯陽縣主簿”,大約是兼此二者而言。他無可考。本書記載唐代歷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下迄大曆(公元766—779年),多取材於唐代[國史舊聞。模仿《世説新語》的體例,分“匡贊”、“規諫”、“極諫”、“剛正”等三十個門類,十三卷三百五十二條,主要收有關政治和道德教化內容的史料。

書中亦有若干學術、宗教參考資料及詩歌佚篇。書後有“總論”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圖:要用前事作為鑑戒。本書始著錄於《新唐書·藝文志·雜史類》。《宋史·藝文志》列入別史類,作《唐新語》。明人刻本改題《大唐世説新語》或《唐世説新語》。《四庫全書》據《新唐書·藝文志》恢復原名,並列入小説家類。有《稗海》本,《四庫全書》本。中華書局4年出版許德楠、李鼎霞校點本。[

本書將《大唐新語》進行註釋、翻譯、點評。註釋和翻譯部分主要是梳理文字,詮解疑難,隨文釋義,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極大方便;點評則要言不煩;重點生髮,時有新意,能讓人在讀完原文、譯文後頗有新收穫。書後附“人物小傳”,對理解書中所敍人物有所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4xyx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