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説明文 >

説明文教學方法

説明文教學方法

説明文,是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解説事物或事理的特徵和本質的文章。在小學各個版本、各個年段的教材中,都安排了相應的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將課文的內容大致分為了三類,即:敍事性文本、詩歌和説明文。這樣看來,説明文的範疇就相對寬泛一些,依據説明的對象和説明目的,可以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事物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具體事物,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特點、用途等作客觀而準確的説明,使讀者瞭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事理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某個抽象的事理,也就是將抽象事理的成因、關係、原理等説清楚,使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這個事理“為什麼是這樣”。具體説來,小學教材中編排的説明文比較淺顯,編者在內容、言語、結構等方面已經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內容方面多以介紹身邊的生活現象,介紹當前的高新科技,介紹著名的景觀等等,如《莫高窟》、《霧凇》、《神奇的克隆》等課文。在説明方法上,多運用了較為工整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有趣,比如《海洋——21世紀的希望》《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還有的運用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話形式,如《我是什麼》《航天飛機》等。

説明文教學方法

一、教學價值的確立:基於“三點”

説明文,相對於其他文體的課文來説,沒有其他文體的曲折情節——吸引人,沒有其他文體中的鮮活形象——影響人,也沒有其他文體的濃郁情感——感染人。因此,許多老師認為此類文本內容簡單,寫法平實,學生一讀就懂,教學過程中難以出現其他課文教學時生成的精彩,公開課少人問津,家常課也不被重視。有些老師索性讓學生讀讀課文,瞭解瞭解內容,頂多再延伸一下——讀讀課外補充資料就結束教學了。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極為負面的影響,一方面歪解了編者的意圖,弱化了學生對説明文的深入認知和閲讀興趣;另一方面誤導了學生對此類課文的關注程度,使得本該成為學生學習方法習得、學習習慣養成、科學知識薰染的過程被淺化了。

説明文教學應該有其特殊的教學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

《語文課程標準》開篇就明確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説明文作為閲讀教學的一種,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此類課文的教學價值恰好為課標理念的達成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們必須轉變思維方式,把説明類的教材文本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素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內容,樂於探究,品味語言,習得方法。

那麼,如何確立説明文的教學價值呢?筆者以為應基於這樣三點:一是學段目標,二是文本特色,三是“教語文”的理念。

1、謹遵學段目標

崔巒先生説“要把課上成語文課,上成所教那個年段的閲讀課,上成所教那種類型的閲讀課。做到年段目標準確、鮮明,不缺位,不越位。”一句話“吃準目標”。課程標準中不同學段的閲讀教學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體現了訓練內容的層次性和系統性。比如,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中有這樣的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在第三年段要求則指出:“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要求,同樣對説明文的教學有具體的指導意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課程標準第三學段中又強調提出:“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課文的基本説明方法。”這些信息在告訴我們,説明文的教學除了應該具備一般閲讀教學的共性要求,還需要兼備説明文的自身特徵。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同樣肩負着“共性”加“個性”的重任。

對於學生而言,每一個學段目標的達成,説明文都有着自身的貢獻,有時甚至是優勢,教學中教師應認真思考每一篇説明文的教學價值,確立好準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科學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

2、基於文本特色

葉聖陶先生説,説明文就是要“説明白”,要忠實於事物的客觀性和知識的準確性。小學教材中的説明文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結構清晰,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提高語文能力的教學素材。

説明文,不同於其他文體的表現形式。從文章的結構方面來看,説明文有一定的順序,常見的説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為了把事物特徵説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説明文中必須有相適應的説明方法,小學教材中的説明文常見的説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

就一篇具體的説明文而言,確立它的教學價值還要思考:這篇文本存在於教材之中的意義在哪裏?區別於其他課文的特點在哪裏?文本最大的語言特色是什麼?我們還要從作者的角度思考:他是如何遣詞造句,如何謀篇佈局的呢?這些問題思考了,才更有利於該篇課文教學價值的確立。

3、基於“教語文”的理念

年段目標是站在課程的角度而言的,文本特色是就具體的教學素材而言的,而“教語文”的理念,則是站在新課改的角度來審視的。

“教語文”是“用教材教”這一理念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具體化。這一轉變的實質是教學由“學科本位”變為“學生髮展本位”,由“知識中心”轉向“能力中心”,再到“素質中心”。説明文的教學,絕不僅僅是讓學生讀讀課文,瞭解內容而已,站在“教語文”的角度看,我們要關注的是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精神——實踐”的建構,是聽説讀寫的實踐與素養提升。説明文的教學,對於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培養有着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學生科學品質的渲染,蒐集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這些功用甚至是其他學科所不及的。

許多老師不能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興趣點,不能引發學生圍繞其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更好的延伸閲讀,不能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許多老師認為説明類的課文在“語文味”方面存在不足。其實這些現象的背後,暴露的是教師缺少對説明文教學價值的細緻思考和深刻判定。

二、文本解讀的視角:着眼“兩處”

説明文的文本特性決定了其教學內容選擇的艱難,這對教師的文化科學素養、學科教學理念提出了挑戰。説明文“教什麼”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教什麼”才適合學生的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首要一步,就是要做好文本解讀的工作。筆者以為,説明文的文本解讀主要應該從兩處着眼。

1、發掘文本的知識趣味

首先,教師要在文本中充分發掘其中的知識趣味。小學教材中的説明文,介紹的內容多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有的介紹大自然的神奇現象或自然景觀,有的描寫有趣的動、植物生活習慣,有的介紹了最新科技的成果等。這些內容,本身就是學生喜歡的內容,帶有神奇、神祕的色彩。以《霧凇》為例:霧凇的美麗,作者在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處做了精彩的描述,讀者一眼就能看到,感受到。而霧凇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吉林會有這樣的奇觀?這些正是遊客們想知道,而又難以一眼看到的?因此,課文在第二段中用了大量的筆墨為我們明介紹了霧凇形成的過程。其中,飽和的水氣、遇冷凝結、霧氣、銀線、銀條等的描寫,向人們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其次,在文本解讀中,教師還需要佔有大量的、豐富的信息。如果老師對説明文中介紹的事物的信息量不足,教學就會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難以解答學生好奇的發問不説,其中藴含的引發好奇的趣味因子,很可能也會被自己淡化掉了。比如教學《埃及的金子》,課文只是介紹了金字塔的構造特徵以及如何建造的推想。如果老師是金字塔的愛好者,就會自然地引入自己對於金字塔有關研究的相關知識,介紹當今人們對於金字塔的諸多新探索,新猜想,以這樣的豐厚認知做積澱,教學中就會遊刃有餘,就會將學生的閲讀興趣由本文引向課外,引向更神奇的科學探祕的空間。

2、關注文本的言語特色

説明文的言語特色需要用心體察,忽略了這一點,説明文往往就會異化成科學課或思品課了。

(1)精準的詞句運用。儘管是説明類課文,作者依然特別注意推敲詞語,講究詞語的精當、貼切。一類是科學術語的運用,説明語言具有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和科學性的特徵,文中表示的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比如,《麋鹿》一文,“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麋鹿,但漢朝以後就逐漸減少,再後來竟然銷聲匿跡。……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其中的“根據科學家考證”“幾乎”等詞語,就很好的體現了説明文的準確性、科學性,保持着此類文本特有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另一類是生動化的表現手法,比如《海洋——21世紀的希望》一文中,“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隻,沖垮海堤,摧毀沿海的城鎮,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麪前,人們只能?望洋興歎?”。“發起脾氣”“喜怒無常”等詞句的運用,形象地擬人化地説明了海洋的特點,使得原本深奧難懂的科學語言變得通俗化、趣味化了。文本解讀時緊扣這些語言,語文味也凸顯了。

(2)多樣的説明方法。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打比方等,不同的説明文需要根據説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中,作者就採用了下定義、作比較、舉例子等多種説明方法。課文第二自然段,“高等動物一般要通過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才能繁殖後代,人們把這種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換句話説,每隻動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後代,就叫無性繁殖,也稱克隆。”這裏運用了下定義的方法,給人清晰而準確的概念。“許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例如,從一棵大柳樹上剪下幾根枝條……此外,一些植物還可以通過壓條或嫁接培育後代。凡此種種,都是植物的克隆。”這裏則通過舉例子,讓我們知道了許多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領。

(3)精彩的佈局結構。文本的結構特點,是作者敍述思路的表徵,是作者獨具匠心的體現,這同樣需要教師去認真地發現,並形成讀者、作者間的認知共鳴。《神奇的克隆》一文,作者把“克隆”這一科技問題表述得條理清晰——什麼是克隆?哪些可以克隆?克隆有什麼益處?還有更有趣的。如《我是什麼》《航天飛機》等課文,作者則運用了童話的體裁,以人物的對話等方式向低年級的學生介紹了事物的特點。

有了這些方面的解讀,我們才會依據文本的特色內容,確立文本的教學目標,為有效的教學設計提供最好的支撐。

三、教學設計的落點:兼得“兩味”

説明文的教學設計,應在學生的學有所得上着力。説明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其教學過程中必須具有知識的趣味,同時又不失語文味。所謂“趣味”,就是要體現出説明文注重知識性、科學性的特徵,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語文味”,就是強調學科特徵,關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得意”、“得言”、“得法”。“兩味”兼得,應該是説明文教學設計的落腳點。

(一)體現“趣味”

説明文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熟悉了課文介紹的事物,對此事物、事理有了一個清晰的瞭解。但是教學並不至於此。教師應該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進一步展現事物中隱含的“理趣”,將其中的豐富內涵、趣味因素進行發掘,進而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擴展、延伸他們更為開闊的視野,讓學生由已有的“淺知”過渡到“深知”。

首先,在內容上,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閲讀興趣點。學生對於新奇的事物總是很感興趣,拿到科普類的讀物,他們總是喜歡反覆的閲讀。教師要善於利用這樣的契機,引導學生對其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的閲讀。比如《神奇的克隆》一文,克隆的神奇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學生,讀這樣的課文會很自然地激發他們的猜想,對於生活中的多種現象他們甚至會有想試一試的衝動。“人可以克隆嗎?”“假如你被克隆了,會怎麼樣?”這樣的問題敲打在學生的心坎上,閲讀的興趣自然大增。其次,教學設計中還要努力發現文本的內容空白點。科普類的課文中對於一類事物或者現象的介紹,語言簡潔,多以概念、例舉的形式呈現,這就為文本留出了更多的空間,教師要善於發現這樣的空間,激發學生的閲讀求知慾望,讓學生沿着強烈的好奇心走進更豐富的領域。比如《人類的“老師”》一文,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一些現象,“其他讀物中還有哪些?”“生活中我們還會發現哪些?”這樣的叩問將學生的興趣引向書籍,引向生活,此類文本的科普味就凸顯出來了。再次,教學設計還要善於依據課文題材的特有特徵,發掘其中隱含的科學品質。比如《我是什麼》一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其中藴含的科學精神:

1、事物是變化的,固定不變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文中的謎底——水,能變成雲、雨、冰雹等;

2、事物的變化也是需要條件的,水的變化需要太陽、風等條件;

3、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水有時候很温和,有時候很暴躁,“做好事”也“做壞事”。

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説明文中藴含的“情趣”“理趣”,這樣,學生對這種文體就不會再存有陌生,而是成為一個引發閲讀期待的源點了!

(二)突出“語文味”

説明文的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是語文學科的學習,語文的味道不能丟,切不可將説明文上成了科學課、品德課。就此類課文的教學設計而言,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掌握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品析詞句的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模仿表達的方法等。因此,説明文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在體現“語文味”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其特點,着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培養學生的梳理、概括能力

讀懂課文是學習課文的基礎,這首先就體現在學生能否讀懂課文的內容,段落的內容,能否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閲讀説明文同閲讀其它文體一樣,必須按合理的閲讀過程來讀懂原文,要做到這一點,理清文章的條理、明確説明的順序就尤為重要。説明文的內容概括不同於其他文體,比如敍事類的文本:通過什麼事情表現什麼特點,注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説明文的內容概括一般遵照這樣的思路: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什麼事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或價值。教學時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語言要簡潔。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先自己概括,然後通過比較,評議,從而使學生逐漸感受到概括的方法,提高概括的能力。説明文的段落關係一般遵照這樣的順序:話題的提出,具體的方面,具有的價值。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時,要考慮到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中年級段,一般對於段落的劃分不做要求,教師可以減緩坡度,適當地引領,有時候教師要善於“搭橋”,為學生提供一定“技術支持”。比如,教師理出自然段之間的組合,讓學生思考這一部分的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或者教師説出相關的段落內容,讓學生梳理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適合聯繫在一起。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逐步放手讓學生獨立梳理文章的脈絡。

説明文的結構一般比較清晰,是對學生進行梳理概括能力訓練的好資源。梳理、概括的過程建議放在學生充分讀熟課文之後,一般在教學的第一課時中,這樣有利於學生對於課文整體脈絡的把握。

2、品析詞句的能力

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和生動,多樣的説明方法,教材的結構佈局,是需要學生在悉心的品味中感知的。這些是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是“語文味”的重要體現。比如:《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文,在教學“科學家推測,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適當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來。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們是什麼模樣,是怎樣生存的,這仍然是一個謎。”這一部分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比較法”,引導學生關注其中的“推測”“可能”“如果”等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可不可以去掉,去掉後意思會有什麼不同?從而感受到這種帶有推測性質的問題,作者運用這樣的詞語目的何在?再比如該文中“家常便飯”“集體大逃亡”等詞語的運用,讓學生想一想,讀到這些詞語的時候,你的腦海裏會想到哪些畫面?這些畫面會對理解文本的內容起到了什麼作用?從而感受到説明文還具有鮮明、形象地的語言特色,同時也進一步懂得了火星上關於“水”的來源和消失的推測。

3、遷移運用的能力

閲讀教學只有基於“言語形式”,才能引導學生學習“獨一無二的表達”,才能真正提高聽説讀寫的水平,逐步形成語文素養。説明文的教學依然如此。老師要善於結合每篇課文的主要特色進行有選擇的側重練習。老師悉心鑽研文本特色,潛心琢磨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悦讀”的過程中逐漸地吸收,運用。比如,於永正老師《新型玻璃》的教學,讓學生在閲讀後,以《新型玻璃的自述》作為題目,有效地進行了語言的遷移,學生收穫了知識,也收穫了語言。再比如,教學《航天飛機》一課,一位老師巧妙地將課文中航天飛機與普通飛機的對話內容轉變形式,創造性地進行了如下的教學:

(1)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完成下面的對話。

普通飛機:我是普通飛機,我能飛兩萬米高。

航天飛機:我是,我能

普通飛機:我是普通飛機,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要飛四個多小時。

航天飛機:我是,我

普通飛機:我是普通飛機,我的本領可達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航天飛機:我是,我能

(2)老師做普通飛機逐句介紹自己,學生做航天飛機逐句介紹自己,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課文的具體語言,特別是數字,體會比本領時各自的語氣、神情。

(3)當老師一口氣介紹完普通飛機的全部內容,要求學生介紹完航天飛機的全部內容。學生需要將已有的句段進行整合,同時注意人稱的變化。

這位老師敏感地發現了文本語言的對話特色,引用比本領的形式讓學生在不覺中感受着航天飛機的特點,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受課文通過對比和數字來表現航天飛機的特點的寫作方法,同時,讀思結合的能力得到了鍛鍊,航天飛機的優越之處在辯論中有了深刻的體驗。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是課文的語言,運用的是課文的語言,不覺中將概括、整合內容的方法學習了,運用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積極主動,較好地完成了課後要求學生為航天飛機作自我介紹的學習目標。可以説,科學味、語文味都沒缺失。

4、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説明文的教學,對於指導學生“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着獨特的優勢。因此,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更多地設計一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課文中出現的科學術語、新鮮事物,進行資料的查詢與梳理,另一方面,在課外的閲讀中,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要進行深入地閲讀學習。再進一步説,還可以通過專題研討、話題徵集、辦小報、做網頁等活動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教學《神奇的克隆》一文,課前的預習時,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要想一想課文的主要講了哪些內容?你結合最感興趣的是某些方面,查找有關的資料、圖片、視頻,可以讀一讀、理一理、議一議。不難想象,許多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已經被課文的內容深深的吸引。課堂上,學生進一步瞭解克隆的內涵,深化對這一高科技的認識,課後作業中可以繼續佈置學生圍繞着“克隆對於今天的生活是利還是弊”進一步展開討論,學生就需要進一步深入地查閲資料,為自己的觀點搜尋信息,整理素材。文本的教學反而成為新一輪學習的起點,呈現的將是“射線式”的開放式語文學習願景。説明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教學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文體特徵,善於發掘其中的趣味因子,捕捉其中的語文味道,通過精心地解讀與設計,讓學生喜歡學,學得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shuomingwen/2dv8n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