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5篇)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5篇)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1

上一週,去常老師辦公室送作業,向常老師報告完作業情況後,又報名參加了“學生論壇”和“師生賽讀”這兩項活動,報完名後,我無意間看到了,在常老師辦公桌上那一座“書山”,好想拿一本書看一看呀!我心想。到後來,我終於忍不住了,便問道:“老師,我可以從您這借一本書看一看嗎?我保證不損壞!”老師考慮了一會兒,説:“凡報名學生論壇的同學都可以借書,你報名了,那就借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的説:“謝謝老師!”。説完,我就興致勃勃的從常老師辦公桌的“書山”裏選書了,選完書,向老師道別後,我便風風火火的跑到教室,坐在座位上,開始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讀了起來,這時的我就像一頭餓狼,撲在鮮肉上撕咬一般。

在安靜的環境下,我慢慢走進了書的海洋,《一盞一盞的燈》的主編是吳非,吳非寫的這本書,一共分為三輯,第一輯是美麗的愛與微笑,第二輯是為了人,第三輯是先照亮自己。其中我最喜歡第一輯美麗的愛與微笑裏的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小志的石榴”。小志的石榴中講了一位老師有一位學生叫:小志,當老師走進教室時,小志給了老師一個掰開很久、撕開的皮都打着卷,都繡黑了。老師委婉的拒絕了他。中午吃飯時,小志又跑過去,把石榴遞給老師,第二次老師看到那石榴比上次更黑了又委婉的拒絕了小志,下課了,老師剛要走時,小志又追了過去,又把那半個石榴遞給了老師,老師剛要説什麼,全班同學都紛紛説:“老師你要吧!”一個同學站起來説:“您就拿着吧!小志早上就帶來了,一直在手裏握着,上課還握着那!”又一個同學站起來説:“老師這個石榴,他連讓碰都不讓碰,哪個老師都不給,就給你的……老師愣住了,眼前的小志手裏的石榴,哪裏是石榴,分明就是他捧給自己的一顆鮮嫩纖弱的心!老師有些後悔,於是老師接過石榴,輕輕剝開,和小志一起吃完了這個石榴。

剛開始我認為《一盞一盞的燈》指的是路旁的路燈,後來我才漸漸明白,一盞一盞的燈指的根本不是什麼路旁的路燈,而是老師傳授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為我們亮起一盞一盞的燈!在許多時候老師對我們是嚴厲了一些,但我們應該學會體諒老師,在老師走入我們心靈的大門時為老師敞開一條捷徑!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2

在學校的最後一次集會上,校長要求老師們利用年假期間,要抽時間進行書籍的閲讀,給推薦的一本書就是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是教師的手記,書中講述了六十多個樸實感人的教育教學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一盞一盞的燈,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提煉美麗雋永的教書育人精神、教育教學常識和教師職業道理,展現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每個故事以敍述為主,還原現場或情境,讓讀者從中感受到教育的美、愛、責任。

聯想到自己教學中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給學生的檢測或作業打一個笑臉,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對很多學生來説確實是一件很期待的事情,甚至讓某些學生因此而變得自信了。13班的一個男生,按照班內的小組編號應是最末號,我也按照學校的分層佈置作業的方式進行了檢測的分層要求,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一個合理的分數線達到過關的標準。他是6號,定的標準就低一些,所以他每一次都會過關,得到一個笑臉,結果是對我教的學科越來越有興趣,有一次,他考的分數超過了小組長的分數,我給了他3個笑臉,他激動的到處宣揚,被班主任老師剛好發現了,問他原因,還不是很相信他能得到這個分數,就提問了試卷中的幾個問題,結果他都會,由此班主任相信了這個學生的進步,事後班主任老師給我説了這個事情,對我説這個笑臉真的很管用啊。

當然,也有一些負面的效果,就是得到了一個哭臉,心中總是不舒服的。其實,我採取這樣的措施目的是一種激勵,給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壓力。真沒有想到一個笑臉的評價會讓那麼多學生期待和由此而進步。

在序言中,吳非老師這樣寫道,“教師是一盞燈,人的能力也許有差異,但我們多多少少能照亮一個學生一點點路,僅此而已。一個學生在基礎階段可能會遇到很多個老師,你就是其中的一盞燈:你亮一點,他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過於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很明顯,吳菲老師認為教師應該是學生成長中的精神標杆,是一盞指引他們前進的燈。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3

細讀《一盞一盞的燈》此文,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真實,親切,給我快樂,教我反思。《我想叫你把話説完》的老師,因為想保護一名小學生的自信,拖了堂,而沒有拿上賽課的名次,一點都沒有後悔,內心反倒很安靜;作為教師,雖沒有把握拯救每一個學生,但在相遇的一段緣分中,老師儘量用真誠去感化,小心從事,學生因此對他説:“老師,你很天真!”;為培養孩子們正確的思維,養成良好的習慣,引領學生真正認識實踐的意義,教師明知故犯地做了符合科學教育的《“低效率”的事》;《希望所有人都幸福》中的“羅海洋”,讓我一次次感動,激勵我始終要堅守心靈的靜土,摯愛自己的事業……整本書,看似零散的一個個小故事,其實卻是渾然一體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種真情的流露,每一個故事都有發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我們用愛,可以點亮一盞盞熄滅的心燈;我們用愛,可以喚醒一個個沉睡的心靈;我們用愛,可以指引一個個迷路的孩子;我們用愛,可以驅散一縷縷內心的嚴寒。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要善待、關愛每一個學生,把學生當作人,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多與每一個學生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最信任的引路人,真正做到“感受心靈,走進心靈,培育心靈,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用真情贏得真情,用真情去點燃自信的火花”。《開在角落的花》中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能看到角落裏被人們忽視的小花,在她寂寞的世界裏,同樣有美和愛。教育的價值在於對生命的尊重,教師的眼睛,要能看到每個角落,不管孩子們是否需要你的關注,你的愛都應當無所不在。

對教師而言,面對學生微笑,也許不過是職業本能,也許僅僅是一份善意,然而學生不僅心存感激,而且長久地以之為精神動力。學生對教育的記憶,往往正是這樣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細枝末節。《因為我當年的微笑》中的“我”手術後在講台上職業性的微笑,讓畢業了多年的學生依舊心存感激,還特意回母校看望“我”,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責任,教育的價值。()作為教師,我們的微笑擁有着無窮的教育魅力。你親切的微笑,你信任的目光,你所做的一點一滴,對兒童來説,都是人間給他的温暖和愛,成為他的世界。這些瑣細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所傳達的慈愛是無私的,永恆的。對兒童來説,我們的每個笑容都在培育他們的真誠和善良。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4

寒假有幸看了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書中一兩個故事,激發了我的閲讀興趣。在這本書中的收集了60多篇教育名師的教學隨筆,故事都是平常的生活事,卻又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以現實中平凡的故事,去觸摸哪教育中的精髓,去感受教育中“美”“愛”與“責任”。本書分為兩輯第一輯是美麗的愛與微笑,第二輯是為了人,第三輯先照亮自己。生命需要照亮,這種照亮首先來自自身,來自對理想的追求。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説,這盞燈更實在,更深入人心。它不光照亮了我們的夢想,也開啟了孩子們實現夢想的大門。這盞燈讓我回憶起以前教育學生的點滴,也指明將來的道路。

這書中的第一二個故事便讓我深有感觸,一個《是我想聽你把話説完》,一個是《開在角落裏的花》。《我想聽你把話説完》首先點明瞭不拖堂,應該成為教師的好習慣。而但當一個孩子正在努力組織語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教師該怎麼辦?是立刻打斷孩子的發言,結束這節課的內容,還是堅持讓孩子將要説的話説完?《我想聽你把話説完》的作者黃雅芸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而且還是在一次明確規定拖堂就扣分的大獎賽的課堂上。她堅定地選擇了後者,繼續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話説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説完整,將來他的發言才會準確簡練、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師一樣,呵護我們孩子柔弱的自信,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孩子也就不那麼難了。

《開在角落的花》是一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她患有自閉症,她時常被人們忽視在角落裏,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裏,同樣存在美和愛。教育的價值是對生命的尊重,作為老師更應該關注這樣的孩子,給他們的愛是無所不在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的腳步太過匆忙,我們總在錯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裏尋找到了美。也許,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為何將這樣的孩子生下來,不能像我們常人一樣享受生活,其實不然,她的心裏其實不需要你的憐惜。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藍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陽光,而清清,這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卻能看到花壇角落裏被人們忽視的.小花,能懂得欣賞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親吻自己喜歡的事物!我為她感到震撼!而對於清清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的我,很少細心地去觀察孩子,很多時候在對他們説教,其實原來孩子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尊重,只有在的愛的環境裏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此時在我心中對於這盞燈的理解有很多,它可以説是理解,可以説是尊重,更可以説是愛!源於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愛,源於老師對學生的愛,源於學生對生活的愛……這些故事的來源,這一切都源於愛。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5

吳非老師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將老師的作用比喻成“燈”。裏面有幾句話説的非常好。“燈光亮一些,學生就走的遠一些,燈光暗淡,學生就會徘徊。”所以,老師是學生的成長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導者。書裏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們傳遞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滌着我們的心靈,啟迪着我們的智慧。張小兵老師寫的《不一樣的“阿慢”》,黃雅芸老師寫的《我想聽你把話説完》,《開在角落裏的花》,《窗簾鈎成了精》……這些有愛心,耐心的老師,用心呵護着每一個幼小孩子的心靈,成為一盞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

我也回想起在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中,有幾個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的餘光依然時時影響着我,我的幼兒園的老師,我的小學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語老師,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語老師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學的一位老師,想想他們之所以給我留下這樣深的印象,絕不是他們嚴厲嚴肅,甚至批評或者毆打,而是他們對我的愛,他們對我的寬容,給我的温暖,雖然我也有錯的時候,可是他們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讓我一直懷念着他們。還有他們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學,也應該給予孩子愛和温暖,呵護他們的心靈,在他們的成長中用真誠和真心澆灌心靈的花朵。讓自己也能成為一盞燈,也能引領學生走一段路程。

書中有幾句話説的非常好:“一個人在接受基礎教育的12年裏,會有幾十位老師教過他。他會記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燈一樣在他的生命中長久地閃爍呢?他會記住的是魅力的愛與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時輕輕扶他站起來的,那些在他迷惘時給他指過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時託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絕望無助時投來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鮮明個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盞一盞的燈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畫面中,成為他青春歌謠中難忘的意象”抄錄至此,值得思考。

標籤: 讀後感 精選 一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4rz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