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逍遙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逍遙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逍遙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逍遙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逍遙遊讀後感1

魯迅先生譽為“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之”的著作《莊子》經時間與世事的洗禮已然成為道家哲學的鉅著,同時又是一部文學名著,李白稱其為“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莊子的《逍遙遊》居《莊子》內篇之首,文采絢麗,想象奇詭,構造種種神仙方物以喻世警人,奠定了莊子哲學的基調,也使我輩讀者得以一窺莊子文采的精妙。《逍遙遊》成為傳世經典之作,歷千年而不衰,也向我們昭示了莊子哲學的勃勃生機。

經典並非是金屬與過去的純粹靜止,獨立自足的東西,經典的永恆不僅僅在於超越具體的時間,空間,還在於它能在人的參與和關照下持續的湧現其新的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呈現其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即經典的意義不在於靜止的過去,而在於不斷的生成。《逍遙遊》借鯤化為鵬徙南冥的寓言闡明作者蔑視人間一切功名利祿以求不受外無限制的絕對自由觀,是莊子精神的集中體現,也貫穿了整個中國的思想史及文學史。其對當代人的啟示,在於其超脱精神,提升自我的心靈境界。

在莊子的時代,如司馬遷《史記》所作浮世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功利的社會營營苟苟,紛擾異常。但在莊子看來,人世間的一切爭鬥,權謀,都不過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陷於其中,則終身受累,不能自拔。兩千三百年前的莊子時代如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又好到哪裏去了麼?人們終日忙忙碌碌,鑽營謀取,越來越瘋狂的對地球資源進行掠奪,天道日淺,人慾日深。人類如何才能跳脱出“野馬塵埃”,如何才能和蜩與學鳩相區別。莊子借大鵬南徙試圖給出我們答案。人類應該正視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與萬物和諧共生共存。人們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經歷了一個變化的認識過程。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人對自然心懷敬畏,農業文明時,人們對自然期盼,親和,希望物阜年豐。當私有制培養了人的佔有慾時,日益膨脹的佔有慾使人的自大有增無減,文藝復興被認為是人的覺醒的時代,覺醒的人認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萬物的靈長,欲使人倍感豪邁,一小天下。

從工業文明崛起到現代,人類的自我便無限擴張,作為集體的人類在自然面前飛揚跋扈,不可一世,一發而不可收。近代歷史的幾百年人對地球的破壞可謂愈演愈烈,只知貪婪索取,不惜自毀家園,自然界在承受萬重苦難的同時,已經頻頻警示,有識之士也早就開始呼籲。當新世紀的鐘聲敲響時,人應深思,人類對自我,對世界的人是經過長期的探索,積累,驗證,總結,究竟有沒有長足的進步?人在宇宙中,究竟應處於什麼位置?對此,莊子在《秋水》篇中就論到:“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指出人在天地間所佔位置不過是億萬分之一,只應和萬物一樣共享朝暉晚霞。人只有跳出自己的囿域,乘上鯤鵬之背,上達九萬里的高空,才能俯瞰人世間種種自作聰明其實愚蠢至極的爭鬥和掠奪,人才會認識到自己的人是多麼可笑,從而獲得智慧。其次,“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指明認識是有侷限的,人的認識是有盲點的。那麼就對人類最為信賴和引以為傲的理性提出拷問。這也正是西方哲學所前進的道路。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侷限的,人類的智慧並不像人們自己設想的那樣可靠。《逍遙遊》中連叔回答肩吾的提問時明白指出:“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人類尋找智慧的過程是艱難的,也應該是前赴後繼,不斷超越的。而今天,當人類為物慾所障,淹沒在務實之風,功利之計及你追我趕的緊張生活,越來越疏離從容的生活節奏,也遠離了沉思默想,對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天生的好奇,驚異之心,善於懷疑,敏於傾聽,深於體驗,精於反思等特點,日漸消耗。

人又有什麼充足的理由傲視萬物,以地球的主人自居,任意胡作非為?在《逍遙遊》中,莊子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討論有用與無用,大用與小用。似乎現代人自認為更切近的把握了什麼是“有用”,即能使自己短平快的獲得想要獲得的一切,包括權勢,利益等等就是有用,就是有利於自己。這在惠施看來是無可置疑的,而莊子則睿智的指出,有用無用的標準是主觀的,大用小用的結果是事在人為的。同樣的防治龜手的藥在不一樣的人手中就會發揮不一樣的功效,發揮不一樣的作用,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物是否有用要看人是否會用,會用則物無可不用。惠子的問題:“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在莊子那裏,“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可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自然,有用無用也就無需再爭辯了。

其實,在這裏,正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器與官之間的關係,單獨作為“器”,就僅只侷限在個體身上,用的範圍也就小得多,當你放開眼界,從更高的層次來審視和驗檢,單獨的“器”才能成為有機整體的一個發揮自己官能的“官”出現在你的視野中,而此時,他的“用”是大是小,是有是無也許就與先前的結論大相徑庭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人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走過的曲折複雜的歷程。黑龍江的荒地經過人類不屈不撓的,兢兢業業地開墾過後,貢獻給人類的除了區域性的糧食豐產還有更大範圍的土地和空氣得不到淨化,以及還不可預測的更長期的什麼影響。可是在人們認識到這些的時候,能做得除了悔不當初之外已經不多。人們對自然橫加干涉的結果是遭到無情的報復,自然修復自己的方式並不會按照人的意願進行。東北的荒地看似無用,但大而觀之,則對保持水土,調節生態作用巨大,發揮着“地球之腎”的功能。便如哲學,有用還是無用,也絕非世俗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所能衡量,哲學之用是根本大用,“大而無當”或許是一種哲學的崇高。

人類歷史上許多無知,愚昧的人禍以及當代普遍瀰漫的人文危機,無智慧狀況與哲學受冷落,被誤解相關聯。最後,《逍遙遊》中出現了莊子理想中的神人,至人,聖人的具體形象,既“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神人形象。她“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她“之人也,之德也,將旁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這個神人的形象寄予了莊子最高的人格理想,展現了一種理想化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通達人生理想境界之美妙而有效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逍遙遊不是指向迷失本性的醉生夢死,更不是指向喪失現實人生的邪教性寂滅,也不是看破紅塵的消極出世,而是指向主體身心的審美體驗,即人生的詩意化,審美化。

這實際上是忘我境界的一種引申性和自覺性追求。身陷物慾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的人只會對“藐姑射神人”是位神話而付之一笑,殊不知,這種對神人的嚮往與追求中恰恰藴含着他們最最需要的超脱的,純粹的智慧。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今天,很多人價值迷失,心靈恍惚,他們需要澄明的智慧。人們對抗物慾橫流的社會可以從兩千多年前的莊子那裏得到啟迪。

逍遙遊讀後感2

“逍遙遊”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莊子對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對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從主觀形體和客觀現實環境中提煉。《逍遙遊》的主旨是人應該擺脱一切功名利祿權勢的束縛,在精神上達到一個超然物外、悠然無為、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借《逍遙遊》為人們開闢了一個自由空靈、超脱時空的天地。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温去温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鈎心鬥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他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得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他,去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

逍遙遊讀後感3

一、“逍遙遊”——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遊

人教版第四冊所選《逍遙遊》為《莊子》一書的首篇,主旨是講人生的境界。在莊子看來,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遙遊”。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

先説“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或內心狀態。《莊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如“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故“逍遙”的本質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

其次説“遊”。“遊”作為人的主體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莊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但莊子哲學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遊”一詞時,多數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漫遊”。

“逍遙遊”中的“遊”也是如此。“遊”是心遊,是讓心遊於“無限時空”中的精神漫遊,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行的交遊、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説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遊”才“逍遙”。

二、“至人”“神人”“聖人”——精神自由的“逍遙”者

莊子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道”論。莊子認為,“道”生天地萬物,“道”使天地萬物生滅流變,無窮無盡。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無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也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是這個“道”運行的結果,也是這個“道”的具體表現,這叫“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道”的本質特徵就是自自然然,無為無不為,無目的又合目的。人類是順“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質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甚或無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樣,本屬自然,無目的又合目的,無所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莊子》一書中,“真人”也被稱作“至人”“神人”“聖人”。因為“真人”是依乎天道、順乎人性自然地活着,達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莊子又稱其為“至人”:“真人”在人世間順性自然,無為無不為,超凡脱俗,故莊子也稱其為“神人”:“真人”是領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間生活已無所不通,《説文解字》説:“聖者,通也”,故莊子還把“真人”稱作“聖人”。《逍遙遊》中説“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三者名殊而實指為一。“無己”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無名”“無功”同樣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這三種狀態都是人在體道自然中無為無不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聖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而“無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遙遊”。

逍遙遊讀後感4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逐一個夢想——自由。從個體來説,柏拉圖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孔子追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從民族來説,無數被壓迫人民為爭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獨立而奮起反抗不惜流血犧牲;從國家來説,人們為尋求不斷髮展提出自由新口號:經濟要求發展“自由貿易”、“自由競爭”,一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謀求更廣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樣要求自由的空氣、自由的呼吸、以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面貌……人們心中對自由的呼聲從古一直綿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麼?自由在哪裏?怎麼實現自由?我們心中久久的疑惑誰來解開?

那麼不妨靜下心來,漫步於幽靜的樹木或湖畔,來品讀一番莊子的《逍遙遊》,聆聽那從遠古而來的期盼,來體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於天際。

《逍遙遊》是《莊子》書中的首篇,也是莊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莊子研究》課程的時候,我認真地聽老師解讀了《逍遙遊》這篇文章,在深入閲讀之後,我覺得莊子的確不愧是影響漢文化甚深且遠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闡述的觀念也在數千年以下不斷的對後世產生影響。另外,莊子也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這篇《逍遙遊》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有中心思想貫串其中:他就是要人們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牽絆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觀念或是現實取向的功利價值觀之中。

逍遙遊讀後感5

莊子是一位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這幾天,我津津有味、如飢似渴地讀了莊子寫的《逍遙遊》。

令我至今難忘的是《逍遙遊》中的這樣一段話:“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再説,積存的水不夠深,它就無力承載大船。倒一杯水在低窪之處,只有小草可以當船;放上杯子,它就着地不動了,這是水少但是船大的緣故。積存的風不夠大,就沒有力氣承載巨翅。所以,大鵬飛到九萬里的高空,才能算抵達風的上方,這樣才可以乘着風力,背靠着青天,完全沒有任何阻礙,然後,才可以開始飛向南方。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之前,都要打好充分的提前量。

《莊子逍遙遊》是一本好書,裏面的奧妙無窮無盡,讓我如醉如痴、令我受益匪淺,還有一些奧妙,等着你去探索和發現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ljjp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