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弟子規》有感4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

今年暑假,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媽媽的指導下,讀完了《弟子規》這本書。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是,它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首先,我們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愛護兄弟姐妹。其次,做事情要謙虛謹慎,信守誠諾,講求信用。然後,對大眾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最後還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啟迪,它啟迪了我如何做人。我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首先我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老師的人。

爸爸為了讓我和弟弟生活得更好,為了讓我和弟弟以後能上更好的學校。他孤身一人遠離家鄉去了外地辛苦工作。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我和弟弟,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夢想,天天圍着我和弟弟轉,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老師教給我們知識,教給我們文化,教給我們禮儀。他們無私地奉獻出他們的全部,包括他們美麗的青春。所以,我們應該尊敬他們,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珍惜老師們的勞動成果。以後學有所成,一定不忘師恩,常去看望我們的老師們。

我覺得《弟子規》是一本好書,同學們一定要去讀一讀、學一學。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2

窗外的北風呼嘯着,昔日高大威猛的大樹,也得低聲求饒。獨自一人坐在温暖的小屋裏,在暗黃的燈光下,翻閲着《弟子規》。眼前似乎浮現出孔子老先生正吟讀着那代代相傳的經典名句:“弟子規,聖人訓。守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那聲音如魂牽夢嬈,在我耳邊久久迴盪。我知道,那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以無盡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我不是什麼偉大的聖人,但我至少知道一個做人的根本:誠信。

細細體會,我才發現這個世界成功的背後也有惡劣的一面:有的人為了得到絲毫的回報,兩個原本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互相欺騙;為了得到利潤,企業利用虛假的讚美、包裝過的慌言隨便欺騙善良、純樸的老百性;看着沿街乞討的乞丐,忍不住給他們一些錢,可又有誰知道,他們只不過是利用人們同情的心理,來為自己謀財。

誠信是人內心升起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別人。在我的身邊有許多朋友,我們都相處得非常融洽。其中有一個叫婷,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因為她很誠實,值得我去信任。如果在你的道德觀裏沒有“誠信”二字的話,那我相信,你的身邊根本就不會有人願意理睬你;誠信是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人的心鎖,也可以打開知識和財富的大門。試想,一個政府、機關部門沒有了誠信,那麼社會上還有多少誠信?

我認為,誠信甚至比孝更重要。因為一個人不會誠信,那他如何去孝?所以,請趕快乘坐誠信的地鐵,開往那美好的春天!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3

可能是受爸爸媽媽的薰陶吧,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從報紙到雜誌,書刊甚至到字典,只要帶字的我就喜歡看。其中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是《弟子規》,這本書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每天睡覺前是我最開心的時間,因為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讀《弟子規》了。今天,我很早就做完作業,拿着書來到媽媽身邊説:“媽媽,我會背誦《餘力學文》了,我背誦給你聽好嗎?”“好啊!”媽媽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拉着我坐下,示意我可以背誦了。“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一口氣把《餘力學文》背下來了。媽媽開心得把我擁入懷裏説:“這麼長的一段話,你是怎樣記的?”我自豪地説:“《餘力學文》裏不是説‘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嗎?我讀書的時候注意到眼看、心記、口唸,這樣真的很快就記下來。”媽媽笑着説:“我的女兒真聰明,學以致用,《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你要好好學習,知道嗎?”“父母命,行勿懶,我知道了。”我再一次把《入則孝》也搬出來了。“媽媽,平時我任性,愛發脾氣,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沒有聽從爸爸、媽媽正確的教導,以後我會改了。”媽媽激動地説:“《弟子規》一下子讓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

正如媽媽説的:《弟子規》讓我長大了。可是,我知道光説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做,今後在我成長過程中一定會以《弟子規》來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4

“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這本書你一定不陌生吧!我喜歡《弟子規》,特別是“餘力學文”這部分。

“餘力學文”這部分講的是怎樣學習。我尤其喜歡這句: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妨把學習計劃定得寬鬆一些,但在實際執行時要抓緊用功,不懈怠、不偷懶。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該玩的專心玩,該學的認真學,不能一心二用。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告訴了我讀書方法。是啊,遇到好詞好句和不懂的地方要做好筆記,以便向別人請教,這不正是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做的嗎?

我喜歡讀書、看書。自從我看了“餘力學文”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時,知道了把書讀好要有信心,還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這使我聯想到我讀書時的情形。我只是一味地看,雖然很用心,但並沒讀出聲,只是默讀。所以我的讀書水平一直沒有提高,直到看了《弟子規》以後,我才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改正了。

《弟子規》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喜愛《弟子規》。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5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此書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淑秀是清朝康欣年間的秀才,讀《弟子規》有感作文。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遵守的守則規範。本書分為總敍、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學文、總則六個小標題,每一個都講述一個道理,每一句都描繪一篇孝敬故事。這些故事都很令人感動。有一天,老媽喊我叫我幫她收衣服,我卻沒有回答,讀後感《讀《弟子規》有感作文》。因為我正在玩一個遊戲的最後一關,如果放棄了,前面的二十九關都白打了。但當老媽喊到第二遍:“王昕,來幫媽媽收衣服!”時,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剛剛讀的《弟子規》小標題“入則孝出則悌”中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到這,我才二話沒説,“嗖”的一下來到老媽面前,把老媽手中的衣架和鈎子搶到手中,收起衣服來。看到老媽一臉開心又無奈的表情,我心中也漸漸笑了起來。我告訴你們,孝敬父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不僅父母開心,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所以,大家也一起來讀讀《弟子規》,一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6

學校的讀書節讓我有了一次機會接觸《弟子規》。品讀後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來,竟能編出如此聖明的書來。原本一些同學還説是因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學校才會要求我們朗誦。其實不然,學校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許就是我們一輩子需要做的。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多。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説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或許現在的兒女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説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但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要我們去做事,我們應該趕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願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應該恭敬地聽而不可以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裏;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當順從他們並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傷心。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麼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温席;沈雲英替父親守衞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 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卧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們要做孝順父母的人!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7

新學期來到了,我們班級的背誦內容改成了《弟子規》。

《弟子規》主要講的就是我們做孩子,學生應該做的事。比如説:孝順、有禮貌,書裏其中有一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馬上回答,父母讓我們做什麼事的時候,不能偷懶。

可是想一想我自己呢。爸爸媽媽讓我幹什麼事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而且他們招呼我過去的時候,我也緩緩慢慢,有時候我還不答應他們。不過以後我一定服從爸爸媽媽,他們讓我做事我也會盡我的全力去做。

書中還有一條: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講的是如果父母有病了的話,爸爸媽媽吃的藥要我們先嚐一下。要晝夜侍候父母,不能離開一步。

我又回想起我小的時候:那次,我生病了。晚上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給我拿藥,一會兒給我量體温,忙的不可開交。一夜都沒有睡覺,一直守在我的身邊寸步不離。

而媽媽有病的時候我卻沒有一步不離地守在她身邊。我也就給她拿了一下水。不過以後我也會像她對我那樣寸步不離地守在她身邊。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為我做了很多事。而我卻沒有給爸爸媽媽他們做太多事。不過以後我決定一定幫助爸爸媽媽幹一些活來回報他們。我一生也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恩情的!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8

讀了《弟子規》後,我覺得最喜歡、最認同的一句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我對它的理解是:長輩沒有坐下的時候,幼小不應該坐下;長輩坐下的時候,長輩允許幼小坐下的時候才能坐下。背了《弟子規》我漸漸地想在生活中也要表現出像《弟子規》裏所説的一樣去行動。所以,我決定回到老家的時候,在眾多親人們面前表現出“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如果我這樣做的話,肯定能得到長輩們的稱讚、表揚。

有一天,我的爸爸媽媽帶我去姑姑的水廠裏看狗狗,那裏的狗狗五顏六色,非常可愛。我看完狗狗坐着姑姑的摩托車到了她家裏,姑丈在睡覺,我和姑姑輕輕地走到了客廳,姑姑坐了下來,但是我還沒有坐,等姑姑叫我坐下的時候我才坐下,接着,姑姑非常奇怪,她問我,你為啥叫你坐你才坐呢?我繪聲繪色地對姑姑説:“弟子規裏有一條叫做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姑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我長大了,懂得尊敬長輩了。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9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古老的國家裏,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而其中有一本書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她不僅教育了古人,也教育着現代人。她的名字叫做:《弟子規》。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走路喜歡一搖一晃,雙腿張得很開,搖搖擺擺地走着,活像一隻鴨子。有些高年級的同學用異樣的目光看着我。那滋味真的不好受。當我讀了《弟子規》後,知道了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時姿勢要端正,這樣才能體現出人的禮節。我那搖搖擺擺走路的壞毛病早就改掉了,而現在走路從容不迫,受人稱讚。

而《弟子規》這本書體現的不僅僅是禮節,更是孝道。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古人可是十分講究孝道的。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古代,父母不幸去世,要守喪三年,要戒除喝酒吃肉。而現在時代不同了,這裏暫且不討論這種做法是否對現代社會適合,但是古人的這種感恩、孝敬父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一定會被永遠地傳承下去。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0

《弟子規》,它是一本能使我們進步,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提高自身修養的詩歌,它十分押韻而且簡潔,深受人們的喜愛。

“冬則温夏則酰吭蚴。柙蚨ǎ霰馗媯幢孛妗!這句話是在叫我們要對父母體貼。“冬則温,夏則酢!閉餼浠盎褂懈魴」適隆

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牀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温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後句意思是:早晨起牀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裏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父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讓我們吃穿不愁,在窗明几淨的學校裏學習知識,難道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不應該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嗎?那麼從現在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吧!

我從《弟子規》中學到了許多,尤其是做人,孝敬父母。大家一齊來和我學習吧!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1

.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譯文:父母叫我們,要馬上答應,不能遲緩。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即行動。

中華是禮儀之邦,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郯子的年輕人。他冒着生命危險,突破重重困難取鹿乳奉親。身為兒女,我們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壯舉,但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回報父母。再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們捫心自問,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做到了嗎?

生活中,有許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什麼事情都讓爸爸媽媽來做,而爸爸媽媽叫他們做一點事情,他們不是趴在地上又哭又鬧,就是拖拖拉拉。從小到大,當我們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端茶送水;當颳風下雨時,父母給我們遮風擋雨……而現在父母叫我們幫忙時,我們又是怎樣做的?父母養育了我們這多年,難道我們就不應該為他們做點事嗎?我們就不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點對父母的基本禮儀也做不到,那麼又談何報答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做爸爸媽媽貼心的小棉襖,做孝順好少年。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2

“對飲食 ,勿揀擇”。這裏就講到飲食不可以挑剔,因為均衡的營養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小孩從小就挑剔食物,孩子的發育就很難保持均衡。尤其現在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有一些習慣更差的,他會在菜餚裏頭翻來翻去,挑來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會在裏頭專門挾他喜歡吃的,這是很不好的。

而“食適可,勿過則”,也就是説從小對孩子的飲食,我們要告誡她要節制。不能説今天飯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飯菜不好吃,或不喜歡吃,就少吃或不吃。孩子從小養成定時定量不挑食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健康成長,身體抵抗力才會增強。

秦夢迪小時候,大概是六歲以前,在飲食上就有這樣的毛病,吃飯幾乎不吃饃,吃菜本來就少,若是菜不可口乾脆就一口不吃,所以前兩年身體很差,特別是三、四季度,幾乎每個月都會生病,並且一生病就得到醫院輸液,記得六歲那年十月份,斷斷續續輸液輸了三星期,急得我直上火。近兩年來,隨着她飲食習慣的改善和調整,平時上醫院的次數少多了。這裏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零食、多喝白開水。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3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兒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佈。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的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説:“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後,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聖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大人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有事沒事就直叫他們名字。可學了《弟子規》裏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後,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説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4

以前我從來不太注重母親節,可是自從讀了《弟子規》,我明白了要回報父母。記得母親節時,我想送媽媽一個禮物,可不知送什麼。項鍊……太貴,花……老土。突然,我的腦海裏閃過一個主意:乾脆幫媽媽做家務吧。説幹就幹,先拖地吧,我把拖把弄濕,然後把水分擠一擠,把客廳拖了一遍。剛要完工,卻發現後面還有一排腳印讓我很鬱悶。這次我穿上鞋套繼續奮戰,汗珠已從頭上流下,但我不放棄,終於拖乾淨了。然後我又把家裏的桌子、茶几仔細地擦了一遍,並把自己的書桌收拾地整整齊齊。最後,我把抹布和拖把認真地衝洗乾淨晾在那兒,今天的勞動算是大功告成了。此時,豆大的汗珠從我頭上流到衣領上。真累!但是看着我的勞動成果,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這時,媽媽下班了,看到整潔的家,先是吃驚,然後高興地問:“這是誰幹的好事?”我得意洋洋地説:“當然是我嘍!”“今天怎麼想起幫媽媽做家務了?”媽媽不解地問。“因為今天是母親節呀!這是我送給您的禮物!”媽媽感動地説:“這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

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暗暗在想:多虧了我的好老師《弟子規》啊!

讀《弟子規》有感400字15

這幾天,我通過讀《弟子規》感受很深,書中提到: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首孝悌”中的一個“孝”字,我感覺,對於我們來説是很重要的。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總是在忙碌的追求自己的目標,對房子、車子的追求熱衷竟讓我們忘記了在家裏惦記着我們的父母。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廣告:老人一人在家,兒女告訴家裏的老人要回家吃飯,老人準備了一桌菜,耐心地等待子女們的到來,可是老人左等右等,都等到睡着了,最後,兒女們都電話電話告訴老人回不來了。老人很失望很無奈地説了句:你們都忙。

隨着我們漸漸長大,父母不在年輕,他們的希望只是子女能多多陪陪他們,多關心關心他們,爸爸媽媽就會顯得異常激動、開心,可是他們的激動、開心並不是因為你給他們買了多少小禮物。身為學生的我們,平時除了向父母要錢,也不能為爸媽幫助做些家務活。如果我們平時放學回家,能幫助家裏做些家務,好好的學習做作業或是説一句笑話逗他們開心,不需要父母你監督我,管着我,也許父母會很高興,我就成為了父母心目中的好女兒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kpd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