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初一讀後感(通用6篇)

初一讀後感(通用6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讀後感(通用6篇)

初一讀後感1

我,一個樂觀又情緒敏感的女孩,只因為看了那麼幾篇立志高遠、淡泊名利的文章,就幻想要做一名“陶淵明”居住在美好的“世外桃源”,幻想着脱離這紛紛擾擾的世間,去過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但幻想終歸是幻想,誰也做不到,看了《生活沒那麼複雜》一文我想到了:其實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那些揚言要超脱世俗的人,卻依舊在電腦面前敲打着鍵盤,瀏覽着時下最新的訊息,置身於單子產品的世界。他們在那裏款款而談什麼與世無爭、看淡生活,自己卻是那最好的反例。因而你不必去抱怨現實的不公,努力做好你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正如文中所説不要把生活看得太透徹了,生命的胡琴裏,依依呀呀的,只會是悲觀和失望。好的人生,是一片迷濛的月色,你只覺得它美,卻永遠説不清楚它美在哪裏。其實這就足夠了。

擁有一段朦朧的美好的人生也是一種幸福。

我贊同老子的順應自然,但不喜歡隨波逐流,我更渴望充滿激情和挑戰的生活。但是命運並非如時時我所願,他會給我帶來許多的欣喜、感動,他也會讓我苦惱、鬱悶。多彩的的生命才那人尋味,只有陽光的人生不是太乏味了嗎?請記住,風雨並不一定是為了阻撓你,它可能是為了磨練你的意志;閃電並不一定是為了喝退你,它可能是為了鍛鍊你的膽量;荊棘並不是為了趕跑你,它可能是為了強化你的雙腿,讓你走得更遠。

擁有一些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絕壁蒼松之所以能成就其雄姿仰觀宇宙之大,俯觀物類之勝,是因為在險境中它給了自己勇氣;懸崖瀑布之所以能吐珠噴玉,“飛流直線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舞出生命的壯美,是因為它在高崖之上他給了自己膽量;冰山雪蓮之所以冰清玉潔,雖無花之妖豔,卻全是雪白一身,是因為在嚴寒之中它給了自己温暖。我之所以不屈不撓,是因為在坎坷的路上我給了自己追求。

擁有自己的追求也是一種幸福。

快樂的來源沒人能告訴你,需要你自己去尋;樂觀的祕訣沒人能告訴你,需要你去找;幸福的理由沒人能告訴你,需要你去領會。其實幸福很簡單。一杯香茗,一張孤燈,一篇美文就是幸福;一段往事,一陣酥雨,一聲駝鈴就是幸福;一羣好友,患難與共,有福同享就是幸福。不要忽略身邊的每一縷幸福,哪怕它平淡無奇,簡單無比。

其實簡單也是幸福的一種。

初一讀後感2

《草房子》是我們全班共讀的書目,也是作者童年難忘的回憶,是我們孩子們心愛的讀物,也是教育我們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良藥。

這本書講了一些發生在油麻地小學的種種趣事,也講了許多令人傷心的回憶。桑桑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他善良活潑,每次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可是當他被一種怪病纏上之後,我不由自主的為他捏了一把汗,心中有個急促的聲音對我説:“快讀下去。”我聽從了他的話,加快了我讀書的速度,當我看見桑桑爸把桑桑帶到一座古寺中,那位老寺人看出桑桑得的是鼠疫而不是不治之症,我心中的那塊巨石也落了下來。

是啊,當我把最後一頁輕輕翻過,我的心中湧出了無數的情感。我好奇陸鶴為什麼長不出頭髮?當班上的二位同學把陸鶴的白帽子丟來丟去讓陸鶴跑前跑後的拿帽子,那剎那間我就想到哪裏把陸鶴的那頂帽子搶過了還給陸鶴。當紙月被那些板井小學的壞孩子們欺負時,我恨不得立馬跑到那兒,幫紙月教育一下這幾個壞小子,看他們幾個以後還敢不敢欺負女孩子了。當杜小康家裏破產時,我恨不得把自己幾年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給杜小康讓他們家緩解一下現在的狀況。當秦奶奶落入水中的那瞬間,我恨不得把她是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情都是不可缺少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我曾經的死黨鬧變扭,結果只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那一次,他在我家和我一起寫作業,我放下筆説:“黃飛騰,我寫完了,我去拿些飲料來你要麼?”“要”他邊寫着作業邊對我説。可是當我把飲料拿回來時我放在桌子上的本子不見了,就有些氣憤地説:“黃飛騰。”“怎麼了?”他依舊在寫作業沒有抬頭。我又把聲音提高了幾個分貝説:“是不是你拿了我的本子,那可是我連一頁都沒用過的本子,是我最珍貴的本子!你快點把本子還給我!”“我沒拿你的本子啊!”他被我説的也有的氣惱了。“就你和我沒有別人,除了你誰拿我本子啊!”“我也不知道怎麼誰那你的本子,當是我真的沒有那你的本子啊!”説完,他生氣地摔門走人。我也生氣地把飲料放回冰箱,我看見我珍貴的本子在冰箱的裏面靜靜的躺着。愣了幾秒後,立即向小區奔去找到黃飛騰向他説:額……那個什麼,對不起剛剛那麼兇還罵你真不好意思。”他笑了説沒事,我見他這樣覺得自己很慚愧,就摟着他的胳膊對他説:“為了感謝你這麼好的對我,我就忍痛割愛請你喝冷飲吧。”

有時候我們不應該過早的定奪自己的想法,千萬要好好想想再做決定,不要和我一樣,差一點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初一讀後感3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看過夏洛蒂勃朗特寫的《簡愛》。

《簡愛》的作者温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眾,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極其強烈的自尊心。

簡愛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深深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着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小説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自己的尊嚴和真愛。

簡愛的獨特人格和品質又何止這些,不然平平凡凡的她怎能魅力經久不衰,感動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任何東西都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殆盡,只有美好的精神品質能流芳百世。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怎樣,都應在生活中永葆一顆美麗的心。用心生活,自尊自愛,做最真實的自己。還有現在的人們為了金錢和權力,寧願拋棄所有包括愛情和人格,像簡愛這樣可以為了愛情和人格拋棄所有的人不多了。而《簡愛》這本書還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全力追求愛情和作為一個人所有的尊嚴。

初一讀後感4

《愛的教育》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然後《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用心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

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在《愛的教育》一書中處處都有這種氣息,個性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讓我不經為裏面的主人公馬爾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3歲時為了擺清債務,獨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一個富有的人家去當了女傭,之後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能夠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然後馬爾可在去美洲找母親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也有壞,像慈祥的倫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當然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好人等等。在這些人的幫忙下馬爾可最後找到了母親。

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在《愛的教育》一書中不時有出現震撼人心的愛國故事。像愛國少年他為了國家的尊嚴連錢也不要,把它全扔到了辱罵他國家的人臉上和頭上。年輕的少年鼓手為不讓自我的'國家失敗,冒着猶如暴雨般的子彈去求救,雖然最後他們勝利了,可他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我們做為炎黃子孫更就應要有一顆熱愛祖國真摯的心,仁以為己任的想法,然後將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用愛國的熱情洋溢全世界,感染全世界。

《愛的教育》中我想“愛會是什麼呢?”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為國獻身……

初一讀後感5

這是一本神奇的充滿糖果香味的書,是一本關於愛與大自然的心靈魔法書,也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的書,它就是《祕密花園》。

在故事的開頭,我們彷彿被作者帶進了一場灰暗的電影。主人公瑪麗·倫諾克斯出生再印度,她的父母從不把她當回事,瑪麗一出生就被交給了保姆照顧。父母的冷漠和眾多僕人的百依百順讓她長成了一個瘦弱、乏味、古怪的小女孩,任性而又暴躁,只專注於自己。然而,從某天早晨開始,一切都改變了。

這天早晨,家中氣氛神祕,原因是霍亂爆發了。房子裏的僕人們、瑪麗的父母都接二連三的死去了。但瑪麗什麼都不知道,房子裏就這樣只剩下了她一個人。後來人們發現了這個僅剩的小女孩,她被送到了英國、她的舅舅克蘭文先生的莊園裏去了。莊園大而空曠,陰冷而由神祕。瑪麗從管家那裏聽説了一個神祕的廢棄的花園,連門都找不到。這激發了瑪麗的好奇心。在一隻知更鳥的幫助下,她無意中從土裏挖出了花園的鑰匙,並進入了這個隱藏的花園。

在花園裏,瑪麗和佃户的兒子迪肯一起栽種花草。然後瑪麗又發現了莊園裏的另一個祕密。她在夜裏尋着哭聲找到了莊園主的兒子柯林——一個和瑪麗一樣任性古怪、瘦弱多病而由暴躁的孩子。意想不到的是同樣古怪的瑪麗竟鎮住了他,並帶他進入了祕密花園,參與這個大自然的祕密。

三個孩子在祕密花園裏種下了許多花草,漸漸地,這裏成了花的海洋,瑪麗和柯林也一天天健康起來,但他們始終保守着這個祕密。最後,克蘭文先生旅行回家,驚喜的發現兩個孩子早已不再是以前那樣乖戾而又古怪任性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大自然的魔法。

本書的開頭沉重而又陰鬱,作者緩慢地講述了一個昏暗地故事。從故事的開始,主人公瑪麗就成了孤兒,接着她來到了陰冷古老的莊園,當她開始尋找祕密花園的門時,讀者的好奇心已被作者勾起,但作者仍然不緊不慢,讓人恨不得把書翻倒後面一看究竟。終於,瑪麗找到了花園門,並開始了耕種。故事變得明亮起來,彷彿點燃了一盞燈。當瑪麗找到了被藏起來得柯林並把他帶進花園時,另一盞燈也被點亮了。

在這個祕密花園裏,一切都只屬於這三個孩子。他們在花園裏嬉戲,看着各種花草從泥土中長出來,看一切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每天都有新的變化。作者的描寫讓一個夢境一般花園真實地出現在了我們身邊,裏面滿是玫瑰、龍膽花、鈴蘭、飛燕草、鳶尾花、百合、木樨,還有各種可愛的動物,松鼠、知更鳥、狐狸、羊羔和兔子。

初一讀後感6

我讀了孫犁寫的《荷花澱》。《荷花澱》描繪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河北白洋澱的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頑強抗爭的故事,以及作者對過去時光的追憶與懷念。《荷花澱》是一本值得用心去讀的書。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隧道,讓過往的歷史歷歷在目。

戰爭是殘酷而又無情的,但是在美麗恬靜的自然風光下,卻有着人性的善良與美麗。白洋澱的婦女不僅勤勞、能幹、識大體,而且也是多情、樂觀、堅強的。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震動”説明水生妻子雖然很高興丈夫回到家,但時間緊迫,相聚時光短暫,明天又要離去,再次相見又不知何時,心裏有些依依不捨、緊張、不安。“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女人表面上説自己不想去看丈夫,是受人之託沒辦法才去看的,其實那是出於女性的羞澀,所以才對別人説是婆婆讓她去的。她心裏很希望見到丈夫,想念丈夫,希望丈夫一路平安無事。“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失望”“傷心”説明女人們去看望丈夫卻得知丈夫所在的部隊已經離開了,心中很失落。“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女人本應該呆在家裏過着平靜而安寧的生活,但她們學會了射擊、警戒,與敵人勇敢作戰,這同時也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使得嬌弱的女子變得像男子一樣勇敢堅強。

那麼,白洋澱婦女的形象又是怎麼來的呢?

“她在生活上對你的照顧,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幫助,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寫進你的小説。至於語言,你自己承認,她是你的第二源泉。”在這裏,作者借別人之語表達了對亡妻的感激。“我們結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可以説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作者表達了對亡妻深深的內疚。可以説,作者妻子身上的很多傳統美德,便是他寫白洋澱婦女優秀品質的靈感。

《荷花澱》寫出了生活在日寇鐵蹄下的人民是多麼希望抗日戰爭早日結束,讓和平早日降臨。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平靜安寧的生活,並非殘酷無情的戰爭,讓我們趕走日本侵略者,保衞家園。同時,夫妻之情、家國之愛、崇高精神,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82e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