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千家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千家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千家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家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千家詩讀後感1

蘇軾説:“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徜徉書海,可以陶冶性情,淨化心靈,給人美的享受。

我五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讀《千家詩》了。那個時候我還有很多字不認識,也不知道詩中的意思。媽媽就一遍一遍地教我讀,直到我會背為止。剛開始,我覺得背詩很難,甚至還產生了牴觸情緒。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堅持了下來,並且越背越多,漸漸地愛上了讀詩、背詩。現在我八歲多了,上小學三年級。《千家詩》成了我們學校的必讀書目,我再次捧起了這本書認真地讀、背。隨着識字量的增加,理解力變強,我讀起來只覺得口齒留香,感覺古詩詞愈加有趣了。

《千家詩》這本書所選作品多為唐代詩人著名的絕句和律詩。篇幅短小,音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詩中意趣更是令人心情激盪。當讀到唐代詩人李適之的《罷相作》時,我既敬佩又憤怒。詩句:“避賢初罷相,樂賢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讓我想到詩人心懷天下、愛國愛民的情懷。他身居高位,為了國家,甘願讓賢,讓人敬佩;也讓我想到那些追逐功名利祿的俗士,他們眼中只有利益,只有榮華富貴,巴結奉承,一旦別人退位,他們便避而遠之,實在可鄙,令人憤怒。當讀到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時,我覺得詩人是個有趣的人,愛生活的人。詩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雪和梅的爭奇鬥豔,又各顯其美。不禁讓我想到他在《雪梅》其二中的詩句“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詩人寫出了雪和梅的相互映襯,相互成全,令人深思。

培根説:“讀詩使人靈秀。”我願意在詩海中馳騁,獨享那份心靈的寧靜與安逸。誦讀古詩詞,我一直在路上。

千家詩讀後感2

大概從放假前一個月開始,到現在暑假近半,這一個多月來,我夜以繼日,誦讀不輟,終於把一本《千家詩》總共258首通背了一次。一個多月來,我把它隨身攜帶,隨手捧讀,可以説是無論何時何地的,做飯間隙,友人茶話之餘,和家人一起看電視,甚至陪女兒上興趣班也帶着。誦讀的形式更是不拘一格,視環境而定,有時高聲朗誦,有時輕吟慢詠,有時閉目默唸,有時掩卷回思,更多的時候是隨意翻閲,反覆品悟。

最愜意的莫過於夜深人靜,萬籟漸寂之時,獨坐陽台,就着一杯熱茶,伴着窗外樹杪的微響和斷續的蟬鳴,讀幾首詩,看幾頁小説。累了歇歇。再讀幾首詩,再讀幾頁小説。真是心無雜塵,倒有閒餘,與古人悠然神會,不勝痴醉,不僅沒有永夜難消的寂寥,倒常常生出幾分難挽時光逝去之匆匆的遺恨……

當朋友聽説我在通背《千家詩》時,第一時間是表示不解,接着很認真地説,你應該寫一寫你的收穫。我嘴上説不想寫,有什麼收穫啊,背過就忘,背過就忘,就享受這個過程的清心寡慾吧。可是回頭靜下來一想,又覺得確實應該提筆寫點什麼,不説什麼收穫感觸,就算是複習複習,鞏固鞏固也好啊。

《千家詩》是南宋謝枋得選編的一本詩集,全書按詩歌類別分為“七言絕句”“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五言律詩”“古詩”,共五卷。每一卷都基本按四季變換順序編排,科學合理,便於讀者理解記憶,且詩歌內容豐富,又不乏膾炙人口而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千古名篇,作為舊時人學詩的啟蒙教材,流傳很廣。我手頭這本《千家詩》,封面以淺淺的橄欖綠為主色,幾株欲露還羞、娉婷多姿的荷,淡雅清幽,古色古香,令人愛不釋手。“以詩配畫,以畫配詩”的編排方式使得詩畫相得益彰,可讓讀者更好的領悟詩歌意境。每首詩後面都有今人注評,甚至古人點評,不管是今人古人,都是語言精當,風格無拘,頗能見真性情的,雖三言兩語,或只是片言隻語,卻往往有畫龍點睛或一針見血之神效,讓人見識大開,涵詠不盡。讀之真是有趣,有益。

千家詩讀後感3

《弟子規·千家詩》是一本將《弟子規》與《千家詩》編合在一起的國學書籍,其中包含《弟子規》部分經典語句的解讀分析以及《千家詩》中詩歌的賞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整本書中“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的觀念,為學生制定了行為規範。《千家詩》是明清兩朝帶有啟迪性質的格律詩選本,所選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包含“七絕、七律、五絕、五律”四卷。

這本書《弟子規》部分對於提升人的'品德修養、普及禮儀常識很有幫助,《千家詩》部分則給人以韻律、精神上的審美愉悦。

《千家詩》部分中,有幾首詩讓我隨詩文遊覽了四季變換、西湖美景。

如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寫了詩人駕舟遊春的情景。本為春雨,卻以爛漫的“杏花雨”代替,本為春風,卻以柔情的“楊柳風”代替,細雨沾襟、清風拂面的春之美感從詩句中一下了迸發了出來。又如唐末高駢的《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首句看似平平無華,仔細品味,卻又不得不停留在“陰濃”二字感歎詩人的深意。陰濃,不光是樹葉茂盛以至樹蔭濃郁,更給人夏天烈日當空,全被遮擋在樹葉之外的感覺。將波光灩瀲的池塘水面比喻成水晶簾,更因簾動而驟覺微風,聞得一院的花香,夏日雖酷烈,卻因這微風、清香而使人覺得舒爽、心醉。真想前往這千年多前的山亭當中度過苦夏呀!再如宋朝劉翰的《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玉屏空,夜空如洗,玉色空明。這秋夜的天空,這皎潔的月光,美如玉色屏風。這秋意何處尋覓?落滿台階的梧桐葉映着月光,原來就在眼前、身邊。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政治意味或許多過景色描寫,但只一句“山外青山樓外樓”便將西湖的山水樓台青山疊翠、樓宇繁華的樣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再加上重讀了為人們所熟知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真不禁讓人對西湖心生嚮往之意。

千家詩讀後感4

《千家詩》是2007年9月出版的,是青少年優秀課外書。我讀了《千家詩》這本書之後,我感到非常的激動。

書中介紹了不少詩人失去親人而思念故鄉的詩:像鄭會寫的《題邸間壁》、李白寫的《客中行》、劉禹錫寫的《再遊玄都觀》、朱淑真寫的《落花》有不少的詩是寫詩人喜悦的:像王駕寫的《社日》、僧志南寫的《絕句》、謝枋得寫的《慶全庵桃園》、王駕寫的《春晴》。

有不少的詩是寫景的:像程顥寫的《春日偶戲》、朱熹寫的《春日》、蘇軾寫的《春宵》、楊巨源寫的《城東早春》……也有不少的詩寫的抒情的:像謝枋得寫的《花影》、劉克莊寫的《穿梭》、韓愈寫的《晚春》、王令寫的《送春》……還有不少的詩是寫傷心的:像楊萬里寫的《傷春》、朱淑真寫的《即景》、王維寫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牧寫的《七夕》……

我愛讀《千家詩》,它的知識是無比的豐富,它的韻味是無比的濃厚,它的力量是無比的強大,使全世界的人民一起朗讀起來。我愛讀《千家詩》!

千家詩讀後感5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併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弔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

號稱千家詩,究竟有多少呢?《千家詩》實際只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無從查考年代的無名氏作者2家。其中選詩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詩人只選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絕。

《千家詩》有好幾個版本,南宋詩人劉克莊編過一本《後村千家詩》,另有《新鐫五言千家詩》、《重訂千家詩》。千家詩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現在仍然可以作為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讀物。希望在閲讀與欣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m3v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