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温庭筠 >

温庭筠的楊柳枝

温庭筠的楊柳枝

温庭筠的《楊柳枝》描寫了柳枝幹絲萬縷,一抹青色,好像美麗的宮女們新粧一樣清麗,迎接着晨風的吹拂。

  楊柳枝

  唐代:温庭筠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粧待曉風。

註釋

⑴御柳——皇宮中的柳樹。九重——指皇宮,極言其深遠。《楚辭·九辯》:“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⑵鳳凰句——雕有鳳凰的花窗與繡有荷花的窗簾相映生輝。芙蓉:荷花。《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⑶景陽二句——寫宮內樓邊的條條道路上,柳枝幹絲萬縷,一抹青色,好像美麗的宮女們新粧一樣清麗,迎接着晨風的吹拂。景陽樓:宮內鐘樓。據《南齊書》載,齊武帝以宮內深隱,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鍾於景陽樓上,宮人聞鐘聲早起粧飾。

評析

這首詞寫皇宮柳色如著新粧。

“御柳如絲”句,寫了一幅廣闊的春柳畫面:“鳳凰窗映”句,繪出了富麗堂皇的宮室。“景陽樓畔”句,又將場面拉開:“一面新粧”句,將柳枝比擬成如美麗的宮女們着上新粧一樣,一派春色,迎風飄舞。短短四句,開闔有致

作者簡介

温庭筠(wēn tíng yún),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温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他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jiàn)助教。

《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温庭筠幼時已隨家客居江淮,後定居於鄠縣(今陝西户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相貌奇醜,人稱“温鍾馗”。早年苦心學文,年輕時即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説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温八叉”、“温八吟”。

性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温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詞工於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詩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於時政亦有所反映,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穠豔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現存詞數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温庭筠詩集》《金荃詞》。另著有傳奇小説集《乾巽子》,原本不傳,《太平廣記》引錄甚多。

才華橫溢

關於温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温集舊注斷為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夏承燾《温飛卿系年》以為生於元和七年(812年)。陳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蹟考辨》雲生於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樑超然《唐才子傳校箋》同意陳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於貞元十七年算,卒於鹹通七年(866年),則他享年66歲。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詩人一樣,自幼好學,苦心研習,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長於詩詞。《舊唐書》本傳中説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詞有《握蘭集》、《金荃集》,今不傳。唯《花間集》中尚存有其詞六十六首。孫光憲《北夢瑣言》説温庭筠“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在中國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説,而像温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極為罕見,實在令人驚歎之至!

考場救人

這樣有才華的人,卻數舉進士不第。今可考者,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温庭筠將近40歲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政治鬥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莊恪太子李永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後莊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捲進這起政治鬥爭中,沒受災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後,温庭筠在鄠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説,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待在家裏,不得而知。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温庭筠41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温庭筠8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又去應試。這次應試是沈詢主春闈,温庭筠卻由於攪擾場屋,弄得滿城風雨。事件的起因,是温庭筠有“救數人”的綽號,即在考場幫助左右的考生,因此這次沈詢將温庭筠特別對待,特召温庭筠於簾前試之。温庭筠因此大鬧起來,擾亂了科場。據説這次雖有沈詢嚴防,但温庭筠還是暗中幫了八個人的忙。當然,這次考試又沒能中。從此之後,也就是説從55歲起,温庭筠便絕了這門心思,不再涉足名場。

考場救人,雖屬不該,但從這裏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場救人一樣,温庭筠還幫過相國令狐綯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館中,待遇甚厚。當時唐宣宗喜歡曲詞《菩薩蠻》,令狐綯暗自請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囑咐温庭筠千萬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卻將此事傳了開來,令狐綯大為不滿。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綯的才學。唐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讓未第進士對之,温庭筠以“玉條脱”對之,宣宗很高興,予以賞賜。令狐綯不知“玉條脱”之説,問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華經》,並且説,《南華經》並非僻書,相國公務之暇,也應看點書。言外之意説令狐綯不讀書,又嘗對人説“中書省內坐將軍”,譏諷令狐綯無學。令狐綯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無行,不宜與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學不高,皆因當權者所嫉也。不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壞名聲。又相傳温庭筠在傳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唐宣宗,因不識為皇帝,曾傲語詰之。

温庭筠攪擾場屋後,貶隋州隋縣尉,當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大中十一年(857年),徐商鎮襄陽,闢為巡官,此時温庭筠已45歲。在襄陽,温庭筠與段成式、周繇等交遊酬唱。在襄陽待了幾年時間後,唐僖宗鹹通二年(861年),徐商詔徵赴闕,温庭筠隨後也離開襄陽,去了江東,此時已經49歲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時的温庭筠,雖詩名頗著,但已自潦倒,不檢行跡,與貴胄裴誠、令狐滈等博飲狎暱。當時令狐綯出鎮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時曾壓制過自己,雖是老相識,也不去看他。鹹通四年(863年),温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他將此訴於令狐綯,令狐綯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温庭筠狹邪醜跡。因此有關温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51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温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説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

才高累身

鹹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國子助教,次年,以國子助教主國子監試。曾在科場屢遭壓制的温庭筠,主試與眾不同,嚴格以文判等後,“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並書榜文曰:“右,前件進士所納詩篇等,識略精進,堪神教化,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著,燈燭之下,雄詞卓然。誠宜榜示眾人,不敢獨斷華藻。並仰榜出,以明無私。”將所試詩文公佈於眾,大有請羣眾監督的意思,杜絕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風,在當時傳為美談。而此舉又給温庭筠帶來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於眾,已遭權貴不滿,又所榜詩文中有指斥時政,揭露腐敗者,温庭筠稱讚“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更為權貴所忌恨。所以,宰相楊收非常惱怒,將温庭筠貶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貶,所以紀唐夫送其赴方城時,詩云:“且飲綠醁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遭受此次打擊,再次被貶,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鹹通七年(866 年)冬抑鬱而死。《唐才子傳》雲“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後不久而死,還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頓失意而死,千載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視權貴。所以紀唐夫送他赴方城詩又云:“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當時權貴,可以排擠、壓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卻壓制不了温庭筠的才華四溢。温庭筠終以他傑出的文學成就成為文學史上千古不朽的詩人。

標籤: 楊柳枝 温庭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ntingyun/my9e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