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柳永 >

柳永《雨霖鈴》語文閲讀答案及賞析

柳永《雨霖鈴》語文閲讀答案及賞析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語文閲讀答案及賞析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

問題1.簡析這首詞逐層深入地描寫離愁別恨的寫作特色。

答:這首詞是抒寫離愁別恨的,為了表現離別之苦,作者不僅寫出了男女雙方的依依不捨的分手場面,而且把這個場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時節,通過“寒蟬悽切”“驟雨初歇”的環境氣氛加以渲染表現,突出了離別的難以忍受,這是第一層。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通過想象,設想離別後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讓人感到,離別苦,離別後沒有你的日子更苦,這是第二層。緊接着,作者又寫到:“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意思是離別後沒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這是第三層。這首詞就是這樣逐層深入地描寫離愁別恨得逞的。

問題2.簡析這首詞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描寫離愁別恨的寫作特色。

答:“實”主要表現在上片開頭的環境描寫和中間的細節描寫,詞作主要通過這些描寫了離別的環境,渲染了氣氛,表現男女戀人的依依不捨。“虛”寫有三個層次:第一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想象前路的空曠迷茫,表現作者的孤獨和迷惘;第二個層次,“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因情造景,設想酒醒之後的情景,表現作者離開戀人之後的痛苦;第三層,“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設想在離開戀人後的漫長時間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時的感受,表現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現空間,使感情進一步深化,增強了感染力。

問題3.結合詩句,聯繫意象,簡析這首詞情景交融的寫法。

答:為了抒發離別之苦,詞人採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選取“寒蟬”“長亭”“驟雨”“都門”“蘭舟”“煙波”“暮靄”“ 楚天”“ 楊柳”“ 曉風殘月”等一系列意象,把離愁別緒的感受,通過景物描寫表現出來,使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形象和諧統一,意與境會,創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問題4.“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兩句為什麼會成為千古名句,它們好在哪裏?

答:“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虛景實寫,詞人設想出次日酒醒時的時間(曉)、地點(楊柳岸)和特定環境氛圍(寒風殘月),渲染了悲涼淒冷的氣氛,襯托出詞人形單影隻的古量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選擇,詞人選擇“楊柳”“ 曉風”“ 殘月”這三個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離別或相思的意味 用以描繪悽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詞人請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寫之中,耐人尋味。

5、《雨霖鈴》裏描寫了哪些離別情景?詞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寫的景色有什麼不同?整首詞具有怎樣的意境?

答:《雨霖鈴》描寫了餞別時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發時難分難捨的痛苦,設想中"今宵酒醒"後的淒涼、悵惘以及日後"良辰好景"不再的極度孤獨、無聊。詞的上片所描寫的景色是離別時實際的環境的,下片則是對第二天清晨酒醒後所見到的景物的設想。整首詞意境纏綿悱惻、淒涼清麗。

6、“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表現了什麼情感?

答:虛實相生,借景抒情,表達對離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7、賞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答:寓情於景,不直接説自己酒醒之後如何寂寞孤悽,只是拈出在飄流的孤舟中所見所感的三種物象:岸邊的.楊柳,黎明時的冷風,空中的殘月,渲染烘托氣氛,表達心中那種悽哀悲苦的感情。

二:

(1)在詞中作者主要選用了哪些意象,請選出兩個意象來分析它們的特點?(3分)

(2)“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用什麼寫法寫出什麼情狀?這種寫法所創設的藝術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詩來概括?(4分)

(3)清人劉熙載《藝概》中指出,柳永的詞善於運用“點染”手法。所謂“點”指的是點明情感的內涵;所謂“染”指的是用景物來渲染烘托點明的情感。請你在《雨霖鈴》一詞中找出這樣的句子,並説説這種寫法的作用與效果。(3分)

4.“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在全詞中具有怎樣的作用?(4分)

5.《雨霖鈴》一詞的詞眼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4分)

參考答案:

(1)寒蟬、長亭、驟雨、煙波、暮靄、楚天、楊柳岸、曉風、殘月等;分析略。

(2)白描手法(或細節描寫);難分難捨(依依惜別);此時無聲勝有聲。

(3)“念去去”點明離別之情,“千里煙波”“暮靄沉沉”用景來烘托離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點明離別冷落,“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二句“着意染之”。

4.解析:“寒蟬悽切”,點明節令——深秋,“蟬”而“寒”,鳴音“悽切”,渲染了悲涼的環境氣氛,為下文傷別張本,也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對長亭晚”,交代時間、地點;“驟雨”,描寫天氣;而驟雨滂沱之後,繼之以寒蟬,極力渲染悲涼之境。

答案: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瞭地點和節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為下文寫離別的場面作鋪墊。

5.解析:在這首詞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明顯是詞眼所在。“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則極言時當冷落淒涼的秋季,離情更甚於常時。

答案:詞眼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它最能體現詞的主旨,高度凝練,極富有概括性。

三:

1.柳永的這首詞,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關鍵詞是 。作者通過對人物的 和 來展現這種情感。(3分)

2.這首詞在景物描寫中運用了兩種典型的表現手法,請指出並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傷離別 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心理描寫

2: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過對“冷落清秋節”的景物的描寫,來寄寓自己與友人分別的離愁別緒。②虛實結合的手法,詩人既描寫眼前離別時的景象,又想象離別後的場景,虛實結合寫出離愁的難以排遣。

翻譯: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着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發。握着手互相瞧着,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説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説呢?!

賞析: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訣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着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着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藴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本篇為作者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詞中以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一幅秋江別離圖。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交織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難受。他真實地描述了臨別時的情景。全詞由別時眼前景入題。起三句,點明瞭時地景物,以暮色蒼蒼,蟬聲悽切來烘托分別的悽然心境。“都門”以下五句,既寫出了餞別欲飲無緒的心態,又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執手相看無語的臨別情事,語簡情深,極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領起,設想別後所經過的千里煙波,遙遠路程,令人感到離情的無限愁苦。下片重筆宕開,概括離情的傷悲。“多情”句,寫冷落淒涼的深秋,又不同於尋常,將悲傷推進一層。“今宵”二句,設想別後的境地,是在殘月高掛、曉風吹拂的楊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淒冷的自然風景畫。末以痴情語挽結,情人不在,良辰美景、無限風情統歸枉然,情意何等執着。整首詞情景兼融,結構如行雲流水般舒捲自如,時間的層次和感情的層次交疊着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liuyong/nmyk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