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的教育論文

“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的教育論文

摘要:語文教學中的“情”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情”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有利於學生陶冶情操,促進人格的完善。

“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激發學習興趣 陶冶情操 自我完善 深處的情趣和韻味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在學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發展進程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情感教育又在語文教學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下面就談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

首先,語文教學中的“情”有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學習的人只有觸及到情感的深處,才能和文章一起產生共鳴,才談得上理解作品創作意圖,體會作品中藴含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達到學習的目的。其次,語文教學中的“情”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感是作者寫作的本源,也是我們在學習文章時所必須進入的境界,只有進入了情感的境界,才能增強學習語文的熱情。再次,語文教學中的“情”有利於學生陶冶情操,促進人格的完善。

孔子很重視文學的社會作用,他説“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在興、觀、羣、怨中,讀者既增強了世界、生活、人生,自我的認識,又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全新的情感,這樣就在學習的過程中,收到了陶冶情操,促進人格完善的功效。

在教學中,情感豐富的教師往往能聲情並茂,揮灑自如地以聲激情,以聲傳情,巧妙地創設一個又一個情境,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教材中的情恰如其分地傳達出來,在課堂上運用好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在教學每個部分的內容時,努力去開掘,去發現,去擷取和積累情感,並用有聲語言或無聲語言把它傳達給學生。

有聲語言的基礎是標準流利和富於情感變化的普通話,這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質之一,這樣的語言才能很好地傳情:有些情,需要激昂慷慨的語言;有些情,需要深沉舒緩的語言;有些情,需要懊惱憤怒的語言;有些情,需要輕鬆流暢的語言;有些情,需要描述性的語言。出色的朗讀能讀出字句的音樂節奏,讀出文段的情感色彩,著名的語言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語文中的朗讀教學,並把它稱為“美讀”。他説:“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説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穫。”

還有一種無聲語言。這種語言主要用表情動作等來表達情感,它對有聲語言起輔助作用。教師在使用有聲語言時,適當地加上一些無聲語言,如面帶微笑、板起面孔、怒目相視、點頭示意、搖頭晃腦、舉手揮臂……都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要讓學生愉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和思維狀態,老師就要恰如其分地加以誘導,只有把學生的情感引發出來,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一些文章,學生在反覆玩味後很快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有一些較深奧的文章,如古代詩歌、外國文學和“五四”時期的作品等,就要求老師用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帶動、引領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教師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情感引導,可以使學生對有關事物和事理有更深的理解。

但教師畢竟不是演員,對教材中藴含的情感的抒發和表達要恰如其分,不能太忘乎所以,失去理智,弄巧成拙。對那些落後腐朽的情感,絕不能大肆渲染,並作形象的抒情。另外,教師也不應把私人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帶入課堂,影響正常的課堂情感表達,影響教學效果。還有,在學生不守紀律時,也應剋制自己的不快情感,不輕易發火,以免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要爭取讓學生處在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才能發揮到極致。

總而言之,要教出語文深處的情趣和韻味,讓學生向學、樂學,達到培養新型創造性人才的目的,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上下一番功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yev3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