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科學教師論文

小學科學教師論文

導語:科學課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但由於諸多原因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師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小學科學教師論文

小學科學教師論文【一】

“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經成為科學一個基本教學特點。因此,科學課的教學必需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那麼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如何提高科學課的課堂教學效果?以下筆者談談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激趣讓學生喜歡去發現和探究

在探究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中都承擔着不同的任務:如集中話題中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引出學生對該問題、時間或現象的最初看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情境,讓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並在發現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在一個觀察活動結束時,有意識地提問:“在觀察過程中,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儘管只是一句話,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經常這樣的教學,學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活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問題,從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決問題,開展後續活動,不再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做,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得到真正的發揮和發展。

例如,《水的觀察》是小學科學課本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第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經歷了前面三個單元植物、動物和我們自己的觀察活動後,學生對自己的感官有了初步認識、瞭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自己的感官並用比較的方法來觀察、研究水,進而對自己的感官有進一步認識、瞭解的一堂課。在這堂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順序,講究衞生和安全。基於學生前面的學習基礎,相信這堂課的學習、探究,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在教學設計時,我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將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能對事物提出科學問題作為教學設計的重點。指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感官並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學會自己設計觀察記錄表。讓學生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能留心觀察並進行觀察、探究等活動。通過探究比較,學生對水的特性有了一定的認識。為聯繫生活實際,教師又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水的現象和對水提出科學問題,至此,學生情緒高漲,思維異常活躍,每個學生都動了起來,然後進行課後拓展,讓學生帶着有興趣的問題下課,讓他們進行自主探究活動。雖然科學探究是一種讓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但顯然不是惟一的方式。課堂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所有的科學知識都只用一種方式來完成的,教師需要考慮設計一個“探究過程”。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二、交流合作使課堂更精彩

新課程實施以來,學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機會,經常會提出一些教師想不到,教材沒提示的研究方法,我想這實際上是課改所希望看到的。如果只為學生提供一兩種材料,確實又不能夠保證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研究。所以將課堂變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讓學生把課下研究的成果在課上充分的展示、交流。可以説是一種最優方法,

例如,三年級一節科學課《周圍的空氣》,要求學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氣後用感官感覺空氣,並能夠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我問,你有什麼方法也能把空氣放到課桌上進行研究呢?生:用塑料袋裝一些空氣、拿氣球吹一些空氣、我們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氣。師:好,同學們想了這麼多辦法,我們就用這些辦法來收集空氣。學生一聽到“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氣,有的往塑料袋裏吹氣,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氣,有的還在商量辦法。空氣採集到後,有的孩子在拋塑料袋,氣氛非常熱烈,效果明顯。例如,《電燈亮了》是小學科學三年級學習科目,本課屬於“電”這一教學單元。從生活中燈導入,設計安排了讓小燈泡亮起來人等探究活動和拓展活動,學生將經歷一次高度開放的探究活動。根據課的性質和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將自選材料,自行試用各種連接方式,使小電燈泡亮起來,並設法控制電燈泡的亮與滅。在學生獨立動手連接電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電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燈泡、電池、電線等。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設計實驗、使用簡單器材做實驗、探索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張揚個性,走向成功。

三、賞識教育更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上台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如學習《植物的根和莖》一課時,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後,我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此時學生思維積極,設計方案也層出不窮,有的學生乾脆走上講台,象個小老師一樣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台下的同學聽得很認真,不時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對設計得好,講得精彩的,還自發地報以熱烈的掌聲。我想這樣的課堂效果比一味的説教來的優勢吧。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善於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潛能,用心走進學生的心裏,對一些學習困難的或甘於自暴自棄的學生,要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賞,保護學生的自尊,重樹學生的自信,逐步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形成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課堂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學會選擇;課堂上學習是快樂的,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和感悟;課堂中是充滿挑戰的,給孩子一點點困難,讓他們自己起嘗試解決;課堂外是不斷延伸的,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

給孩子每次成功的機會,就是給自己最成功的、最大的機遇!

小學科學教師論文【二】

隨着新的課程的深入推進,是越來越豐富的、複雜的課堂生成現象出現在老師眼前。面對生成,該怎麼辦?筆者以為,“動態生成”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課堂不再由教師主宰,而是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注生成,以生成為教學資源,不斷創新,把師生的'互動引向深入,讓課堂上不斷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使課堂更加精彩。

一、面對生成:準備好了嗎

面對生成,教師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合適的反應,長不過幾分鐘,短不足十幾秒。仔細審視現實的科學課堂,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教師面對課堂生成的情況,或手足無措,或茫然不知。

案例1:《空氣中有什麼》一課教學片斷。師出示兩支蠟燭,點燃,再出示一大一小兩個玻璃瓶,問:如果在這兩支蠟燭上分別罩上這樣兩個玻璃瓶,請大家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生:玻璃瓶中的蠟燭會熄滅,小瓶中的蠟燭先熄滅,大瓶中的蠟燭後熄滅。因為小瓶中的空氣少,大瓶中的空氣多。師:到底會是怎樣呢?讓我們看實驗吧!(教師做演示實驗)師:實驗結果很清楚,罩上小瓶子的那根蠟燭先熄滅,罩上大瓶子的那根蠟燭後熄滅。你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1:小瓶內空氣少,所以先燒完,大瓶內空氣多,所以後燒完。生2:燃燒需要氧氣,小瓶內氧氣少,所以蠟燭先熄滅,大瓶內氧氣多,所以蠟燭熄滅得晚一些。

師:也就是説,同學們都認為燃燒需要空氣。那麼瓶中的空氣是不是全部被燒掉了呢?瓶中到底還有沒有空氣呢?接下來,我們主要來研究這個問題。

案例1 中,生1 和生2 兩位同學的發言是有差異的,這反映了兩位同學擁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水平。分析生2 的發言,我們可以判斷,該同學在課前已對空氣的成分這一知識點有所涉獵,在走進課堂時,他不再是一無所知。教師可通過追問該同學“空氣和氧氣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學生在第一種猜想“瓶中的空氣用完了,所以蠟燭熄滅了”的基礎上,產生又一種猜想:“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蠟燭熄滅是因為瓶中的氧氣用完了,但瓶中的空氣並沒用全部燒完,裏面應該還有空氣。”但教師壓根就未發現這一課堂生成資源。

案例2: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紅墨水滴到熱水和冷水中哪種情況擴散得快”這一問題時,先讓學生進行猜測,接着讓學生用實驗來探究。本來絕大部分學生的猜想和教師心中的結論是“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得快”,但是,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小組得出的結論是:紅墨水在冷水中擴散得快。這一結論與學生事先猜想的不相符,也出乎這位教師的意料。於是,這位教師要求學生重做一次實驗,其結果更是大大出乎教師的意料,有近半數的小組實驗結論為“紅黑水在冷水中擴散得快”。該教師慌了,他給學生下了結論,判定是他們將水杯“晃動了”,紅墨水應是在熱水中擴散得快呀,接着馬上轉入下一個知識點的教學。

面對課堂生成,這位教師表現得有些手足無措。意外既然發生了,我們應將“壞事”變“好事”,應該抓住機會讓學生討論:為什麼同一個實驗,同學們卻得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結論呢?原因是什麼?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影響紅墨水擴散快慢的因素是多樣的,做對比實驗時需要嚴格控制實驗變量。

二、把握生成:可以這樣做

課堂教學要重視預設,更要重視生成,以促進課堂的動態發展。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握這些動態生成性資源,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呢?

1. 借一雙“慧眼”——重視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觀察,其範圍包括認知水平、學習態度、情緒表現、人際交往、實際操作、獨創等。只有重視課堂觀察,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捕捉到更多的稍縱即逝的生成性信息,並冷靜地分析其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靈活地處理教學環節,重組教學方案,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案例3:在進行斜面的實驗教學時,我先用投影向學生講解實驗方法。講解的同時,我不忘觀察每一位同學聽講是否認真,臉上是充滿信心還是茫然無知,因為我知道這樣一些信息對後續的教學意義重大。忽然,我發現兩名學生已用木板搭出了一個斜面,用彈簧秤鈎着“重物”正想爬坡。看到這一現象,我意識到,自己講得太多了。於是,我停止了講解實驗方法,而是讓其他同學也先試着做一做。結果,通過實驗,每個學生都有收穫,結論“五花八門”,有“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費力”“在高度一定的情況下,斜面越長越省力”“在斜面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斜面越高越費力”等。

正是重視了課堂觀察,這位教師才能迅速發現有兩位同學不守“規矩”(未等教師發號施令便動起來),並冷靜地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自己講得太多了),靈活處理教學方案(讓其他同學也先試着做一做),才使學生真正“動”起來。

2. 試一試“太極拳”——將問題返還給學生

將新生成的問題返還給學生,是處理“生成”性資源的有效策略。原因有兩點:首先教師要在短促的時間裏調動大腦中儲存的資料,迅速地形成應對的策略和引導的路徑,需要一個反應思考的時間,同時,需要最大限度地獲取學生對該話題的真實思想。所以,將問題本身返還給學生,無疑會使教師獲得喘息的機會,從容不迫地在內心整合學生的發言,發現問題的癥結,找到巧妙的引導方法。其次,問題從學生中來還回到學生中去,這有意或無意的舉動正契合了新課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

案例4:在《認識磁鐵》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磁鐵有南北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結論時,一學生突然插嘴説:“老師,我覺得這個結論不對。這兒就有兩塊磁鐵(其實是一塊摔成兩段的磁鐵,斷的一頭在藍色一段的中間),你看它們怎麼同極相吸?”這位同學邊説邊拿同顏色的兩頭相接近,結果是同顏色的兩頭吸在一起了。這一結果也引起了一部分同學的認同。此時,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原因,但也沒有對這一“插嘴”置之不理,而是將問題拋給了學生:“對呀,這兩頭都是藍色標誌,應該是同極相斥,但為什麼會相吸呢?”將學生引向討論中。最後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一塊磁鐵斷掉後,每塊都會有兩個極,那塊都是藍色標誌的磁鐵它也有兩個極,剛才同顏色相吸的那頭可能就是北極,所以相吸了”這一假設,然後,用實驗驗證了這一假設。

3. 打一打“預防針”——生成也可以預設

教學的生成性,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預設或不需要改進預設?

課程專家指出,新課程改革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亙古不變的至理。我們完全可以在進行教學預設時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生活有怎樣的體驗、解讀會有哪些感悟、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練習會出現什麼錯誤……一旦我們做到儘可能地把課堂生成納入自己的教學預設中來,才可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課堂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案例5:有位教師在教學教科版科學四上教材《我的小磁鐵》一課時,為了解決“自由轉動”這一知識難點,事先在學生探究材料中進行了有意識的預設,準備了一支生鏽的頂針。在隨後的探究中,學生果然提出了疑問:我們的磁針為什麼不能指示南北方向?於是,教師便把這一組的材料在實物展示台一一出示,請大家來幫忙解決。不久,有位細心的學生舉起了手,胸有成竹地説:“老師,我知道原因了,是因為頂針上生鏽了。”接下來學生自己想辦法除去了鐵鏽。一陣驚訝聲之後,學生終於使磁鐵重新轉動起來。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此時的磁鐵轉動情況,並得出自由轉動的特點。

最後,筆者是以這樣一個觀點作為文章的結尾:過度生成的課堂,將會是沒有效率的課堂。因為,生成畢竟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為師生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富於挑戰的話題,達到解放學生身心,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一堂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應該以預先設計和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為最高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xl3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