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對中職機械製圖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

對中職機械製圖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

摘 要:機械製圖是機械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識圖能力、製圖能力和空間想象力。然中職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空間想象力差成為制約機械製圖課程學習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成為老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對中職機械製圖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機械製圖教學論文

機械製圖是機械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識圖能力、製圖能力和空間想象力。然中職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空間想象力差成為制約機械製圖課程學習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成為老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同時,隨着新技術新設備的普及,又為機械製圖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機械製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機械製圖課程茫然

據有關調查顯示,50%以上的學生是出於無奈就讀中職學校,他們在初中基礎教育階段沒有打好紮實的基礎,對機械常識缺乏瞭解,立體思維欠缺,加之進入職業學校後他們自認為沒了升學的壓力,缺乏學習目標和內在動力,完全處於漫無目標的茫然狀態,對學習該課程麻木不仁,所以最終學習效果極差。

(二)教材的實用性不強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中職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習知識實用性的最大化,而現行機械製圖教材不合理,對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講解偏少,降低了實用性。現行機械製圖,計算機輔助製圖,公差配合作為三門課程分別開設,而很多中職學生不會融會貫通,加上製圖課程與公差配合教學不同步,許多學生對圖紙上的公差代號一頭霧水,導致學生在機械製圖課程學習上的欠賬,到實際工作中都難以彌補。

(三)教學與企業需求脱節

機械專業學生成為企業員工後特別需要的是拿到零件圖能準確識讀,並按圖生產[1]。但機械製圖知識的匱乏讓其感到力不從心。同時,企業生產中繪製的零件圖大多是CAD繪製,雖然學校開設有CAD課程,但授課教師大多沒有企業實踐經驗,對機械專業知識欠缺,造成教學與生產實際脱節,也給學生就業造成困難。

二、機械製圖教學改革的思考

(一)教材的改革

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藍本,不應該單純追求各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而應根據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從中篩選出與培養職業能力有關且使用頻率較高的專業知識內容。

對現有的機械製圖教材我認為可以將點線面三章適當壓縮,重點講解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三視圖的投影規律,並加大組合體讀圖、機件的表達方法及機械圖樣閲讀的比重,這樣學生學習的知識在以後的工作中將更加學以致用[2]。

同時,將機械製圖、計算機輔助製圖、公差配合三門課程整合為一門課程,這樣既解決了學生手工繪圖與計算機繪圖嚴重脱節的問題,也培養和訓練了學生在計算機環境下的設計思維方式,使學生畢業後更能適應企業現代化生產技術的要求。

(二)教法的改革

由於高一年級學生沒有對專業的瞭解和實踐鍛鍊,頭腦中的立體概念較為欠缺,難以將平面與立體聯繫起來。因此,教學中應着重培養學生立體思維,實現空間與平面的思維轉變[3]。

1.構建模塊化教學。以教材改革為基礎,分梯度從易到難構建教學模塊,為每一個模塊制定詳細的任務書和評價標準,突出實踐在課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確學習目標,採取精講,多練和任務導向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採用模型實物教學。採用實體模型或橡皮泥等工具製作一些簡單的實物模型,觀察實體與投影平面的關係,充分了解基本體和組合體的`組成形式,直觀體會三視圖的關係,逐步提高空間想象和處理能力。

3.探索生產現場教學。將課堂搬到生產實習現場,如校內的合作企業生產車間,那裏有成熟的產品,熟練的技術工人,也有大量的生產圖紙和工藝文件。學生在企業規範化的環境中,無論是基礎的製圖規範還是識圖能力都會有明顯的提高,更能通過實際觀察理解教材中十分抽象的內容,如定位尺寸,工藝基準等,瞭解零件圖上尺寸標註的原則和要求。甚至教師可以親自操作演示零件的加工過程,對學生學習製圖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學檢測手段的改革

學生在手繪的基礎上,利用AutoCAD軟件,讓學生完成標準圖紙的繪製[4]。嚴格按照製圖的規則,圖紙大小,框線,幾何公差,標題欄等都要求學生一一做到,並將圖紙統一打印出來,讓學生互評,老師再逐一講評,表揚優點,指出不足。他們看到自己親手繪製的圖紙通過老師打印出來,會有很高的成就感,也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更可信手拈來,每個學生到企業都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為企業的骨幹人才。

面對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我們老師要在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高效教學方法。整合現有的資源,創造性的組織教學,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定能培養出更多的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滿足機械行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jkn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