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形勢下機械製造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新形勢下機械製造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1研究背景

新形勢下機械製造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德國在全球製造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德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強國,特別是機牀製造業的頂尖國家,其發佈該計劃對於我國大而不強的機牀製造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新一輪的製造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工業革命與職業教育有着互動互融、互促互進、調適調整的深層關係,職業教育應在不斷適應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更新理念、創新發展,實現自我價值。

2新趨勢下機械製造行業的新特徵

工業4.0時代,產品和服務將藉助於互聯網和其他網絡服務,通過軟件、電子及環境的結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完全不同於傳統生產方式的智能製造模式。

(1)產品需求的個性化趨勢。在工業4.0時代,用户至上是核心思維,用户對資源配置、產品設計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今後的終端客户可以更加直接地參與產品工程及設計,產品甚至可以完全按照個人意願進行生產,極端情況下將成為自動化、個性化的單件製造。

(2)生產平台的標準化要求。工業4.0戰略的關鍵是建立一個人、機器、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社會,各種終端設備、應用軟件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識別、處理、維護等必須基於一套標準化的體系,開發出一套單一的共同標準,不同公司間的網絡連接和集成才會成為可能。工業4.0的標準化不僅涉及硬件標準的統一,還有諸多軟件的制定,要求機械、加工製造、自動化工程和軟件領域的企業協作並統一標準。

(3)生產方式的模塊化策略。為了能有效地管控產品的多樣性,企業特別需要以模塊化的方式進行生產,提高效率、減低成本。只有通過將產品個性化需求進行分類,以滿足最關鍵的.共性需求,設置更小的生產單元,才能更經濟地滿足個性化需要。德國目前有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在共同開發新一代生產線,構成這種生產線的設備實現了模塊化,可以根據生產的產品種類自由更換設備模塊,而且設備模塊更換後可立即投入使用,以此推動產品設計的標準化和模塊化。

3新趨勢下機械製造專業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面對工業4.0與中國製造強國戰略,職業教育如何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對接產業、協同創新,是新時期賦予職業教育的命題。工業4.0的人才標準。基於新的生產系統和工業模式,工業4.0需要新的人才以及人才新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這對社會和教育系統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從人才種類來看,工業4.0時代任何產品中包含了軟件和無線網絡的領域都明顯地缺乏優秀的機械、電子和計算機工匠。從人才的規格構成上看,普遍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以理解和掌握在智能製造時代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設備。

以從業人員的品質要求來看,將更加關注人的創新精神和全面發展。一是更強調人的能動性。隨着智能化生產,不僅熟練工種逐漸減少,能動性崗位會變多,而且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動性的人,才可以研發最好的產業產品、創造合適的生產機制,並可以時刻以清醒的頭腦和全局的眼光獨立、快速並正確地作出決定,這是推動工業4.0的關鍵。二是更強調跨學科能力和全局意識。目前企業使用的人,都是已經具有跨學科經驗,或者是曾挑選做過這樣的交替性工作。三是更強調自我組織和情緒管理能力。工業4.0工作模型的設計需要結合個人責任和分散領導下的自治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讓員工有更多的自由做決定,更多地參與和調節自己的工作負載,而同時也能夠靈活地安排工作。

4新形勢下機械製造專業職業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

(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為了達到順應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需求,應該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培養方案的設計以符合社會對人才的知識和素質、能力的需求為原則,強化創新能力、實踐技能、綜合素質的課程體系特色,搭建保證專業基本規格的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項目化訓練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途徑。

(2)創新理論教學。對接產業,產教結合、科教融合,重建基於項目任務的教學內容。要注重機械製造專業學生的機械製圖、公差、機械原理等基礎學科的奠基教育,利用選修課的形式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選修,打造複合型人才。教學內容與教學設備要與行業技術前沿接軌,引入激光焊接、3D打印、現代加工中心以及其他智能化機械加工設備與生產鏈。

(3)創新實踐教學。圍繞“能力強”的規格定位,着力加強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圍繞行業技能,增設產品、項目的設計、開發和技能實訓,強化實踐能力訓練;圍繞執業能力,頂崗實習、加強實習規範化管理,着力提升實習質量。要建立一線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實習,參與企業的生產管理以及技術攻關,打造一支過硬的專業教師隊伍。

(4)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工業4.0以及製造強國,需要機械製造行業從業人員具有創新能力,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創造性的思維解決現場的實際問題。面對新形勢,職業教育應該以工作過程、行為為導向,選擇具有針對性、實踐性、代表性的教學案例以及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rd8e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