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試論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幾點思考論文

試論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幾點思考論文

摘要:在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許多傳統教法和現代教育理論存在爭議甚至矛盾。如語文教師需不需要就課而備課?語文課堂上老師該不該講?講多少?什麼時候講?語文課堂如何實現人文性教學?等等。本文中,就上述問題談談筆者的思考和認識。

試論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幾點思考論文

關鍵詞:備課;講授;人文教育

教學改革,素質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然而在漫長的改革進程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還存在很多值得探究的問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清規戒律不少,包括過去為適應需要,由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制定的條條框框,也包括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各種語文教學理論。下面就語文教學環節中的幾個要點也是存在較大爭議的話題,談談筆者的認識。

一、備課

一般認為,備課由三部分組成: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教材是實實在在的,教師可以將每一點落實到書面上;教法,則需要傷些腦筋,孔子的因材施教在現代教學中仍然是教師手中至高無上的法寶;而學生,教師在備課中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是與“實”的教材相對的,是“虛”的。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和狀況,是不能預料的,需要教師在備課中去猜測,從而設定可行的教學方案。正是因為這樣,教師的備課任務才顯得嚴峻。語文教師的備課究竟該備到什麼程度呢?

一位語文教師在講授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時,當講到陶淵明辭官歸田的經歷時,有個學生突然插問道:“老師,做官有什麼不好?他自己只要做個好官不就行了嗎?還可以為百姓做事。為什麼陶淵明辭官不幹了,就是情操高尚了呢?”當老師正揣摩這話的含義時——“是啊,他這是逃避。”“要是所有人都自命清高,那不是放着官場讓貪贓枉法的人佔領嗎?~也太沒有社會責任感了吧?”“不善周旋,就用‘不為五斗米折’來開脱,這種人心理脆弱,也不配做領導!”……

教室裏笑聲一片。此情此景,所謂的備課已經土崩瓦解。那麼,順勢引導,即興發揮,才是正確的選擇。而沉下臉來,對學生這種以現實來曲解歷史的做法加以斥責的“教條主義”做法是教師們首先要摒棄的。當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沉浸在熱烈的討論中的同學們以及老師似乎還不能平靜下來。在暢所欲言的氛圍中,他們談到了人生的選擇,談到了儒家的“窮則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談到了心繫人民的好乾部孔繁森;談到了陶冶性情的大自然……同學們各抒己見,教師只是作為討*羣體中的一員,甚至,教師的思路在學生的帶動下,已經違背了教材的框框。筆者認為,這種違背和超越正是教改所迫切需要的。

顯而易見,學生活躍起來的課堂才是素質教育的標誌。同樣,這堂課的備課量是驚人的。事前備課的內容基本沒用上,這堂課是該語文教師用他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備下的課。

二、授課

語文教學改革反對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這也是所有學科中最受非議的一種做法。為了讓教學改革的成果更加顯著,有些學校甚至教育部門乾脆制定各學科統一的教學模式,並制定成套的教學程序。弄的誰來上課都一個樣,甚至嚴格規定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講課不得超過多少分鐘,要掐算好時間,時間掐得好,掐得準,是一堂課成功的條件之一。最典型的有一所學校追求和倡導“啞巴上課”的境界,教師不説一句話,學生就會了,這才是真正的高手。從教育理論上講,“不講”或“少講”,充分給學生探究的空間,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然而,“老師不講”的課堂,對於語文學科而言,真的是最可取的嗎?語文能力的培養,着重在四個方面——聽,説,讀,寫。學生的這些能力,要靠語文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系統的培養和鍛鍊,不僅離不開教師的“講”,反倒是實實在在的需要。學生需要語文教師語言邏輯的薰陶,需要語文教師聲情並茂的感染。善“説”是對語文教師的要求,善“説”才更體現語文教師的才華和智慧。 既然“説”是必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恰到好處的“説”呢?某位老師上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課時,一番深情的朗讀把學生帶人了淡淡的憂傷之中,之後他用整節課時間給學生講徐志摩、林徽茵以及陸小曼的戀情,學生似乎在老師的講解中進入了徐志摩的世界。末了,該老師在下課前將自己的理解和內心感受傳達給學生:“人們都説,《再別康橋》是抒寫詩人對母校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我看他表達的其實是對流逝的歲月和永不再來的戀情的一種心痛。”下課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去查閲了徐志摩的相關資料,生平、愛情、詩集,並在課間延續了一段時間的交流和討論。在語文課堂上,尤其對文學作品進行鑑賞的時候,學生需要感染。深情的朗讀以及真實的內心交流,這位充滿激情的語文教師成功地打動了學生的心。

教師盼講,宗旨是引導和啟迪。學生學習需要充分的背景和廣泛的'想象空問,這需要教師去説,去提供,去引導;學生學習需要教師的高屋建瓴,一語破的,需要啟迪。

三、“大綱”中的人文教育

教學大綱是教師備課到授課再到輔導檢測的一個重要依據和最基本的參照。它對於教師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具有指導性的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近年來,大綱中增添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但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教條地執行大綱,生拉硬套“人文性”,反倒會扼殺很多寶貴的東西。

某教師上《活板》一課時,準備了許多輔助教具:塑料模型、膠泥等等。課堂上,邊看課文,看沈括的敍述介紹,邊組織學生動手模擬,讓學生在現代課堂中再現古代印刷的情景。儘管課堂秩序有點亂,一會兒查書中的交代,一會兒跟老師要材料,一會Jfl又去參與他人的操作過程,但是,所有的學生都興致盎然,沒有一個學生不參與,不動手。之後,老師請大家談談操作的感受,學生們都有了親身的經歷,可以有理有據地表達了,雖然很好,但古代的雕版印屜4太麻煩,哪有現代技術快捷方便?學生們提出了許多活字印刷的弊端,當然,他們是以現代印刷技術為參照聽到這裏,老師神情凝重,大聲糾正道:“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里程碑。有些同學卻不瞭解這些,實在是太缺乏民族自豪感了!”接着,老師便將課堂的重心轉移到民族燦爛文明史的回顧和陶醉中去了。這樣的結局,叫人哭笑不得。

《學記》上説,“強而勿抑,開而勿達,導而勿牽”。強調的是教學要順其自然。對《活板》而言,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民族自尊心的高度。難道學生動手的過程就不是人文性?活板的科學性嚴密性就不是人文性?生硬的強調顯得狹隘,反倒束縛了學生的想象,遮擋了學生更廣闊的視野。對於大綱中的人文導向,我們教師應做必要的分析,恰當的理解。人文是一種思想、一種理念,不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或內容。教師應做的是拓展要自然,昇華要巧妙,在關鍵時候、恰當地方,教師那麼一點,能鑽進學生的心窩。

總之,在語文教改實踐中,不能人云亦云。教改無論形式怎樣,宗旨是面向未來培養人才。面向未來培養人才,必須突破一些陳腐的傳統思想的束縛,進行教育改革。改革不是紙上談兵,不是唱高調。所謂改,所謂革,就是興利除弊。正確的做法是,傳統的東西,凡是好的、科學的,我們要繼承;新興的思想和理論,也不可以生搬硬套,一切應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講求教學實效.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v90r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