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如何避免探究教學的形式化的教學論文

如何避免探究教學的形式化的教學論文

摘 要:就如何避免探究教學的形式化,對“初中化學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並結合《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這一課例為學生創設了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深入,評價探究的成敗,提高了探究的實效。

如何避免探究教學的形式化的教學論文

關鍵詞:探究;交流;評價;體會;反思

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不同的問題、難題。首先,教師有時過分重視“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忽視了相關課程目標的落實,在突出倡導學習方式改變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重視形式上的改變,忽略了內容的落實和學習的過程。其次,某些教師強調作為內容標準的“科學探究”,十分重視“科學探究”目標的完成,加大了科學探究的教學難度。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疑難重重。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避免探究式教學的形式化。

下面就以《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為例,就如何避免探究教學的形式化,分析“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教學模式的理念和操作步驟。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1.全體性原則

全體性原則就是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探究的全過程之中。作為科學素質教育活動載體的科學探究,應該是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的活動。

2.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就是強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並掌握科學的方法,為終身學習工作奠定基礎。

3.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原則是指探究式教學應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探究式教學只是化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自身的能力特長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綜合靈活地運用科學探究。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初中化學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分為5個階段:關注、參與;實驗、探究;解釋、推論;整合、精緻;反思、評價。現以初中化學《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為例,説明“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教學模式。

1.提出問題

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在實驗室裏製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

提示學生可找出課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參考課本第六單元《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的內容,探究課本中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學生寫出實驗方案、實驗過程、現象、結論及體會,每位學生都要參與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實驗室製取出二氧化碳氣體,下星期各“科學小組”進行展示(一般3~5人作為一組)。

2.實驗探究

週末的兩天裏,各科學小組都行動起來,我用電話摸底,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對較弱的小組,到現場輔導和鼓勵。

3.成果展示與交流

上課前要求各“科學小組”先把設計的實驗方案先交上來。上課開始後,各小組開始展示其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裝置,並進行實驗,一邊實驗一邊陳述探究的過程。八個小組實驗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組有多種方案,實驗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門,酒精燈有小藥瓶做的,有玻璃膠水瓶做的;反應容器卻用醫用吊瓶、各式各樣的玻璃食品罐;導氣管用水筆芯、圓珠筆芯、自行車氣門芯、細軟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這些具有原創力的、可愛的學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動物的橡皮泥、小木塊加橡皮筋代替。實驗過程中針筒、衣服架、風鈎、回形針、瓶蓋等,都成了學生手中的實驗儀器,家裏的醋、食用鹼、裝修用剩的大理石、蠟燭、泡沫、雪餅中的乾燥劑等成了學生實驗用的藥品,他們的實驗櫥更是哪個國家實驗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種粘粘紙、彩筆畫裝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學院的`院士説:能用最簡陋的實驗設備做出實驗來是最了不起的。我們的學生不正是用最簡陋的實驗設備做出實驗來的了不起的人嗎?而且有的實驗跟教材中的實驗原理完全不同,當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們通過查資料想出的,這不僅使他們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裝置和原理,而且回顧了實驗室製取氧氣、氫氣的裝置,還掌握了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

4.反思與評價

當一個“科學小組”展示完畢後,先由小組成員自我評價,後其他小組對展示小組進行評價,最後由教師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反思,包括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態度情感的總體評價。

經過前期的準備,學生已完全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並對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態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

三、體會

1.學生探究的內容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價值性

本次課程改革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但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所有的內容都設計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探究,哪些內容要教師給出相關信息或啟發講授,我的體會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識的價值,選擇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礎地位的、規律性的內容讓學生探究。因為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真正理解了這樣的知識,就等於掌握了化學知識的主幹,形成了擴充和擴展自己知識結構的能力。

2.幫助學生建立探究的條件

在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儘量利用傳統的講授、提問、討論、實驗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究,並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幫助指導學生用家裏的廢棄物、兒時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學藥品建立小實驗室,以便為開展完全的科學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3.教師應當做探究“嚮導”

在學生探究階段,教師要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巡視各小組的表現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和輔導,如有的小組只是在盲目地做實驗,沒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融入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更為後面的整合、精緻及今後的教學安排提供具體的學生情況。

通過對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驗,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導”完全為學生的“學”服務這一現代教學思想理念,同時將學生的認知活動與非智力因素的影響緊密關聯起來,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大力倡導探究式學習的研究與實踐。

四、有待反思的問題

1.雖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的一些其他問題有待解決:(1)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儘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2)學生學習化學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3)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於時間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2.就教學內容而言,並非所有知識都應該或都適合採用探究學習,因此,哪些內容讓學生探究,開展哪些探究活動,教師要心中有數,而不能盲目或隨意而為。

3.在強調探究的同時,應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實踐證明,全面推進探究教學是行不通的,而且還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在強調探究教學時,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教學在內的其他教學方法。

4.探究性學習應不僅限於實驗探究。收集信息、思考、求證,再思考、再求證,也是一種探究式學習的模式。

實施新課改以來,我們始終立足教材,在課堂上進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能力。同時我們還為學生創設探究的環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深入,評價探究的成敗。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心,促使它們自己去獲取知識,有效地避免了“形式化”的探究,真正使課堂教學取得實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lmkl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