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體育教學方法創新論文

體育教學方法創新論文

一、新課標理念下教學觀念的轉變

體育教學方法創新論文

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向前推進,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着新課程的實施,影響到學校教育能否實施素質教育。所以教師應該具有全新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形勢下學校教育的新發展。

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在教學方法上表現出對運動技術的精雕細琢,而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興趣的不同;在師生關係上,學生處於次要地位,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始終都在跟着教師走,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而不是主動地去學習。可以説嚴重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上毫無創新意識。在教育內容和標準上,主要是考學生對動作的記憶能力和模仿能力。

終於我們迎來了新課程,使我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新課標的實施表現出了體育課程發展的新方向。新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師生關係。一切要從學生出發,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學生當中去,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一種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課程目標主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課程內容多樣化、彈性化,課程評價注重學生的發展。作為在第一線的體育教師,應該儘快進入“角色”,走進新課程。那麼如何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走進新課程、構建新型課,這是體育教學模式以及體育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因此,教師個體必須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進行教學創新的前提。但由於教師存在着個體差異,這就需要針對自身情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渠道,主動地學習。同時,進一步深入剖析和認識傳統教育的侷限性和負面影響。認真研究和探討“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瞭解學校體育教育指導思想和未來學校體育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從而在體育教學中能始終體現出以“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為主題的教育思想。

二、對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學模式的理解

1.正確理解課程的名稱和性質的變化

新課程不是傳統的體育課加上原來的健康教育課合併的綜合課程,而是更加強調體育課要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根本目的,紮紮實實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關注學生如何通過身體活動,去實現健康目標,它重視的是如何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增強體能和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而且還要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新課程強調將課程的教學與人的培養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

2.深刻理解體育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

教學模式是依據一定教學思想和教學規律而形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比較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系。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模式相比,體育教學模式除了具有教學模式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體育教學本身的特點。我們將其加以概括,把體育教學模式定義為:依據體育教學思想和體育教學規律提煉出來的具有典型性、穩定性的教學樣式,以及體育教學過程的結構和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

3.正確把握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學模式的結構要素

(1)體育教學思想

體育教學思想是體育教學模式所賴以成立的理論基礎,使人們能夠了解教學模式的來龍去脈。如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就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力圖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課程結構,融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技能和方法。

(2)教學目標

教學模式是為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中的核心因素,決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策略等方面。體育與健康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五個領域目標得到部分或全部的發展。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使得構成體育教育模式的結構要素髮生了巨大的改變,因而體育教學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

三、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實現創新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體育教師要由原來的重知識、技術傳授向重學生身心發展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由限制學生自由(如隨時向教師發問),轉變為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自由”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自身能力的轉變。

體育新課程主要是改革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體現課程的時代性。重視改造傳統項目和引入新興運動項目,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外部客觀條件。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有時是外部學習動機起作用,有時是內部學習動機起作用,二者輪流交替、互相轉化,貫穿於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直至到達既定的學習目的。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取如下措施:當學生沒有任何學習動機時,可以創設各種外部條件,以激發學生的外部學習動機:(如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內容,採用新興的街舞、健美操、搏擊操等)。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外部學習動機以後,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以及信念、理想和世界觀,並引導這些內部心理因素,使之轉化為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當學生有了強烈而持久的內部學生動機之後,仍然要利用外部條件去激發外部學習動機。如讓學生自己創編街舞、健美操等激發學生的自我鍛鍊意識。總之,要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為主,適當利用外部學習動機,使兩者並行或輪流交替。如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始終會使學生處於主動狀態,學習效果必定會大有提高。學生也可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學習,有權參與體育課程的開發和設計,可以自由練習與思考,允許標新立異。師生關係這種角色的重新定位,有力地促進了師生間的人際互動和師生關係的改善。

2.開發學生學習潛能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潛能,並且希望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學習。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學會什麼動作技術為出發點設計的,它束縛了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和利用,忽略了遠期教學效果的最佳獲得。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追求的體育教學模式則以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出發點,最終達到由“教”到“不教”,由“學會”到“會學”這一目標發展。

在“快樂足球”中米盧提出了:單純性的競技體育也可以快快樂樂地訓練、快快樂樂地比賽拼殺。米盧利用此理念激發了國家足球運動員的內在激情,從而實現了中國隊進世界盃的夢想。而我們的中小學體育何嘗不可呢?傳統的體育教學注重傳授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那種純粹為了學習某項動作或提高身體素質而教學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吃力,打從心裏對體育課失去興趣,失去信心。新課程標準下的快樂體育教學,應該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因為只有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因此,要想學生產生活動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快樂體育強調以積極的方式去促進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它追求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興趣入手,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和最拿手的體育項目,使學生產生成功的體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樂趣。

3.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近代班級授課制的建立使得對學生統一化要求很高。傳統思想影響下的體育課不管學生的先天差異與不同需求,其練習項目、次數、難度、標準都必須一致。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個體差異,統一化的體育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人體存在差異的基本規律,挫傷了不少學生的積極性,束縛了他們的個性發展。而個性化的模式就考慮了人體差異的存在,根據人的心理、能力等的差異,及時調控教學的方法策略與教學程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積極地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體育活動中需要教師因人而異地幫助學生選擇學習目標。不同的學生,由於運動能力、個性特徵的不同,他們的體育學習抱負水平也是不一定的。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成就水平的特點,幫助抱負水平較高的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實際的、動作複雜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難度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從而在不斷成功中加強體育學習動機。千萬不要讓他們好高騖遠,一旦目標遠離實際而在體育學習中受到重大挫折,就常會削弱體育學習動機,以至一蹶不振。對於抱負水平低的學生,一種情況是為他們選擇較低難度的動作,因為這類動作他們確信能夠完成,然而這種目標往往不能激發起奮發向上的學習動機。另一種情況是為他們選擇高難度動作,遠離他們的實際,使他們根本不可能達到,也不可能產生奮進的體育學習動機。因而一定要選擇適合他們實際的、由易到難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從而能形成積極進取的體育學習動機。教師應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要自尊、自信、自強,相信自己通過不斷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達到最滿意的程度。四、結論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明確健康的新觀念,緊緊圍繞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等方面的發展需要改進體育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主張全面育人為出發點和歸宿,面向終身體育,從情感教學入手,強調樂學、好學、育體和育心相結合,使學生從“讓我學”的被動狀態中解放出來,為激發、引導、提高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培養、塑造、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從中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進而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龔迎春.樂學好學知學.文教資料.2007年2月號中旬刊.

[2]朱同祥.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小學快樂體育教學.體育世界·學術.2006,12.

[3]龍升遠,宋桂梅.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發展研究.科技信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qnr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