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論文

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論文

一、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含義

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論文

導學案是教師根據學科的教材、《課程標準》、學生的認知水平自行編寫的供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它既能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又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教師體現教育教學思想,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有着重要意義。探究性學習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是“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獲取,在“探究”中發展“。探究性學習導學案”正是建立在此目的之上,教師在一般導學案的基礎上,為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挖掘學生自主探究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設計的包含目標引領、課前導學、課堂體驗、鞏固反思等模塊的程序性、科學性的學習方案。通過“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使用,可以實現以下三個目標:(1)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2)實現“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學生在“探究性導學案”的引導之下,通過課前自學、課堂提升、課後鞏固等環節的經歷,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3)教師藉助“探究性學習導學案”,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有機鏈接,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了教師的指導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導學案設計的原則

導學案是教師針對學生的有效學習而具體設計的教學方案,被稱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實現高效課堂學習等方面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而探究性學習導學案在教師的“導”上要求更高,因此,要特別重視探究性導學案的設計。為了有效發揮探究性導學案的作用,導學案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適合性原則

誠然,探究性學習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在發揮學生潛能和個性,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整個初中數學的教材安排中,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進行探究性學習,例如,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就難以實施探究性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實際的授課內容、課時的安排、學生的學情,確定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探究性學習的優勢,實現課堂學習活動收益的最大化。以初三一節“全等三角形的複習課”為例:該課是一節複習課,學生在初二已經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判定,有着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在初三進行復習時確定了“構建全等三角形知識體系,全面複習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學習目標,因此該節課適合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所以在設計探究性學習導學案時,第一步就是讓學生自行總結“全等三角形”的知識樹,包含知識點和典型例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我總結能力。

2。情境性原則

探究性學習,是從學科或生活中選擇一個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研究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自主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因此,一份好的探究性學習導學案應該從創設適度的、良好的問題情境開始,激發學生髮現並提出所要探究的問題,喚起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疑,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層次性原則

創設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情境,是探究性導學案設計的關鍵。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既要注意問題要具備啟發性、探索性、開放性,又要注意在問題的設置上應具有層次性。在問題的設置上應當由易到難,梯度推進,要體現“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認知規律,做好分層導學。設置的問題既要有利於學生打牢基礎,又要有利於拓展知識,注意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從而使學生意識到:不看書解決不了教師設計的問題,看書看得不詳細解決不了問題,光看書不思考解決不了問題,思考得不深刻也解決不了問題。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同時,在問題的設計上還要注意:(1)問題要有啟發性;(2)問題不宜太多,太細;(3)儘量不搭建“腳手架”,抑制學生的積極思維。同時,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要注意體現教師必要的指導和要求。不僅要有學習內容的指導與要求,更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設計每一步的學習環節時,教師都要想象自己就是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提前預料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應對,更重要的是,通過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主動學習。所以,在導學案中,學習目標、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要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

三、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效果評價

學生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引導下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效果如何需要及時地給予評價。因此,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設計應當把效果評價有機地融合到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特別是評價的方式不能單一,可以從課時檢測、課後反思、過程表現等方面共同進行評價。考慮到有些學習內容需要在相互評價中真正理解,所以效果評價也應該包括互評這種方式。通過效果評價,可以使學生所建立的關於知識的個人意義經歷了某種檢驗而變得更加清晰、明瞭,認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體會到應用中的有效性,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提升學生對知識加工、改組、歸納的能力,使學生站在更高的高度理解所學知識。仍以初三“全等三角形的複習課”為例,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上設計:“課後反思:(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2)自主進行糾錯,並整理在糾錯本上。”反思,既是一種思想,更是一門技術。只有經過對所學內容進行明晰且正確的反思,才能從解決問題的經歷過程中,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提升創新思想和實踐能力。進行探究性學習,就更需要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將實踐和探究融為一體,不斷提升個體能力。所謂“糾錯本”,也叫“錯題集”,是指學生在老師講評完作業或試卷以後,把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找到錯誤產生的原因,並進行錯因分析,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但是,探究性學習中的糾錯,不僅僅是把做錯的題目登記在糾錯本上,而是在不斷的積累中,進行錯題歸類,可以按知識點分類,也可以按解題的方法分類,從糾錯的本身去探究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網絡的形成。通過錯題分類也可以促成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改變定勢思維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但是,這樣要求的工作量就會很大,所以要鼓勵學生堅持下去,才能有明顯的收穫。

四、使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的收穫與體會

1。重新定位了“導”與“學”的關係新課標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老師要真正成為課堂的指導者。那麼,老師導什麼?怎麼導?學生學什麼?怎麼學?探究性學習導學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而老師通過設計探究性學習導學案,實現了對教材的總體把握,同時能基本預測課堂教學效果,使未來的課堂按老師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導學案中設計適合學生思考、學生能自己動手解決的問題。如此一來,就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改變了以往過度依賴老師的習慣以往由於過度依賴老師,學生連最簡單的問題都懶得自己去解決,其實,不管是課本中的問題,還是課堂上延伸的變式,只要肯動手、動腦,學生都可以自主解決。使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讓學生明確了學生目標,對學習的總體內容有了整體把握,從心理上克服了對學習的恐懼。而且,面對探究性學習導學案上的一個個分層設計的問題,學生由易到難,自然而然地有了成功的自豪感,當然也就會產生繼續攻克問題的願望,這樣懶於動手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通過這樣的導學案,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了自我學習的能力。

3。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不同的發展、不同的收穫探究性學習導學案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設計出符合不同層次學生髮展要求的問題,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使他們自身的價值都得到認同。

五、結束語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我們的課堂上利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進行高效的探究性學習,從課前導學到課堂體驗再到課後反思,處處體現着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參與到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和運用的過程,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中解放出來,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用探究性學習導學案教學的關鍵是要能貫徹執行下去。也就是説,要想辦法督促學生完成導學案,使導學案的實際意義能夠得以實現。實踐中,探究性學習導學案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不斷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7zvy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