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中作文教學下學生主體性策略研究論文

高中作文教學下學生主體性策略研究論文

1提高生活力

高中作文教學下學生主體性策略研究論文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葉聖陶認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生活的單調,使學生思維單一呆板;對生活感受不深刻、不強烈,使作文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空洞而蒼白,這是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真正確定的重要原因。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所觀察的事物賦以感情:感受清晨,會覺得它象綠葉一樣鮮嫩,像露水一樣明淨,像少女一樣羞怯;落葉飄零,那是“老樹的回憶”,更是“種子的萌芽”。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充滿着靈性,無不具有獨特的生命情感;古城、古建築無不凝聚着一種深遠而藴藉的歷史厚重感。只要用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就會發現能震撼自己的美。提高生活的感受力和審美能力,還要引導學生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才會對生活有較深刻的感受,才會發現美。而消沉和委靡只會喪失美感。提高生活的感受力和審美能力,還要帶領學生投入美麗的大自然,靠近過去的歷史,走入浩瀚的書海。拓寬他們的視野,感悟歷史,感悟文化,加強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2內化寫作知識

一篇文章使人首先感動必定是文本所傳達出來的審美情趣、人生理想、精神氣質,而不是寫作技巧,但寫作技巧的準確運用能更好地表現作文的內涵。高中生也很需要這樣的知識指導,但寫作知識的傳授不是生硬孤立的,而是結合實踐,使學生生動地感悟知識,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從而內化為技能的,這才是主體地位的體現。例如,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重點訓練的文體。議論文的有關知識,學生在初中已經接觸,閲讀教學中也多次學習,如果作文課堂上仍然照本宣科,勢必使學生感到厭倦,知識還是老師的知識。於是我採用了這樣的辦法:先發給學生一篇從網上下載的習作,要求十分鐘閲讀,小組討論文章的不足。學生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還提出了很多修改的意見,我鼓勵他們説,把你們的意見整理下來,也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學生完成作文之後,我抽查了個別同學的文章與原文進行比較,肯定他們的進步並指出存在的不足。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實踐中領會議論文寫作的方法,整個過程,我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

3多角度、多渠道的訓練

單一而呆板的作文訓練模式,不符合高中生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實踐證明,多角度多渠道的訓練更易激發學生興趣,打開思路,培養創新思維,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

3.1現場調查與作文訓練相結合

高中生的作文之所以“學生腔”,很重要原因在於,我們的學校教育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社會生活的教育。高中生的生活比較單一,升學的壓力更讓他們幾乎與外界相隔絕,學生的情感體驗膚淺,對生活缺乏感受,使得他們沒有激情,沒有新的材料可運用,視野狹窄可想而知。

3.2以辯論賽來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來充分發揮主體性

高中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喜歡辯論。為參加辯論,獲取勝利,他們要做充分的準備,如,尋找相關的資料、有利的證據,還要和組員深入討論分析命題的內涵、作戰的策略,反覆修改辯論的底稿。準備的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提高的過程,而激烈的'辯論,年輕人之間激烈的“碰撞”,會產生許多明亮的火花,絕對有助於他們對問題的深入認識,有助於思想水平的提高。

3.3演講

演講的準備過程同樣是一篇文章的形成過程。在同齡人面前的演講,年輕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特點,將促使學生不得不改變“假、空、虛”的作風,而力圖新穎、真誠,這些都有助於創新思維和個性的培養。

4把握好共性和個性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全體性和差異性。教育要面向全體,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他們因為原來教育環境、語言環境、家庭環境和生活體驗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作文教學應將統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結合起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挖掘潛力,得到發展,得到寫作的快樂。例如,班裏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我就鼓勵他們多寫一些農村生活題材的文章,多采用夾敍夾議的文體,力爭以情感人,以樸實取勝。課外,單獨組織他們學習普通話,進行口語訓練,通過加強口頭表達能力來提高書面表達能力。作文,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個性和情趣。如果學生能在作文裏充分地釋放他的心靈,張揚他的個性,能感覺到創作的快樂,那麼,激發他們的將不僅僅是作文的熱情,還有對文學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這就是他們主體地位最好的體現。因而,語文教師應為他們塑造這麼一個精神花園,用智慧和汗水澆灌花園裏的花草,使他們充滿着生機,燦爛地開着花朵

作者:杜小磊 單位:雲陽縣養鹿初級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n07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