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普通話教學的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普通話教學的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摘 要:作為教師的職業語言,普通話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普通話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普通話聲、韻、調的規範發音及音變規律,並具備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達到幼兒教師資格要求的普通話等級標準。本文針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出了多項措施,這些措施比較符合學前教育學生特點,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普通話教學效果。

普通話教學的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關鍵詞:普通話 興趣 曲藝

筆者一直以來的教學目標,便是要創建快樂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輕鬆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知識,培養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有效地引用了一些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在抽象的學習中加入了形象的闡釋,在枯燥的訓練中增添一點動力。這些教學方法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被動學”轉變為“主動學”。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帶來的是學習效果的提升。

一、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普通話表達能力

學生普通話表達能力練習,參考了殷亞敏教授的“當眾講話能力訓練”課程,結合學前教育學生特點,逐步進行訓練,使學生的普通話表達能力得以提高。普通話表達能力練習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克服緊張情緒練習,二是科學用氣發聲的練習,三是生動形象的講話練習。

1.克服緊張情緒練習。在新生開學的第一堂課上,我一般會要求學生進行自我介紹,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講話的勇氣,還可以簡單瞭解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在這個環節中,大多數學生會出現臉紅、説話斷斷續續等現象。有的學生雖然準備得很充分,但當他站在眾人面前時,依舊會表現出一些辭不達意等緊張現象。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缺少實踐鍛鍊。他們更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讓他們輕鬆地進行模仿、練習的方法,由外而內,通過外在體態的訓練改變內在的心理素質,達到克服緊張情緒、進行自由表達的目的。這種訓練方法,便是對外在體態進行“笑定”、“眼定”和“站定”的訓練。

2.科學用氣發聲的練習。學前教育學生將來面對的是3~6歲幼兒,有過幼兒園工作經驗的人都很清楚,工作環境有時候會非常吵,如果不懂科學用氣發聲,很容易產生咽喉部不適。董玉禮教授説:教師用嗓過度是一個普遍現象,教師存在咽喉不適的情況比一般人羣嚴重,46.1%的教師存在不同程度的咽喉部不適。檢出的咽喉疾病中,慢性咽炎、慢性喉炎、聲帶結節、聲帶息肉的患病率最高。發病原因主要是説話多,用聲方法不科學,聲帶長期疲勞,導致喉部肌肉損傷。這種職業病的發病原因就是不會用丹田發氣聲,長期咽喉肌肉緊張,靠摩擦聲帶説話造成的`。在開始普通話語音學習之前,我一般是教給學生一種“有控制的胸腹聯合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非常科學,但是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我也引用了殷老師的“耳語式練聲法”,就是有氣有字無聲。通過這種方法的練習,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用氣發聲的方法,使聲音悦耳、動聽。耳語練聲法的要求是要微笑、加上手勢、對着鏡子練。人在微笑時,全身放鬆,氣息下沉,口腔打開,這樣發出來的聲音更好聽,吐字也更輕巧;練習時加上手勢,可以身臨其境,增加形象性,語言也能生動起來,還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各種練習基本功時的毛病,調節氣息大小;通過這種練習,使吐字歸音更加標準、動聽。

3.生動形象的講話練習。語言表達的另一個要求是生動形象。練好體態語,就能抓住講話感情訓練的龍頭。講話時要善於調動思維,把腦海中儲存的形象調出來,就可以觸內景而生真情。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所提到的景物如香爐、瀑布等都是我們曾經見過的,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調動大腦分析就能很快得到一個形象的印象。

二、結合曲藝表演,提高普通話教學質量

調查顯示,從事聲樂等相關工作的人普通話水平普遍較高。這是因為學習聲樂的過程與學習普通話的過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都屬於口耳之學,而且聲樂的學習難度又高於普通話的學習,在吐字歸音、共鳴控制等多個方面的要求要高於普通話的學習要求。因此,普通話教學完全可以從教學出發,合理設計好時間,借鑑曲藝的吐字歸音訓練,糾正普通話學習中的缺陷音及錯誤音,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應用能力。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曲藝表演內容及歌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安排不同的內容,既要聯繫教學,又要考慮到學生的欣賞水平及普及性。例如在普通話學習起始階段,可以通過相聲表演及歌曲中的説唱等藝術形式訓練學生的吐字歸音。作為傳統戲曲中説唱理論的咬字方法,吐字歸音在學生心目中較為陌生,教師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給學生播放一些經典的曲藝表演及京劇唸白片段,讓他們感受中華語言之美,進而產生學習慾望。

其次,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在各種曲藝形式輔助普通話教學的過程中,應強調時間的掌握及教師示範教學的運用。這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該語音標準、富有表現力,在時間、空間及方向的把握上具備一定的掌控能力。

參考文獻

[2]王素珍 主編 幼兒教師口語訓練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7。

[3]張慧 繞口令[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94o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