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論文

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論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果敢聰明、有人優柔寡斷、有人和藹可親、有人驕橫無禮、有人喜怒畢形於外、有人哀樂不露聲色、有人大公無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高傲自信、有人謙虛自卑…….這些表明了人的心理千差萬別,而這些心理的差異都是在一定的條件和環境下形成和發展的。

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論文

如一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屢遭失敗和挫折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觀知覺,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傷害,當他再面對失敗情境或挑戰性學習任務時,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對任務反感、厭倦、乃至退避…….這就是平常所説的自卑的表現。那麼心理學教育中學生自卑的具體心理表現有哪些呢?又如何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呢?在此,談談我的點滴看法與體會。

一、學生自卑心理的表現

1.不願參加課外活動

在與同事聊天中,經常聽到有些班主任感歎:“我班的某某同學總不願意參加活動,膽子太小了……”他們僅僅是因為膽子小嗎?不,他們膽子小隻是一部分原因,而最主要的還是自卑心理。我班的男生黎某與女生侯某就是這類型學生。黎某身材高大,怎麼看他都是一塊體育的料,可偏偏在校運會報名時,他就是不願意參加,很出人意料。問及原因,説是怕參加了又不獲獎會受同學諷刺嘲笑。侯某呢,天生一副嬌巧身材,師生們都想讓她在舞台上表演一番,可她總擔心自己表演不好,會出洋相。儘管我與班幹們費了一番口舌,她就是不願參加,就一句話“我真的不行!”這類學生主要是自身心理壓力大引起的,單靠一時的動員與鼓勵,效果肯定不理想。要幫助他們走出自卑陰影,需心理調適和疏導。

2.心理脆弱,不善交往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某些學生“不合羣”,他們少與同學談話、也少與老師交流、快樂不與人分享、煩惱不向人傾訴。久而久之,就會有同學在背後説他們性格古怪。如我班的女生易某,領飯、沖涼、學習從不結伴,在教室、宿舍極少聽到她説話,凡事自個兒處理,一旦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便鬱鬱寡歡或朦在被子裏偷偷地哭。像這類學生,主要是由於平時少與人交往造成的,班主任應與家庭配合,為他們創設一個愉快的情境,增加他們與同學交往的機會,讓他們敞開心扉,多與人交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凡事依賴父母

每每開學初總看到一些學生的報名註冊手續由父母全包代辦。作為十幾歲的中學生不可能辦不了這麼簡單的事。他們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卑與惰性所致。他們當中有些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差,怕班主任問及假期情況時不知該怎麼回答,有些是因為字寫得不好,怕家長、班主任數落,所以乾脆讓父母代辦。對這類學生,班主任應多讓他們在公共場合表現自己,有意識,有目的地強化。

4.遇困難灰心喪氣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難題,受到挫折幾乎是難以避免的。心理素質好的學生會正確處理這些問題,但有些學生遇到這些問題時會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笨、基礎差、學不好、於是灰心喪氣,失望自卑,一蹶不振。如我班的男生林某,各科成績不理想,理科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寫幾何作業遇到證明題不會做,於是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在作業本里胡亂寫一些悲觀消極的話語。碰到這類學生,關鍵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確立符合實際的目標,並給他們充分鍛鍊和證明自身的機會。

二、如何幫助自卑學生

自卑並非就是麻木的產物,自卑的學生往往有比平常人更強的自尊心。他們或許成績不好,但希望自己能與“學習尖子”並駕齊驅,他們或許某方面能力不如人,但也希望自己能有令人注目的不凡之舉。他們更在意老師、同學對自己的評價。所以,作為教師,對他們不能有歧視的舉動、諷刺的言語,而應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使他擺脱自卑陰影、增強自信、努力拼搏、獲得成功。那麼該如何實施呢?

1.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自卑學生缺乏的就是自信,他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不管做什麼事,對成功都不抱多大希望。心理學研究表明,消極自卑的心理會使人的記憶和思維效率下降,從而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作為教育者,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探明其產生自卑的原因;其次,讓學生全面地瞭解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從自我封閉的防禦心理中解脱出來,在學習,生活中揚長避短,不斷髮揮自己的潛力;再次,引導他們克服弱點,培養多方面情趣,增強情緒穩定性和適應能力,鼓勵他們參加有益的活動,並在活動中釋放身上的多餘的“能量”,解除心理緊張,陶冶情趣。

2.注重心理疏導

教師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不僅要在思想上給學生以正確引導,還要在心理上給他們以耐心的疏導,心理疏導的方法很多,如談話,向學生傳播心理保健知識,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對面臨的各種問題作好心理準備;訓練,用參與實踐和組織活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鍛鍊,提高心理素質。如集體活動中的社交訓練,克服困難中的心理耐受力訓練等;陶冶,通過環境,氣氛或其他藝術手段,陶冶情操,塑造良好性格;渲泄,對學生的心理矛盾和情緒鬱結,不能靠壓抑,而要靠開闢良性渲泄的渠道,如通過體育活動,感情傾吐等方式,引導學生釋放出心理能量,求得心理平衡;還在轉移,勸慰等方法。總之,對待自卑學生,要和風細雨,熱情耐心,同時根據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3.營造良好的環境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環境塑造每個人的智慧,個性……良好的環境能令學生保持平靜的心態。一個班集體的要求,輿論和評價影響着學生素質的形成。在一個班風好的集體中,良好的心理氣氛已經成為影響整個羣體生活的一種規範力量。集體中互助信任。互助尊重,互助理解的人際關係,可使個人養成自信,樂觀的良好個性。

4.教給學生自我調適心理的方法

教會學生自我調適的方法,能使他們及時地把不良的心態調整到良好的心態。這對他們的學習,健康都有着重要作用。如自然陶冶法,心理釋放法。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當發現學生有自卑心理時,應與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幫其克服自卑。使他們具有熱情開朗、奮發有為、謙虛謹慎、自尊自強、頑強堅韌的性格,同時具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遠大的理想,熱愛生活,學習和工作,對前途充滿希望和信心,以輕鬆愉快的心情來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qg2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