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實用的課堂教學總結合集九篇

實用的課堂教學總結合集九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課堂教學總結合集九篇

課堂教學總結 篇1

為了認真貫徹縣局關於高校課堂改革的精神,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江背鎮教師的專業成長,我鎮三所中學於20xx年5月初在五美中學開展了一次高效課堂教學交流活動,本次活動還有幸邀請了縣教研室的各位資深教研員來校指導。現將本次教學交流活動總結如下:

一、處理好自主學習與講授的關係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都在思考如何在課堂中處理好自主學習與講授的關係。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倡導“混合型”,“對話型”的課堂教學。那麼,教師還要不要講授?通過對不同學科優秀教師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提出:好的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行為佔有率較高,不過一般不超出70%),同樣可以起到啟發學生、陶冶情操、激發興趣的效果。該教師講的還要講,需要多講的必須要多講,片面追求對話、互動,忽視教師的必要“講授”,這是教學的一個誤區。為追求課堂師生互動,教師刻意將講授知識變成了提問回答,造成問題繁而無序,針對性不強,主次不明,缺乏嚴密的邏輯體系,使得教學目標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無法得以實現。

二、改進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走進新課堂,我們可以看到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頗為流行。而事實情況表明,只注重“小組討論學習”這一形式,存在很多的缺點,一味追求讓學生或分組討論,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等等,而我們老師在講課中對小組討論的目的、問題、時機及過程等進行了有效的改進,取得較好的成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三、提高了教學媒體運用效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

不僅僅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口頭的交流,要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藉助必要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設備的進入使傳統教學方法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聲、光、電一體化優勢,不僅減少了教師課堂書寫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由於課堂環境的變化,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且也使課堂討論或者案例分析便於進行。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授課老師針對當前課堂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將自己的優秀成果在演示中真誠的展示給大家,集中體現在三方面:學生,教師,學生與教師互動三個方面,現向大家總結匯報如下:

1、徹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客體為主體。(學生方面)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重要的是發展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才能領悟相關學科發現、學科知識及創造過程中的收穫。因此,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很注重讓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的情境裏,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行為,獲得知識和技能,並通過他們對教學互動過程中的自身經歷、獲得理智的情感體驗、人際交往能力,積累知識和方法,培養其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還運用現代教與學的理論,通過啟發、討論等具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努力去嘗試創新、感受創新、理解創新,大大提高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創新的能力,觀察與實踐的能力,思辨的能力。

2、將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有機結合(教師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有效地引導啟發了學生,使教師教學與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獨立學習、思考和自主實踐的時空。注重了教師在“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處理好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又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又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全班同學一起研討,小組討論還不能解決的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老師就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明辨是非,尋找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總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老師充分利用了課堂上學生掌握的新知識,設計出了新穎和較有深度的話題和練習,將觸角伸向更深、更廣的天地,既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了深化,同時又將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更高的層次,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優秀思維品質和大膽創新的能力。

3、教與學的和諧“共振”。(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積極的師生互動,能合理有效地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消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領會所學知識,在參與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我校教師的授課中,很好地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教與學兩方面的最佳效益。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作為主體參與了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與能力,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使教與學有機地結合、同步發展。鼓勵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避免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

這次高效課堂教學活動,授課教師結合平常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毫無保留的予以展示,將自己的優秀成果展現出來,開拓了教師的眼界,豐富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了將教師的寶貴經驗予以普及,也為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更上一台階,我們提出更長遠的課堂教學發展方向:“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堂教學總結 篇2

新課程的實施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一場變革,但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思想要變革,我們的理念要更新。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舊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髮展提供最大的空間,要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內容,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讓他們即要“學會”,也要“會學”。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儘可能多的人類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過學習,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的能力。

那麼,如何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模式如何創新才能順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針對一系列問題,我校確立了“立足於教研、立足於課堂、立足實際、大膽改革、穩步推進”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工作來抓,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積極推進和實施課堂教學的改革。制定了《xx鎮中心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立足於縣教育局課堂教學改革精神、立足於新課程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方案,着力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實踐中求得進步,在改革中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經過我校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現將我校主要做的幾項工作彙報如下:

一、制定明確的改革目標

以課堂“教與學”的改革為新課程實施的立足點,以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為生長點,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探索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變;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策略;培養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蒐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現、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尋求適合於、滿足於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教學途徑,以實現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二、確立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1、成立由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為組員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小組,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2、緊緊圍繞《xx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量化表》開展課堂改革試驗。

3、充分發揮本校教師的積極性,通過點面結合的方法,在不同層面上進行實踐與研究。

4、在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結合學科實際,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實在、有效。

5、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鞏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必須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切實向課堂教學改革要質量,要效益,求發展。

三、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實施方案”的實施分成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XX年3月~XX年5月

(1)、成立課堂教學領導小組,指導全校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工作。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3)、開展領導下課堂聽隨堂課活動,調研、瞭解學校課堂教學實際,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為制訂方案提供依據。

(4)、制訂《xx鎮中心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由教導處具體負責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日常工作。

(5)、出台《xx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量化表》,並反饋給教師。

(二)、第二階段:XX年6月~XX年7月

(1)組織學校教師召開專題研討會,學習“學校新課堂教學評價”討論稿,對“學校新課堂教學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2)組織教師開展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初步制訂出學校具有學科特色的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策略和模式。

四、課堂教學改革結碩果

按照《xx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我校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探索新課堂教學方法、策略與模式。在各個層面展示和彙報了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今年上半年進修學校舉辦的社會學科課堂教學大賽,我校教師張黎明參賽,該教師應用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貫徹新課程課堂改革基本理念,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獲得一等獎。在數學學科教學大賽中我校董建平獲得二等獎。下半年,在全縣語文教學大賽中,我校陳冬梅老師獲得第八名的好成績。

五、存在問題

1、新教材老上法。有的教師無法把握新教材的設計意圖,教學中注重落實知識目標而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穿新鞋走老路”的課堂教學現象還存在。

2、部分教師的專業水平離新課程理念有距離。新教材要求教師能有寬泛的知識儲備及靈活的教學策略,把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整合起來,進行課程資源開發與研製,但是部分教師認識不足,難以做到。

3、新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呈現出發展的不均衡。包括老中青教師的觀念更新及行為跟進的相對不同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成為煥發生命活力的樂園。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的新紀元而努力。

課堂教學總結 篇3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並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於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於“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裏,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於後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後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後,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隻小鳥?”

板書,然後再引導學生説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裏,學生能説出乘法算式並説出為什麼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並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課堂教學總結 篇4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現在就以這學年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並且認真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學,管教管導,言傳身教,教書育人。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的改革浪潮。通過閲讀部分道德修養書籍,勇於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

二、教育工作方面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與核心,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它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當代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最終可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從而將會大大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到:不掌握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計算機學科教育己成為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針對這些情況,我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驗。平時積極參加校級教研活動,認真記錄好聽課筆記。在教學中,認真鑽研新大綱、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積極開拓教學思路,試着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的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很注重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並進行部分載錄和寫些心得體會。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並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引人入勝的開題,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上課前,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實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上課時,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遵守紀律方面

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係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毫不鬆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業務進修方面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老師得有一桶水。因此,老師就得不斷地學習、充電。我在教學之餘,除了認真參加學校的業務學習外,還擠出時間去進行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力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達到現在的教育教學要求,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當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穫的喜悦,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須在以後進一步的努力。總之一句話,我所享有的收穫我會用於下個學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問題我要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課堂教學總結 篇5

“在教育領域裏,如果將學校比喻成樹,那麼教師就是這棵大樹的根。要想樹茂葉盛,常青不衰,教師工作必須紮根在課堂教學這片沃土上。”

盱眙縣於20xx年9月進入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縣教育局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在進入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前召開了動員大會,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課程改革的領導,負責實驗區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和實施。組建課程改革實驗指導小組——跟蹤、研究、選擇關鍵性的課題深入的探索,為實驗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和幫助;組建實驗學校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實驗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定期向上級領導小組反饋實驗工作進展情況;成立實驗學校研討小組——建立縣級、校級兩級研討網絡,定期研討備課,學習教育理念,共同分析、研究新教材,探討新教法,改進學生學習狀態,及時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成立了課改辦公室,設在縣教研中心。主抓課堂教學的培訓、開展、落實、評估工作的實施過程,從而有效地全面提高伊寧縣的教育教學質量。首先做到:以“教研”為途徑、以“課改”為突破口、以“科研課題”為先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課例”為龍頭、以“專題講座”為重心、以“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主要工作從以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紮實有效、形式多樣的培訓為教師發展奠定基石

首先,我們認為教研隊伍是決定教育工作、課改實驗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抓好抓實教研隊伍的建設已成為重中之重早在20xx年教研中心就選派漢文教研員六人蔘加了自治區第一輪課程改革通識、新教材培訓;20xx年又選派民、漢教研員和學校骨幹教師三十六人蔘加自治區課程改革培訓,各實驗學校均選派骨幹教師參加自治州主辦的各類課改培訓; 20xx年5月及20xx年5月由教育局領導親自帶隊,帶領由教研中心領導、主要學科教研員和部分課改實驗學校的領導、骨幹教師組織成的考察團前往首批進行課改實驗的烏市沙區、沙灣縣、克拉瑪依市及民語進行課改實驗的喀什、阿克蘇、庫爾勒(塔城、阿勒泰)等地觀摩,學習課改實驗區的工作方法、管理手段及成功經驗。通過培訓、參觀、學習,教研員和骨幹教師的課改意識得到了強化,課改能力得到了提高,指導全縣做好課改實驗工作的信心進一步增強。在工作中,除要求教研員自身進行理論學習外,還將學習、培訓和研究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教研員的專業素質,轉變教研員的工作方式。自覺變指導檢查為合作、服務、研究,與教師建立了平等互助的關係,教研員即是指導者、合作者,又是教育者,他們知道只有通過教師的實踐才能豐富個人的教研理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第二,如果説教研員和骨幹教師是課程改革的生力軍,那麼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就是課改的主力軍,沒有教師對新課程的準確理解,大力參與和積極支持參與,課改實驗工作就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教研中心堅持把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實驗教師隊伍作為課改實施的關鍵,把培訓提高作為重點,分期分批對課改實驗教師進行培訓,明確要求參加課改實驗的教師必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自20xx年起至今,每學期寒暑假期間舉辦了中、小學各科課改實驗通識、教材分析,教材教法培訓班共計八期,前來參加培訓的各學科課改實驗教師共計3058人次,基本上達到了課改起始年級的各學科教師的全員培訓;分學科培訓期間,對各科課程標準進行了詮釋,對新教材進行了手把手的分析、講解、輔導,並開展了討論、集體備課、説課、看錄像等活動。通過培訓,課改實驗教師初步樹立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觀念,對為什麼要在教育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三維目標”有了一定的認識。

 第三,在課改中倡導“走進新課程,體驗新課程,實踐新課程,與新課程一同成長”的理念。我縣出台了《伊寧縣發展教師專業水平五年規劃》,構建了兩級培訓模式。通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我們已初步探索出了縣、校兩級培訓(培養)教師的模式。縣級培訓主要以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為重點,以專題培訓、教研視導、片區教研活動、新課程教學活動展示等形式來開展活動。校級以校本培訓及校本教研活動為主導形式(研討、集體備課、交流課等,輔以專題講座、教師自修),以學校為實驗基地,用理論指導實踐者,在行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在實踐中反思、總結提升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

1、大力開展課堂教學教研活動。

首先,縣二小積極發揮教科研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前瞻性的作用,把“加強集體備課,落實課程理念”作為“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的研究”的課題化管理的研究課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全員參與集體備課,在相應制度的保障下,每週兩次。針對課題課改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校領導專題講座、專家的指導及研討共同解決。兩年來,舉行了學科年級組集體備課現場展示三次;開展了全校各學科組、年級組集體備課交流研討活動八次。推出課改交流課32節,送教下鄉28節課;校開放日課125節。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實踐,我們初步探索出了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有效備課方式,並用制度來保障和支持這項工作,本學期新制定了“分管領導職責”,並對分管領導進行了重新調整,在他們的監督下和各種制度的約束下,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使各年級組都能夠高質量地完成集體備課,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到共同研討,共同進步,教師之間互相切磋,發揮個人和集體的智慧與效能,實現了改革備課方式的一大突破,並且收集了很多優秀教案,組成了優秀教案集。

其次,縣四中抓住“以校為本”的基本特徵,倡導教師“自壓”“自省”“自悟”,提倡教師間廣泛交流,學校形成了“以科研興校,向科研要成效”的良好氛圍。每一個教研組都申報了校本研究課題作為“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的研究”的課題化管理的研究課題。在全校掀起了教師教學基本功大比武的浪潮;每人每學期硬筆書法習作20篇、教學心得一篇、教學論文一至兩篇、學校組織專題講座九次、組織教師開展案例設計活動,其中獲國家“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三等獎一篇。

第三,縣六中發揮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配置了三個信息資源庫,建起了學校教學管理局域網,各辦公室配備了電腦。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課件製作培訓,人人學會製作課件並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最佳切入點,每學期開展一次“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展示活動、一次大賽活動。學校把教師課件的質量、數量以及在課堂上的應用納入教師量化考核。

2、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動。

(1)新課程需要教研員與教師共同轉變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需要轉換角色,跳出舊的框框,本着繼承與發揚的態度,建立新的操作方式。伊寧縣中小學涉及的教學點多、面廣,便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送教下鄉”“片區活動”“同課異構”等活動,通過“集體備課——→示範教學——→專家評點”的方式,幫助廣大鄉村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收到“眾人搭台——→人唱戲——→大家收益”的效果。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項艱鉅、複雜、長期的全面改革。為了能夠使實驗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實現教師角色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大膽地實踐和運用新課程理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同時,實現自我發展,教研中心組織開展立足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中小學組首先把20個鄉(鎮、場)與縣直的課改實驗學校根據交通、教師基本素質、學校資源配置等劃分為三個教研片區,以學科為單位,由教研員牽頭,各片區選一名組長負責召集教師,全體實驗教師參加該片區的活動。起初,在“個人備課講座教研員——→教師説課——→授課——→自評——→他評”的工作流程中,主備人吸納他人經驗和建議,修改教案後授課。

其次聯合下鄉:教研員根據各自的個性特點、學識專長自由組合,結合農村學校的現實情況,開展以鄉為單位的教研活動,現場輔導、指導,當場解答。最後推行“説評式”。集體備課講究怎麼“説”,如何“評”,講究有所感、有所知、有所得,推行片區教研問題化。我們提出案例的出爐必須是課堂上的真實問題,是教師自身的問題,是新課程改革中教材、教法、三維目標和學習方式的問題,是經過了課後反思、小組討論、專業引領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案例具有鮮明的現場感、個體性和情境化。從而規範了案例撰寫的基本模塊:“案例背景描述,案例公開‘發表’過程,案例分析與討論,啟示與反思”。同時推行合作互助的團隊工作方式,在教師中掀起了“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選擇”的新風尚,樹立“成果是個人的,更是團隊的”的意識。

3、課改課例的展示。

自開展課程改革三年以來,教研中心每位教研員每年下鄉聽課平均工作量在120節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從聽課到評課,從常規管理到課堂教學,從新教材的使用到教學觀念的轉變等方面着手,作為教研員的我們每走過一所學校,總是要求他們通過相互聽課、切磋、研討向同伴學習,將教育理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融合而學。並與教師們促膝交流、碰撞、切磋技藝形成對話暢談的氛圍。在探討中與教師們共同提高教學實踐水平的能力。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一面呼喚一線教師職業轉型的同時,又要求教研員職業角色的創新。針對教師是一項照亮人心的事業。闡明“一個發不出光芒的人,難以在這一行當中有所建樹”的道理,讓教師們清醒的認識到:從教學文化的高度從新審視課堂,引領孩子們在文化的天空理解知識、觸摸知識,這才是一個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藝術中不懈的追求。

在教研中心精密部署、精心組織下,每年的課改交流活動都能如期順利完成。在活動前,各學科教研員首先全面瞭解上研討課、交流課教師的備課、教學設計等動態,使活動能充分體現課改精神。活動開展以學科為主,交流內容涉及到中小學各學科,每學科一天,我們欣喜地看到,課堂教學發生了一些變化:從教學理念上看,教師注意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課堂教學富有情景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也逐步增強;從教學行為上看,課堂上不斷湧現師生間相互討論、平等對話的良好局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嘗試着主動探究、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已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核心。

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中心領導的精密部署、精心組織和積極領導下,全體教研員在兩年多來的下鄉服務指導課改課堂教學中,把握了詳盡的一手資料,全面瞭解課改實驗中的各種情況,針對我縣在課改課堂教學中存在着的普遍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小結,制定出課改交流計劃、活動安排,深入到全縣各校教師中選拔展示研討課的教師,交流課的大多數教師是來自縣直及鄉、鎮、場各學校,他們給大家上了高質量的交流課,這點充分説明城鄉教師距離正逐漸縮短。以上研討課的教師入手,以縣四中、六中、縣二小的學生為主體,以現階段學科內容為活動內容,在活動前,各學科教研員全面瞭解研討課教師的備課、教學設計等動態,使活動能充分體現課改精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伊寧縣課改交流會分別於20xx年12月2——3日在縣二小舉行,共展示交流課十幾節;又在20xx年12月11日----12月9日分別分小學組、中學組在縣進修學校、縣二小、縣六中三個全面順利進行課改交流課的展示活動。

活動的形式是:上午是交流課展示,下午是與會教師的交流、研討。內容包括上交流課教師的説課活動及教研員的點評與講座。在各學段各學科以課堂教學為基點,以實施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合作交流為平台,以行為反思為抓手,以教師專業化成長為目標,以落實課改精神、解決課改實施中的困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交流活動中,教師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啟示。在為期七天的40節研討課中,有40名教師為大家上了研討課,在這40名教師中有大多數教師來自鄉鎮場各學校,這些教師給大家上了高質量的研討課,這點充分説明城鄉教師距離正趨向縮短。與會人員達956人次。

4、在全縣舉辦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各類教學競賽活動。

以教研中心每年精心組織的各科教學能手賽、調講賽、優質錄像課選拔賽研討課等,為伊寧縣不同層次的教師搭建交流、學習、對話和展示的舞台,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師綜合素質的空間。

5、努力改進評價手段,增強教學過程評價,關注每一個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

評價是課改的重要內容,正確的評價不僅具有激勵作用,而且具有導向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促進我縣課改實驗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們多次修訂《伊寧縣中小學課堂教學評估細則》、《中小學校教師教學常規評估方案》、《中小學校教學管理評估方案》,從而進一步規範了我縣課改工作的教學評價體例。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是過程評價的一個重頭戲,教研員大量的時間都在給老師評課,其中主要的部分是對老師的課堂教學做過程評價。教研中心要求教研員評課必須掌握一條原則,那就是一切為了老師的進步和發展,既切中要害又合乎情理,既體現公平公正又不失原則,既注重常規又能體現個性風格。可以這樣説,教師課堂教學過程評價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課程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進入課改實驗區以來,我們認真學習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關文件和各科課程標準,轉變觀念,樹立“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觀,反覆學習評價體系的相關理論之後,認識到轉變新課程評價觀的重點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經過半年多的摸索、學習、研究、討論,終於擬編出一套“初中生素質發展記錄冊”又名“我的成長足跡”(簡稱“學生成長記錄冊” )。對學生的評價方式為:自評→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各學科的評價表、評價內容和方式結合學生實際,體現課改要求,注重學生髮展,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不僅僅是^考~試結果。

“初中生素質發展記錄冊”既能體現“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又能起到“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作用,目前在全縣實驗年級嘗試使用。

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教研中心還要求各校建立實驗年級學生成長記錄袋。大部分學校建立了學生成長記錄袋,對成長記錄袋的構建和運用進行了一些嘗試,但尚處於摸索階段。

教研中心多次召開各校教務主任會議,對“學生成長記錄冊”使用及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進行輔導與培訓。

通過“學生成長記錄冊”、學生成長記錄袋以及期末^考~試幾種方式對學生評價實行短期性評價與長期性評價相結合。

三、用心付出終將有所回報。

20xx年以來,我縣參加各學科教學能手賽、青年教師優質課選拔賽、青年教師調講賽、優質錄像課選拔賽等活動的教師人數已超過920名。在以上各類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州級以上獎55人次,其中國家級二等獎一名,自治區級一等獎或教學能手16名,州級一等獎或教學能手38名,並湧現出州級學科帶頭人三名,州級教科研先進個人六名,縣級“名師工程”選出了7名學科帶頭人、11名教學能手、15名教學新秀;獲各級各類競賽組織獎達22次,其中國家級3次;發表論文92篇,其中獲各類獎項71篇。20xx年5月上報自治區課改“論文、案例、教學設計”85篇,錄像課光盤7盤。分別有63篇榮獲一、二、三等獎。三節錄像課獲二、三等獎。20xx年度伊寧縣教研中心和伊寧縣二小都同時被評為州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並被立為州教科研基地。其中有論文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有17人;州級教科研先進工作者7人;學科帶頭人的有3人;自治區級優秀教研員3名;榮獲國家級優秀教研員3名。

總之,我縣新課程實施以來,最突出的感受可以用如下六個字概括:“變化、挑戰、完善。”教育理念的變化,教師角色的變化以及教學方式的變化,給廣大教師帶來機遇和挑戰,只有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完善,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四、針對目前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提幾點要求:

1、提高對課堂教學改革必要性的認識。

為什麼要搞課堂教學改革,有沒有必要,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會提出不同意見,但事實上在行動過程中仍然行動遲緩,本質上還是認識問題。課堂教學改革核心內容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通俗的講就是變接受式學習為參與式、探究式學習,這對於學生綜合素質、學習能力的提高,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於教學效益的提高,顯而易見都是有好處的,因此,每一位教師不能懷疑,不能左顧右盼,必須堅定不移的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當中。

2.增強課堂教學改革的緊迫性,要有成果意識

課堂教學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説,確實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作為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校,它是有階段性任務的,它是有階段性指標的,在三年以後要拿出階段性成果。學校有成果、學科有成果、個人有成果,因此,不能無限期的拖延,因此,要求要有成果意識,有緊迫感。

課堂教學總結 篇6

隨着高效課堂教學研究的深入,如何立足於學校當前實際,選擇恰當的突破口,推動高效課堂教學研究的深入進行,是我們首要思考的問題。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我們選擇了以我校的市級課題《課堂練習及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為牽動,多角度、多層次開展課題研究,實現教學設計科學性,提高教師的授課能力,滿足學生的需要,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本課題是基於對學校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立的,旨在通過研究解決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設計的“低效”或“無效”問題,引導教師改變課堂練習以及課後作業的設計思路,從習題的設計、實踐、分析、修訂四環節的結果反饋,反思教學設計是否科學、教學過程是否有疏漏,進而逐步改變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的行為模式,實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素質的三重目的。在不斷地研究和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了“兩模式三層次”練習及作業設計模式,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行為和教學效益的提升。

一、明晰存在問題,確定探索方向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轉變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目的在於促進每一位教師都能有效地教學、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效地學習,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長儘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然而,審視目前學校課堂教學環節中,我們不難發現:低效、無效的現象依然存在,傳統的被動、單一的接受式學習在教學中仍居主導地位。靠題海戰術、機械操練、反覆練習來提高質量的做法制約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目前,課堂教學中仍存在教師教,學生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課後課業負擔過重,至使部分學生厭學,學習缺乏主動性的現象。究其根本,我們認為有如下兩方面原因:

(1)客觀原因:

由於新課程改革之後,課本中可供教師選擇的練習內容過少,而課外輔助材料則鋪天蓋地,面對鋪天蓋地的教輔材料,教師們眼花繚亂,這些教輔材料中有些練習內容徒勞無益,有些練習內容超出教學目標的要求,達不到練習的實效性。

(2)主觀原因:

當然,在教師層面上,也存在一些教學行為上的偏差,影響了有效教學目標的落實:①、盲目的多練。練習題的安排常常是重複單調,雜亂無章,不能使學生從練習的安排中領會到知識的結構,加深對基本概念、法則的理解,而且佔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②、過分的注重書面練習。現行教材以及各類練習冊主要是書面練習,而其它形式的練習,如:動手練習、動口練習、社會實踐等形式的作業則較少。③、重視封閉性的練習。課堂練習大多是條件明確,思路單一,結論確定的封閉性習題,缺少那些條件隱蔽,思路開放,靈活多變的習題。④、重視“一刀切”的練習,不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習基礎、接受能力不同、興趣愛好各異的一個班的學生來説,佈置同樣質與量的練習勢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飽”,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狀況。⑤、重視基礎知識訓練,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練習最直接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技能和思維能力,所以練習停留在簡單模仿與重複上,忽視練習中的思維因素會貽誤學生的發展。而實質上,練習只是一種手段,培養能力與發展思維才是目的。⑥、在教案設計中,課堂練習設計過於簡單,缺少層次性、多樣性、操作性和實踐性的練習。課堂練習環節的弱化,影響着課堂效率的提高,學生的能力,尤其是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明顯不足,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課堂練習的目的性、層次性、操作性、實踐性、趣味性等,不但能鞏固學生的雙基,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意識。⑦、課後作業不是機械重複的大量抄寫就是沒有抓手的可有可無的要求,學生的課後作業缺乏應有的思路和要點。而在專科學科中,更是沒有相關內容的要求,走出課堂學生沒有任何需要完成的內容,課後作業的有效性更是無從談起。

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尋找出適合我校的工作思路,推動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推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確定設計的模式,明確整改的要求

為了引領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並從不斷地“設計——實踐——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和設計水平,我們以實錄表格式的形式為抓手來進行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1)確立了練習設計的兩種模式

兩種模式即前測式設計模式和要點式設計模式。前測式是指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技能等情況進行的課前測試,充分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以此為依據根據教學的內容設計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發展。要點式是指教師根據自己已有的實踐經驗和對知識的準確把握,針對已熟知的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發展。

(2)建立了以學情為基礎的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的設計方式,建立了“三層次四緯度”的設計標準。

明確了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的設計必須在做好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確立了以學生基礎為準的階梯式練習設計三層次——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確立了練習設計的四個維度——層次尺度即練習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程度和習題的呈現層次,採取漸進式的方式,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知識跨度即練習的設計既有對新知識的內容也要有對舊知識或薄弱知識的兼顧,實現新知識與相關舊知識的同步鞏固;時間長度即要合理分配練習設計的時間,依據不同的學情

和知識掌握情況恰當的安排練習時間;拓展程度即練習設計不僅侷限於課本的知識,應該設計利於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相關習題並以學生完成習題的準確率和用時評估習題及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教師以學生完成習題的準確率和用時評估習題及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三、不斷實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為了讓我們的工作更加有針對性,我們採用實錄式統計形式,通過統計數據來評估我們的練習設計是否有效,促使教師逐步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老師們通過學情分析——習題設計——效果反饋——反思教學四個環節,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整個研究工作。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目中,我們主要採用下面的操作模式——

課堂練習與作業設計試驗記錄(前測式)

課題整數班級**時間4.27

課例類型總複習-數與代數設計人**完成時間20分鐘

前測內容測試效果

1、把一根3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長()每一段是這根繩子的()。

2、在19、-2、3.25、0、1、0.36、0.43737……中,

整數有(),自然數有()小數有(),有限小數有(),循環小數有()。

3、比大小

987()1000987()9863.14()π

68.01()68.10

4、7800563700讀作(),它有()級,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四捨五入到億位約是()。1、2題的準確率達到了85%以上,3題的準確率達到90%,説明對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掌握準確。

4題的準確率65%。

本課的強化重點放在讀數、寫數以及數的改寫等方面。

前測結果分析前兩題是上一節課出現錯誤較多的題,也是學生易出現錯誤的,再次進行強化練習效果較之前一課有提高。

讀數部分本班有一些孩子遺忘的較多,讀數寫數的規則已忘記,需要重點強化。

新授課堂課堂練習設計

(層次尺度、知識跨度、時間長度,拓展程度)課堂實效

(完成時間、正確率)

一、基礎練習:(3-4分鐘)

1、40.04整數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小數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40.04的計數單位()

2、最高位是百萬位的整數是()位數,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數是()位小數

3、540092700讀作(),以億作單位()

4、五十三億零七百萬九千寫作(),以萬作單位()

二、綜合練習:(11-13分鐘)

1、把0.54萬改寫成以“一”為單位的數,寫作()。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題的商。

9÷1116÷1214÷2139÷26

3、把下面表中的各數互化。

小數分數百分數

0.75

5/8

120%

4、把下面各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

3/7=15/6=4/11=8/27=

5、判斷下面的説法是不是正確,並説明理由。

⑴1個0.1與9個的和是1。

⑵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⑶因為4/5比5/6小,所以4/5的分數單位比5/6的分數單位小。

6、用三個7和三個0寫成六位數,使它們符合下面的要求。

(1)一個0也不必讀出來。(2)只讀出一個零來。

三、拓展練習:(4-5分鐘)

1、下面各式的()裏可以填入哪些數字?

8()00<85007()3萬>760萬

57()000≈58萬36()0000000≈36億

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精確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數

4.62975

9.49951

按時完成,準確率在87%左右。因為在前測中已經瞭解了學生的情況,課上進行重點的複習,因此提高的效果較明顯。

基本上能按時完成。

整體的準確率在79%-80%,第2題錯誤原因是分數未約分;第4題是計算不準確導致保留的數據有誤差。

其餘的題目完成的效果還不錯。尤其是第6題的開放題學生能給出不同的符合要求的結論。

完成的較快。正確率在50%左右。

第1題是開放題,由於是六年級要求將所有的答案都呈現所以,有學生只寫了一個答案,致使準確率不高。

效度反思

這雖然是一節整數的複習課,但是在綜合的知識應用複習中卻發現了學生的約分以及小數除法掌握的相當差,下一節課複習因數和倍數就會有不小的障礙。下節課的前測以及課堂練習要增加這方面的內容,融合到新知識中,再次進行鞏固和訓練。

學生的數字改寫還要多加練習,尤其是數字末尾不是4個0的改寫,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太熟練。

這類複習課的練習設計應該“瞻前顧後”,題量和題型應該增加變式計算,這應該是所有這類複習課練習設計的一個原則,提示我應該增加這方面的內容。

在實踐中,數學、語文、英語教師根據自己的現狀定位,選擇不同的模式進行實際操作和反饋,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益。而在專科教學中,由於其學科的特殊性,在一些操作環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們採用依據學科特點,設計出符合實際的研究思路。

(美術)課後作業設計試驗記錄(專科)

課題《吉祥圖案》年級三年級時間09.5.18.

作業類型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設計人***預估時間15

本課知識點作業目的

欣賞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吉祥圖案,瞭解有關吉祥圖案的文化及其發展。知道部分典型的吉祥圖案,瞭解它們的造型特點及所表達的含義。

1、能用剪紙的形式製作吉祥圖案。

2、嘗試用剪紙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3、知識拓展,開闊學生的眼界,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

課後作業設計

(調查訪問、實踐操作、成果彙報、)效果反饋

(反饋形式、完成率、作業效果)

1、通過查閲資料(相關書籍、網絡)來繼續瞭解吉祥圖案的知識(圖案的樣式、代表的含義)。

2、模仿或自己創作吉祥圖案剪紙作品。

3、進行吉祥圖案作品展示,包括學生課後蒐集的吉祥圖案剪紙作品、文本資料、自己剪制的吉祥圖案剪紙作品。1、為學生們舉辦一次“吉祥圖案”專題展示。

2、學生完成率達到85%左右。

3、大部分學生能在課後對吉祥圖案的知識進行網絡學習,還有的學生把自家過年時用的吉祥剪紙拿來與大家分享,剪紙隨自創的不多但足以看出學生們對此課的興趣與重視。展示效果好。

四、紮實推進,共同發展

“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有效性的研究”,使我校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師已經由單純關注教材、關注教參向關注教材與學生並重轉變,從關注習題本身向關注習題設計與學生對習題的接受狀況並重轉變,從關注習題或作業的結果向關注結果與過程並重轉變。細緻的統計分析,使教師逐步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使教學、輔導更加貼近課堂、貼近學生的實際,教學的針對性得到了加強,教學的目的性更加明確。而教師個人在研究中書撰寫研究過程記錄、實錄式反思、編寫三層次練習過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正如曹慧麗老師在教學節閉幕式所説——這樣的研究過程讓我付出了很多,也改變了許多、收穫了許多,如果用一個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痛並快樂着”。

對於學生來説,它讓老師更加準確的瞭解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應有的關注,薄弱生的基礎得到了鞏固,優秀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原有的單一、機械重複的課堂練習和作業,不但讓學生身心俱疲,而且效益也比較低,學生對練習和作業的產生一定的厭惡情緒。隨着我們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激發了實驗班級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説,每一個學生的教學需求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在穩步增長。

五、今後的研究設想

1、在前測、課堂練習、課後作業的體系上去研究,探索出三位一體的設計思路。

2、評判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是否有效的標準應該是嚴謹的、科學的,應該繼續從練習及課後作業設計的質與量上進行細緻研究,以制定出相對科學的評價標準。

3、擴大實驗面積,整體推進全員參與,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總之,本課題下一步應該在整體上謀劃,從高效課堂教學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上深化,使之更能夠為推進高效課堂教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課堂教學總結 篇7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將新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實現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變化,也使課堂教學有了許多新的特點。

一、充分用好教材

蘇教版第三冊教材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總體培養目標,注意從形成學生學習經驗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增強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材在內容、結構、題例和呈現方式上既注意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又注意體現了開放的教材觀、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例如“平均分的意義”的教學,教材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引入,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素材,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和作用。

二、體現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而且要求使學生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學會學習的方法,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形成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如教學“7的乘法口訣”作了如下設計:豐富7的認識編制7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先讓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經常用到7,再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如一星期有幾天)計算幾個7是多少,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嘗試編制7的乘法口決,解答一些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童趣的問題(如你每星期一共吃幾頓飯?)深刻地理解了7的乘法口決的含義。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進行比較、抽象、概括、轉化等,訓練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感悟到口決來源於生活實際,又運用於生活是有用的,同時體驗到知識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三、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認知的過程。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小組學習增加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度”。因為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優生起示範作用,學困生愛到啟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樂於動手、敢於質疑、善於交流,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樂趣。

四、精心創設學習情景

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往往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有意義的建構,並有利於經過學習能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受到價值的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了(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景。(2)藉助故事、童話、創設問題情景。(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問題情景。總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內容,使課堂變的更加生動有趣

五、啟迪、引導展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過程

在課堂上努力創設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的情景,放手讓學生説,充分展示其思維過程,多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意見?”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使學生的不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六、改變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着眼點必須考慮有利於學生髮展、評價的內容把考試成績與平時對學生的學習品質等的考察結合起來,如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合作意識等,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評價尊重學生的差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要能大膽發言,就能得到表揚鼓勵。“説的有道理”、“想的和別人不一樣,真聰明”發現其閃光點,在作業中改變過去的甲、乙、丙、丁用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只有在新課程改革中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大膽實踐,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為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出貢獻。

課堂教學總結 篇8

每學期初,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學習教學常規。我們除了學習教學常規,還會聽明星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長處,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學習,我看到新課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學法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從學習中我總結出一下內容:

1、關注學生需要,創設開放性學習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一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站在學生的角度,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生活化學習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慾望。二滿足學生的成功:提供給學生一些讓他們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使各個層面的學生或多或少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學生嘗試的動機和參與的熱情。三滿足學生的審美觀:在教學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創設美麗的情景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四滿足學生的娛樂,在教學活動中賦予生動、活潑的遊戲情景,使學生因教學活動適應他們的娛樂需要而愉悦,激發起學習熱情與興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一節英語課中,老師把學生分成四組進行比賽,那組贏了就有獎品哦。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的高,同時也學會了英語單詞。

2、關注學生差異,創設互動學習機遇,促進多向交流。一是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引發生生間的爭辯。二是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三是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合作題目,促進學生的互動交流。

3、教師充分發揮“信息重組者”、“學習指導者”等作用,隨時點撥。

4、教師要注重提升課堂,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引導比較,整合知識結構,歸納總結。

課堂教學總結 篇9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學生原有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英語的習慣都較差,這勢必大大影響了初中英語的學習效果,我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教學規律,對如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用心探索。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整體素質,就是要讓全體學生,通過聽、説、讀、寫等方面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及激發和保持學習動力,培養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化課堂教學當成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景,指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一、貫徹課堂教學交際化原則

⑴五分鐘會話。每堂安排五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會話。會話內容有值日生彙報、自我介紹、家庭情況、談論天氣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運動員等。讓學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內容適當增減,自由發揮。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通過問答形式作簡要的複述。在開展會話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發他們的聯想思維,由單一的討論內容過渡到綜合內容,把幾個不同內容的話題串聯起來,既複習舊知識,又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我特別注意,輪到中差生值日生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並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⑵注重語感教學。加強聽説訓練,努力做到視、聽、説同步,培養語感和學習興趣。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朗讀不能老是採用"跟我讀"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創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顯示説話者不同的語言的心理。同樣,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也體現了説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經過訓練了沒,學生在以後朗讀中也就注意了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調,這樣朗讀繪聲繪色,津津有味,整個課堂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⑶對話使用,角色表演。結合課文內容,每教授一個情景句型,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自編一個簡短的情景對話,到講台表演。如學到My family 這課,我發動學生都帶張"閤家歡"照片,整個課堂就是歡聚一堂,在熱烈氣氛中學會並運用所學的句型,提高了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⑷運用直觀教具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充分利用圖片、圖表實物、錄音機等教具,生動形象地開展教學和交際活動。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單詞,學生能更好地記住詞義,並能反覆利用它們複習,其趣味性、直觀性較強。例如,用提問的方式猜物品,讓學生將實物與英語句子連起來,練習聽、説。教師呈現事先準備好的盒子讓學生猜盒子中的物品的形狀提問:Is it round ?如果是"蘋果",教師回答"Yes, it is 。"以下依次:"What color is it? Can I eat it?" 寓教於樂,引導學生多使用教具,結合列出圖表,做到快記、巧記。

二、狠抓基礎,注意密度

一、一方面突出知識重點,狠抓基礎,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密度,把握節奏,備課先備人,平時注意瞭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5分鐘教學內容和進程,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實踐面較廣並在同一水平基礎上對內容從多視角理解,多角度開展操練運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説、讀、寫不同角度展開,在教學"時態"這個既重點也是難點時,自始至終在情景中進行教學,突出了時間狀態和不同的謂語動詞,讓學生練習理解運用,並設疑釋疑、解惑,讓學生積極思考,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的狀態。

二、温故知新,克服遺忘。運用”張思中英語教學法”中的記憶方法,注意在課堂上經常復現舊知識,讓學生反覆操練,由易而順利地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具體方法是:學習┈複習┈再複習。複習時做到系統性、針對性、綜合性。採用"滾動式",擴大語言輸入。"滾動式"就是重複教材中的重點,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採用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以造句競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效果較好。

三、當堂鞏固,注重反饋。

教學時要處處考慮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評價的得失作為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尺度,所以,在學生經過一段學習活動後,進行歸納分析,以鼓勵表揚為主,滿腔熱情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反饋信息,當堂鞏固,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如人稱變化,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某些習慣表達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真正地學有所得。

四、注意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能力。因此,我重視對學生的課外學習的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⑴早讀課,堅持聽新教材的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讓學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語音、語調。

⑵指導學生訂出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天堅持搞好課前預習,發動家長幫助督促實施。

⑶擴大學生課外英語的攝入量。建議學生收看<<希望英語>>等節目,並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英語小故事,嘗試去讀一些英文原著。

⑷強調作業的獨立完成,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幫助學生認識到,做作業實際上是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一定要養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⑸培養學生認真聽課,初步運用英語思維和理解。

⑹從音、形、義幾方面培養觀察力和記憶力,打好語音基礎。

⑺用聯想對比,歸納演繹等記單詞和語法知識。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 其重要性已漸漸為學生們所認同。那麼,如何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這一重要學科,更好地做好英語教學工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努力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英語教師。

標籤: 課堂教學 九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dyd2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