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1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會抱怨,抱怨孩子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有些強勢的父母會惡語相向,説“不孝子”。其實,所有事情都是雙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難道沒有錯嗎?有,當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責孩子那樣指責父母不是嗎?我們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了,於是出現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從沒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一味的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的,對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對的,理由就是“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米都多”,社會經驗豐富。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全盤接受。長大後,有思想了,一旦與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父母就該生氣了,經常掛嘴邊的活“我是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頂撞了”“小時候那麼聽話,越長越不聽話了”。估計每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話。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從自己上找找問題?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對的嗎?自己所有認為的對我們好是真的我們想要的嗎?當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決定,但孩子們長大之後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聽聽孩子的意見!之前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主要在戀人之間):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卻買一車蘋果給我!我覺得在父母與孩子間同樣適合。

所以,如果經常溝通的話,就可能避免出現這類問題,父母要拿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麼,才能夠走進彼此的世界。當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親節的祝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2

好久沒有更新文章了,但是學習沒有間斷。讀完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有幾天了,儘管讀的時候很有感覺,但是寫的時候卻感覺無從下筆。今天又細細回想了一下,不由地詢問自己:

1、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還會和我好好溝通嗎,如果想要那時我們繼續好好溝通,我從現在該做些什麼呢?

2、龍應台的格局很大,知識也很淵博,從書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和見地也很棒,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這裏面家庭氛圍和父母的影響作用肯定非常大,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該更加努力呢,一方面給孩子個好的影響,另一方面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小一些;

3、該死死盯着孩子還是給她更大的自由度,或許都這樣都太絕對了,應該兩者好好結合,希望培養的孩子是個有思想的人,必須有她的自由,但是還要關注不能太走彎路?

4、龍應台對孩子也有諸多的不滿,比如抽煙,可是她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跳出安德烈是自己的孩子的侷限,站在“如果是別的成熟的個體自己會干涉嗎”的角度看問題。

自己也該明白:雖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自己精神和肉體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的身體一部分也會有不受控的時候,何況已經脱離了母體的孩子呢,所以自己該明白和孩子的界限,控制自己的情緒,跳出自己的侷限。作者:花生了米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3

又過了一段日子,又讀了一段時間,又多了一些思考,我又要開始寫讀後感了。

我覺得《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給我的震撼是這本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羨慕他們這種真誠的沒有絲豪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開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想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聽他們説説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其實用書信交流是一種非常棒的交流方式。書信中的交流沒有當着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煩惱,也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樣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感受,然後明向我們在這個時期的煩惱,懂得我們之間存在的代溝,他們會給我們回一封帶着他們愛意的信,我們也就更能時白他們的期望,良好的溝通就此建立,這真是令人羨慕的一種方式。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父母,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4

昨晚在女兒複習時,我應讀書會的要求在寫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想。其實我的女兒對她的媽媽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媽媽5、6歲的時候在做什亞洲色圖區麼,嗯,把鏡頭拉長,你會看到一個半高的小女孩在夏日昏睡的午後坐在小矮凳上,頭昂的高高的,目不轉睛地在看五斗櫥上的電視,此時電視裏傳來音質不是很好的歌聲,我所有童年最初的記憶都定格在夏日裏一個小女孩守着一台12寸的黑白電視機在聽歌,這算不算媽媽最早的音樂啟蒙呢。

而我的女兒,在這更早些時候已經開始跳舞、唱歌、畫畫、小提琴了,你比媽媽幸運,更早接觸藝術和美的薰陶,而一直到十二、三歲現在的你更是可以經常出入圖書館、美術館、音樂節、電影院。正如龍應台所説你們這一亞洲色圖區代簡直就是大海里鮮豔多姿的熱帶魚啊!而十二、三歲的媽媽正穿過一條又一條亮晶晶的田間小路去給早起勞亞洲色圖區作的外公送早飯。夏日的早晨,還有一層薄霧若有似無地飄散着,走在滿是露水的青草田埂上,初升的太陽光照在露珠上,亮晶晶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穗灌滿了漿,不時的有小青蛙,小蚱蜢從腳邊跳過,還有小水蛇哦,也會被它嚇一跳,在這樣靜謐而美好的夏日早亞洲色圖區晨,我才是那個侵入者哦!

這個時候也是最愛美的年紀,鄰居院子亞洲色圖區裏的梔子花樹(真的是好大一棵),籬笆牆上的金銀花,菜園地上的“指甲花”,我每天都會去摘,戴在頭上、衣服上,還帶給老師、同學。而這些都是對小時媽媽美的薰陶,對嗎?

蟬聲拉長了一整個夏天!哈,媽媽的童年都是夏天裏,這會不會跟我是夏天出生有關呢?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00字5篇5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着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説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着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l8x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