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這些書信最初的願望是龍應台想借此走入十八歲的兒子的內心世界;因為她發現,她和兒子,幾乎已經無話可説。那個曾讓她擁抱,讓她親吻,讓她牽手,讓她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冷冷的看着她,愛她卻不喜歡她的安德烈。她無法忍受和兒子成為了這樣有愛、但卻彼此不認識不瞭解不喜歡的人。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兩代人之間,還是異國的兩代人之間,而且是好長時間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異國的兩代人之間,其實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裏去了?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小鳥長大了,總會要單飛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麼温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小雞仔長大了,它金燦燦、毛茸茸的樣子哪裏去了?我鬢髮蒼蒼了,二十歲的青春容顏哪裏去了?

答曰,隨時間去了。

父母終歸就是父母。是那個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響他的人;是那個怕他飢,憂他寒,為他千里擔憂的人;是那個願意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樂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孩子終歸是孩子。是那個感恩父母的無私奉獻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個願意用自己的寸草心來報答父母的三春暉的人。他真切的願望是,等有一天我長大了,要讓父母因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沒法強求自己一定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們沒法強求何一個人成為自己的知己一樣。因為年齡,父母不會熱衷於同樣的事情,因為經歷,你走過的路他還沒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們興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靈犀的知己。而對於父母,卻是從全心依賴到慢慢分離,交集越來越少,觀念愈發迥異。小鳥長大了會單飛,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獵,孩子長大要獨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來難免會不可思議。父母只是那個巢,而不可能是它飛行的旅伴。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成就的是——“我之為我”。

所以不要試圖清晰孩子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追問他還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祕密,否則就會陷入一種愛得深太想問,但知道問了會換來抗拒和逃離的傷感境地。

雖然這本書講述的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但是我想我們身為老師,那些可愛的學生不正相當於我們的孩子麼,拿出一顆對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們會健康成長,我們也會一點點蜕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歡《給河馬刷牙》這一篇,針對兒子未來的工作選擇,龍應台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因為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如果你喜歡的是動物研究而不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那麼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也是有意義的。我覺得這樣的擇業觀是很正確的,可是很多人卻被世俗的標籤迷失了雙眼,選擇外表風光,實則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為了讓別人豔羨,實則苦了自己。龍應台對安德烈説,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認為,這是全世界鼓勵孩子認真讀書最好的理由!兒子安德烈對母親説了許多人生的困惑,母親龍應台也做出瞭解答。安德烈説,在這麼多邪惡,這麼多痛苦的世界裏,還能保持同情的純度,那可是一種天分;在中國,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輕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無時間想根本問題……

龍應台跟兒子説,面對失戀,面對當下的痛苦,學會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就不那麼絕對了;“愚昧無知”的漁村,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人生是從平原走向森林的過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終身奉讀的經;人生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希望兒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龍應台還説,她不希望兒子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也許那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變得比較[]深刻。這段話,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大師級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快快樂樂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寫了這麼多讀後感,我發現《親愛的安德烈》是最難寫的,裏面的思想太豐富,差異性太大,政治、經濟、文化、時代什麼樣的主題都有。

有時候不得不選擇站隊,站在母親龍應台這一邊,還是站在安德烈一邊,同一個問題他們説的好像都有道理。同為20多歲的年輕人,我很多時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樣的,卻也知道母親龍應台此時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後可以理解的。

寫到最後,我好像從複雜的主題中找到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母親對兒子的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此書,發覺其少了一分《傳雷家書》的嚴肅,多了一分眷戀,多了一抹親情。這樣的書,令人愛不釋手。年齡、國藉、環境、文化背景,這一道道難越的障礙下,卻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卻是36封書信散文,卻是理性與感性的碰撞,卻是東西文化的差異的體現。

他們在自由散漫的氣氛裏討論着城鄉差距,討論着歐洲與中國的人人思維與集體思維,討論着種族認同及歸屬,討論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煙,可以在她對面述説戀愛與學校的苦惱,可以忘記這令人厭煩的輩份關係,進行一次次的心與心的交流。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能擁有一位可以傾聽你的心聲的母親,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運,有一個努力進入他世界的母親,能在二十幾歲的年紀體會親情與人生的大愛。

這是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有的,他們不知連結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電話裏進行那寥寥無幾的問候,只能用那與生俱來的本能去愛對方,去愛一個你並不認識,只是在一個屋檐下相處了十多年的一個陌路人。這樣的愛,是我們期待的嗎?

作為輕狂桀驁的零零後,我們用最新的手機,穿最潮的衣服,聽最燃的音樂,自以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點,自以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飄飄然的我們想飛上天與太陽肩並肩,卻忘了是誰一直在拼盡全力將我們頂到如今的高度,獲得當下的一切。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與父母永遠都有連結,自呱呱落地時,臍帶便是那有形的絲線,將弱小的我們與父母相連;如今,我們長大成人,卻對父母的落後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溝也可以消除!龍應台與安德列相隔那麼遠都能重新相擁,只是相隔幾十年的我們很快便能連結。去打一通兩分鐘的電話,去發一條“我愛你”的短信,去錄一個有着我們笑臉的視頻,去那凍結在長年累月的沉默裏的隱忍內斂的愛。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衝擊中探索到令人懷念的親情,能重新握住那寬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懷裏,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時候那樣,拉着她不斷地叫着:“媽咪,我愛你!”

在這36封書信裏,龍應台認識了人生第一個十八歲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在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來時的鞭辟入裏的精妙絕倫,有思考,有感動,有震撼,有探討。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有你在我身旁,聽我講着那雞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初識龍應台,源於雜誌上的一篇專訪,言語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個拒絕馬領導任命,讓他回去看書的龍應台,那個總是在邊緣充當觀察者的龍應台,那個辭官回家帶孩子的龍應台……她留給我深刻的印象並不是她作為女人的角色,而是一個睿智的學者形象。《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學者、批評家、觀察家這些頭銜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卻又在孩子的成長中感受着疏離和失落的母親形象。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摯,發人深省。安德烈的觀念現在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親提出這樣的疑問,她會如何回答我,也許根本沒有提出的一天。他們正在老去,而他們所經歷的也許比龍應台更多,感觸更深但卻無法用準確的言語表達,而對孩子的關切與教導就變成了枯燥的説教,或者是野蠻的強制。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書中母子間對於各種事物的討論,頗有爭鋒相對的意味,也許正是需要這種相對才能讓隔離的兩代人相對的邁出步子,向瞭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運,他的媽媽願意放下中國人所強調的身段,來與他對話;願意放開中國人所強調的母親的權力,來與他對話;願意試圖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與他對話,甚至願意因為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讓自己覺得應該是由母親這個身份來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閲讀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裏,沒有知識分子的説理和教條,也絕不是走温馨的母女與父女路線,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則中國移動廣告,除卻最後那句“不是離不開手機,是離不開你”的煽情橋段。更多時候,是隱藏在説笑和打鬧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龍應台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是的,漫長的人生旅途註定了分離飄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邁近,人所追求的,是過程的圓滿幸福,儘管在歷史的長河裏是多麼的短暫,真正如滄海一粟,虛無縹緲。而對我而言,更多的體會,是現在無論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閉上眼睛來幸福想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愛是不存在隔閡的,別讓親情成遺憾。

斷斷續續的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最大的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做為兒子的安德烈慢慢隨着歲月成長,自然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自己的思考,有對這個世界獨特的理解和抱負,他的生活圈——那也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進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漸漸平淡了。

做為母親的龍應台顯然慌了,因為她發現曾經和她無話不説的兒子,變得對她幾乎無話可説。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希望能借此走入十八歲兒子的內心世界,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

龍應台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她的18歲,住在一個偏僻、窮困、只有一條窄馬路的海邊漁村。白衣黑裙,準備考大學,對阿波羅登月、中國文革一知半解,外邊的世界對於她來説不存在。她的兒子80後,生活在德國。他的18歲,踢足球,在酒吧和朋友聊天、準備考駕照、去旅遊和學中文。音樂和美術對龍應台來説只是知識,不屬於內在涵養,自然有對追求美的貧乏和對生活藝術的笨拙。而安德烈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長大,網絡給予其豐富的知識,藝術和美的薰陶也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兩代人進行對話,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很廣,比如:生活習慣、個性發展、死亡以及戀愛問題等等,母子倆都在思考、學習其中的是坦誠和愛。從他們的對話裏,我看到的龍應台,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

對於此我感到羞愧,因為隨着時間的流逝,書本,課外習題等等充斥着我的生活,我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即使有接觸也沒什麼話題。是啊,並且是兩代人的差距,或許我們可以和同齡的人聊幾個小時,但絕不會和父母談心。

我明白龍應台作為一個母親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許有很多的人覺得自己和母親之間有着很大的代溝,覺得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可是相信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有人説距離可以抹掉一切,但我覺得距離抹不掉的是親情,那份愛是不存在隔閡的,下一刻,請帶着愛去理解你的家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台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我和龍應台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麼,今後想要幹什麼,這個世界在她眼裏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台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稜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為了瞭解自己的兒子,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台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台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通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為一個有着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着彼此,但就像書中説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瞭解到了台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於龍應台女士的敢説,對時事、對政壇敢於批評。也驚異於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信息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麼,在思考什麼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多麼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瞭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裏,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瞭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着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當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時,我總有種想再讀一遍的想法。《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一人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兒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時間,總讓我感慨。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台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而一開始,安德烈,這個完全不想與母親交談的人,完全是為了賺稿費,才寫信的。因此,他們倆就抱着不同的心態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寫信,但龍應台卻想走進兒子的內心,想讓安德烈與自己的關係得到緩解,想認真研究自己的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言語,也讓安德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德烈到最後,通信的目地僅僅是為了與母親交談。當然,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

龍應台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面對着自己兒子的不耐煩、不想説,她並沒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幾行文字只能換來兒子的三言兩語,但她仍舊字字引導,希望安德烈能多説一點。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浹背,操心不已,但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們舒心,我們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説一句話,等等。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誰能時刻想到這些,並經常去做。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卻會把它當做嘮叨,當做耳旁風,不去理會,有時還嫌煩,與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顧着與朋友玩,只顧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遺忘了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擔心的父母,他們正在漸漸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像兒時一樣,常陪陪他們,多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聊聊天。

想到這兒,我不禁為自己有時因心情不舒暢,而惹父母生氣,讓他們傷心的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往,我將時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體諒父母的難處,理解父母的用心,並多多地去幫他們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爭取不讓父母擔心。

《親愛的安德烈》中,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呈現。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個不論你身在何處,卻長伴與你的家。父母,多偉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讀了龍應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台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台所説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台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牀……無限循環。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説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再次翻開龍應台的書,沒想到竟是我讀大二的時候。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讀過她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等幾篇小短文,當時只覺得她的文章與自己平時讀得名著大不一樣,文章很有股霸氣。一直就理所當然的以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沒想到這次讀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才發現她不僅是位女士,而且還是位和普天下母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飽含深情的媽媽。

《親》是由龍應台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三十多封書信組成,中間穿插了些讀者的來信。龍應台因為與兒子幾年未見,再相見時,兩人已從親密變得陌生。為了拉近兩人的距離,龍媽媽提議兩人通信,於是這本書便誕生了。

當時買這本書,我是被封面上介紹的,這本書讓許多“親子”由熟悉的陌生人變得能互相理解而觸動。當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圍人與他們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明明都深愛對方,卻無法表達,無處述説。結果都這樣僵持着渡過,然後揮手,帶着對彼此的誤解,走進自己的人生。我想這是無數人都正在經歷,或已經經歷過的事。我不想讓這樣的遺憾繼續,我也想通過這本書讀懂我的父母,讀懂我們的關係。

沒想到,我已打開這本書,得到的卻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在信裏的交談,那麼陳懇。他們是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平等的地位交談,他們的通信中,也許有過爭執,也許有過分歧,但他們始終願意試着去理解彼此。我和書裏的讀者一樣,真的很羨慕他們這種關係。我自己也曾給父親寫過幾封信,可惜他太忙,沒時間回信,所以,我們對彼此的理解,也沒能加深。而現在看見別人做成功了曾經自己沒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許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動。

想想父母遲早會老去,自己遲早會長大。但我們卻也許都再不能走進彼此的內心。我也許到老,都不會知道我的父母,他們年輕時有怎樣的理想,他們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們又是如何把我們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喪氣?而他們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實,會不會害怕?他們又是否會也在試圖理解我們,試圖走近我們的心?

我想時間不會重來,而我們有深愛對方,那為什麼不試試再多打幾個電話,多寫幾封信。我已決定,開始提筆寫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説,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不書之後,我發現,作為子女,我們是多麼的不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於是心思急切,於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

文中的龍應台理智、開明,安德烈年輕、奔放,有自己的主見和生活。母親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睿智引導和感化兒子;兒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來感染母親,開闊她的`視野。兩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經歷相互碰撞,於是母親認識了這個18歲的年輕人,兒子也走進了大自己30歲的媽媽的世界。相互瞭解,相互包容,相互影響,相互激勵。這是一種和諧的母子關係,也是母子雙方作出的努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説她在説,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説,龍應台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台來説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説,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説清了。

比如説,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説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再次打開龍應台女士的人生三書之二——《親愛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許滋味,這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是我年齡增大的原因呢?還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關係?

這些天疲於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盡設法地想為她爭取儘可能適合她的又相對師資比較好的學校。可是談何容易,一次次的失敗與糾結之中,突然讀到龍女士給安德烈的信中“給河馬刷牙”的章節,有種釋然的感覺。

文中,安德烈告訴媽媽,他説:“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安德烈認為自己平庸,是較之於自己的父母。他覺得自己很難有父母的成就,又擔心平庸的自己讓父母失望。他的內心應該是無奈的,甚至是有些沮喪的。可以説,沒有一對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覺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優秀於別的孩子的。但是,升學是個嚴峻的現實,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並不是衡量優秀的唯一標準,升學需要權衡綜合,在現實面前,我們不得不妥協,不得不接受事實。所以,我們要積極地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讓孩子在既定的環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於平庸,人最怕的是給自己框框子,我們要勇於去突破。

“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不容易啊。”這是龍應台女士的原話,我讀着卻覺得是那樣的酸爽,這也確實是身為人母的我的內心寫照。孩子在慢慢地長大,在慢慢地轉身,在慢慢地離我們遠去,學會放手,幽雅地轉身。他們有他們的世界,兩代人之間,隔着近三十年的距離,這差距或許不亞於隔着牛郎織女的銀河吧!

龍應台還寫道“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確,孩子的成就與否,並不是作為父母追求的最終目標。身為父母,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是幸福感滿滿的。在若干年以後,她有能力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能遊刃有餘地解決碰到的問題,我想,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我們在敢於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時,也不忘繼續發展她的優勢,揚長而避短,讓她不斷地去歷練。成長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只要肯努力,總會有進步。

孩子的路還很長,我只願是那個幸福的守望者,靜等花開。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着個東西文化。——龍應台

龍應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異,雖然談不上天差地別,但差別也不小。這是因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觀點自然也就不一樣。

安德烈覺得香港沒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節奏太快了,快到什麼程度?人們都甚至無法停下來,回顧一下之前的生活,進行總結與反思。連這些都被剝奪,更別説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遊時,站在香港繁忙的街頭,車水馬龍,匆匆的行人隨處可見,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隨着人流腳步越來越快,進入快節奏模式。感覺稍微慢下來,就耽誤了什麼,心中不踏實。於是原本好好的旅遊計劃變了,並且是從性質上改變,變成了需要按時完成的任務。然後,大家都抓緊時間,抓緊時間購物,抓緊時間逛多幾個景點,抓緊時間多吃幾樣小吃。為何不慢一些,為何那麼匆忙,為何一次性幹那麼多事情?我們是來旅遊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閒的氣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幾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沒有遺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麼意義呢。可以給自己留一點驚喜啊!

由此看來,龍應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適。港人不逗留,觀光客也無法逗留,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每個人都儘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務。環境造就了循環如此之快的社會,這種社會適合鳶飛戾天者,努力拼搏開發能力得到功名和財富。但不適合學術研究,更不適合潛心創作,即使有這麼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別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財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為一個浮躁的社會。

香港人的生活是這樣子的——週末要加班,工作禮拜天回來就是一頓睡把睡眠補回來,然後又是星期一。留學生的生活——上課,談文化,喝咖啡、啤酒,讀書,旅遊,休息,上課,聊天,談文化……無憂無慮。

這兩類人的生活差異一眼便知,也許歐洲學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無憂無慮的吧。香港人其實並不是沒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歐洲學生如此閒適。文化的差異是由不同地區的氛圍造成的,香港沒有歷史根基,歐洲各種名勝古蹟,香港想達到那樣的氛圍——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去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親愛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錢衝昏了頭,迷失了自己,將自己交付於貪婪。他們只有着虛浮的心,追求着物質,恐懼着百年之後必然的結果,卻未曾想過,化成風沙,愛依舊可以存在,桃花依舊,西風依舊,流水依舊,而物質,卻不復存在。

只是,他倆,他和她,卻沉下心來,將自己心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寄給對方。熟悉的字跡,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辭,飛過海峽兩岸,飛過萬水千山,釀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衝,不橫,只有平淡,卻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經意間,已然攜了時間的顏色,淡墨濃暈,鋪開在畫卷之上,將兩代人之間十幾年的代溝一筆勾銷,只留有心靈與心靈之間平等的交流。像是十幾年前親手埋下的時間膠囊,十幾年後又親手打開,泛黃的紙張,模糊的字跡,而彼此的心靈卻依然清晰。

他是她當年埋下的時間膠囊,她是他未來的模子,一點一劃,刻下了他們之間相似的靈魂。

他們彷彿已經習慣了,一個星期的某個時候,一定會坐下來,在不同的燈光下,用不同的信紙,書寫着相通的內容——自己所經歷的事與感悟。寫好後,投進不同的郵筒,然後,心底留了一個日期,那是對方信紙抵達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終會在心底留下一個小小的角落,塞下一個小小的日期。

他們稱之為約定。

他們是朋友,是可以談論一切的朋友。他們也是親人,身體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們之問的關係,我們稱之為——母子。

世界上最親密的兩種關係之一。

母親一生傳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興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兒子,他跳躍的思維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兇為首先,她是一個母親,其次,她才是一個社會教育家,學者。

他們之間的家書,是平等的母與子的交流。他們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們筆下的內容。他們交換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換對方的所有。

他們的背後,是愛。母子情,支撐着他們一路走過。

忽然憶起,書的名字很温潤,不復母親文章的犀利與辛辣,叫做《親愛的安德烈》。

母與子,龍應台與安德烈。

標籤: 安德烈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7l90m.html
專題